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宗二爺的小妞子露臉了,只見它身形俏麗,顏色發黃,遍體油光閃亮。尖尖的嘴兒輕輕地梳理了幾下羽毛,歪著頭兒機靈地瞅了主人片刻,便渾身一抖,跳上鳥架,歡快地叫了起來。
幾位鳥家也不敢怠慢,紛紛揭開鳥籠套,露出自己的寵物兒來
百靈子是一種好勝心極強的鳥兒,幾隻鳥在一起就要開口比賽,而且絕不輕易服輸。宗二爺的小妞子開口一唱,幾位鳥家的百靈子也放聲大叫起來。一剎那小樹林裡眾鳥爭鳴,競比高低,啼聲不斷,互不相讓。
…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November 28, 2019 at 5:35pm — No Comments
後面的「據說」就更神了。說的是宗二爺久積陰德,而兒子更是孝感動天,一次出差路過張家口,竟意外得著這隻百靈子。宗二爺初見這鳥兒,還神神叨叨地直犯迷糊。可不到片刻工夫,便六神歸位,顯得格外清爽起來。又過了幾天,宗二爺就端著鳥籠子在老城根公園出現了,病歪歪地還透出股子灑脫勁兒。
可這一灑脫兩灑脫不要緊,宗二爺竟身體復原真得變灑脫了。不到三個月就變成了地道的愛鳥者、真正的鳥行家。就是有人為他打抱不平,他也總是一擺手兒,說:
「得了!還提那個幹什麼?夢,就像作了一場夢!您聽我這小妞子叫幾口不?地道的音兒,打涼敗心火!嘿嘿……」…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November 28, 2019 at 5:35pm — No Comments
1
早上,座鐘剛打過六點,宗二爺已經輕佻門簾,托著鳥籠子,瀟灑地跨出屋門口。五十多歲了,瞧那身板兒,哪像個大難不死的人兒。
街坊鄰居都對宗二爺的鳥兒,抱著一種特殊尊敬的感情。
可不是嘛!要不是兒子孝敬,給他搞回這隻鳥兒,宗二爺能從醫院歸來心不浮、氣不躁,平平安安地活到今天嗎?
既然鳥兒有這麼大的能耐,這裡就先得講講鳥兒。…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November 28, 2019 at 5:34pm — No Comments
那些在任期屆滿必須橫死的國王,一旦有了可請別人代死的愉快想法,很自然,他們必然付之實施;因此,我們發現,這種權宜的辦法或這種辦法的痕跡,在許多地方都很流行,就不足為怪了。
斯堪的納維亞的傳統,有一些線索表明,古代的瑞典國王只有為期九年的統治,然後他們或者被殺或者請人替死。據說瑞典國王奧恩或昂恩,一連幾天祭奠奧丁,後來神回答說,只要他每隔九年拿自己的一個兒子獻祭一回,他就可以活著。
他照神的說法獻祭了九個孩子,要不是瑞典人不允許他這麽做,他還會獻祭第十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孩子。…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21pm — No Comments
我是引用一個英國旅行者的敘述,他本人並沒有親眼看見他所描寫的大會,雖然他從遠處聽見了槍聲。幸好這些盛會和會上死亡人數的精確記錄,都保存在卡利卡特的皇家檔案中。
19世紀後半葉,W。洛根先生查閱了這些檔案,還得到在任國王的親自幫助。從他的著作中可以得到那種悲劇和場景的準確概念,直到1743年,那種悲劇和場景還依然延續,定期舉行。
卡利卡特國王將他的王冠和生命,押在戰斗結局上的那個節日,稱為“大祭禮”。
每十二年一次,這時木星在巨蟹宮中運行。歷時二十八日,至馬卡蘭月第八天結束。由於節日取決於木星在天空的位置,兩節之間的時間是十二年,大致是木星環繞太陽的周期,我們可以推定這顆輝煌的行星,大概(在特定意義上)…
Continue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20pm — No Comments
在前面描述的例子中,人民允許神王或祭司掌權,直到他出現身體外形的缺陷、健康衰退,或出現某種可見的老年跡象,從而提醒人們他已經不能再繼續履行神職的時候。
這類跡象出現以前,是不會將他處死的。不過有些民族,似乎認為連等到最小的衰弱跡象出現都不保險,寧可在國王還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就把他殺掉。
因此,他們訂一個期限,超過期限他就不能統治,期限終結時,他必須死去,期限訂得很短,可保在此期限內他不可能身體衰老。在印度南部有些地方期限訂的是十二年。
據一個古代旅行家說,在基拉卡爾邦,“有一個異教徒的祈禱殿,里面有一尊他們很尊重的偶像,每十二年為他舉行一次大會。異教徒都到那里去,像參加歡樂的節日慶祝一樣。…
Continue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18pm — No Comments
馬蒂安孚,是安哥拉內地的一個強大的國王或皇帝。
這個國家的較弱小的諸王之一卡拉,向葡萄牙探險隊講述了馬蒂安孚死的情況如下。他說:
“照慣例,我們的馬蒂安孚要麽是死於戰爭,要麽是死於非命,現在的這位馬蒂安孚,由於他的苛捐雜稅,活得夠久了,一定逃不了這最後的命運。當我們了解到這一點,並決定應該把他殺死時,我們就請他與我們的敵人作戰,這時我們都隨著他和他的家屬一起去打仗,我們犧牲了一些人。…
Continue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17pm — No Comments
像他們的創業人尼阿康本人一樣,每個希盧克王死後都建有神祠,接受禮拜,神祠設在他的墳墓上,國王的墳墓總是在他出生的村子里。國王的墓地神祠與尼阿康的相似,由幾個小屋圍上籬笆組成,有一個屋是建在國王墓上,其餘的由看守者居住。
尼阿康的神祠與國王神祠,確是沒有什麽不同,在所有神祠里舉行的宗教儀式形式都一樣,只在細節上略有差異。其不同點顯然是給予尼阿康神祠的尊嚴要大得多。國王的墓地神祠由一些老年的男人或婦女看管,數量與那些尼阿康神祠的保衛者相同。這些人通常是已故國王的寡妻或年老的男仆,他們死後就由他們的子孫接替職位。還有,國王墳地神祠里要用牲口上供,跟尼阿康神祠的祭祀一樣。…
Continue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15pm — No Comments
柬埔寨神秘的火王和水王是不許自然死去的。因而他們二者中誰要是得了重病,長老們認為他不能康復,就將他刺死。我們已經談到過,剛果人認為如果他們的大祭司契托姆自然死去,世界就要毀滅,大地只是依靠他的能力和特長才得以維持下去。
遇此情況也會立即化為烏有。因此,在他生病可能要死的時候,原定繼承他職位的那個人,就帶一根繩子或一根棒子到他屋里去,將他勒死,或將他打死。
美羅伊的埃塞俄比亞人的國王都被尊為神;但是,只要祭司們高興,他們就差人到國王那里,命令他死去,並說這是神的旨諭,以作為他們發佈命令的依據。這種命令直到厄伽曼斯的統治之前諸王都是服從的,厄伽曼斯是埃及國王托勒米二世同時的人。厄伽曼斯受過希臘教育,使他從他本國人的迷信中解放出來,他敢於不顧祭司的命令,帶了一隊士兵走進黃金神殿,把祭司們都殺了。…
Continue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12pm — No Comments
殺死神王:神也死亡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神,人是要死的,他自然認為他的創造物也處於同樣可悲的境地。所以,格陵蘭人相信風能殺死他們最有力的神,神要是摸著狗也一定會死。
他們聽人說到基督教的上帝的時候,他們老是問他是否永遠不死,聽說上帝不死,他們很吃驚,並且說他必定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神。
一位北美的印第安人回答道奇上校的詢問時說道:世界是大神創造的。問他指的是哪個大神,是善的還是惡的?“哦,都不是,”他回答道,“創造世界的大神早已死了。他不可能活這麽久。”菲律賓群島上有一個部落的人對西班牙的征服者說,創世主的墳墓就在卡布尼安山頂上。…
Continue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28, 2019 at 4:11pm — No Comments
你一定也有過這種感覺。當你心事重重,渴望找一個人聊一聊的時候,那個可以聊的人來了,可是你們卻並沒有聊什麼。當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試著開始聊你的,只是到後來,你放棄了。
於是,你們的聊天成了兩條七扭八歪的曲線,就那麼淒涼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你敷衍著,笑著,假裝聊得很投機。但是,你心里渴望他離去,渴望自己靜下來,靜下來啃嚙那屬於自己的寂寞。
“倒不如自己悶著的好! ”這是你的結論。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8, 2019 at 3:17pm — No Comments
愛一個人常是一串奇怪的矛盾,你會依他如父,卻又憐他如子;尊他如兄,又復寵他如弟;想師事他,跟他學,卻又想教導他把他俘虜成自己的徒弟;親他如友,又復氣他如仇;希望成為他的女皇,他唯一的女主人,卻又甘心做他的小丫鬟小女奴。
愛一個人會使人變得俗氣,你不斷地想:晚餐該吃牛舌好呢,還是豬舌? 蔬菜該買大白菜,還是小白菜? 房子該買在三張犁呢,還是六張犁? 而終於在這份世俗里,你了解了眾生,你參與了自古以來匹夫匹婦的微不足道的喜悅與悲辛,然後你發覺這世上有超乎雅俗之上的情境,正如日光超越調色盤上的一樣。
愛一個人就是喜歡和他擁有現在,卻又追憶著和他在一起的過去。喜歡聽他說,那一年他怎樣偷偷喜歡你,遠遠地凝望著你。愛一個人便是小別時帶走他的吻痕,如同一幅畫,帶著鑒賞者的朱印。…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8, 2019 at 3:14pm — No Comments
忽然發現自己的愛情觀很土氣,忍不住笑了起來。
對我而言,愛一個人就是滿心滿意要跟他一起“過日子”,天地鴻蒙荒涼,我們不能妄想把自己擴充為六合八方的空間,只希望彼此的火燼把屬於兩人的一世時間填滿。
客居歲月,暮色里歸來,看見有人當街親熱,竟也視若無睹,但每看到一對人手牽手提著一把青菜一條魚從菜場走出來,一顆心就忍不住惻惻地痛了起來,一蔬一飯里的天長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難言啊! 相擁的那一對也許今晚就分手,但一鼎一鑊里卻有其朝暮暮的恩情啊!…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8, 2019 at 3:08pm — No Comments
在寫了上面這一則隨想之後,我讀到泰戈爾的一段意思相似的話,不過他表達得更好。我把他的話歸納和改寫如下——
未被佔據的空間和未被佔據的時間具有最高的價值。一個富翁的富並不表現在他的堆滿貨物的倉庫和一本萬利的經營上,而是表現在他能夠買下廣大空間來布置庭院和花園,能夠給自己留下大量時間來休閑。同樣,心靈中擁有開闊的空間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會有思想的自由。…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November 28, 2019 at 10:2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November 28, 2019 at 12:24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November 27, 2019 at 11:5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November 27, 2019 at 11:4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November 27, 2019 at 11:45pm — No Comments
這些姓名對今天的人們也許非常陌生,但在伊拉斯謨的時代的知名度絕不在二十世紀的希特勒、斯大林、齊奧賽斯庫、波爾布特、卡扎菲之下。伊拉斯謨還規勸君主,不要以為自己是人民的“主人”,“如果你說你是所有子民的主人,那麼他們就必定是你的奴隸;在這種情況下你可就得當心了,因為誠如古人所言,每一個奴隸那里你都會發現一個敵人”。
講授權術也好,勸說仁政也罷,正如歷史學家彼德·比爾克(Peter Burke)所說,人文主義者是“跪著把自己的作品獻給君主的”。馬基雅維里親自把自己的著作《君主論》送給他年輕的君主洛倫佐·德·美第奇。伊拉斯謨把他的作品《基督教君主的教育》獻給在布魯塞爾宮廷里的查理五世時,也是如此。可以說,這些為君主獻策的人文主義者是最早的“有機知識分子”,他們的“君主教育”包含著明顯的巴結意圖,連伊拉斯謨這樣的大學者也不能免俗。…
Continue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November 27, 2019 at 10:59pm — No Comments
不久前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奔向重慶的學者們》,說的是一些知名學者為“重慶模式”搖旗吶喊,出謀劃策。作者用的是“學者們”,而不是“知識分子”的說法,大概是要把“學者”區別為一種不同於“知識分子”的知識人格。其實,學者們就是知識分子,當然,那些“奔向者”們有比其他知識分子更強的意願,更渴望與權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理論家馬基雅維里那里得到啟發,曾提出著名的“有機知識分子”的說法。葛蘭西認為,革命政黨這個“現代君主”是一種歷史的力量,使得工人階級可以有它自己的知識分子,他們有機地“嵌入”工人階級的事業,並成為它的“代言”者。就力圖“嵌入”權力,並為之“代言”而言,那些“奔向重慶的學者們”完全稱得上是“有機知識分子”。…
Continue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November 27, 2019 at 10:5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