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經 庫
  • Female
  • 裕順
  • Singapo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絲經 庫'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Bir Tanem
  • Syota ElNido
  • Paetiyo
  • Bayrut Alhabib
  • Eamman Habibatah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Gifts Received

Gift

絲經 庫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絲經 庫's Page

Latest Activity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愛墾APP: 情動模態的多元交織~~維柯、雅各布森和克里斯蒂瓦的「詩性」思維,為海德格爾(以及尼采、柏格森、德勒茲)所生成的「情動」模態,提供了一種深刻的、多層次的視角,使得我們可以從語言、符號、身體和情感的交織中發現新的關聯和洞見。這三位思想家各自的理論能夠補充和擴展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及其對情感和情動的理解,創造出一種跨學科的創新性框架。讓我們從維柯、雅各布森和克里斯蒂瓦的獨特「詩性」思維入手,探討其如何與海德格爾尼采柏格森德勒茲方程式結合,生成新的「情動」模態。 維柯的詩性智慧與情動模態…"
Friday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愛墾APP: 德勒兹共鳴意念科學 以下意念科學的論點與德勒茲的哲學核心概念依然可以找到諸多共鳴,尤其是在對物質、意識以及存在本質的流動性和生成性理解上。 「我們的世界肖似一個巨大的量子信息網絡」:德勒茲的「平面」(Plane of…"
Oct 3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意識形態引導與無器官身體 強點…"
Sep 29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愛墾APP: 流散羣體的“情動狀態” 在德勒茲和瓜塔里的「無器官身體」(BwO)概念與華人社團、社會運動的「流散」(diaspora)研究之間,可以通過「情動轉折」(affective…"
Sep 29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爱垦APP: 维雅克,诗性各說各话 维柯(简称:维,Giambattista Vico)、雅各布森(简称:雅,Roman Jakobson)和克里斯蒂瓦(简称:克,Julia Kristeva)虽然都讨论了“诗性”,但他们的思想背景、理论框架和具体的关注点各有不同。以下是三者在“诗性”概念上主要的区别: 理论背景与研究重点 维柯:…"
Sep 27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APP Iconada: Evocative Communication and Literariness The integration of concepts from vocativit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evocative object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Roman Jakobson'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literariness can…"
Sep 27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愛墾APP: 認知詩學批判:重新發現洛特雷阿蒙 從認知詩學的角度來看,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如《馬爾多羅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新的探索和發現—— 讀者體驗與感知…"
Sep 26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文化交流與學習中心」(Cultural Exchange and Learning Hub)項目 目標: 促進婆羅洲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合作。  文化交流活動: 組織跨文化交流活動,如節慶慶典、傳統工藝展覽和文化交流工作坊。 學習和培訓項目: 開設關於婆羅洲多樣文化的學習課程,邀請專家和文化傳承者進行講座和培訓。 社區合作:…"
Sep 25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爱垦APP:維柯的「詩性智慧」 當探討維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的「詩性智慧」(sapienza poetica)在美學哲學研究中的應用時,需要深入理解他關於人類思想、語言和文化起源的觀點。維柯在其著作《新科學》(The New Science,1725年)中提出了「詩性智慧」的概念,他認為早期人類通過神話、隱喻和詩歌來表達對世界的理解,這些表達方式在發展出抽象理性思維之前就已經存在。以下是如何在美學研究中探討維柯的「詩性智慧」的步驟: 理解詩性智慧的內涵…"
Sep 25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爱垦APP: 扩大为人文科学研究的视野 (续上)引入更多相关理论和学者 探索其他理论家的观点:提出其他关于情动转折、认知诗学、文学理论或语言学相关的学者和理论。,例如保罗·莱考夫(Paul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蒂姆·赖利(Tim Reilly)的情感认知理论等。 比较不同学派:讨论不同学派之间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解读,探讨其异同点和各自的贡献。 示例问题: “保罗·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如何与认知诗学相关联?”…"
Sep 23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APP Iconada: Key Works in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nation" & "Affects" within the Cultural Creative Economy StudyHere are five key researchers whose work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ation and affects within…"
Sep 23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趙毅·意義理論,符號現象學,哲學符號學…"
Aug 29
絲經 庫 posted a blog post

卡勒:雅各布森·語言學與詩學

雅各布森的另一項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種分析溝通的方法。按照雅各布森在1960年出刊的論文《語言學與詩學》(Linguistics and Poetics),溝通可以分成六種元素: 1. 傳送者 2. 接受者 3. 符碼(code,例如語言系統,或索緒爾語言學底下的 langue) 4. 訊息(message,指說話的行為,或稱 parole) 5. 脈絡、語境 6. 媒介(指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存在著的精神上或物理上的聯繫) 這些元素各自能達成六種不同的功能,例如傳遞情感(emotive)、傳遞企圖(conative)、指涉環境或參考物(referential)、社交(phatic)、後設語言(metalinguistic),與及雅各布森最為想要強調的詩學功能(poetic function)——或者說,一種文章的美學。將美學稱作「詩學功能」,出於雅各布森認為在詩歌之中最容易觀察到這種情況。 那麼,這種美學到底是指什麼?理論家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在他的著作《結構主義詩學》(Structurlist…See More
Aug 28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這就是為什麼討論意識的構成是如此重要,因為它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原因,也關係到人類的未來的諸種可能。在符號中展開的意義活動,不是一種自然活動,符號學的思考並不是為了解釋自然,而是為了解釋意識如何籍意義而存在於世。 那麼用什麼來討論意義的哲學呢?這樣一門學科應當叫什麼呢?它的目標是清晰的,名稱卻讓人煞費躊躇。一名之立,卻極為重要,它畫出了與前賢思想的承繼關係,也明確了這門學科在當代思想中的具體位置,不僅僅是一個可此可彼的說法或自我標榜,以下試討論三種稱呼的利弊。 意義理論 現代思想界有一系列學科,以…"
Aug 26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上續)皮爾斯不知道的是,與他基本同時代的胡塞爾發展了一個體系更完備的現象學,而他到晚年才聽說胡塞爾其人,在筆記中僅僅提到胡塞爾的名字。施皮格伯格說皮爾斯「很熟悉胡塞爾的邏輯學」(1998,p. 52),他沒有提出文獻根據。 在皮爾斯晚年的筆記中,可以查到兩次提到胡塞爾的名字(Peirce,1931-1958,vol. 4,p. 7;vol. 8,p. 189),對胡塞爾的學說卻沒有任何引用。[7]…"
Aug 20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節慶

"哲學符號學 或許「哲學符號學」這樣一個名稱,比「符號現象學」更為切貼一些,也不容易引起誤會。這裡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上面已經再三說了,是為了避免與主流現象學產生過多的爭論。哲學符號學並沒有把自身置於現象學的對立面,很多觀點和術語與現象學類似,在許多地方也依靠某些現象學者的觀點。但是既然符號學的現象學與主流現象學不同,而且不同之點一清二楚,就應當在討論一開始時就說明:符號現象學的目標,不是把胡塞爾現象學擴展到一個新的領域。 第二個原因可能更重要,就是符號現象學的目的是為符號學本身正本清源。西方…"
Aug 19

絲經 庫's Blog

卡勒:雅各布森·語言學與詩學

Posted on August 2, 2024 at 5:00pm 0 Comments

雅各布森的另一項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種分析溝通的方法。按照雅各布森在1960年出刊的論文《語言學與詩學》(Linguistics and Poetics),溝通可以分成六種元素:



1. 傳送者



2. 接受者



3. 符碼(code,例如語言系統,或索緒爾語言學底下的 langue)



4. 訊息(message,指說話的行為,或稱 parole)



5. 脈絡、語境



6. 媒介(指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存在著的精神上或物理上的聯繫)



這些元素各自能達成六種不同的功能,例如傳遞情感…

Continue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12

Posted on June 6, 2024 at 3:30am 0 Comments

在其他時間里,「過去」就像力量一樣,仍然對現在有影響、有意義。狄爾泰這里的觀點顯然受到胡塞爾現象學的影響。狄爾泰對此有一段頗富詩意的描寫:

生命之流本身從來不會停頓下來供人觀察,而是洶湧澎湃地流向大洋。這樣的生命之流在流動之時,我們既不能把握它,也不能表現它。我們只能記錄生命之流的部分內容,把這個流動的物體分解為固定的、零碎的部分。我們只能從這種事實中獲得部分內容的各個側面,而其錯綜複雜的屬性仍然被我們不合適地稱為綜合性、多樣性和多重性。(58)…

Continue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11

Posted on May 8, 2024 at 4:00pm 0 Comments

作為重歷(Nachleben)和重構(Nachbilden)歷史現象的歷史解釋學和歷史研究的本質則必然是一種理解性的重新構境。首先,歷史研究的對象並不是孤立的人與物,而是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的社會歷史關聯與境。由人的活動當下建構關係場境即是意義,歷史性理解的根本則是領悟每一個時代人們生活關係系統突現出來的意義。狄爾泰認為:「全部歷史所具有的任務,就是把握各種互動系統。」(55) 其次,在狄爾泰這里,歷史研究的核心不是假設客觀地面對與人無關的事實,因為這種事實本身已經是經過歷史性的興趣建構出來的特殊情境,而我們面對這種「選擇性的存在」的歷史現象時,又總是通過研究者自己的內在體驗(das innere…

Continue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10

Posted on May 6, 2024 at 4:00pm 0 Comments

狄爾泰認為,由各種事件組成的流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流淌著,而組成這種社會的那些具體個體即在生命的發展階段上出現,之後又從社會中消失。(48) 他已經意識到,生命存在是某種「具有時間性的東西」,生命的特征「就是存在於現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關係」。(49) 人從出生到死亡,構成每個生命個體的生命歷程。在後來的卡塞爾講座中,狄爾泰已明確指認出「把死亡作為一種可能性」來面對,人總是「趨前跑向它」。(50) 而海德格爾將其更准確地描述為「有死者」。「個體雖然都是來來往往、生生死死的,但是,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個體都既是社會—歷史實在的這種無限結構的承載者,也是這種結構的共同發展者。」(51)

第二個問題更複雜。在狄爾泰看來,一切歷史的研究者同時也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對於歷史過程,「個人不僅從外部思考它,而且他們本身就交織其中」。(52) 馬克思的話為,在歷史過程之中,我們既是演員又是觀眾。里克曼形象地將其稱為主位和客位的「雙焦原理」,(53)…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