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經 庫
  • Female
  • 裕順
  • Singapo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絲經 庫'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Bir Tanem
  • Syota ElNido
  • Paetiyo
  • Bayrut Alhabib
  • Eamman Habibatah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Gifts Received

Gift

絲經 庫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絲經 庫's Page

Latest Activity

絲經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反俄狄浦斯》慾望的生產、權力的生成與意識形態的再思考 上

一、導論在20世紀思想史中,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élix Guattari)的合作著作《反俄狄浦斯》(Anti-Oedipus, 1972)無疑是對精神分析、馬克思主義及政治哲學的重要挑戰。該書的副標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揭示了他們的理論野心:既批判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框架,也突破傳統馬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與壓抑的理解。他們提出“慾望生產”(desiring-production)的概念,將慾望視為一種積極的生成力量,而非被動的匱乏。這一轉向深刻改變了我們對「慾望—權力—意識形態」關係的理解。傳統意識形態理論,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言,意識形態是“支配階級的思想”,它透過幻象讓個體放棄真實的慾望,服從某種更高目的的規範(Marx & Engels, 1970)。阿爾都塞(Althusser,…See More
1 hour ago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李曉愚《詩經·終風》:願你打噴嚏~~漢語真是奇妙,我們稱仇人、死對頭為冤家,掉轉身來,管情人愛侶也叫冤家。英文中對愛慕之人的稱謂雖多,如baby(寶貝)、sweetheart(甜心)、honey(蜜糖)等等,不過道出愛情的甜蜜,遠不及中文的「冤家」二字來得有味。「不是冤家不聚頭」,男女相愛雖有纏綿繾綣的幸福時刻,但也要經歷黯然銷魂的離別之痛,廢寢忘食的相思之苦;要承受拌嘴時的柔腸寸斷,誤會時的愁腸百結,乃至負心時的刻骨深怨。佛說原來怨是親,那個讓我們似恨實愛,雖帶來無窮煩惱又舍不下…"
Aug 1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愛墾APP:詩性的詮釋學情動轉折~本文以詩性為貫穿主題,試圖重新檢視詮釋學從維柯到迦達默爾之間的思想系譜,並聚焦於其中「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重要意涵。相對於以理性中心、邏輯秩序為主導的解釋傳統,此一詮釋學路徑更強調感受性、歷史感、語言的情感厚度與人之生存經驗的詩性基礎。本文將通過對五位思想家的文本細讀與文獻綜合,呈現詮釋學如何歷經「詩性—感性—情動—存在」的深化歷程,並指出此種詮釋學可為當代人文與文化研究提供創新的基礎視野。…"
Jul 29
絲經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APP: Awareness 與「法」在六欲中是什麼?

愛墾APP: Awareness 與「法」在六欲中是什麼?~~在佛教「六塵六根六識」系統中,法塵對應的是「意根」(意識),與「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相對,涵蓋一切非感官直接對象的對象——如:概念、思想、記憶;宗教信仰、道德原則;抽象邏輯、理念或「法則」本身;內在心理活動(情緒、志念、意圖)。因此,「法」欲,不單是對思想或觀念的渴望,更是對「意義感」、「理解世界」的渴求。這是人類欲望中最深層的一種:超越肉體、感官、情緒,直指存在意義、精神支柱與宇宙秩序的探求。「法欲」與「awareness / 情志」的交集在哪?從陳明發博士分析的awareness(三重層面)與情志(東方心理文化)的比對,我們可以把「法欲」視為: 1對「洞察」與「理解」的渴望:這不是單純的好奇,而是對「看清本質」的根源慾望,如對真理的追尋、對自我命運的探問。相當於:認知 awareness + 志的意圖性 + 哲學上的反身性觀照(reflective insight)。…See More
Jul 20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絲路篇

"愛墾APP:識蘊~引用文獻:識蘊延續生命意義 聖嚴法師指出,五蘊不僅是身心現象的總匯,「識蘊是心王」,具備認知、分辨作用,是將精神與物質結合的心理中心 (cybermonastery.org)。 他進一步說明: 這與經典對識蘊的描述一致:受——體驗,想——識別,行——意念,識則負責「認知判斷、生死續命」,將因緣心理延續至下一生 (buddhism.lib.ntu.edu.tw)。 與情動理論的共鳴與差異…"
Jul 17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興觀羣怨—藝術(創作/作品/文本)—市場實踐 文創産業定義  個人創意才能 [英國政策] 神思[班雅明靈光] [形象思維][詩性思維] 感知/覺知 [興觀羣怨][體驗]   藝術三元素 [時空人][天地人]個人才智與文化傳統的交集 鄉 地理    興唤"
Jul 4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愛墾APP·古代南海航行風向:古代大海航行主要依靠風力,而中國古代從東南沿海(如福建、廣東)南下,或遠航東南亞、印度洋時,主要利用的是季風,尤其是: 東北季風(冬季風)和 西南季風(夏季風) 一、南下(出海向南)靠的是:東北季風(冬季風) 時間:大約每年11月到翌年3月 特點:從中國大陸(偏北偏東)吹向南方或海洋路。線幫助船隻從東南沿海順風南下,前往南洋(如越南、馬來群島、爪哇、印度等地) 二、北上(返航)靠的是:西南季風 時間:大約每年5月到9月…"
Jun 25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Sylvestre:空間實踐~~恰好在一門與電影相關的seminar課上,做了關於本書其中一章—Spatial Practice的解讀。當堂課首先有一組學生解讀了德國人Heinrich Hauser在1931年拍攝的關於芝加哥的紀錄電影Weltstadt in Flegeljahren,以及1998年Wilfried Reichert和Hans-Ulrich Werner的采訪紀錄片(記錄了受訪者觀看前一部電影之後,每個人各自的解讀和回憶)。…"
Jun 17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續上)雖然在一個工學院的課上講解自己對哲學的解讀,並且引導討論現在看來是十分困難的事情,這也不是個通常會在建築學課程上閱讀的文章,以至於到最後只有助教和我三個人在討論其他人保持緘默,但想來還是有些思考和收獲,所以想記錄下來。 有關年代背景 對日常的探討並非新鮮事物。早在1931年Levebvre就在他的著作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裡提到了精英學術界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巨大鴻溝,並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另一種形式的異化。而六七十年代學術界的結構主義,也不可能不對de…"
Jun 14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愛墾APP:日本的「一村一品運動」和電影《北國之戀》雖然具有鮮明的日本特色,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西方類似計劃和文化思潮的啟發。這些西方影響主要體現在地方發展理念、生態保護意識以及對個體生活方式的追求上。 1.「一村一品運動」的西方影響 (1)西方地方經濟與社區發展理念的借鑑 英國的「鄉村振興計劃」:20世紀70年代,英國開始推行以農村社區為核心的地方經濟發展計劃,通過扶持地方特色產業和手工藝品,增強鄉村的自給自足能力。這一理念與「一村一品運動」在鼓勵地方經濟自立、自強的目標上高度契合。 美國的…"
Jun 11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續上)這裡origin也許表達的就是物理層面的空間,而nowhere和dreamed-of places是疊合其中的第二維度。 或者引用107頁的另一句話:「What this walking exile produces is precisely the body of legends that is currently lacking in one’s own vicinity...as a corollary, one can measure the importance…"
Jun 9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愛墾APP:藝術能為我們打開感受的全新的可能性:觀看到來自鐘表意象的恐懼,或者彌漫於生活之中的無聊。出於生活的目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采取某種簡化的形式。在高度複雜的知覺之中,我總是傾向於感知某些可以辨識和重覆出現的對象。我並沒有感知那構成時間之流的每一分鐘的差異。因此,當我經驗到例如顏色、聲音和質感等數據的時候,我將它歸為一種日常概念。但是藝術卻以另一種方式進行處理。它將有序的經驗之流分解為它的特異性。 a color with a specific affect. Instead,…"
Jun 2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吳明益:去到那裡/哪裡:我讀到的卡爾.奧韋.克瑙斯高~~「自傳性虛構小說」往往都不避諱將生命陰暗面寫出,有可能會使得親密之人在網路時代受到極大的困擾。它的危險在於,寫作者認為不得不寫的藝術動力,極有可能帶給他人痛苦。 一個人自我形象的構成不僅包括你是什麼人,也包括你想成為什麼人,能成為什麼人,或曾經是什麼人。── Karl Ove Knausgård,《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p.102 當出版社的編輯琬融將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May 21
絲經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APP:韓國影劇《梨泰院Class》的文創影响

韓國影劇《梨泰院Class》對韓國青少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與心理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激勵青少年追求夢想與正義劇中主角朴世路不依靠背景、學歷或關係,靠著堅持信念與努力創業成功,這一形象成為許多青少年的榜樣。影響:激發年輕人挑戰階級結構、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尤其是在高壓競爭的韓國社會中,這類「逆轉勝」的故事提供了一種希望。2.引起對社會不公與階級固化的思考該劇聚焦於財閥壟斷、教育不平等、就業困境等現實議題。透過劇情呈現的壓迫與抗爭,讓許多青少年更具社會意識。影響:促使年輕世代關注社會議題,強化對「公義」與「制度改革」的期待。 …See More
May 18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5.4

"陳明發〈興觀與呼唤〉 寫作是一個體會與發現的過程。一個詞呼唤另一個詞;一個句子呼唤另一個句子;一個概念呼唤另一個概念。這過程,許多想法湧現,唯有少數透過濾網具現,再經過選擇而體現出来。體現,不只是把要說的酌量說了,還要能表達出它為何如是說。論語論詩有“興觀羣怨”的說法,我老覺得那“興觀”就是這樣的一種境遇。(5.5.2025)"
May 5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而我也迷上了他那些「直觀勝過邏輯」,卻似乎準確明智的話語,比方說這段: 19世紀虛無主義與我們的虛無主義的不同,正是空虛與平等的不同。1949年,德國作家恩斯特.榮格曾說,將來我們會建立起一個世界政府。現在,由於自由民主制已稱雄於現代社會,似乎他所言不虛。我們都是民主主義者,我們都是自由派,各個國家、文化和人民之間的差異正在普遍瓦解。…"
May 4

絲經 庫's Blog

愛墾學術:《反俄狄浦斯》慾望的生產、權力的生成與意識形態的再思考 上

Posted on July 26, 2025 at 2:00am 0 Comments

一、導論

在20世紀思想史中,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élix Guattari)的合作著作《反俄狄浦斯》(Anti-Oedipus, 1972)無疑是對精神分析、馬克思主義及政治哲學的重要挑戰。該書的副標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揭示了他們的理論野心:既批判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框架,也突破傳統馬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與壓抑的理解。他們提出“慾望生產”…

Continue

愛墾APP: Awareness 與「法」在六欲中是什麼?

Posted on July 19, 2025 at 9:00pm 0 Comments

愛墾APP: Awareness 與「法」在六欲中是什麼?~~在佛教「六塵六根六識」系統中,法塵對應的是「意根」(意識),與「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相對,涵蓋一切非感官直接對象的對象——如:概念、思想、記憶;宗教信仰、道德原則;抽象邏輯、理念或「法則」本身;內在心理活動(情緒、志念、意圖)。因此,「法」欲,不單是對思想或觀念的渴望,更是對「意義感」、「理解世界」的渴求。這是人類欲望中最深層的一種:超越肉體、感官、情緒,直指存在意義、精神支柱與宇宙秩序的探求。…

Continue

愛墾APP:韓國影劇《梨泰院Class》的文創影响

Posted on March 29, 2025 at 12:30pm 0 Comments

韓國影劇《梨泰院Class》對韓國青少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與心理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
激勵青少年追求夢想與正義

劇中主角朴世路不依靠背景、學歷或關係,靠著堅持信念與努力創業成功,這一形象成為許多青少年的榜樣。影響:激發年輕人挑戰階級結構、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尤其是在高壓競爭的韓國社會中,這類「逆轉勝」的故事提供了一種希望。

2.引起對社會不公與階級固化的思考…

Continue

《互象:一個被忽視的關鍵詞》核心論點

Posted on November 7, 2024 at 8:00pm 0 Comments

《互象:一個被忽視的關鍵詞》一文探討了互象這一術語,在藝術史、藝術批評和視覺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其在這些領域中常被忽視。文章回顧了「互象」…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