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nga
  • Female
  • 新界
  • Hong Kong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Virunga's Friends

  • Kolkata Bachcha
  • Jemaluang 三板頭·
  • Crna Gor
  • Copil
  • Bayrut Alhabib
  • Suyuu
  • baku
  • Ashgabat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 未知 非可怕
  • 1 Dimensional Man

Gifts Received

Gift

Virung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Virunga's Page

Latest Activity

Virung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白系列

"陳楨的詩〈地緣〉 軀體定義了地緣詩學 瀕危的人類總是這麼 天真地想。世界多波動 我們卻一再失去彼此   看不見畫布的真身是脈搏 顏料不過是其呼吸 地緣是寫詩的理由 是畫畫的理由 不是骨肉的撕裂 欲望的潛流"
13 hours ago
Virung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白系列

"珍珠白的紋理,從臉頰開始伸展,如樹根探尋光的方向,妳也被隱隱的渴望,輕輕牽引。星星墜下的每一次悸動,都是一個星河系在誕生。"
yesterday
Virung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白系列

"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經典台詞 這些話語貫穿了電影的核心主題──愛、失去、自我價值、成長與實現。 Sean Maguire(辛恩·馬奎爾) It's not your fault.  這不是你的錯。 You're not perfect. And let me save you the suspense: this girl you've met isn't perfect either.…"
Saturday
Virunga commented on 超人偶爾飛'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亦筆)的詩(3)

"愛墾主張:螢火蟲與燃燒彈 說起二戰的記憶,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侵略與抗爭: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這樣的框架很清楚,也很容易理解。但在「敵我分明」的故事裡,往往消失的,是那些無辜平民的身影。戰敗國的孩子,失去家園的母親,他們的痛苦常常無人問津。 野阪昭如的《螢火蟲之墓》,就是在這樣的縫隙裡發出的低聲哭泣。他把自己少年時的經歷寫進小說:神戶大空襲中,母親死於烈焰,妹妹餓死在懷裡。那不是歷史課本上的數字,而是一段赤裸的痛。高畑勳後來把這故事拍成動畫,感動了全世界,也讓更多人第一次直面「戰爭裡的平民悲…"
Sep 6
Virunga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的梗:喊喊口號就好

1.打開 Excel 打好標題 → 「專案完成」? 2.加了好友從沒講過話 → 「人脈經營成功」? 3.書買回家沒翻過 → 「知識吸收」? 4.健身房自拍一張 → 「運動養成」? 5.丟公告不解釋 → 「溝通到位」? 6.上台講五分鐘 → 「會議圓滿」? 7.檔案丟進資料夾 → 「整理完成」? 8.約會各滑手機 → 「戀愛成功」? 9.打完卡就走人 → 「一天結束」? 10.幫忙點個讚 → 「深度互動」?See More
Sep 2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駱頴佳: 情感政治的革命構想 駱頴佳讀出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於80年代寫在Pleasure: A Political…"
Aug 28
Virunga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的梗:你說你成績卓越 ?

1.只是打開 Excel 輸入標題,就叫「專案已完成」嗎? 2.只是加了朋友卻沒講過話,就叫「人脈經營成功」嗎? 3.只是把書買回家放在書架,就叫「知識吸收」嗎? 4.只是跑去健身房拍張自拍,就叫「運動習慣養成」嗎? 5.只是發了一則公告,就叫「溝通到位」嗎? 6.只是上台講了幾分鐘,就叫「會議圓滿」嗎? 7.只是把檔案拖進資料夾,就叫「整理完畢」嗎? 8.只是約了出去卻各滑各的手機,就叫「約會成功」嗎? 9.只是簽到打卡,就叫「一天結束」嗎? 10.只是幫忙點個贊,就叫「深度互動」嗎?See More
Aug 24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愛墾APP:微小說《退場》 黎教授退休了。終於習慣了午飯後不再打開信箱查收審稿通知,也習慣了書房裡的沉默不再被學生的提問打破。…"
Aug 9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教育学詞條名稱:心理社會理論_艾里克森(E._Erikson) 緣起 艾里克森的父母親為丹麥人,父母離異後,隨父母遷居至德國,母親也改嫁於一位猶太醫生,但也因為如此,使他在身分上引起了困擾。而後因為歐洲不安定,在1939年時歸化美國,也才更名為Erik Erikson。他根據自身人生經驗及多年從事心理治療觀察所見,發展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艾里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是根據艾里克‧艾里克森描述,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Aug 8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童年中期(6-10歲) 社會心理危機:勤奮對自卑 正式進入學校的時期。此時適時的鼓勵很重要,若父母期望過於高不可攀,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卑心理。 中心任務: 教育 正面成果: 獲得學習能力,成就感 自我品質: 能力 重要關係: 學校 青春期(11-18歲) 社會心理危機:…"
Aug 7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愛墾APP:回應〈學術殿堂叙事〉~~我沒有退場,但我也不再爭先 我是文中所提到的那種「退而不休」的老學者。雖說是虚構的個案。但看到那言辭犀利的内容,我心中五味雜陳。作者說得也對,許多學科——特別是像歷史、考古這樣的——若不讀新書、不跑田野,很快就會落後。他所強調的「自知之明」,我也非常認同。只是,我選擇繼續留下,不是因為不知進退,而是基於另一種理解與責任。 我留下來,不為了證明什麼 我已不再追逐發表的數量,也不再爭搶計畫、講座與其他資源等殿堂式的待…"
Aug 7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愛墾APP:學術工作不應只有一種樣貌 閱讀了〈學術殿堂叙事(虚構個案)〉,我感受到文中作者對於學術堅持與自我要求的誠意。然而,在其筆下,也浮現出一種值得討論的學術價值觀。身為同樣關注學術生態的成員,我希望從三個角度,與圈中同仁共同反思當代學術發展的多元可能。 一、資源優勢與學術價值的關聯性 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在任職期間擁有穩定的研究經費,能夠持續購書、投入田野調查與研究,並以此作為嚴謹學術態度的表現。這樣的自律精神值得肯定,但也顯示出對資源充足與學術成就之間強烈的連結假設。 然而,當前全球的學…"
Aug 6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丹納《藝術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rt)…"
Aug 1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皋月·情動力政治:身體、微知覺與政治實踐月~~ 情動(affect)已經成為當代政治理論中的關鍵概念。在《情動政治學》中,作者馬蘇米從史賓諾莎的定義出發,將情動理解為影響他人和被他人影響的能力。這個看似簡單的定義實際上開啟了一個複雜的理論視野:情動不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一種關係性的存在。 微知覺(microperception)是理解情動的關鍵概念。它不是規模較小的知覺,而是一種質性不同的知覺模式。微知覺發生在意識介入之前,是身體對環境變化的直接反應。例如,當我們突然受到驚嚇時,…"
Jul 24
Virung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Girl in the Bookshop by Raphaël Chenol

"評論 在建構了情動政治學的基本框架後,我們需要仔細探討這一理論的可能性與限制。首先,從哲學史的角度來看,馬蘇米的情動理論與史賓諾莎的實體論有著有趣的呼應。在史賓諾莎的觀點中,上帝並非一個超然於世界之外的實體,而是分散於萬物之間的實質,萬物的總和即是上帝。…"
Jul 22
Virunga commented on 超人偶爾飛'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亦筆)的詩(3)

"愛墾APP:丹納《藝術哲學》“三要素”根據丹納(Hippolyte Taine)在《藝術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rt)後半篇章中對“三要素”的闡述,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把先前討論的「文明過度導致形象弱化」的批判與他對藝術作品評判標準相結合: 一、特徵的重要程度(le degré de l’importance du…"
Jul 17

Virunga's Blog

愛墾的梗:喊喊口號就好

Posted on August 19, 2025 at 1:30am 0 Comments

1.打開 Excel 打好標題 → 「專案完成」?



2.加了好友從沒講過話 → 「人脈經營成功」?




3.書買回家沒翻過 → 「知識吸收」?




4.健身房自拍一張 → 「運動養成」?




5.丟公告不解釋 → 「溝通到位」?




6.上台講五分鐘 → 「會議圓滿」?




7.檔案丟進資料夾 → 「整理完成」?…


Continue

愛墾的梗:你說你成績卓越 ?

Posted on July 22, 2025 at 10:00pm 0 Comments

1.只是打開 Excel 輸入標題,就叫「專案已完成」嗎?



2.只是加了朋友卻沒講過話,就叫「人脈經營成功」嗎?




3.只是把書買回家放在書架,就叫「知識吸收」嗎?




4.只是跑去健身房拍張自拍,就叫「運動習慣養成」嗎?




5.只是發了一則公告,就叫「溝通到位」嗎?




6.只是上台講了幾分鐘,就叫「會議圓滿」嗎?…




Continue

翁冰瑩:法國“記憶詩學”的發生、演繹與轉向 下

Posted on May 22, 2025 at 2:00pm 0 Comments

誰在記憶

21世紀初,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勒克萊齊奧與莫迪亞諾讓“新寓言派”小說家獲得了世界性的關注。新寓言派的文學創作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70年代,處在一個“清算、變革與大膽突破”的后現代語境之后,新寓言派作家更期望達成一種“變革中的內斂”,實現“創新與回歸的結合”,由此也成就了“記憶詩學”的一大轉向。…

Continue

翁冰瑩:法國“記憶詩學”的發生、演繹與轉向 上

Posted on March 30, 2025 at 7:00am 0 Comments

歷史在加速,記憶在消逝。借助保羅·里克爾的現象學詮釋,整個20世紀記憶研究的內涵或許可以解讀為“記憶什麼”“如何記憶”與“誰在記憶”的基本框架,而整個20世紀以來的法國文學創作也可以以“記憶轉向”為目標構建起一道“記憶詩學”的風景線。回顧法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歷程,一批“記憶詩學”的創作者成為影響中國、發現中國、書寫中國、對話中國的前沿人物。那麼,這樣一批人物是如何構筑起20世紀法國文學“記憶詩學”的譜系,對此我們需要進行整理與探究。

記憶什麼…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