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德勒茲對精神分析的普遍敵意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他與拉康的關係似乎更為模糊。
德勒茲的《意義的邏輯》(1969)以長時間熱情地引用拉康的一些概念作為結尾:閹割、匱乏、驅動力的升華、陽具、俄狄浦斯本身。在《反俄狄浦斯》(1972)中,這些概念被粗暴地拋棄了,它們與表面深度的關係被用來調解,拉康繼續以一種主要是同情的方式出現。[1]在《反俄狄浦斯》中,德勒茲和瓜塔里贊揚拉康發現了「欲望的真正產生/理解為」分子元素的真正無組織[…]如果德勒茲和瓜塔里對精神分析的攻擊,在這里被包含在對俄狄浦斯的更普遍的批判中(即通過代表性、超越性和匱乏經濟來抑制欲望,通過家庭調解、資本主義分工和國家結構來鞏固),拉康繼續以盟友而非對手的身份出現。拉康是從內部顛覆俄狄浦斯調解邏輯的分析師。拉康是開始「精神分析領域精神分裂化,而不是精神病領域俄狄浦斯化」進程的分析師。[2]德勒茲和瓜塔里相信他們的觀點「拉康沒有將無意識封閉在俄狄浦斯的結構中。相反,他表明俄狄浦斯是虛構的,只是一個形象,一個神話」(德勒茲和瓜塔里,1972年,310年)。拉康敢於接近弗洛伊德無法面對的點——他準備引導「俄狄浦斯走向自我批判的點,「結構的點」揭示了它的反面,這是一個積極的非一致性原則,它溶解了結構」(311)。
這種反戀母癖的拉康提供了許多其他有價值的服務。他證實了無意識的機械性質(41)。他以活力和寧靜的方式將能指追溯到其真正的專制起源」(209)。他正確地「在非人類對象中指定欲望的原因,'異質於人,低於身份的最低條件,逃避主體間的協調以及意義的世界」(360)。
換句話說,反俄狄浦斯的拉康是一位精神分析師,他幾乎成為了精神分裂症分析師。盡管反俄狄浦斯已經批評了拉康的許多追隨者和讀者,但拉康本人仍然是精神分析陣營中一位有價值的精神分裂症盟友。
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德勒茲和瓜塔里對精神分析的批評變得越來越激進和頑固。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德勒茲傾向於將精神分析整體視為一種虐待狂機器,扼殺任何真正欲望的產生。[3]到他和瓜塔里出版《千高原》(1980年)時,他們與拉康的聯盟已蕩然無存。每當精神分析在《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第二卷中被討論時,它都會受到全球的譴責,其中似乎包括拉康及其追隨者。[4]在《反俄狄浦斯》一書中,拉康在《千高原》上幾乎缺席。他只被直接提到過幾次,並且用了明確的批評用語:他與弗洛伊德、布倫瑞克和萊克萊爾一起被譴責,因為他讓狼人接受了無休止的分析(德勒茲和瓜塔里1980,26),他與薩特一起被指控保持了一種擬人化的凝視的主觀主義分析(171)。當他們開始寫第四本也是最後一本合著書《哲學是什麼?》時,德勒茲和瓜塔里根本沒有提到拉康。
德勒茲與拉康關係的演變是否表明了一種真正的矛盾心理?這是否意味著德勒茲自己的哲學重點發生了重大轉變?它是否有助於開辟一個理論重疊的生產區,一個肥沃的綜合和折衷主義的極限區?還是相反,它意味著逐漸認識到本質上的分歧或不相容?在下面的簡短說明中,我將為第二種選擇進行辯護。
當然,這種分歧不是絕對的。德勒茲和拉康都強調差異和位移的重要性,他們都有決心拆除傳統的、以「摩爾」或自我為中心的主體。他們都鄙視有意識、適應良好的大眾心理學。他們對「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財產服務」(service des biens)及其所有關聯都有共同的厭惡。他們追求一個相對較低的項目,即解除束縛、放鬆、疏散、破壞、陌生化或解轄域化——空洞化各種形式的想像的堅固性和深度,以支持強烈的欲望或驅力。簡言之,他們有很多共同之處。
這些共同的關切當然足以為比較奠定基礎,但在一些明顯和根本性的差異方面,它們的重要性仍然相形見絀。這些差異適用於德勒茲和瓜塔里斯對主體、無意識、語言和言語、所指、表征、時間、他者等的概念。考慮到這些差異,拉康在《反俄狄浦斯》中的運用開始顯得選擇性和膚淺,很難與德勒茲和瓜塔里自己對欲望和無意識的概念相調和。按照這些思路考慮,拉康在《千高原》的最終撤軍似乎只不過是為了明確表明,早先的侵占企圖背後的緊張局勢。從理論上講,德勒茲和拉康之間的分歧至少存在於五個領域,而大多數拉康讀者可能對這五個領域都非常熟悉。 (選錄自《DELEUZE AND PSYCHOANALYSIS 》)
1 Deleuze & Guattari 1972, 309-310; cf. 363. ↑ See, for instance, G. Deleuze, '^Interpretation des enonces' [1977], in Deleuze 2003, 80f T.
2 See, for example, Deleuze & Guattari 1980, 17-18, 34-35, 130-131, 151, 154-155, 2 5 9 -260, 283-284, 288-289.
3 Deleuze 1966, 111.
4 Deleuze, 'Bergsons Conception of Difference' [1956], in Deleuze 2002, 42. ↑ Bergson 1907,248-24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