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ata Bachcha
  • Female
  • Parit Sulong, Johore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Kolkata Bachcha's Friends

  • 朋豐 婆鳳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Suyuu
  • baku
  • ucun estutum
  • Kehtay Dream
  • 未知 非可怕
  • Virunga
  • Jambatan Tamparuli
  • 趁還來得及
  • Dramedy
  • Récupérer
  • Uta no kabe
  • Seltsames Denken

Gifts Received

Gift

Kolkata Bachch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Kolkata Bachcha's Page

Latest Activity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奧秘和比喻

耶穌對門徒授奧秘,對群眾說比喻。門徒問原因,他答:“因為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讓他豐足有餘;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一點點也要奪走。為了這緣故,我用比喻對他們講;因為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又不明白。” 這個回答十分費解,本身像是隱喻,卻是向門徒說的。  事情本來似乎應該是:無論對門徒,還是對群眾,都說比喻,使那已經有慧心的能聽懂,從而得到更多,豐足有餘,使那沒有慧心的愈加聽不懂,把他自以為是的一點點一知半解也奪走。 其實,存在的一切奧秘都是用比喻說出來的。對於聽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節、野花、嬰兒都在說話,而聽不懂的耳朵卻什麽也沒有聽到。所以,富者越來越富,貧者越來越貧,是精神王國里的必然法則。See More
Aug 9,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精神領域里的嫉妒

一個葡萄園主雇工人整理葡萄園,說好每人一天的工資是一塊銀幣。這一天,他先後雇了五批工人,有清晨就雇來的,也有傍晚才雇來的。結算工資的時候,他給每個人都是一塊銀幣。清晨來的工人因此而提出了抗議。他的回答是:“我並沒有佔你便宜。你不是同意每天一塊銀幣的工資的嗎?我也給最後來的這麽多,難道我無權使用自己的錢嗎?為了我待人慷慨,你就嫉妒嗎?”耶穌用這個故事說明,在天國里,不論信教早晚,上帝都是一視同仁的。對於那些因為早來而嫉妒晚來者的人,他毫不掩飾蔑視之意,斷然宣布:“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那些在先的,將要居後。”的確,在精神領域里,包括宗教信仰、思想探索、藝術創造等等,資格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倘若有人因為資格老而嫉妒後來者的成就,那麽,他越是嫉妒,就越是表明他在精神上的低下,他的地位就越要居後。See More
Aug 7,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本鄉人眼中無先知

耶穌回到家鄉宣講,人們驚訝地說:“他不是那個木匠的兒子嗎?他的母親不是瑪利亞嗎?雅各、約瑟、西門和猶大不都是他的弟弟嗎?他的妹妹們不是住在我們這里嗎?他這一切究竟從哪里來的呢?”於是他們厭棄他。耶穌就此議論說:“在本鄉本家以外,先知沒有不受人尊敬的。”(馬太福音)或者:“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從不受人歡迎的。”(路加福音)其實,何止不受歡迎,在本鄉人眼中根本就不存在先知。在本鄉人、本單位人以及一切因為外在原因而有了日常接觸的人眼中,不存在先知、天才和偉人。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對於一個精神上的非凡之人會發生兩種感想。第一,他們經常看見這個人,熟悉他的模樣、舉止、脾氣、出身、家庭狀況等等,就自以為已經了解他了。在他們看來,這個人無非就是他們所熟悉的這些外部特征的總和。在拿撒勒人眼里,耶穌只是那個木匠的兒子,雅各等人的哥哥,僅此而已。第二,由於生活環境相同,他們便以己度人,認為這個人既然也是這個環境的產物,就必定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不可能有什麽超常之處。即使這個人的成就在本鄉以外發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也仍然不肯承認,而要發出拿撒勒人針對耶穌發出的疑問:“他這一切究竟從哪里來的呢?” 當然,先知在本鄉…See More
Aug 1,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耶穌有一些很聰明的教導,這是其中之一。 中國人喜歡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當然也對。不過,遠慮是無窮盡的,必須適可而止。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也可以預作籌劃,不妨就預作籌劃,以解除近憂。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卻無法預作籌劃,那就暫且擱下吧,車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讓它提前成為近憂。還有一些遠慮,完全不能預見,那就更不必總是懷著一種莫名之憂,自己折磨自己了。總之,應該盡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擱憂慮,保持輕鬆和光明的心境。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這樣你不但比較輕鬆,而且比較容易把這難處解決。如果你把今天、明天以及後來許多天的難處都擔在肩上,你不但沈重,而且可能連一個難處也解決不了。See More
Jul 27,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輿論的不寬容

對於新的真理的發現者,新的信仰的建立者,輿論是最不肯寬容的。如果你只是獨善其身,自行其是,它就嘲笑你的智力,把你說成一個頭腦不正常的瘋子或呆子,一個行為乖僻的怪人。如果你試圖兼善天下,普渡眾生,它就要誹謗你的品德,把你說成一個心術不正、妖言惑眾的妖人、惡人、罪人了。 耶穌對此深有體會,他憤怒地對群眾說:“約翰來了,不吃不喝,你們說他是瘋子;我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卻說我是酒肉之徒,是稅棍和壞人的朋友!” 無論是否吃喝,輿論都饒不了你。問題當然不在是否吃喝。輿論很清楚它的敵人是思想,但它從來不正面與思想交鋒,它總是把對手抓到自己的庸俗法庭上,用自己的庸俗法律將其定罪。See More
Jul 26,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小孩、富人和天國

門徒問耶穌:“在天國里誰最偉大?”耶穌叫來一個小孩,說:“除非你們改變,像小孩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像這小孩那樣謙卑的,在天國里就是最偉大的。” 為什麽像小孩一樣才能進入天國呢?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單純,耶穌在這里卻說是因為謙卑。小孩謙卑嗎?他們不是一個個都驕傲如天生的王公貴人,不把人世間的權勢、財富和規矩放在眼里嗎? 我忽然想到,驕傲與謙卑未必是反義詞。有高貴的驕傲,便是面對他人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不卑不亢,也有高貴的謙卑,便是不因自己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傲視他人,它們是相通的。同樣,有低賤的驕傲,便是憑借自己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趾高氣揚,也有低賤的謙卑,便是面對他人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奴顏婢膝,它們也是相通的。真正的對立存在於高貴與低賤之間。 現在好理解了。小孩剛剛從天國來到人間,一切世俗的價值尚未在他的身上和心中堆積,他基本上是一無所有。在這意義上,小孩的謙卑正緣於他的單純,等同於他的單純。隨著年齡增長,涉世漸深,各種世俗的價值就越來越包圍他的身體,佔據他的靈魂了。一個人的心靈越是被權力、金錢、名聲之類身外之物所佔據,神在其中就必定越沒有容身之地。因為身外之物而藐視…See More
Jul 7,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天上的財寶

耶穌說:不可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因為前者會蟲蛀、生銹、遭竊,後者不會。 也就是說,物質的財寶不可靠,精神的財寶可靠,應該為自己積聚可靠的財寶。 那麼,何時能夠享用天上的財寶呢?是否如通常所宣傳的,生前積德,死後到天堂享用? 耶穌又說:“你的財寶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看來這才是耶穌的見解:當你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時,你的心已經在天上;當你的靈魂富有時,你的靈魂已經得救了。See More
Jul 4,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 又到麥哲倫海峽智利彭塔

(2月8日)大力神飛機在彭塔降落,汽車把我們送往來時住的那家旅館。一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路旁的樹,草,白色的或黃色的小野花。是啊,很普通的植物,可是在一千多公里之遙的喬治王島上卻是絕對看不到的,因此給人一種久別重逢的驚喜。 我們在彭塔住一夜,明天中午就飛聖地亞哥。原先計劃中的旅遊項目,包括照例給離站的考察隊員安排的火地島和國家公園之遊,都被取消了。 旅館離海很近,只有幾分鐘路程。晚上八時半,我獨自去海邊。面前是麥哲倫海峽,遠處若隱若顯的一塊陸地想必就是火地島。將近五百年前,麥哲倫穿越這一片海域,看見島上有火光,就給它取了這個名稱。他由此向西航行,用兩年半時間到達了他曾經從東線也到達過的菲律賓棉蘭老島,狂喜地發現自己成了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但是,誰能料到,隨即他就在與菲律賓另一小島的土著的一次武裝衝突中身亡了。所以,麥哲倫和我一樣,也始終沒有登上這座由他命名的島嶼。 此刻,太陽剛落下,天空和大海都是明亮的淡灰色,天邊散佈布著一些深灰色的雲團,雲團背後透著紅光。一座長長的棧橋伸入海中,在暮色中是黑色的,如剪影。靠近棧橋的岸邊,海面上浮著成群海鷗,因為光線弱,看不清它們的種類,有點像黑背鷗。…See More
Jun 14,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不喜歡見記者

回國以後,免不了被記者們包圍。尤其是開頭那些天,幾乎天天接到要求采訪的電話。我是能推就推,實在推辭不了,才見一下。 我不喜歡見記者,是因為他們總是想從我這里追問出什麽了不得的經歷和體驗,我難免會讓他們失望。朋友們是不問我這種生硬的問題的,他們看見我平安地回來了就很滿意了。不過,既然這次行動早已通過媒體宣傳開來,記者們的關注似乎也無可非議。只是我在出發前就已表明了態度,一切順其自然,決不制造任何戲劇性效果。收獲當然是有的,而且我自己覺得不算小。對於我來說,這段經歷最寶貴的是兩點,一是得以欣賞那里大自然的美麗、奇特和原始,二是能夠在一個遠離塵囂的環境中安靜思考。因此,我在此期間所寫的文字就很自然地分為兩類,一是南極的景物描寫,二是孤島上的思想劄記。在這兩類文字中,各有一些是我自己喜歡的。一個寫作者寫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這當然是收獲。可是,聽到我這樣的回答,記者往往覺得不過癮。他們也許聽說過以前到了南極的人,在世界觀人生觀方面會發生偉大的飛躍,現在我說不出類似的飛躍,他們便認為我是白去了一次南極。唉,我怎麽對他們說清楚呢,對於所謂的偉大飛躍,我基本上是不相信的,同時我不認為沒有飛躍就等於沒有…See More
Apr 23,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從彭塔到聖地亞哥

下午,乘飛機從彭塔飛聖地亞哥,航程近四個小時。在南美乘飛機,空中的風景極佳。這風景的主角是雲,白極了的雲,一簇簇堆積著,背景是海,藍極了的海。在好些地方,雲如白色的山脈,圍出一條藍色的峽谷,或者如白色的森林,圍出一塊藍色的林中空地。不像在別處,雲總是連綿成一層均勻的屏障,飛機穿過雲層之後,看見的就只是這白色的屏障了,而且遠不及這里的雲的白。這里的雲,簡直可以說是白得鮮艷,也許是日照和水分都格外充足的緣故吧。 See More
Apr 13,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回到北京

機票所附的時刻表上的指示是:11日十八時十五分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12日十一時十五分到達巴黎,十五時五十五分離開巴黎,13日八時五十分到達北京。按此計算,從布城到北京,算上在巴黎停留的四個多小時,共需三十六個多小時。事實上,應該從中扣除十一小時的時差,實際時間是二十五個多小時。 對於我來說,2月12日這一天只有十三個小時。相反,從北京飛聖地亞哥時,其中一天長達三十五個小時。這是飛機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或相同而造成的結果。 今天上午,飛機準點降落在北京機場。進關後,首先見到的是好友延華,他特地來機場歡迎我回國。他說,我的妻去停車了。一會兒,妻抱著女兒出現了。我沒有想到她把女兒也帶來了,喜出望外。小家夥定定地看著我,眼中含笑,不說話。我一把抱過來,她用小手輕輕地拍我。回到家里,我把在南極用的墨鏡戴上逗她,她盯我好一會兒,突然大聲喊道:“真酷!”表情十分認真,真把我笑死了。See More
Apr 11,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途經布宜諾斯艾利斯

早晨七時,我、唐、葛三人離開住所去機場,踏上了歸國的旅程。其餘三人和兩個記者將乘別的班次,先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巴黎旅遊若干天。這是極地辦的一個安排,但我們三人歸心似箭,不想參與了。 在機場辦理行李托運手續時,遇到了麻煩。按照計劃,我們往返都應該搭乘法國的航班,可以享受免費托運六十公斤行李的優待。可是,又得感謝駐聖地亞哥的那位留守先生,他不知出於什麽想法,把聖地亞哥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這一段買了智利國內航班的機票,只能托運二十公斤行李,多出的部分必須補繳費用。與機場交涉無效,我們三人只好補繳180美圓。 十時四十五分,飛機從聖地亞哥起飛,十二時四十分降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打算進城一遊,我和葛持公務護照,在拉美國家除了巴西皆可免簽證,持因私護照的唐就面臨了難題。沒想到的是,在這里轉機的旅客必須入境(無需簽證)和重新出境,因此,難題就不攻而克了。停留時間是六小時,可利用的時間是四小時,我們叫了一輛出租,坐著車走馬看花了一番。車費六十美圓,加五元小費,而乘公共汽車每人要二十四美圓,不但比公共汽車方便得多,而且也更便宜。比起聖地亞哥來,布城顯得是一個發達國家的都市,街道整潔,建築講究。我們在兩…See More
Mar 9,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聶魯達故居

在聖地亞哥逗留一天,主要的節目是去聶魯達的故居參觀。 …See More
Mar 2,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誰都能夠去南極

天上掉下一個機會,使我得以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上住了兩個月。除我之外,同行的還有若干名人文學者、記者和編輯。回想出發之前,我的心情是興奮中帶著些許憂懼,因為在一般人——我也屬於一般人——的觀念中,南極畢竟是那樣一個既神秘又可怕的地方,神秘得好像不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可怕得好像此去就踏上了不歸路。朋友們也是個個替我擔著心,與我話別時臉上都掛著仿佛生死訣別的悲劇表情。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即使能夠活著回來,也一定是不成人樣了。所以,看見我好端端地歸來了,他們都仿佛覺得意外,紛紛驚訝地問:“你怎麽比去之前更健康了?”而我就總是輕鬆地回答:“可不,我在南極療養了兩個月嘛。” 在南極療養——我這麽說基本上沒有誇張。試想一想,一個療養勝地的標準是什麽?無非是一,空氣潔凈,風景美麗,二,食宿無憂,生活簡單而有規律,三,環境和心境都安靜,遠離日常事務的攪擾。我在喬治王島上的生活是符合這些標準的。 當然啦,南極畢竟是南極,有可怕的暴風雪天氣,冰蓋下分佈著吞噬過許多人命的深淵,還有其他種種不可預測的危險。我們曾在沒有向導的情況下登上冰蓋和踩到冰縫,知道那些深入冰蓋數百公里進行探險考察的人確實是勇敢的,我對他們充滿…See More
Jan 26,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偶爾遠行》實話如何實說

今天晚上,在中央電視臺做“實話實說”節目,除了六個人文學者外,還邀請了劉小漢做佳賓。這可以算是我們從南極歸來後的一次集體亮相。 節目的一頭一尾,由一個小學生朗誦我的散文選段。中間則由主持人崔永元向我們逐一提問,這些用不經意的口氣提出的問題當然是預先策劃好的。為了活躍氣氛,還召了一群小學生坐在觀眾席上,讓他們提些近於插科打諢的問題。 劉小漢成了今天節目的毋庸置疑的主角。他是五次到南極、兩次上格拉夫山的英雄,有他在座,人文學者們的調門已經不由自主地壓低了許多。很顯然,在對南極的了解上,在探險的經歷上,在科學考察的貢獻上,我們都遠不能和他相比。他帶來了電腦里的照片,收藏的石頭,作了長時間的介紹。在主持人引導下,他說了一些話,基本否定了這次人文學者南極行動的意義,一則指出我們沒有進南極圈,因此可以說並沒有到南極,二則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去南極,他的原話是:“如果你們不是去採樣,你們為什麽要去呢?” 最後又輪到我發言,我強調了一點:我們的態度是誠實的,而以前有些也是短暫地到了長城站的人卻誇大了那里的危險和艱苦。這的確是我願意通過這個節目向觀眾傳達的一個信息。 可是,節目做完後,我發現其他幾位頗感沮喪…See More
Jan 21, 202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周國平·伺候哪一個主人

耶穌說:“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仆人,又作金錢的奴隸。” 我把這段話理解為: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只能定位在一個方向上,或者追求精神上的偉大、高貴、超越,或者追逐世俗的利益,不可能同時走在兩個方向上。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一個精神上優秀的人完全可能在物質上也富裕。判斷一個人是金錢的奴隸還是金錢的主人,不能看他有沒有錢,而要看他對金錢的態度。正是當一個人很有錢的時候,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來。一個窮人必須為生存而操心,金錢對他意味著活命,我們無權評判他對金錢的態度。 耶穌接著強調,我們不應該為日常生活所需而憂慮。他說了一個比喻:顯赫的所羅門王的衣飾比不上一朵野花的美麗,野花朝開夕落,上帝還這樣打扮它,你們為什麽要為衣服操心呢?他的意思是說,在物質生活上應當順其自然,滿足於自然所提供的簡樸條件,如此才能專注於精神的事業。See More
Jan 8, 2020

Kolkata Bachcha's Blog

周國平·奧秘和比喻

Posted on August 5, 2020 at 7:30pm 0 Comments

耶穌對門徒授奧秘,對群眾說比喻。門徒問原因,他答:“因為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讓他豐足有餘;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一點點也要奪走。為了這緣故,我用比喻對他們講;因為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又不明白。” 

這個回答十分費解,本身像是隱喻,卻是向門徒說的。 


事情本來似乎應該是:無論對門徒,還是對群眾,都說比喻,使那已經有慧心的能聽懂,從而得到更多,豐足有餘,使那沒有慧心的愈加聽不懂,把他自以為是的一點點一知半解也奪走。 

其實,存在的一切奧秘都是用比喻說出來的。對於聽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節、野花、嬰兒都在說話,而聽不懂的耳朵卻什麽也沒有聽到。所以,富者越來越富,貧者越來越貧,是精神王國里的必然法則。

周國平·本鄉人眼中無先知

Posted on July 29, 2020 at 6:27pm 0 Comments

耶穌回到家鄉宣講,人們驚訝地說:“他不是那個木匠的兒子嗎?他的母親不是瑪利亞嗎?雅各、約瑟、西門和猶大不都是他的弟弟嗎?他的妹妹們不是住在我們這里嗎?他這一切究竟從哪里來的呢?”於是他們厭棄他。

耶穌就此議論說:“在本鄉本家以外,先知沒有不受人尊敬的。”(馬太福音)或者:“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從不受人歡迎的。”(路加福音)…

Continue

周國平·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Posted on July 20, 2020 at 7:30pm 0 Comments

“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耶穌有一些很聰明的教導,這是其中之一。 

中國人喜歡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當然也對。不過,遠慮是無窮盡的,必須適可而止。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也可以預作籌劃,不妨就預作籌劃,以解除近憂。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卻無法預作籌劃,那就暫且擱下吧,車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讓它提前成為近憂。還有一些遠慮,完全不能預見,那就更不必總是懷著一種莫名之憂,自己折磨自己了。總之,應該盡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擱憂慮,保持輕鬆和光明的心境。 …

Continue

周國平·小孩、富人和天國

Posted on July 7, 2020 at 11:18am 0 Comments

門徒問耶穌:“在天國里誰最偉大?”耶穌叫來一個小孩,說:“除非你們改變,像小孩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像這小孩那樣謙卑的,在天國里就是最偉大的。” 

為什麽像小孩一樣才能進入天國呢?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單純,耶穌在這里卻說是因為謙卑。小孩謙卑嗎?他們不是一個個都驕傲如天生的王公貴人,不把人世間的權勢、財富和規矩放在眼里嗎?

 …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