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oka
  • 柔佛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orioka's Friends

  • 罗刹蜃楼
  • Host Workshop
  • Kolkata Bachcha
  • INGENIUM
  • Malacca 皇京港
  • Jemaluang 三板頭·
  • Crna Gor
  • Copil
  • Paetiyo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Ashgabat
  • SRESCO

Gifts Received

Gift

Moriok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orioka's Page

Latest Activity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5

任重道遠,改革仍需發力可以看到,新農科建設啟動五年來,高等農林教育的確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學科間的壁壘被打破,產教的結合更緊密,從入學到畢業,育人的過程內外合力、上下連通。以往,農科專業大都圍繞產業和科學對農業生產的細分進行設置,學科被劃分為種植、植保、土壤化肥、園藝等細分專業。師生們在各自的領域「單打獨斗」,且與實際生產經營的結合不夠,科研成果難以應用,人才在鄉村也扎不下根。「如今,學科交叉融合成為農林院校專業優化調整的主要方向,新農科學科專業佈局不斷調整。同時,農林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曹志軍說。更直觀的成果則體現在學生身上。「經過教育,很多學生對農業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夠勇敢地擁抱這個行業。同時他們具備了更多元、更先進的知識和技能,到了社會上也更有競爭力和發展潛能。」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與科技學院副院長劉文俊感受頗深,「即便行業還是那個行業,企業還是那些企業,但人變得不一樣了,故事也會不一樣。」放眼全社會,農學的熱度也正在提升。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類專業近年來第一志願報考率每年提高10%左右,錄取平均分數超一本線的差值每年上升8至9分,…See More
Sep 16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4

懷著對「三農」事業的憧憬,趙一琦成了海南大學鄉村治理專業的第一屆學生。今年春天,包括她在內的474名大一學生奔赴海南各地,深入鄉村基層,開展為期近兩個月的「認知教育」課學習。「我上課的地方是昌江縣十月田鎮的農業服務中心,鎮長作為校外導師,帶領我們學習解讀政策,到各村莊開展調研。通過課程學習,我體會到了農村基層工作的重要性,也對自己的所學專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趙一琦向記者分享起自己的感受,認真且堅定,「鄉村建設需要具備系統性、專門性知識的人才,以後我想從事相關的工作,為鄉村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專業在鄉鎮政府、涉農企事業單位組織建立『三個一百』工程,即聯系百個基層鄉鎮組織、簽約百家涉農企業、聘請百名優秀校外實踐指導老師,為培養新農科人才搭建優質的實踐教學平台。」海南大學鄉村治理系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後,學生還會參加涉農企業經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農村社會調查實驗、鄉村規劃設計、鄉村治理專業綜合實訓等實踐教學。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生到企業學習,企業家到校上課,已經成為常態。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與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基因」)合作,共建了仲華基因科技產業學院,依托學校植物…See More
Sep 6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3

對於地處廣東省廣州市的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來說,「農」與「工」的交叉融合早有傳統。作為一所地方類農林院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東、西、北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需求,秉承「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的校訓精神,在新農科建設中定位明確,經驗頗豐。「我們根據不同類型的農林人才培養目標,調整優化課程結構,設立跨門類專業選修課程,實現農工交叉、理工融合、文理滲透,同時強化教學改革、優化師資隊伍,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教務部部長周玲豔告訴記者。此外,實踐項目和科研合作也是農工融合的重要抓手。例如,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面向智慧農業,將農學、畜禽、食品與信息化結合,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產業中的融合應用,學生通過參與項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叉學科知識,增強解決實際復雜問題的能力。馬岡鵝屬廣東省「四大名鵝」之首,而傳統馬岡鵝養殖存在數字化水平低、疾病率高、過度投餵等問題。對此,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李錦慧博士指導學生團隊創新性提出「名鵝慧養——基於『物聯網+』的馬岡鵝育種周期養殖平台」項目。「我們構建了水禽體量估計、行為識別活躍度監測、深度學習產蛋率預測、多…See More
Aug 25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2

山東農業大學扎根農業大省,新增智慧農業、生物育種科學、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獸醫公共衛生、食品營養與健康等7個專業,其中前3個專業實行「本研一體化培養」,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的交叉創新卓越人才。不只傳統農林院校,其他類型的院校也在積極入局。在鄉村振興戰略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契機下,海南大學反應迅速,成為改革熱潮中的一朵浪花。2023年4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海南大學鄉村治理專業成為全國首個本科層次的新農科專業。鄉村治理系於2023年8月正式成立,同時面向海南籍生源開始第一批招生。海南大學鄉村治理專業「認知教育」課上,學生在幫助農戶晾曬咖啡豆。「鄉村治理專業是要培養掌握管理學、農業經濟學、涉農法學、社會學、農林技術等多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三農」服務意識、黨建能力、公共責任、法律意識和創新精神,能適應鄉村社會發展要求的複合型、高素質「三農」管理專業人才。」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鄉村治理專業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基層培養管理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畢業生可以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涉農公共部門從事管理或服務工作。記者在20…See More
Aug 16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1

新農科建設啟動五年來,高等農林教育的確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學科間的壁壘被打破,產教的結合更緊密,從入學到畢業,育人的過程內外合力、上下連通。6月21日,中國農業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舉行,體育館內,工學院農業智能裝備工程專業的23名2020級本科生盛裝出席,享受著人生中的重要時刻。這是全國第一批農業智能裝備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他們擁有農業工程、機械工程、農學與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知識體系,善於從農業裝備工程專業角度發現和解決工程實際中的技術問題,有望促進中國農業裝備工程技術與智能化水平提升。這些學子的成長成才,是過去五年間中國新農科建設成果的縮影。2019年9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對涉農高校辦學方向提出要求,對廣大師生予以勉勵和期望,他強調,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而就在此前的兩個多月,全國涉農高校的百餘位書記校長和農林教育專家齊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同發布「安吉共識——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以下簡稱「安吉共識」),決心扎根中國大地,創新發展新農科,掀起高等農林教育的質量革命,培養農業現代化的領跑者…See More
Aug 14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程錫麟:敘事理論概述[①]

敘事學是研究敘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敘事的本質、形式和功能。敘事是指在時間和因果關係上意義有著聯絡的一系列事件的符號的再現。因此,敘事不僅包括小說,而且包括電影、戲劇、連環漫畫、新聞片、日記、編年史等等。同時,敘事可以由各種符號的媒介構成,如:書面或口頭的語言、視覺形象、姿式和動作、以及這些媒介的組合。儘管敘事是早在人類出現後就存在的一種活動,敘事理論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但是敘事學這個術語的出現才僅僅30幾年。法國批評家茲維坦·託多羅夫在其《〈十日談〉語法》(Grammaire du Decameron,…See More
Nov 11, 2023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Heywhipple: Big Ideas vs Long Ideas

The new icon for a "long idea"?Gareth Kay is one of the few certifiable digital experts out there and he proposes that there’s a subtle bu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big ideas and what he calls “long ideas.” These are ideas that are rich enough to be extended into digital and other channels for a long time. They are less brand ideas than they are brand stories.Kip Voytek is another digital brainiac I’m lucky to call a friend and he added to Gareth’s description with this long wonderful…See More
Nov 29, 2022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一粒種子,繁榮一個時代(5)完结

當今世界科技的競爭主要是三大前沿科技:新能源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各國新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優劣,唯獨生物技術差距甚大。發達國家利用生物技術大搞種業革命,力圖控制他國種子資源,一些國家的種子已經被殖民化,中國最大的蔬菜基地山東壽光的種子,90%以上為國外企業壟斷。一個國家一旦種子被殖民化,其危害恐怕比輸入鴉片還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沒有硝煙的戰爭比用槍炮攻城略地的效果來得更廣、更深、更久。因此,種業的發展必須上升到國家意志、國家理念、國家戰略的高度去謀劃佈局。…See More
Dec 16,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充分發掘鄉村振興的民間力量(4)

六是精神激勵的力量。中國農村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時代給藝術家的創造提供了豐富營養。面對中國農村的深刻改變,社會主義文藝需要以建設性的態度表現中國農村的發展,幫助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情感支撐與文藝想像,是文化藝術創作者應該承擔的使命。一大批文化藝術工作者正以其紮根人民、紮根生活的創作精神,找到自己獨特的審美角度和生活發現,創作出從不同側面反映農村生活現實,反映時代主旋律的好作品。通過文藝作品塑造出個性鮮明、富有時代精神的新農民藝術形象,培養城市受眾對鄉土社會、對鄉村振興的關注,激勵農村群眾建設鄉村的信心與熱情,形成全社會共同發力振興鄉村的氛圍。電視劇《青戀》通過講述以林深為代表的主角們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奮鬥、個人價值的實現如何與國家和時代的夢想有機結合的故事,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青年回鄉創業,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等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有機融入劇中。中央及各省電視臺不斷推出的一個個反映三農題材的熱播劇,從不同側面給人們以激勵鼓舞,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動力。…See More
Dec 14,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充分發掘鄉村振興的民間力量(3)

四是自我組織的力量。農民是鄉村發展最主要的參與者,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中國農業文明史就是一部一江一河的治水史,黃河流域的旱作農業與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都是上下遊、左右岸的地理大協作,這種經過長期磨礪出的自我組織治水範例是中國農業文明的關鍵。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應通過賦予農民權利和責任,強化村民的自主意識和發展意識,喚醒農民的參與熱情,釋放出農民自主發展的力量,使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真正主角。在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曾經“靠天吃飯”的掌平窪村,如今成為了“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1967年,為徹底解決農田灌溉和村民飲水,村民自發組織,經過近10年的努力,建成井口直徑18米,井深26米,井壁建有臺階108級,共用石料30000多方的古井,取名“螺旋井”。如今螺旋井不僅是一處特有的景觀,更是掌平窪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見證,同時激勵著全體村民拼搏前進、干事創業。中國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掌平窪人整修環山公路,打造出了觀老井、住石屋、采林果、吃農飯為一體的鄉村特色旅遊路線。鄉村振興,根在農民。把根紮深,鄉村振興方能走得更快、更穩。五是下鄉追夢的力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名校高…See More
Dec 12,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充分發掘鄉村振興的民間力量(2)

二是衣錦還鄉的力量。“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發達之後衣錦還鄉,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是一份榮耀。衣錦還鄉除了鄉土情懷外,更多的是成功人士回饋家鄉,投資、建廠、修路、辦教育等等。安徽萬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時乾中,經過多年打拼,使公司成長為一個年營銷收入達數十億的企業。事業有成,他一直熱心公益,為改變家鄉教育落後的狀況,捐資5000萬元興建一所民辦非盈利學校,並計劃在家鄉建設一座6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發展現代農業和現代加工業,為家鄉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打造“就業+教育”相互支撐的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把家鄉建設成生態宜居、就業與生活和諧統一的特色小鎮。幫助家鄉脫貧致富一直是京東集團劉強東的心願。他專門在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設立了扶貧基金,補貼貧困村民和家庭;為來龍鎮小學購置了多輛校車接送孩子們上下學,還設立了獎學金和圖書館。發揮好成功人士回報鄉梓、建設家鄉的作用,促進自身優勢和家鄉資源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強大物質動能。…See More
Dec 10,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充分發掘鄉村振興的民間力量(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順天時合地利應人心,萬眾翹首,百姓期待。正在萌生的民間各種力量聞雞起舞,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積極投身於這場前無古人、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建設。這是一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動力群體。回望40年前,按下紅手印的小崗人,挑著貨郎擔的義烏人,偷擺地攤的章華妹,私炒瓜子的年廣久,是他們大夢先覺,身體力行,成為那個時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人群。尋找發現這個群體,總結推廣他們的實踐創造,是一個時代凝結新動能的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的遠見卓識。 一是熱心鄉建的力量。近年來,“晏陽初遺風”乍起,一大批有識有為者,熱心鄉村建設,他們從不同視角,采取不同方式,為改變鄉村面貌發揮各自的特長,進行諸多有益的實踐探索。孫君以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的理念堅守,用藝術的眼光、美學的追求,從事鄉村規劃、建築設計、景觀造型,多年來一直堅持駐場設計,只做落地項目,充分與農民和基層組織合作,創作出許多頗具特色的典型範例,其中的標誌性作品安徽巢湖的三瓜公社,吸引十數省來此參觀學習考察,該村已成為鄉村旅遊的熱門景點,高潮期遊客日達數萬人。…See More
Dec 7,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一粒種子,繁榮一個時代(4)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種業發展迅速,全國已有400多家種子科研機構、10多萬種子科研人才。上個世紀70年代,我們成功培育了雜交水稻、矮桿化小麥,改革開放以來又成功培育了超級雜交稻、緊湊型玉米、優質小麥、轉基因抗蟲棉、雙低油菜等一大批優良品種,有些已居於世界領先水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主要農作物品種已經更換了6-7次,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由建國初期的不足0.1%提高到目前的96%,商品種子供應率已由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30%提高到目前的60%,小麥由過去農民自留種發展到目前近70%的商品供種。…See More
Dec 6,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一粒種子,繁榮一個時代(3)

中國人口的暴漲,發生在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三大盛事的康乾盛世。據史料記載,漢代人口約5000萬,宋明時代四五千萬人,清朝初年中國人口才開始按億計算,但100年後的康雍乾時代,一下子猛增到3億多人。按照明末清初的糧食產量只能養活1億人,100年里人口翻了兩番,用什麼來養活他們,這又是一場種子革命的功勞。哥倫佈發現新大陸,不僅改變了歐洲,也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美洲的一些農作物新品種不斷傳入中國,使中國經濟社會注入新的發展活力,為人口暴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種子是玉米、地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煙草等,它們在中國大地上逐漸流行開來,尤其是玉米、地瓜,不論什麼樣的水土條件都能生長,適應能力很強,大量的無地農民開墾荒山、坡地,種上玉米、地瓜等,收獲的產品足以養家糊口。在吃飯不成問題的情況下,多子多福的觀念自然導致人口大幅增長。種子是萬物之源,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是從種子開始不斷發展進化的。中國人歷來就有“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命題,其實這就是一個關於種子起源的哲學命題,它所追溯的問題就是誰是種子的源頭。種子革命是生物進化的源頭革命,它帶來的巨大效應是根本性的。到2011年10月,地球人口已…See More
Dec 4,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一粒種子,繁榮一個時代(2)

就像小米在商代無力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一樣,小麥到唐代後期也越來越無力養活中國人,社會動蕩不安,先後出現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到宋朝初年,一種優良的水稻品種佔城稻,傳入中國。佔城稻高產、早熟、耐旱,生長期短。佔城稻的引入,是當時中國南方的一場種子革命。中國南方的先民們對水稻的栽培並不陌生。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江南水鄉,以打漁、采藕、捉蝦、捕蟹為生,天天吃海鮮,懶得去大面積栽種費力費時的水稻,只是搞一點夠吃就行了。多余的稻米就用於發酵做米酒,自得其樂。 當佔城稻被泉州商人從東南亞帶到福建泉州後,農民發現,它不僅高產,還可以稻麥復種輪作,一年可收兩茬,單位畝產大大增加(當時南方水稻畝產約353市斤,北方小麥畝產約178市斤),於是佔城稻迅速擴散到長江流域和中國南方,宋代墾田面積達到了7.2億畝,江南地區也因此確立了經濟中心的地位,“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正是誕生於這一時期。優秀稻種的引入,進而激發了整個宋朝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火藥、印刷術、指南針,有三大產生在宋代。宋代當時企業規模之大,超出了之前乃至之後的很多朝代,GDP佔到了世界的一半,是真正的超級大國。12世紀,浦江邊上就…See More
Dec 3, 2020
Morioka posted a blog post

劉奇:一粒種子,繁榮一個時代(1)

十九世紀之前,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以農養政,以農養兵,以農養城,以農養國,國家機器的運轉靠的就是農業稅收。而農業每次發生質的飛躍,關鍵取決於種子的革命,就中國而言,是小麥、優質稻和玉米、地瓜等品種的引入,使中國農業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種子革命是農業社會經濟繁盛的源頭。夏商時代,中國人吃的是粟,即小米,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狗尾巴草的種子。以小米為主食,國家儲糧也是粟,祭祀也是獻上粟作為貢品。小米飯就相當於今天的白饅頭。但粟產量不高,隨著人口的增長,越來越需要尋找一種產量較高、能穩定種植的品種。這時,小麥便閃亮登場。商代時小麥自西亞傳入,但人們尚不習慣,不知它可以做多種食品,營養也比小米豐富,口感又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才摸索出它的這些特性,逐步擴大種植。到戰國時代,小麥已經成為國家儲備的主要糧食。近年考古發現,當時人們就能做出一米多長的面條。“六王畢,四海一”,秦統一六國,主要是秦佔據關中,而關中地區盛產小麥,國家有足夠的糧食。漢朝的文景之治被稱為中國歷史上三大盛世之一。史書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除了與民休…See More
Dec 1, 2020

Morioka'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Morioka's Blog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5

Posted on August 10, 2024 at 5:00pm 0 Comments

任重道遠,改革仍需發力

可以看到,新農科建設啟動五年來,高等農林教育的確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學科間的壁壘被打破,產教的結合更緊密,從入學到畢業,育人的過程內外合力、上下連通。

以往,農科專業大都圍繞產業和科學對農業生產的細分進行設置,學科被劃分為種植、植保、土壤化肥、園藝等細分專業。師生們在各自的領域「單打獨斗」,且與實際生產經營的結合不夠,科研成果難以應用,人才在鄉村也扎不下根。

「如今,學科交叉融合成為農林院校專業優化調整的主要方向,新農科學科專業佈局不斷調整。同時,農林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曹志軍說。…

Continue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4

Posted on August 1, 2024 at 6:30pm 0 Comments

懷著對「三農」事業的憧憬,趙一琦成了海南大學鄉村治理專業的第一屆學生。今年春天,包括她在內的474名大一學生奔赴海南各地,深入鄉村基層,開展為期近兩個月的「認知教育」課學習。「我上課的地方是昌江縣十月田鎮的農業服務中心,鎮長作為校外導師,帶領我們學習解讀政策,到各村莊開展調研。通過課程學習,我體會到了農村基層工作的重要性,也對自己的所學專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趙一琦向記者分享起自己的感受,認真且堅定,「鄉村建設需要具備系統性、專門性知識的人才,以後我想從事相關的工作,為鄉村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

Continue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3

Posted on July 27, 2024 at 2:30am 0 Comments

對於地處廣東省廣州市的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來說,「農」與「工」的交叉融合早有傳統。作為一所地方類農林院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東、西、北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需求,秉承「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的校訓精神,在新農科建設中定位明確,經驗頗豐。

「我們根據不同類型的農林人才培養目標,調整優化課程結構,設立跨門類專業選修課程,實現農工交叉、理工融合、文理滲透,同時強化教學改革、優化師資隊伍,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教務部部長周玲豔告訴記者。…

Continue

趙藝璇·新農科,何以興農?2

Posted on July 24, 2024 at 3:30am 0 Comments

山東農業大學扎根農業大省,新增智慧農業、生物育種科學、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獸醫公共衛生、食品營養與健康等7個專業,其中前3個專業實行「本研一體化培養」,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的交叉創新卓越人才。

不只傳統農林院校,其他類型的院校也在積極入局。在鄉村振興戰略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契機下,海南大學反應迅速,成為改革熱潮中的一朵浪花。2023年4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海南大學鄉村治理專業成為全國首個本科層次的新農科專業。鄉村治理系於2023年8月正式成立,同時面向海南籍生源開始第一批招生。

海南大學鄉村治理專業「認知教育」課上,學生在幫助農戶晾曬咖啡豆。…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