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14)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3)

(七)晉人韻美學是“人物的品藻”,引例如下:



王武子、孫子荊各言其土地之美。王雲:“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孫雲:“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氵+甲)渫而揚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桓大司馬(溫)病,謝公往省病,從東門入,桓公遙望嘆曰:“吾門中久不見如此人!”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



或雲:“蕭蕭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雲:“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如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7, 2017 at 10:53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2)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7, 2017 at 10:53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作為一種創作風格的“後現代”(9)

正因為這樣,作為可能性的後現代主義的自由,是不拘於形式、同時也不追求形式化的創造風格和生存方式。雖然一切形式都同內容緊密相連,形式有時也為內容提供積極的存在方式,但是,後現代主義者總結了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經驗和教訓,透徹地看到了各種形式的消極性質及其對於自由的限制。後現代主義者為了擺脫傳統文化的限制,寧願犧牲形式中的積極因素,把追求形式和各種形式表現看作是否定力量加以拋棄,以便在喪失形式和脫離形式的各種自由可能性中,最大限度地維持不斷創造和不斷更新的可能性狀態。沒有形式的更新和創造,雖然是脆弱的,經不起時空的摧殘,但這是處於純粹自然狀態中的自由更新和創造,是成為各種可能的形式的「前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說,後現代主義為了永遠處於自由中,只要求自己的創作風格,成為「前形式」、而避免成為這樣或那樣的形式。…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7,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作為一種創作風格的“後現代”(8)

福柯的生存美學,在尼采美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康德美學的人類學意義。正如福柯本人所指出,生存美學是由'欲望的運用'(usage des plaisirs)、'真理的勇氣'(courage de vérité)和'關懷自身'(souci de soi) 三大部份所構成﹔而這三大部份,實際上從另一個角度,把生存美學同倫理學、哲學、人類學和認識論聯系起來。福柯所要表達的人性,不是具有人類一般化意義的普遍特征,而是沒有主體性和客體性的單子化的個人的獨特性。早在立體主義(le cubisme)美學產生的時候,其代表人物梅金格(J. Metzinger) 就已經深刻地指出﹕"表現個人的時代終於到來。一位藝術家的價值,再也不是以他的藝術品所表現的這樣或那樣的形式類型來判斷,而是純粹依據他同其它藝術家的區別程度" (Metzinger, 1972: 60)。…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7,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作為一種創作風格的“後現代”(7)

因此,美並不僅限於傳統的藝術領域,而是發生在整個生存過程;美也不只是指審美主體同其審美對象的和諧統一,不是指主體審美活動的一次性快感滿足,而是指貫穿於人的生存始終的生活實踐本身。不僅不能將審美單純理解為藝術創造的獨有活動,同時也不能將審美當成某一位'主體'的特殊能力,因為任何將審美歸結為主體的說法,歸根結底還是從傳統的主體論或從主客二元對立的理論出發。須知,一旦將審美歸於主體的能力或活動,就勢必以主體約束審美,並終將葬送審美的絕對自由性質。審美的絕對自由性及其本身的無止盡超越性,是審美的生存本體論和自然本體論性質所決定的。美成為了人之為人的第一需要、基本要求、前提條件和基礎。正是審美的無限超越性,更集中地體現了人的生存不同於一般生物生存的特征﹕人絕不是為生存而生存,也絕不是單純為滿足身體生物需要而生存,而是為了追求審美的絕對自由目標而生存。正是在這個最高生存目標的推動下,人才有可能在哲學、科學、藝術、生產勞動和宗教活動形式中,不斷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7,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作為一種創作風格的“後現代”(6)

在某種意義上說,作為生活風格的'生存心態',實際上就是通過我們的行動而外在化的社會結構的'前結構',同時它又是在我們的內心深層而結構化、並持續地影響著思想和行動的客觀社會結構的化身。在'生存心態'的概念中,典型地表現了布迪厄將主觀與客觀共時運作的覆雜互動狀態加以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的嘗試,是他的'建構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e constructiviste)或'結構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e structuraliste)的理論的理論產物,也是布迪厄社會理論和生存美學的反思性和象征性的集中表現。

福柯的生存美學實際上同布迪厄等人的上述研究成果平行發展,顯示了生存美學的風格範疇的時代特征。福柯在研究古代生存美學的歷史經驗時,充份估計到'風格' 概念的重要性,並把它當成生存美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福柯在談論生存美學所強調的"實踐智慧"(phronésis)…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7, 2017 at 10:50pm — No Comments

彭蘭:播者、受眾、渠道:博客傳播的深層機制研究(2)

公共信息整合訴求

 

對於部分博客作者來說,將自己感興趣的公共信息整合起來,利用博客這一“自媒體”發布,不僅是博客作者們進行環境認知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與他人進行互動的一個啟動點,是他們表現個人特長的一個途徑。

 

知識管理與分享訴求

 …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March 7, 2017 at 10:42pm — No Comments

彭蘭:播者、受眾、渠道:博客傳播的深層機制研究(3)

圈子及其他社會關系:很多網站提供了博客圈子的功能,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博客們可以組成一個圈子。圈子有利於博客內容在“同好者”之間的交流,也會影響到博客影響力的範圍。此外,一個博客所鏈接的其他博客所構成的社會關系,也會影響到博客影響力的形成與擴散。

從總體看,博客作者的活動,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外在活動、社會報償以及保障因素等幾者的共同作用。如果博客作者在三個層面的需求中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或者三個層面的需求無法得到協調與統一,那麽,他的博客活動就有可能中止。而這種滿足,沒有支持系統的保障,同樣也無法持續。

 

二、從受眾的需求及滿足機制看博客傳播…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March 7, 2017 at 10:42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大國為何無以師小國(下)

注意,在上面的敘述中出現了信號傳播理論的核心觀念“信號通道”(channels)或簡稱“信道”(在無線電通訊中又譯“頻道”),以及相對於給定的信道而言的“噪聲”(noise)。因此,阿羅於1970年至1971年期間創立的這一組織理論,若可借鑒控制理論家於1958年至1961年期間發表的諸如“卡爾曼濾波器”這樣的降噪方法,可能發展為更具現代社會理論意義的組織學說。當然,這類平行拓展理論的過程是否富於成果,以控制系統的卡爾曼濾波借鑒到社會系統為例,關鍵是要在社會系統里找到一些能夠履行卡爾曼濾波行為的機制。我認為,例如,那些不參與決策而且與決策利益無涉的嚴肅新聞媒體就相當於很好的誤差檢測機制。當然,在誤差檢測機制之外還必須有決策失誤的矯正機制,而且矯正機制應當與決策機制“正交”——即利益無涉。這里,憲政民主或許是最可借鑒的一套制度。…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March 7, 2017 at 10:4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 賈擁民:社會偏好的神經基礎及微觀結構(下)

(三)信任行為的神經基礎

哺乳類動物大腦天生不信任陌生的東西,因為陌生的東西往往代表著危險。人類的大腦中,也有一部分腦區(包括杏仁核)是與這種對陌生人的恐懼有關的。在一定意義上,信任他人就意味著對這種恐懼感的克服。

神經經濟學家紮克是最早對信任的神經機制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紮克等人發現,人體下丘腦(hypothalamus)分泌的一種激素催產素(oxytocin,簡稱OT)可以提高人們的信任水平。…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March 7, 2017 at 10:39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大國為何無以師小國(上)

這是中國古人實踐智慧的一項遺產。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亞洲“四小龍”的發展經驗,自1980年代後期至今(尤其李光耀逝世之後),多次被鼓吹推薦給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試圖成為“大國之師”。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世界銀行寫給中國的咨詢報告就已充分注意到大國與小國的發展模式有本質差異。我清楚記得,這份報告的附錄,以“錢納利-仙昆”大國模型這一醒目標題在中國經濟學家當中傳閱。“大國模型”的思想淵源,我認為可追溯至楊格(Allyn Abbott Young,1876-1929)以及劍橋的“凱恩斯小圈子”晚期的核心人物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1903-1983)和她的丈夫奧斯丁(Austin Robinson,或者,(Edward) Austin (Gossage) Robinson,1897-1993)——奧斯丁1960年主編出版了一套文集,主旨是探討“大國的發展模式”(《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Size of…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March 7, 2017 at 10:38pm — No Comments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第六章 / 第十節)

最後的一個例子是:CD一個化學家的夢

這是一個年輕男人的夢,他致力於放棄自慰的習慣,因為較喜受與女人的性關系。



序--在夢的前一天,他指導學生做Grignard氏反應,即經由碘的觸媒作用將鎂溶解在絕對純粹的乙醚中。兩天前,當同樣的反應在進行時發生了爆炸,把其中一位工作者的手燒傷了。…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March 7, 2017 at 10:37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九幕

姑姑家院子場景如前。

郝大手和秦河還在捏著泥娃。

蝌蚪手捏一摞稿紙,站在一側,高聲朗誦。

蝌蚪:……如果有人問我,高密東北鄉的主色彩是什麽,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綠!

都大手:(不滿地嘟噥著)那麽紅呢?紅高粱、紅蘿卜、紅太陽、紅棉襖、紅辣椒、紅蘋果……

秦河:黃土、黃大糞、黃牙、黃鼠狼,就是沒有黃金……

蝌蚪:如果有人問我,高密東北鄉的主要聲音是什麽,我會驕傲地告訴他:蛙鳴!…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5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八幕

電視戲曲片《高夢九》拍攝現場。

舞台布置成民國時期縣衙大堂模樣。雖有改革但基本上還是沿襲舊制。大堂正中高懸一塊匾,匾上有“正大光明”四個大字。匾額兩邊懸掛一副大字對聯。上聯:一陣風一陣雨一陣青天;下聯:半是文半是武半是野蠻。堂案上供著一只碩大的鞋子。

高夢九身穿黑色中山裝,頭戴禮帽,胸前口袋里露出懷表的銀鏈子。舞台兩側站立著幾個衙役,手持水火棍,但服裝卻改穿黑色中山裝,看上去頗為滑稽。

導演、攝影、錄音等電視劇工作人員在忙碌著。

導演:各就各位,預備——開始!…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4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七幕

舞台後部的屏幕上,不斷地變換背景。時而是繁華的街道,時而是人群擁擠的市場,時而是街心公園。有人打太極拳、有人遛鳥、有人拉二胡……背景變換標志著她逃跑時路過的地方。

陳眉抱著孩子奔跑著。一邊奔跑一邊口中發出許多與孩子有關的顛三倒四的話。

陳眉:我的寶貝兒啊……媽終於找到你了……媽再也不放你啦……

小獅子、蝌蚪等人在後追趕。

小獅子:金娃……我的兒子啊……

場上,有時是陳眉一個人在奔跑,她一邊跑,一邊不時回頭觀看。有時還向路邊人喊叫:救救我,救救我的孩子。…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3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六幕

一張巨大的圓桌,擺放在一農家庭院當中。桌上杯盤羅列。舞台背景上有“金娃滿月盛宴”字樣。

蝌蚪穿著繡有“福”“壽”的明晃晃的綢緞唐裝,站在台口,歡迎前來賀喜的人。

蝌蚪的小學同學李手、袁腮以及小表弟等人依次上場,說著差不多的客套話與恭喜話。

姑姑身穿一襲醬紅色的長袍,在郝大手與秦河的護衛下隆重登場。

蝌蚪:(歡欣地)姑姑,您總算來了。

姑姑:萬氏門中添貴子,我能不來嗎?…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3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五幕

夜晚,燈光斜照,滿台金輝。

娘娘廟一角,粗大廊柱下,蜷縮著陳鼻和他的狗。狗可以由人扮演。他的面前擺著一個破鐵碗,鐵碗里有幾張鈔票和幾枚硬幣。兩支木拐放在身側。

陳眉身著黑袍,面蒙黑紗,幽靈般上場。

兩個身穿黑衣、面蒙黑紗的男人尾隨她上場。

陳眉:(哀嚎著)孩子……我的孩子……你在哪里……我的孩子……你在哪里……

兩個黑衣人向陳眉逼近。…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2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四章

場上設置同第二幕。

郝大手與秦河在各自案前捏著娃娃。

一個身穿一件皺皺巴巴的灰色西裝、脖子上紮著一條紅領帶、口袋里插著鋼筆、腋下夾著一個公文包的中年人悄悄上場。

郝大手:(並不擡頭地)蝌蚪,你怎麽又來了?!

蝌蚪:(恭維地)郝大叔真是神人,僅憑耳朵就知道是我。

郝大手:我不是用耳朵,我是用鼻子。

秦河:狗的嗅覺比人的嗅覺靈敏一萬倍。…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2pm — No Comments

莫言《蛙》第五部·第三章

公安派出所來訪接待室。室內只有一張長桌,桌上擺有一部電話。墻上掛著錦旗、獎狀之類。

女警官小魏端坐在桌子後,指指桌前的一把椅子,示意陳眉就座。陳眉依然是那身裝束:黑袍遮體,黑紗蒙面。

小魏:(一本正經,學生腔調)來訪公民,請坐。

陳眉:(沒頭沒尾地)大堂前為什麽不設上兩面大鼓?

小魏:什麽大鼓?

陳眉:過去都是有大鼓的,你們為什麽不設?不設大鼓老百姓怎麽擊鼓鳴冤?…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7, 2017 at 10:3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