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時 間:109 年 6 月 20 日(六)14:00-16:30
座談方式:線上直播
主 講 人:
梁庚辰(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鄧育仁(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主 持 人: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記 錄:邱怡瑄(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3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4.除了再現,德勒茲還拒絕能指或所指的首要地位
這種拒絕相當於拒絕拉康最基本的直覺,他堅持「語言是無意識的唯一材料」,即「是創造事物世界的語言世界,這些事物最初通過賦予它們的本質以具體的存在,在所有事物的形成過程中共同運行。「[34]正如齊澤克和祖潘基奇反復指出的那樣,拉康的實在並不是一種意義之外的形式,某種「硬內核」,這種表述只能歪曲事實。實在本身就是一個表征和所指的維度。「實在不是表象之外或超越表象的東西,」祖潘基奇繼續說,「而是表象的裂縫,」[35]是構成不完整性的維度。…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7,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3.德勒茲與他者、主體和主體間性,拒絕表現的過程
德勒茲在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之後確認的自然主義「只承認現實的一個維度,一致性或創造的一個層面,一個單一的『機械性質』。「只有一種生產,實在的生產」(德勒茲和瓜塔里1972,32)。如果存在是創造的或不同的,如果欲望是立即產生的和肯定的,如果所有的現實都在一個相同的意義上,那麼表象只是阻礙我們對現實的直覺和參與。因此,對「長期表現錯誤」的無保留批評是德勒茲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常量,也是他所有哲學祖先的共同點。…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3,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這樣做是對福柯所犯錯誤的翻版,福柯聲稱效忠拉康,因為他聲稱「表明[…]結構、語言本身的整個系統而不是主體是如何通過患者的話語和他的神經症症狀說話的,」因此,通過主體說話的只是一個沒有主體的匿名配置(一個陳述或一個言說的匿名配置):正如伯特蘭·奧格爾維(Bertrand Ogilvie)所指出的,這種解釋歸因於拉康「他所言說的另一處(the opposite of what he says)」,即有效地消除了主體,將其簡化為網絡中的一個導數節點。[25]
例如,德勒茲和拉康各自對受虐狂的主體的理解。拉康將「原始受虐狂」與嬰兒早熟和依賴的原始脆弱性聯系起來;受虐狂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人類主體在經歷痛苦的最早階段,發現「對死亡的預期」。[26]相反,就德勒茲而言,利奧波德·馮·薩謝爾·馬爾索(Leopold von…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2,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2.這給我們帶來了第二個區別,關於主體性和主體間性的地位
拉康將「分析」的對象和方法,定位在人際關係的這一特定現實中。「[17] 心理分析的特殊關注點、媒介和環境是言語,而言語根據定義是一種跨主體的活動。語言與認識的需要和鬥爭緊密相連,一個主體與另一個主體的關係是這樣的:「語言先於某物的所指,而指示至某個主體」[18] 語言是一個誘惑、依賴、欺騙、侵略等問題,在這之前,它是一個信息或描述的問題。拉康的「我在/因為我與他人交談,我的「無意識」是由我與他人分享或競爭的語言構成的——「符號位於人類之外的事實正是無意識的概念。」[19]…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1,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簡言之,德勒茲的總體努力假設,人類唯一獨特的努力是試驗和發明適當的方法,使自己生成非人性或超人。德勒茲不可能「生成-男人」。相反,成為一個人總是成為一個超人:生成動物,分子,不可察覺…「超越人性的界限,這就是哲學的意義和方向」(德勒茲1986,124-125)。
相比之下,精神分析學以某種形式保留著與成為人類的特定約束和環境的組成聯系。盡管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是一位反人道主義作家,但他在1964年發表的《弗洛伊德與拉康》(Freud and…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0,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1.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差異,涉及質詢(enquiry)領域的限制性
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試圖證明的那樣,德勒茲在伯格森和斯賓諾莎之後的主要努力是發展思維和行為方式,「將人從適合他的層面或層次上解放出來,使他成為一個創造者,足以適應整個創造運動。」[5]德勒茲本體論將存在等同於創造性,或者等同於創造性的區別——存在就是創造,或者存在就是差異。…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對精神分析的普遍敵意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他與拉康的關係似乎更為模糊。…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所有的社會形態總是看起來運轉良好。它沒有理由不運轉良好,因為它不起作用。然而,總存在著它要逃離的一面,消解自身的一面。我們從來不會知道消息是否會到來。人們越靠近這個體系的周邊,就會有更多主體發現他們自己陷入到某種誘惑當中:要麼自己服從於一個能指,遵守官僚體制的秩序,聽從最高牧師的解釋——要麼進入另一條路,走向超越的瘋狂的路徑,走向解域化的切線——這是一條逃逸線,走向遊牧之路,表達了迦塔里所謂的非能指的粒子。再來舉一下古羅馬帝國這個陳舊的例子:日耳曼人面對兩種誘惑,讓自己沈浸在帝國之中,將自己整合為帝國的一部分,但與此同時匈奴人的壓力也形成了一條逃逸的遊牧之線,新的變化,邊緣性的和無法同化的戰爭機器。…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7,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還可以給出更多的例子。三條線既不同步,速度也不一致,它們各自的領域不同,而且也沒有相同的解域化運動。分裂分析的一個主要目標,在我們倆人這里,都在尋找一條跨越線,這就是欲望本身的線:逃逸的無形的抽象之線,也就是解域化;環節化之線,無論是靈活,還是堅硬,我們要麼卷入其中,要麼逃逸而去,在抽象之線的地平之下運動,從一條線到另一條顯得轉換如何發生。
Section 2…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5,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本文收錄於阿爾曼多·弗蒂格里奧尼(Armando Verdiglione)主編的《精神分析與符號學》(Psych-analyse et semiotique), Paris, 10-18, 1975, p.165-170.在1974年五月米蘭的一詞學術會議上,在弗蒂格里奧尼主持下,德勒茲宣讀了此文。德勒茲十分成功地發揮了迦塔里的主題,迦塔里的論文題目是《能指符號學和非能指符號學》(Semiologies signifianteset semiologies asignifiantes)。德勒茲直接參與的討論部分,後來沒有保存下來。
Section 1
今天,我們不再問權力的本質是什麼,而是和福柯一樣,權力如何實現,權力在何處成形,為什麼權力無處不在。…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5,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