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小按:這篇樸素平易的散文,在1979年刊出,被著名作家王安憶認為,意義非同尋常。王安憶說,這篇散文“在當時非常轟動,我以為它對於中國文學是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1949年到1976年,我們對文學的要求是非常意識形態化的,文學總是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幾乎是一種集體意識的產物,作為創作者的個人則被壓抑著。因此,張潔這篇小小的《揀麥穗》,便以它鮮明的個人化而開創了變革的風氣。我以為,《揀麥穗》在新時期文學裏的作用要超過打頭炮的《班主任》、《傷痕》,因為它開辟的是文學本身的道路,而不僅僅是揭示了新的社會問題”。
在農村長大的姑娘,誰不熟悉揀麥穗這回事兒呢
我要說的,卻是幾十年前揀麥穗的那段往事。…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8, 2017 at 8:18pm — No Comments
問:目前聽寫節目的走紅,暴露出了國人書寫能力的退化。很多人在電腦上可以行雲流水,但在生活中手寫卻提筆忘字。作為從事文學研究方向的大家,您怎樣看待這樣的問題?
答:謝謝!我不是從事文學研究的“研究大家”,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師。
電腦輸入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造成人們書寫漢字能力的退化,這就是古人所謂“有得有失”。我自己普通話不好,拼音輸入有困難,一開始就學五筆輸入,我現在還沒有發現自己提筆忘字的現象,我建議青年朋友學習五筆輸入法。…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8, 2017 at 8:17pm — No Comments
我實在沒有胃口再抄下去了。這些哲學家或倫理學家終日學究天人,卻忘記了把雕蟲末技的散文寫通,對自己,對讀者都很不便。羅素勸年輕的教授們把第一本著作寫得晦澀難解,只讓少數的飽學之士看懂;等莫測高深的權威已經豎立,他們才可以從心所欲,開始“用‘張三李四都懂’的文字(in a language "understan ded of the people)來寫書。羅素的文字素來清暢有力,他深惡那些咬文嚼字彎來繞去的散文。有一次,他舉了一個例子,說雖是杜撰,卻可以代表某些社會科學論文的文體:
Human beings are completely exempt from undesirable behavior pattern only when certain prerequisites,not satisfied except in a small percentage of actual cases,have,through some fortuitous…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March 8, 2017 at 8:14pm — No Comments
5
解放了。
聽大人們說,殺豬的“一人班”,是“地下工作者”,現在當了大官,誰誰看見他坐吉普車,還跟著一個勤務兵。
不久又聽說,“印色油”也是“地下工作者”,官當得還要大。
唉,賣糯米行糖的怕也是“地下工作者”,官當得更大吧
。
6…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March 8,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英國當代名詩人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曾經說過,他用左手寫散文,取悅大眾,但用右手寫詩,取悅自己。對於一位大詩人而言,要寫散文,僅用左手就夠了。許多詩人用左手寫出來的散文,比散文家用右手寫出來的更漂亮。一位詩人對於文字的敏感,當然遠勝於散文家。理論上來說,詩人不必兼工散文,正如善飛的鳥不必善於走路,而鄧肯也不必參加馬拉松賽跑。可是,在實踐上,我總有一個偏見,認為寫不好(更不論寫不通)散文的詩人,一定不是一位出色的詩人。我總覺得,舞蹈家的步行應該特別悅目,而聲樂家的說話應該特別悅耳。
可是我們生活於一個散文的世界,而且往往是二三流的散文。我們用二三流的散文談天,用四五流的散文演說,復用七人流的散文訓話。偶而,我們也用詩,不過那往往是不堪的詩,例如歌頌上司,或追求情人。…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March 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1
“點蒼台白露冷冷,幽僻處可有人行”
我已記不清小時侯是在哪裏讀到的這句詩,《紅樓夢》裏,《西廂記》裏,還是《紅樓夢》裏的《西廂記》裏不記得了,也懶得去查。查什麼呢我又不是考證,它不過是兒時的一點記憶,它的模糊,本是記憶的痕跡或久已遠去的成色,也恰好殘留著我這個人歷來“不求甚解”的陋習。然而這句詩,不知是什麼牽動了兒時莫名的心緒,肯定不是微言大義,我還根本不懂,或許是節奏、聲音和同樣模模糊糊的詞令,竟這樣記住了。…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March 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今天我作個報告叫《面向未來》,這也是為什麽我願意到南大來和高級研究院一起幫忙的主要原因。最近十年來吧,我一年比一年痛感著我們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不是隨隨便便說的,兩千年左右舊時代的結束才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已經到了舊時代結束的時候,新時代逼人而至,科學與工藝的、科學與技術的文明,和農業文明不一樣。…
ContinueAdded by desafinado on March 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生命科技與納米科技創了造新的境界。這是其小無內,但也可以其大無外。生命科技不應當只是人類的生命,也包括所有生物的、動植物的生命,分子molecular,不是人類才有分子,基因genome, 不定是人類才有,今天生命科技也是其大無外。…
ContinueAdded by desafinado on March 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國內外很多學者常用“地緣政治學”或“政治經濟學”的工具去分析“一帶一路”,但我更願意將該戰略視為“文化經濟學”的典型案例。只有同時實現經濟收益與文化收益,才是中國想要的、真正能夠贏得國際社會尊重的“一帶一路”產品。換句話說,該戰略受歡迎,不僅因為它是一個給各方帶來實惠的經濟事件,更因為它能夠成為一個引起共鳴的文化事件。
2013年9月開始,我從西北地區的新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到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從沿海省份的遼寧、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福建、廣東、海南到內陸省份的內蒙古、山西、河北等,“一帶一路”使我有了全面深入了解中國的機會。與此同時,從歐洲的英國、意大利,到中東的以色列以及亞洲的韓國等,該戰略也使我有了深入了解國際社會的機會。在調研中我了解到,…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March 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作為中國對外戰略的重大方針,“一帶一路”戰略代表著中國在當下和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重大的指導性意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有機遇也充滿了挑戰,而從當前學術界和媒體對於“一帶一路”的認知上,存在著巨大的不足和隱患。
筆者接觸到的不少學者眼中,儼然已經將“一帶一路”視為一個大蛋糕,大家都忙著爭搶,很多人短時間內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帶一路”的專家和智囊,許多錯誤認知和言論也就紛至沓來。
無論這些錯誤言論是出自真心,亦或是出自一種投機取巧的“小聰明”,都將極大的損害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長期性和健康性,影響中國對外戰略實施的視角與方向。這些認知錯誤如不糾正,必然會導致“一哄而上、一搶而光、一哄而散”的窘境。
…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March 8, 2017 at 7:51pm — No Comments
事實上,即使是張繼剛的山西地方民俗舞蹈,雖然依舊帶有“詩史意識”的腐朽氣息,但是,因為植根於民俗景觀的呈現,也使得其作品的民間狂歡色彩極其濃郁。在序曲和婚慶的段落中,《一把酸棗》改造了中國舞的一些動作,讓這些動作和一個大家族的獨特生活貼合在一起,呈現特定的地方風情。除了兩個主人公的動作設計,《一把酸棗》中大部分人物角色的舞蹈動作不再是為了表現性格或者敘述故事。也就是說,這個作品放棄了舞蹈對具體意義的表達,也放棄了舞劇中常見的炫技場景的設計,而是以自然展示山西大家族生活風情為目的。
再次,新民俗舞蹈乃是對“肉體經驗”的觸摸和遵循。…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March 8, 2017 at 7:50pm — No Comments
1
2009年5月,楊麗萍用一年時間精心打造的《雲南的響聲》在昆明上演,一時之間,風生水起。接下來幾個月的巡回演出,更是迎來一片讚嘆之聲。從《雲南映象》演出之前資本的捉襟見肘,到《雲南的響聲》演出時的豐厚票房收入,楊麗萍的作品預示著民間舞商業化運作的成功。對於一直依賴國家扶植或者財團讚助的舞蹈演出來說,楊麗萍的成功顯然別有意義。尤其是,楊麗萍主打“原生態”、“衍生態”的民間舞蹈牌,仿佛別出新聲,很多人借此認為,舞蹈找到了新的藝術增長點,並突破了傳統,造就了市場。…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March 8, 2017 at 7:50pm — No Comments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但是,未來具有無限可能性和不可全面預測性;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事業,可能顧及了絕大多數,卻忽視甚至扼殺了極具創造力的獨特個體。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除四大發明以外的最重大的發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創新,它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公平選拔人才、促進社會公平流動,對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中華文化的延續與發展,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大批精英成為治國能臣和文化精英,中國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成為世界上最強盛和繁榮的國家,經濟規模長期保持領先,使中華文明一度燦爛輝煌。…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8, 2017 at 7:45pm — No Comments
伽達默爾說:「詮釋學一直被理解為說明和解釋的理論或藝術。表述這一內容的德語詞Kunstlehre(即一 門有關某種技能或技巧的技藝學)實際上是從希臘文techne(技術)一詞翻譯而來的。它使詮釋學與語法學、修辭學和辯證法等『藝術門類』(artes)建立了聯繫。」10
又說「詮釋學首先代表了一種具有高度技巧的實踐,它表示了一種可以補充說是『技藝』(techne)的詞彙。這種藝術就是宣告、口譯、闡明和解釋的藝術,當然也包括 作為其基礎的理解的藝術。」11
就詮釋學一詞的神話起源及其以後的歷史而言,詮釋學作為這種實踐技藝,即作為語言轉換和交往實踐…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詞源學意義
一、兩種詞源學解釋 希臘文Hermeneutike,拉丁文hermeneutica,德文Hermeneutik,英文 the hermeneutics,意即一門關於傳達、翻譯、解釋和闡明的學問或技藝。
在古希臘時代,它作為一門人文科學的輔助學科,有如邏輯學、語法學、 修辭學,旨在為卓越文本提供一種理解與解釋的工具,只有到17世紀,它才作為書名出現,1654年J. K. 丹恩豪爾(Dannhauer)出版了《聖經詮釋學或聖書文獻解釋方法》。
自此以後,詮釋學就一直作為一門關於理解與解釋的方法或技藝流行於世,不過,它當時並未取得理論形式,只有到了19世紀,由於阿斯特和施萊爾馬赫等人的努力,它才成為一門理論或科學,…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另外,H.E.哈索·耶格爾(Hasso Jaeger)在其一篇論文「詮釋學前史研究」(見《概念史檔案》第18期, 1974年)裡也說,把詮釋學認為是從赫爾默斯而來,乃是一種無根據的虛構,按他的看法,詮釋學肇始於約翰·孔哈德·丹恩豪爾的《聖經詮釋學 或聖書文獻解釋方法》(1654年)一書,詮釋學乃是17世紀在亞里斯多德邏輯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理論。
另一種看法是德國宗教理論家G .艾伯林(Eb e l i n g)在其主編的 《歷史和現代的宗教辭典》裡提供的。艾伯林在其主編的《歷史和現代 的宗教辭典》裡對「詮釋學」一詞作了這樣的考證:詮釋學的希臘詞 hermeneuein在古代希臘至少有如下三種意義指向:
1.說或陳述(aussagen, ausdruecken),即口頭講說;
2.解釋或說明(auslegen, erklaeren),即分析意義;…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我們知道,亞里斯多德那篇 peri hermeneias,後來譯成拉丁文就是 De interpretatione,因此把 Hermeneutik譯成「解釋學」,應當說是非常合適的。
不過,按照德國語文學家的觀點,interpretation至少應該有兩種基本含義,若用德文自身形成的語詞來表示,即Erklärung和 Auslegung。Erklärung偏重於從原則或整體上進行說明性、描述性的解釋, 我們可譯為「說明」;Auslegung偏重於從事物本身出發進行闡發性的揭示性的解釋,我們可譯為「闡釋」。
因此,Interpretation既有從原則或整體上進行說明性的外在解釋之含義,又有從事物本身進行解釋的闡發性的內在解釋的含義。…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2007年7月10日臨醒,我夢見自己在故宮、羅浮宮似的古老宮殿高墻旁,冷清的一角,得到一座房子,屋背緊挨著宮墻。我站在門口,心裏在想,會有人繞過這一頭來看看嗎?這個夢,正好呼應著前一晚的夢。我的“帶動師”正是背靠古老的文化遺產,怎麼引起人的關注,則恐怕是我今後所有工作的方向。
上帝之手
策棟用餐時,提到“要是有人信仰我,我說我是上帝,他們也會說我是上帝!”老媽子正罵他別這麼狂妄,一只蚊子飛過,他兩手一拍,把蚊子打死了。策簡隨口說道:“哇,這是上帝之手!”引自上個世紀某屆世界杯足球賽,超級球星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打進對手龍門的典故。(2007年7月)
閻王不催吃飯人…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52pm — No Comments
孩子的孤獨
從亞庇打電話回家,燕說,策鼎明天和同學去邦咯島,剩下策簡一人在家,會感覺得更孤獨了。我從歐洲回來,發現他變聲了。燕說,你們去英國第二天,他就變聲了。我笑他說:“大哥一離家去留學,你就快快長大了。”我和策棟九月二十六晚上機場前,策簡問我:“三年後,二哥也去留學,我怎麼辦?我們跟著移民吧!”策鼎回答說:“你對我這麼有信心,認為我一定會出國嗎?”
實際上,策棟去倫敦後,我發現策鼎在家也挺寂寞了,沒人和他聊足球和運動的事了。我從英國回來後,有一晚,我們出去吃晚飯,回家途中,策鼎突然問了一句:“奇怪,策棟在雙威的時候,怎麼會去做足球隊經理人的?一定是他從電腦遊戲中學會來的!”(2007年11月25日,周日)…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51pm — No Comments
(2005年6月23日札記)地方發展關系民生經濟,這事大家都明白。可是,休閑、吃喝、消費,購物,這些促進民生經濟的動力;卻無需苦苦由本地人來撐,這事,許多人卻未必去想過。大家在談“環球化”,想的多是怎樣把自己的所在地,變得更西式、更摩登,標桿是有沒有肯德基家鄉雞、麥當勞漢堡包。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談回來:“怎樣把環球在地化”或“當地化”――使自己所居住、營生的鄉鎮或城市,改變得更吸引外面世界的人。這需要管理與人才,需要學習與績效,先從休閑、吃喝等民生事開始;並注入創意。
創意:本地內容(故事、神話、音樂、圖象、活動、事件)業企業人
體驗:人人能明白、參與的活動與事件項目
人才:一帶一路智慧型經營人才…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49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