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中

學術轉向並不是拋棄以往的學術旨趣,而是學術研究重心的轉移。因此,朝戈金1999年之後在側重對史詩學、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展開研究的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仍然在進行,依然關注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對「中華多民族史觀」、「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前沿話題」以及少數民族文學理論建構等諸多問題做了前瞻性的思考,提出了許多影響力持久,且得到普遍認同的觀點和見解,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21世紀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逐漸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而且逐漸成為中國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開啟。2004年,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2005年6月,《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出台。2011年6月,中國正式頒布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另一方面,學者、民眾以及其他諸多社會力量也逐漸自覺地意識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且積極參與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作中。朝戈金是較早自覺倡導搶救與保護中國少數民族口頭傳統的學者之一。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與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朝戈金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3年起,朝戈金開始在期刊雜志上撰文探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非遺」保護提供理論和智力支持;同時,通過媒體訪談、報紙等許多傳播介質,朝戈金一以貫之地倡導文化多樣性,竭力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工作,呼籲「非遺」保護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以及「非遺」保護的立法。

在1999年之後,朝戈金雖然關注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和參與「非遺」保護,但是總體上還是以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為主,而且治學和研究方法等許多方面都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與1999年以前的治學和研究方法不可同日而語了,閱讀與對比他在1999年前後時期撰寫的相關論文便一目了然。當然,這種轉向有著深層的緣由。換句話說,如果將他的這一次轉向放在他的學術經歷與當時的學術環境中考察,那麼便不會將這次轉向視為隨機的,而能清楚地觀察到支撐他這一次轉向背後所蘊藏著的堅實厚重的學術積累與學術素養。

朝戈金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小接受民間文學和詩學的熏陶,在這兩個領域有著很好的幼功。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之後,受到劉魁立等諸多所里民間文學研究佼佼者的影響,朝戈金開始思考民間文學的一些學術問題。1988年,朝戈金正式接觸民間文學研究。這始於他對國外神話理論的譯介,隨後是對國外史詩理論的譯介,而在神話與史詩之間,他又更鐘情於史詩,這或許與至今仍然吟唱在草原上空的蒙古英雄史詩演述傳統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有著直接關係。

(中國民俗學網 2019-01-11)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