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買書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煙一樣。但這兩件事我其實都不在行,尤其是買書。在北平這地方,像我那樣買,像我買的那些書,說出來真寒塵死人;不過本文所要說的既非訣竅,也算不得經驗,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來也無妨的。
在家鄉中學時候,家裏每月給零用一元。大部分都報效了一家廣益書局,取回些雜志及新書。那老板姓張,有點兒抽肩膀,老是捧著水煙袋;可是人好,我們不覺得他有市儈氣。他肯給我們這班孩子記帳。每到節下,我總欠他一元多錢。他催得並不怎麽緊;向家裏商量商量,先還個一元也就成了。那時候最愛讀的一本《佛學易解》(賈豐臻著,中華書局印行)就是從張手裏買的。那時候不買舊書,因為家裏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兒來檢《文心雕龍》的名字,急著想看,便去舊書鋪訪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廣州套版的,要一元錢,買不起;後來另買到一部,書品也還好,紙墨差些,卻只花了小洋三角。這部書還在,兩三年前給換上了磁青紙的皮兒,卻顯得配不上。…
Continue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une 12, 2017 at 10:10pm — No Comments
去年夏天,我們和S君夫婦在松堂住了三日。難得這三日的閑,我們約好了什麽事不管,只玩兒,也帶了兩本書,卻只是預備閑得真沒辦法時消消遣的。
出發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頗為悵悵,難道天公這麽不做美嗎!第二天清早,一看卻是個大晴天。上了車,一路樹木帶著宿雨,綠得發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沒有一點塵土,行人也不多。又靜,又幹凈。
想著到還早呢,過了紅山頭不遠,車卻停下了。兩扇大紅門緊閉著,門額是國立清華大學西山牧場。拍了一會門,沒人出來,我們正在沒奈何,一個過路的孩子說這門上了鎖,得走旁門。旁門上掛著牌子,“內有惡犬”。小時候最怕狗,有點趑趄。門裏有人出來,保護著進去,一面吆喝著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說,“不礙不礙”。…
Continue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une 12, 2017 at 10:10pm — No Comments
從前在北平讀書的時候,老在城圈兒裏呆著。四年中雖也遊過三五回西山,卻從沒來過清華;說起清華,只覺得很遠很遠而已。那時也不認識清華人,有一回北大和清華學生在青年會舉行英語辯論,我也去聽。清華的英語確是流利得多,他們勝了。那回的題目和內容,已忘記幹凈;只記得覆辯時,清華那位領袖很神氣,引著孔子的什麽話。北大答辯時,開頭就用了furiously一個字敘述這位領袖的態度。這個字也許太過,但也道著一點兒。那天清華學生是坐大汽車進城的,車便停在青年會前頭;那時大汽車還很少。那是冬末春初,天很冷。一位清華學生在屋裏只穿單大褂,將出門卻套上厚厚的皮大氅。這種“行”和“衣”的路數,在當時卻透著一股標勁兒。…
Continue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une 12, 2017 at 10:09pm — No Comments
關於底與邊的問題,我當年在香港看過喬先生的研究計劃——“打小人”——就是婦女無可告狀之處,像是丈夫有了外遇,無處告狀,只好寫了名字,貼在紙上往上頭踩,就是“打小人…
ContinueAdded by desafinado on June 12, 2017 at 10:08pm — No Comments
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資格申請日前收官,44個國家進了“好友圈”,投行尚無一磚一瓦但概念先行吸引者眾,形勢看來大好。與此同時大熱的“一帶一路”也傳來好消息。這個由習總親自提出和推銷的重大項目已吸引了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29日,習總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詳細闡述了“一帶一路”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的各種機遇,強調“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想起2001年中國獲準加入世貿組織時的“受龐若驚”,與如今成為新經濟聯盟之發起國之“指揮若定”,期間變化,早不可同日而語矣。…
Added by 比雷艾弗斯 on June 12, 2017 at 10:04pm — No Comments
多元寬容的史學精神
我們即便從中國古代的歷史書寫中,也還是能看到這樣一種寬容精神的一些特征。不談各種野史筆記,即便是作為傳統正史的二十四史,司馬遷作為勝利者的漢朝的“太史公”,但同時個人又是政治上一個“失敗者”的“刑余之人”,他所寫的《史記》還是非常客觀和公允的,比如他對項羽的“悲劇式英雄”的描寫,對一些劉姓皇帝皇室劣跡的揭露和諷喻,以及在《史記》中所給予的從伯夷叔齊,到孔子、到陳勝吳廣這樣一些政治上並不成功者的較高地位,都可以看到他對許多僅僅從權力的觀點看的“失敗者”所體現的一種同情的理解和大度的精神。
這也許和漢代文網不密和他自己的道家思想都有關系,加上他的個人史學才華,遂使《史記》成為中國正史中一部最富有才情和獨創性,同時也最富有兼容並包精神的開山之作。…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ne 12,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草亭老人杜綱所撰《娛目醒心編》,刊行於干隆五十七年(1792);此後,再無重要的話本小說集問世。對於中國白話短篇小說傳統的中斷,胡適與鄭振鐸都深表惋惜,並提出若干解釋。胡氏將清代章回小說的成熟以及文言短篇小說的流行,作為白話短篇小說發達的最大障礙;鄭氏則歸結於古文家既不能也不屑於寫作白話小說,還有就是朝廷的禁止印售(30)。但實際上章回小說的成熟,甚至在“三言”問世之前;且一依“講史”,一據“小說”,各自淵源有異。中國之長篇小說,並非由短篇小說雜湊組合而成,這點史家意見基本一致。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並行不悖,此乃中國小說史一大特色,蒲松齡《聊齋誌異》之成績斐然,本應促成白話短篇小說更上一層樓,怎麽有可能迫使其銷聲匿跡?而歸結於古文家的蔑視與朝廷的查禁,則無法解釋一個簡單的事實:何以同遭厄運,章回小說仍生機勃勃?…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ne 12,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四、教誨、遊戲與諷諭
“三言”“二拍”的風行,使得明清之際,話本小說的創作進入高潮。文人獨立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已經遠離說書傳統,成為真正的案頭之作。即便仍然使用若干說書套語,也只是一種正在消亡的傳統的遺跡。從明代末年到清中葉,其間雖出現過約四十部話本小說集,值得認真評說的卻為數不多。…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ne 12,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因此,根據當前中國“軟實力”建設的現狀,為進一步加強“軟實力”建設,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助推“中國夢”實現,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利用中國豐富的“軟實力”資源,充分發揮公共外交的優勢。公共外交相對於傳統外交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利用其半官方的背景,通過柔性的手段實現爭取人心,加深相互的認識和理解,通過信息傳播、平等協商和人文交流贏得“民心”,進而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和認同度。
第二,發揮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加快建設文化強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資產,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提升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形式,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同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制定對外文化發展戰略,創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如孔子學院品牌、動漫產業。…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ne 12, 2017 at 8:21pm — No Comments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
海外僑胞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力量
長久以來,我們往往只註重海外僑胞為中國投資和捐贈的情況。國內民眾對他們在住在國所發揮的作用和貢獻知之甚少,似乎海外僑胞的貢獻主要是在中國。其實,這是一種流傳廣泛的錯覺,也容易給住在國民眾造成誤解。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海外僑胞不僅是中國的寶貴資源,同樣更是住在國的寶貴資源;他們對中國貢獻很大,但更主要、更直接的貢獻則是在住在國;他們是中國發展的獨特機遇,同時也更是住在國發展的獨特機遇。海外僑胞在住在國的平安、健康發展是祖國對他們的最大惦念。正可謂“兒行千裏母擔憂”,唯有海外僑胞在住在國的平安、健康發展,才能為中國和住在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ne 12,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獻策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世界那麽大,問題那麽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新年賀詞中這句話,再次強調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性。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的需要。正因為中國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故事的精彩,中國聲音的動聽,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朋友圈”才會越織越大,越夯越實。
今年兩會期間,很多全國政協委員圍繞這一主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蔡武:
加強內容建設…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ne 12, 2017 at 7:59pm — No Comments
On Love
作者簡介: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也是阿拉伯文學和東方文學的一位傑出代表。他出生於黎巴嫩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15歲時就用阿拉伯文寫下《先知》初稿,16歲時發表第一篇散文詩,並開始熱衷於繪畫,大學畢業後遊歷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隨後,紀伯倫進行了大量創作。1923年,英文版《先知》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不朽地位。他將詩才與藝才集於一身,其作品堪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西方,他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
於是,艾爾梅特拉說:請告訴我們有關愛的事情吧!
他擡頭望著眾人,四周一片寂靜。…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ne 12, 2017 at 7:4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張遠謀 on June 12, 2017 at 7:31pm — No Comments
最近有幾位中學的國文老師,打電話來問同樣的問題,說“天人合一”這四個字在口頭都快說爛了,但究竟是什麼意思?要怎樣向中學生舉例說明?真是難,中國有許多道理,不問時還清清楚楚,等到細加追問時就迷迷糊糊了!
簡單地舉例,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血脈肌理是大地,精神意誌是上天,人生有時風日晴好,春意欣欣;有時雷雨晦冥,秋氣肅殺!七尺之中,寒燠溫涼齊備;方寸之間,喜怒哀樂疊換,自成一個四季交替的天地。這小天地與宇宙大天地,同樣有屈伸消長之理,學者能從切身的體驗中,明白與天地有一致的屈伸消長的變化,也可以領會出“天人合一”。…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23pm — No Comments
世界資源愈開發,人類腳步的節奏就愈來愈快,腳步嫌慢,代之以車輪;車輪嫌慢,代之以機翼;機翼遲早仍將嫌慢,代之以太空飛行器與電傳,但願這種替代,只是教我們接受新的事物,擴大活動範圍,而不是教我們消失耐性。
事實上,電話普及以後,情書的佳作便減少,濃情蜜意等不及蓄積深蘊為一字一句,就發而為直接淺率的對答,愛情也成了“速食面”;覆印拷貝普及以後,抄寫的工夫便減省,經典鉅著等不及好學深思者手到心到,就疊成一大堆印刷垃圾,書最好是“十句話”“一分鐘點金術”!顯然,進步的腳步已讓人類愈來愈性急,可能導致耐心全失!
這樣腳步愈快、性子愈急,未必是人類之福。依據宇宙的原理,急切躁動的事物,總會短促地殞落,所謂“操切者壽夭”,而紓徐柔和的事物,總會久長些。…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20pm — No Comments
中國人向來注重少說話,有什麼“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言多必失”等古訓。又有什麼舌頭是有三層藩籬戒護著的,牙齒像“城”,嘴唇像“郭”,胡須像欄柵,就是教人守住舌頭,不要多說話。但是中國人一到出國旅行或婚喪宴會,就偏偏話特別多,而且喧囂吵雜,招人厭惡。也許中國人就是愛大聲喧鬧,病根難治,所以才有“吉人寡辭”的教訓吧?
古訓對於女人,更是以說話的音量與多寡,判別“賢不賢”,所謂“聲低即是賢,高即不賢;言寡即是賢,多即不賢”。說話低聲而緩慢,可說是婦人美德之一了。
誰都相信,說話往往可以反映德性,因為說話是心的聲音:心正的說話就正直,心邪的說話就放誕,心自卑的說話就狂大,心齷齪的說話就粗暴,心不公的說話就不能合乎義理,心誇大的說話就不能切準實情。然而說話的多寡與音量的高低,會與德性有關聯嗎?…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19pm — No Comments
君子與小人,最明顯的區別,君子是“難進而易退”的,小人相反,是“易進而難退”的。
要君子就任一項職位,必須三顧茅廬,百般勸說,如《詩經》所形容的有“將其來施施”的“難進”之貌。但一旦就職,胼手胝足,鞠躬盡瘁,心裏只想著大公無私,不能曲阿別人之所好,所以“君子寡朋”,“君子難親”。一旦要去職,也絕不貪戀,像羈鳥飛出樊籠,像天熱放下衣擔,有釋肩解脫的快樂,因此君子總是“難進而易退”的。
小人則相反,要來謀職的時候,好話說盡,多方請托,送禮請客,頭像削尖了似的厚顏鉆營。但一旦就職,明裏順應人情,暗裏弄權作怪,心裏只盤算個人的私利,犧牲公益去做人際的關系,所以“小人多類”,“小人易比”。一旦要他去職,就攀住門檻不放,叫罵戀棧;甚至動刀動槍,請他走路還真難呢,所以小人總是“易進而難退”的。…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18pm — No Comments
“老”是許多人所忌諱的,有人連兒女喊他為“老爸”都喝聲制止,覺得帶個老字太刺耳。但是我有一位學生範增平先生,年紀輕輕的,早就留起飄飄的長須,一副美髯公的模樣,看來反像我的老師。他不以“老”為嫌,因為他推行茶道,茶道有古老的傳統,配合長生的形象,反倒沾點仙氣,這“老”不但無害,反而有益。所以一般世俗的人,都諱言“老”,年老了誰還重視他?但是國學大師、道士、星相家或賣草藥的,卻諱言“少”,年少了誰都會輕狃他的道行呢!
可見同樣是“老”,有人厭惡,有人卻喜歡,有人認為老是短處,有人卻認為是長處,事實上長處與短處,本來是有利就有弊,隨著立場的不一而改變的。…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16pm — No Comments
大陸上鬧大水災,氣候失調。臺灣有時的天氣也不正常,在亢陽祈雨之後,竟然霪潦成災,農田泡湯,這種陰陽不調,就不是“太和之氣”,太和之氣是“均沾皆足”,彼不過多,此無不及,五風十雨,陰陽的分配都恰到好處。
每年的陰晴雨量大致差不遠,只是分配得平均,就成太和豐收之歲,集中得懸殊,就成水旱災害之年。中國人從天地陰陽的道理中,領悟出人生也是個小天地,同樣有陰陽調配得平均與懸殊的問題,陰陽調和的人心平氣和,萬事舒泰,陰陽失調的人暴雨酷霜,萬物損傷,這也就是《易經》要特別強調“中正”,中正,便生太和之氣。…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15pm — No Comments
大陸上鬧大水災,氣候失調。臺灣有時的天氣也不正常,在亢陽祈雨之後,竟然霪潦成災,農田泡湯,這種陰陽不調,就不是“太和之氣”,太和之氣是“均沾皆足”,彼不過多,此無不及,五風十雨,陰陽的分配都恰到好處。
每年的陰晴雨量大致差不遠,只是分配得平均,就成太和豐收之歲,集中得懸殊,就成水旱災害之年。中國人從天地陰陽的道理中,領悟出人生也是個小天地,同樣有陰陽調配得平均與懸殊的問題,陰陽調和的人心平氣和,萬事舒泰,陰陽失調的人暴雨酷霜,萬物損傷,這也就是《易經》要特別強調“中正”,中正,便生太和之氣。…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7:15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