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這不斷變化的進程中,一些信息序列可能會逐漸消逝,而另一些則會催生新的序列並煥發新的活力,還有一些可能會重新浮現,無論是否受到認同,通常都以新的方式呈現。歷史的進程可以通過微小的痕跡來展示和證明,比如羅伊的一綹流傳的頭發,它本身就是對流傳的宗教遺物的重新演繹。這些微小的痕跡可以將歷史的形式和觀念傳遞到不同的大陸和時間。
在物質歷史方面,目前存在著巨大的核電和水電項目,以及延伸百萬英里的海床光纜,它們可能會產生更多歷史和科學家難以捕捉的結果和反響。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在於展示,人類之間的跨時空交流既類似於其他有機和無機生命,又與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傳播者、信息和媒介都是相互依存的創造者,就像海水既是媒介,也是與海洋生物流動相互創造的元素。從根本上說,人類的歷史進程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進程引發其他進程,事件帶來沖擊、攪動和消散。一部分事物消逝,而另一部分則轉變、演變和重新回歸。
海洋的範式:歷史與歷史學
歷史進程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異質網絡,其中包含人為因素(由人類發起的)和自然因素。從分析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這些進程視為一個由自然和人工因素共同塑造的連續體,這個連續體由相互作用和流動形成。海洋的流動可以被視為這個連續體的重要隱喻或模型。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一書中,托馬斯·庫恩討論了「範式」一詞的兩種用法。首先,「範式」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指導一貫研究傳統的假設、框架、原則和規則。與此同時,庫恩還使用「範式」這個詞來指代單一作品,比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這些作品通過充當共同模型來展示更廣泛的框架。類似地,福柯(Foucault)的「全景監獄」(panopticism)也是現代社會中監控(surveillance)和治理(governmentality)的範式。
通過揭示原則和模式,範式是一種認知模式,具有獨特的功能,使更廣泛的一系列問題變得容易理解,這些問題構成了庫恩所描述的第一種範式。換句話說,範式既存在於世界中,也啟迪了其他生命如何處理時間的方式。
在隨後的一篇文章中,庫恩指出,隱喻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比較,還構成了相似性網絡中兩個參照對象之間的實質性關系。一些歷史學家開始關注大歷史,這反映了這種實質性聯系。自從大歷史學強調了進化複雜性的重要性後,歷史學家們轉向科學的基本概念,為歷史研究建立更為自然的基礎。盡管他們試圖避免將歷史進程的意義僅僅歸結為這些規律,但他們試圖說明一些規律,例如熱力學中的能量和熵的規律,如何成為我們理解歷史范疇中的「功」、「力」和「無序」等概念的基礎。
為了農業而砍伐森林、為了電力而築壩攔河、為了政治權力而建造紀念碑,這些行為實際上將熱能(能量)轉化為功,再將功轉化為熱能,反映了熱力學第一定律中的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則指出,所有氣流都趨向從高溫高壓的區域向低溫低壓的區域流動,這也符合熵的增加趨勢。大量能量的集中會趨向耗散,並回歸為「廢物」(周圍環境)。砍伐森林導致生態系統的退化,農業活動導致表土侵蝕和荒漠化,大壩破壞水生態系統、物種和生計。歷史遺跡被毀壞,帝國最終變成廢墟。
在《大歷史背後的自然科學》(TheNaturalScienceUnderlyingBigHistory)一書中,埃里克·蔡森(EricChaisson)解釋了使自然和社會動態具有可比性的基本因素,即熱力學定律中的「能量密度率」。無論是在宇宙演化、海洋—大氣進程中,還是在城市化、人口趨勢、帝國維護或人類大腦中,保持最佳能量消耗速率的能力都將或可能促進創造性的進化。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大部分進入地球的太陽能都必須為地球的氣候圈提供動力,包括大氣層下部和海洋上部吸收(和釋放)太陽輻射,以及推動大氣運動和洋流的那些進程。蔡森還指出,秩序和熵可以同時增加:「前者是在系統內部局部的,後者則在整體系統周圍環境中」。熱力學第二定律要求,隨著任何系統(包括人類社會系統)的複雜化,周圍環境必然會發生惡化。
回到海洋流動的範式,我們可以看到水流的設計在歷史時間中也有所體現。西奧多·施萬克(Theodor Schwenk)曾經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無論流動的媒介的化學成分如何,都可以找到某些運動的原型。水是最適合形成不斷創造進程的媒介,在三維的固體世界中是不可能的,因為那里只有排他性,沒有相互滲透。在自然界的一切大小事物中,都交織著相互滲透的節奏和運動,形狀是在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形式圖案,例如波浪中不斷湧現的水流圖案,一方面描繪了形式的創造,另一方面也描繪了有機世界中物質的持續交流。
(原題:作為歷史範式的海洋OceansastheParadigmofHistory;作者:杜贊奇(PrasenjitDuara,杜克大學歷史系;譯者:陳榮鋼;引用:Duara,P.(2021).OceansastheParadigmofHistory.Theory,Culture&Society,38(7–8),143–16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