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ata Bachcha's Blog (149)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下

三、夢是一種結構還是一種解構

當人們糾纏結構主義還是解構主義的時候,他們忘了,人類天生具有解構宇宙秩序的本能。這個本能,就是夢。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藝術的本質,說到底,是對人頭腦中虛幻世界的一種處理。從史前最深邃最黑暗洞穴中的岩畫一步步走來,整個藝術史,也就是人類的進化史,無非是把人的頭腦中的虛幻世界處理得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這個虛幻世界,就是夢。

他把我描述成一個有夢並且正在用自己的手藝「造夢」的人。我欣然接受。…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11,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中

現在複雜,這個純文本的符號世界,使得人對自然的認識不僅是結構的問題,更提供了解構的無限可能性,意思是說,宇宙是由諸多元素組成的,是可以拆開來的。這些元素的任意組合,並不破壞宇宙自然的法則,就像自然科學中,從機械論到原子論的飛躍,意義非同小可。至少在藝術家複雜,它使得藝術創作空間更大,創作更為主動,使得藝術創作不僅僅是對自然的模仿,更是對心靈的闡述和發掘。人類第一次獲得和上帝一樣平起平坐的地位。藝術創作公然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心靈的探險。

從固有的結構中找出其中的真理,打破這種結構,從心靈中另造一個新的結構,而不違反自然結構的基本原理。這個過程便是解構。解構從哪里來,只能從真理和心靈中來,只能從自然和人的互動中來,只能從藝術中來。…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27, 2024 at 2:00am — No Comments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上

張曉傑,1963 年6 月生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8 歲開始就隨父(張松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藝,1977 年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藝30 多年來,在對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繼承、發揚、充實、提高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現代陶藝理論,大膽創新、努力探索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了大量的現代陶瓷藝術精品。張曉傑的作品造型奇特神秘,線條變化莫測,色塊組合撲朔迷離,空間形式的多維交錯,構圖的神秘狂放與強勁,色彩的凝重與昂揚、斑斕與冷豔,形象的奇詭與力度,情感的由冷到熱、由靜到躁、由死到生、由冷寂到熱火、由沉睡到爆炸、由夢幻到現實、由現實到未來、由瞬間到永恆的大幅度的跳躍………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11,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呂晨頤·自我民族誌: 從寫作過程中探尋自己

每個人,都有一篇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

我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要我們思考「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的核心價值。我一直以為「民族」兩字會貫穿六週課程,探討自身種族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經過老師解說之後,了解到「auto-」這個字才是課程的中心思想,可以寫生命經驗,也可以做社會觀察,但一定要以「自己」為核心。而自我民族誌,其實就是一趟探尋之旅,用文字紀錄自己,讓過去的經驗彼此交織,寄託在每個字裡行間的細節當中。…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pril 29,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下

對朝戈金而言,1989年是他第一次親身經歷民俗學田野作業與萌生做出第三次學術轉向的第一個關捩點。這年深秋,他陪同德國突厥學家卡爾·賴歇爾(KarlReichl)到新疆對柯爾克孜史詩進行田野調查。這次田野作業使得他由對史詩和民間文學的興趣愛好逐漸轉向對它們的學術思考。同時,這次田野經歷不僅讓他對田野作業的規程、手段和方法以及田野中所遭遇的某些現實的困境與尷尬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通過直接接觸口頭詩學的翹楚卡爾·賴歇爾,朝戈金開始對口頭詩學理論有了初步的了解,並在第二年,即1990年翻譯了卡爾·賴歇爾的《南斯拉夫和突厥英雄史詩中的平行式:程式化句法的詩學探索》,刊登在同年的《民族文學研究》第二期上。…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rch 12,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中

學術轉向並不是拋棄以往的學術旨趣,而是學術研究重心的轉移。因此,朝戈金1999年之後在側重對史詩學、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展開研究的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仍然在進行,依然關注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對「中華多民族史觀」、「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前沿話題」以及少數民族文學理論建構等諸多問題做了前瞻性的思考,提出了許多影響力持久,且得到普遍認同的觀點和見解,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rch 10, 2024 at 9:07am — No Comments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上

朝戈金是當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界知名的中年學者,其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民族文學、文藝學理論、史詩學、口頭傳統研究等,且卓有建樹,自成一家之言,在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乃至國際學界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最為學界稱道的是他在史詩學與口頭傳統研究上的貢獻。在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研究由書寫範式轉向口頭範式過程中,朝戈金將口頭詩學理論引介入國內,成功地將它運用到蒙古英雄史詩研究上,創建史詩研究的新范例,助推了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範式轉換的完成。朝戈金對口頭詩學的引介、實踐、反思與建構引領了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的深入開展,時至今日,這一理論依然在這些領域,乃至其他相鄰學科的研究中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和闡釋力。



一、朝戈金的學術轉向…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February 11,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下

03



亞當夏娃偷嘗禁果後,再也回不到美好的伊甸園。《聖經》中稱這顆果實長在「知善惡之樹(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上,蒙昧時期的人類不知世間萬物的善惡,所以無憂無慮,幸福快樂。

而再也回不去伊甸園的我們,卻發現通往巴別塔的道路愈加艱辛。每天被囚禁在格子間里,束縛在朝九晚五之間,為了生存或者虛無縹緲的夢想而掙扎,就像希臘神話里推石頭的西西弗斯,日復一日,看不到盡頭。…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November 13,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中

蘇東坡是大宋朝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是事業很坎坷,一生中多次遭排擠,多次被貶謫到偏遠地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雖然東坡被認為是一位隨遇而安的樂觀主義者,但有著一肚子不合時宜的他又怎能做到超然物外呢。而且他的前輩范仲淹也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這種心懷天下的人,憂慮是一種責任,憂郁是一種效果。

睿智的東坡很快醒悟到了自己不快樂的源頭:知道太多,想得太多。在給友人題詩時,他情不自禁地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根治抑郁癥,從不上學做起。

東坡的孩子出生時,他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願:…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October 2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上

01

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叫不丹。

不知何時起,中文網絡上開始出現鼓吹不丹為「幸福指數最高」國家的軟文,據說此地是現實中的世外桃源,傳說中的香格里拉,「離世界最遠,離天堂最近」,那兒的生活就像童話的結尾,幸福又快樂。

於是乎,在鋼筋水泥中忙碌辛苦的小資白領們蜂擁而至,準備尋找心靈的凈化。

下車伊始,和美帝一樣甜美的空氣,純天然原生態的風景,似乎都預示著一個美好的旅程即將開啟。

然而,接踵而至的種種原生享受卻讓城市精…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October 21, 2023 at 4:00a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7)

在文化消費日益增長的當代生活中,與傳統技藝相關的物品日用價值漸漸褪去,而在實用技藝背後的情趣意韻卻在逐漸顯現;「使用」逐漸變成「把玩」,用一個文玩界的行話說叫「盤」——即對物品的興趣與物品的實用功能疏離開來,停駐在對物品本身的直觀狀態,沈浸於「現量」的反復品味體驗過程中。物品蘊涵的傳統實用技藝因此成為領悟貫通古今之道的途徑。在傳統文化保護理念的發展進程中,對那些失去實用性的傳統技藝的關注從傳統價值轉向了重構的價值——從對技藝實用功能的關注轉向對技藝的文化意味重構和審美境界的體驗,即從日用的感性經驗向靈性的升華。傳統技藝的保護沿著「技進於道」的方向發展:傳承即活化→活化即超越→超越即創意,從美學創意的意蘊層面激活傳統技藝的內在生氣。…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September 4, 2023 at 9:25p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6)

非遺的美學化就如同環法旅行的蛻變——從學徒遊學的傳統習俗到「將土地納為己有」,在當代大地上尋找重建法國記憶的審美「十字軍東征」。

過去的習俗、記憶和生活技藝在今天的重構也是一種將過去納為己有的歷程。四 「技進於道」:從日用升華為詩意非遺保護涉及的文化形態多而雜,大體上包括了文學藝術、儀式節慶、知識技藝這幾個主要方面。隨著當代文化多樣性觀念的傳播發展,傳統的文學藝術和公共儀式節慶活動程度不等地受到重視而活化發展起來。但關於傳統生活習俗、實踐技藝、地方性知識的保護中往往存在較複雜的狀況:

隨著物質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演變,許多生活技藝失去了實用功能,傳統知識被更新的科學知識取代;保護變成了保存,活態只剩下了表演。這類與古老的實際生活經驗相關的遺產不同於…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13, 2023 at 5:00a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 (5)

在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中,對上古時代審美文化遺產的理解往往有很大困難。如《詩經》「國風」中許多來自鄉野民間的歌詞詩句,詞意淺簡重複雜沓,令人難以體會其中的趣味。經學研究者為了發掘其中的微言大義往往曲意引申,結果愈失其旨。但清代學者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一書中通過對詩歌活動現場的想像體驗而另覓神悟之境。

如《芣苢》一首字句幾乎全部重復,令詁者無從措辭。方氏卻從歌者現場情境體驗出詩中聲應情和的韻味:

讀者試平心靜氣,涵泳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

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15]…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1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4)

王國維在評論元曲時說,元曲「關目之拙劣,所不問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諱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顧也」。那麽這種粗樸稚拙的草根藝術價值何在?「彼但摹寫其胸中之感想,與時代之情狀,而真摯之理,與秀傑之氣,時流露於其間……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11]王國維所說的「意境」是「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即自然生成的生命直觀——這就是生自草根的詩學。王氏在《宋元戲曲考》中提出的「意境」這個審美範疇,正是直指民間粗拙鄙俗趣味深層之靈性的草根美學。…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11,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3)

這的確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不僅是因為有了自覺的經典標準,而且這種文學經典是與相應的文化區隔相聯系的。自東漢末年曹氏父子和鄴下文人集團等精英社會的文學活動興起,文學藝術創作和經典審美標準都成為文化區隔的標志。士大夫多以能文標榜高致。《世說新語·文學》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云:『應是我輩語。』」「應是我輩語」顯示出文學評價與優越身份的關係。這種身份並非僅指家族門閥地位。在《世說新語·賞譽》中孫興公譏訕衛君長:「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可見個人的氣質修養和品位更為重要。…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6,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2)

從遺產到非遺,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經歷了從物質到心靈的演進,從經典文字到經義闡釋,再到「鮮活的記憶」。這是集體記憶的活化,即進入了當下的生活。哈布瓦赫所說的鮮活記憶是指某些教徒心靈天啟(「內心之光」)的體驗,而一般意義上的集體記憶能否成為「鮮活的記憶」呢?這意味著使逝去的「過去」變成對當代人有意義的記憶。

意大利歷史哲學家克羅齊在解釋他那句名言「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時這樣說:

人類精神保存歷史的屍骸,即空洞的敘述和編年史……他們雖然死了,但將活在我們的

記憶中,並將活在後代的記憶中……當生活的發展需要它們時,死歷史就會復活,過去史就…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31, 2023 at 9:00am — No Comments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 (1)

內容提要: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現代認識經歷了從遺物、遺產到活化的非遺這樣一個進程,但傳統文化如何活化傳承,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難題 ; 歷史遺存需要通過情感體驗和意象建構的審美活動喚醒記憶以活化,即從史學走向美學 ; 非遺美學是對民間文化審美價值的發現,意義在於使民間文化遺產在審美中復活,發掘傳統生活技藝的詩意內涵並回歸當代生活。

一 遺物、遺產與「鮮活的記憶」

20 世紀 70 年代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主張的提出是基於當代國際社會對人類文化記憶與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問題形成的認識,但對傳統文化與當代文明關係的認識卻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對傳統文化活態內涵的保護和傳承。歷史的活化意味著從遺存的記憶資料中發現鮮活的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30,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13)

在此意義上,文化也便是一種理想之中的共同體的存在,就是人們心中缺位已久的靈性價值的再發現,更可以説是人和人在一起去尋求並想像着一種人類美好存在或美好生活的狀態。文化需要有更多人類學家對此狀態産生的過程加以一種持續的追溯,那樣人們才能真正去理解今天的文化及其意義和價值的功用和方向。可以説,這樣一種主張和文化價值探索,也在無形之中倒逼着中國人類學走向一種理想人類學的自我追求的道路上去。…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3, 2023 at 6:30am — No Comments

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12)

當然,與之相反的趨勢,即一種重歸於相互融合而不使分離發生的趨勢,它的成長也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強度同樣是極爲的劇烈。而作爲一種對於分離技術的強大的反作用力,或者一種帶有報複性的反向作用,人們似乎在通過各種途徑去制造出一種彼此可以共在的以及相互可以融合地“在一起”的各種機會以及可能的彼此融洽的生存狀態。而在城市的流行文化之中,一種曾經牢固地握於精英手中的孤芳自賞的文化,也正轉變成爲一種更爲大衆性的自娛自樂式的創造,人們日益抗拒一種陽春白雪、自我標榜爲精英或者學院派式的自我孤傲力量的那種來自民間的“躺平”的文化,也在通過一種網絡的賦權而讓持續攀昇的網民群體藉由一種無須界定,甚至也無須繁瑣思考的網絡之中的衆聲喧嘩的狂歡、吐槽以及快閃的方式,而實現着一種現代社會本身難得發生的一種合而不分彼此共榮共在的生存狀態。

餘論…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25,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11)

文化轉型的第四點便是所謂的記憶中地方性的地方表述。在一個注重各自文化價值的時代里,真正地方性的文化價值也在日益地得到提昇,地方性也因此跟更大範圍的世界之間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而在此處,我們真正要去關注的則是作爲他者存在的異文化的一種自我覺知和覺醒。在這方面,基於地方性的地方表述使得人們日益湧現出了一種對於自己主體性文化存在的自我覺知,而與此同時,因爲更加在意於自己文化的地方性表述,也使得一種富有原生態意義的地方性生活具有了一種認同上的自主選擇性。…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25,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