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Link's Blog (218)

朱大可:“色語”的書寫時代(上)

——關於《廢都》、《米》和《黃金時代》的文化解讀

莫言是農民流氓英雄的孜孜不倦的歌手,他的言說成為貫穿80年代和90年代的線索,幫助我們窺視文學的秘密進程。在另一方面,進入90年代以後,中國作家便已從政治電擊的後遺症中逐漸蘇醒過來。在此後的數年里,流氓小說躍出王朔的痞子模式,呈現出多元主義的面貌,與此同時,流氓話語更趨向於把“色語”——情色話語作為其內在核心。這種情色話語幾乎成為90年代文學的一個基本標識。陜西作家賈平凹以一種筆記小說的古老語體,寫下了當代流氓知識分子的故事《廢都》;蘇童推出了他的小說傑作《米》;而寂寂無名的王小波則以他的《黃金時代》驚動文壇。這就是我所稱的90年代流氓小說三部曲,它們分別從各自的立場,完成了80年代未竟的流氓小說美學的“色語”營造使命。…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52am — No Comments

黃佳琪·說故事掀起的文化風潮(下)

以下舉一則國語日報發出的新聞為例:

臺灣師範大學昨天公布一項調查報告指出,有高達八成五的民眾認為,由於子女的教育費用太高,降低父母生小孩的意願。研究推估,少子化現象如不改善,五年後,國小一年級的學生人數將低於二十萬人,二十年內,國小到大學各階段學生人數,都將比現在減少將近三成。臺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廖遠光表示,少子化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共同現象,美國婦女平均生育數為兩人,法國為一點九人,日本為一點三人,但臺灣卻是全球先進國家中少子化現象速度最快的國家,生育數由一九五○年的五人,降低到二○○五年的一點一八人,原因與社會經濟不振、家庭教育支出攀升有密切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November 1, 2017 at 3:00am — No Comments

黃佳琪·說故事掀起的文化風潮(中)

參、說故事文化產生的現象



一、說故事女性團體

其實在台灣,自我成長已蔚然成風,更有趨勢專家認為,二十一世紀將是志願服務的新世紀(王安娜,1996;張英陣,2000)。陳佩甄(2004)亦指出,婦女從事志願服務的這股趨勢,是當今社會上不可漠視的潮流。因此,社會上出現一群用心良苦、熱心的婦女選擇利用說故事的方式,主動地陪孩子在故事中閱讀、摸索、學習、思考、並發問。然而這群有愛心的媽媽們-就是「故事媽媽」,雖然故事媽媽無法替代家人與老師的溫情,卻能幫孩子的世界開啟另一扇窗,以及引領孩子翻開書本,進入奇妙的書中世界,找到心靈的遊樂場和智慧的寶庫,開啟這扇閱讀大門的鑰匙。…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November 1, 2017 at 2:00am — No Comments

黃佳琪·說故事掀起的文化風潮(上)

本文作者:黃佳琪為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壹、前言…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November 1, 2017 at 1:00am — No Comments

張德明:後殖民史詩與雙重化敘事策略(4)

荷馬首先表現為一個半身胸像,是西方文化熟悉的希臘雕塑,它是白色的、堅硬的、盲目的、冷冰冰的大理石制品;這個形象從其原生地地中海被剝離出來後,經過歐洲人的加工,作為帝國主義的文化符號而出口到全世界,尤其是新世界,占據了至高無上的文化地位,成為古希臘民主和藝術的最高理想。在《奧梅羅斯》中,詩人諷刺性地對"民主"一詞進行了解構:他把democracy這個詞拆解開來,前半個"demos"與demonic同構,暗示"魔鬼或有魔力的",後半部分ocracyg與crass諧音,意為粗魯的, 粗糙的,

......它的粗魯

以其疾病侵蝕了藍色血管的大理石,

像一個死產的屍體,因為所有的理想在其強烈仇恨中…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6pm — No Comments

張德明:後殖民史詩與雙重化敘事策略(3)

隨著敘事視角的變化,這些背煤婦女的形象逐漸縮小,變形為爬行的螞蟻,隨後,這些螞蟻的形象再次轉化為人的形象,進入阿基琉斯想像中的非洲之旅。通過他的目光,史詩重現了"中間通道"奴隸販賣的場景,而煤山-金字塔的形象則轉化為奴隸販運的"黑三角"。

阿基琉斯爬上一個山包。他點數著這些男人

他們的手腕被繩索牽連;他看著直到

這支隊伍化為螞蟻。他發出輕輕的嘆息

直到最後一只螞蟻消失。然後他下了山。

螞蟻到達海邊…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5pm — No Comments

張德明:後殖民史詩與雙重化敘事策略(2)

羅克忒忒的漁民正在向西方旅遊者講解制造獨木舟技藝,為了獲得額外的報酬,他卷起褲腿,向他們展示了自己腳踝上的傷疤。這個傷口是被生銹的鐵錨弄傷的。但是他相信水腫來自他的祖先被鎖鏈綁過的腳踝。要不然為何沒有痊愈?他背的十字架不僅僅是那個錨的也是他的種族的,村子裏的黑人和窮人像豬一般紮根在燃燒的垃圾堆裏,然後被掛到屠宰場的鐵鉤上。21-3-3

顯而易見,這裏,無論是創傷本身還是展示傷疤的行為都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法蘭茲·法農指出,在最基本的層次上,殖民主體是創傷性的。帝國主義話語(尤其是在種族主義的層面上說)阻礙了(阻礙著)健全統一的自我的建構,造成了自我異化。殖民的精神分裂癥不但影響到被殖民者,也影響到殖民者以及處在兩者之間的其他人。(PAULA…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5pm — No Comments

張德明:後殖民史詩與雙重化敘事策略(1)

——解讀德裏克·沃爾科特的《奧梅羅斯》

內容提要:當代聖盧西亞詩人德裏克·沃爾科特的長詩《奧梅羅斯》是一部後殖民時代的史詩。史詩運用雙重化敘事策略,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挪用了荷馬史詩、聖經和《神曲》中的基本情節、場景和人物原型,通過對創傷、戰爭、追憶和尋根等文化隱喻的雙重化處理,既借助西方經典文本的話語權和傳播力量發出了被壓抑的聲音,又重寫和顛覆了西方經典文本。通過雙重化敘事策略,詩人確認和建構了混雜的文化身份,顯示了多種文化在對話中共存的真正意義。

 …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4pm — No Comments

趙牧:後革命的“轉折”(4)

 

然而話說回頭,小說《你的領章呢》雖在開篇部分采用了戲仿革命的噱頭,但從整體上來說,卻是一次重建革命敘事的努力。當然,這裏所謂重建,並不是回到強調階級鬥爭的重要性上,而是在肯定革命歷史的基礎上,重申了從革命中獲得權力資源的國家為人們謀取福祉的宗旨。原來那種歷史線性發展的信仰,已無法在小說中找到蛛絲馬跡。小說所要表明的只是接受現存秩序,並相信它會向人們的現世幸福提供保障,而縱有社會失範,比如其中所提到的貧富懸殊和兒童失學的例子,那位把所有光明的意象集結一身的“領導”總能夠代表國家權力明察秋毫:…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4pm — No Comments

趙牧:後革命的“轉折”(3)

 

解構沖動首先來自於革命的內部。當然,這個內部指的是曾經被劃分到革命陣營而隨後又被清除或者壓制的部分。革命敘事經歷了一個不斷進行命名/區分的歷程,追求純凈化是它在不斷的秩序建構活動中的力量源泉。共產主義想象魔力般地喚起了在那一時空中暢遊的幻象,而在這種幻象中,所經過的臨時站點的未能成其所是則成了不可救贖的原罪。所以唯有背離原點的不斷行進,從而把心懷不滿的當下狀況理順並納入到歷史的時間線索,才能擺脫焦躁不安的景況。然而革命者的步伐並不一致,不同的利益訴求,使得革命的領導者與各式各樣的同盟者的關系始終處於分流變化之中。…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3pm — No Comments

趙牧:後革命的“轉折”(2)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3pm — No Comments

趙牧:後革命的“轉折”(1)

[摘要] 我們已經置身於後革命的時代。後革命的“後”,一方面是革命之後,表明革命及其話語已成為歷史;另一方面是對革命的反思,表明革命及其敘事的解構化或笑謔化態度已成時尚。其之所以能被當作調侃對象,是因為它不再占據意識形態的主導而成為了充分歷史化或者說資源化的事件。它已經不再處於國家輿論嚴格規約的核心地帶,但同時還沒有退出民間的集體記憶。在這後革命時代裏,革命及其故事是如何被講述的呢?這裏對從革命到後革命轉變的描述,著眼於在革命敘事中不斷地進行革命與反革命的區分直至過度而導致的解構性反叛,就包含了這麼一種解釋的動機。

 

 …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3pm — No Comments

周志強:英雄敘事及其終結——論蕭峰形象(下)

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蕭峰大聲說:“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底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插入自己的心口。[17]

蕭峰的死異常突然而斷然——這一方面是又一個關於英雄的基本品質的敘事:輕生死而重然諾,輕功利而重情義;一方面,這又是蕭峰無意識地防禦和逃避焦慮的方式:即用死亡來完成自己的臣屬地位,把自己統合到一種足以抵擋對自身角色進行質疑的姿態或價值中去。而就敘事的策略言之,“死亡”本身的嚴重性可以有效地掩蓋現實癥候——烏托邦的虛無指向,而讓一陣突然冒出的悲壯感遮蔽對英雄的拆解和質疑。劉若愚講,俠的含義即在於首肯一種比生命更高的價值。而蕭峰顯然違背了這一“準則”:他對死亡的嚴重性的利用,使他的死亡失去了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2pm — No Comments

周志強:英雄敘事及其終結——論蕭峰形象(中)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2pm — No Comments

周志強:英雄敘事及其終結——論蕭峰形象(上)

摘要:蕭峰混雜迷亂的身世和尷尬慘烈的命運,抹去了塗在蕭峰式的孤獨而自由的抗爭者身上的光環,折射出了一種沈潛在現代性歷史進程中的無意識焦慮。在這個意義上,蕭峰作為一個歷史的無意識鏡像,喻示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烏托邦沖動和這種沖動不斷遭到拆解的現實境遇。



如果說對英雄形象的敘事,是來自於對現實困境的體認的話,那麽,這種敘事並不能真正解決這一困境,而是帶來想象性的解決辦法。因此,蕭峰形象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的“英雄幻象”。他並不能完美連綴來自現實的矛盾和裂縫,卻又有著這種矛盾和裂縫所帶來的印痕和創傷。如果說在大眾文化想象和現代審美虛構的層面上看,蕭峰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英雄的話,那麽,一旦回歸建構這種英雄幻覺的深層歷史,蕭峰的英雄面目,連同其形成過程,又都成為暴露一種歷史無意識焦慮的鏡像。蕭峰的神話,由此會異變為一則充滿了分裂和異質、能引起一連串的性質截然不同的意義和信息的歷史寓言。…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11pm — No Comments

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下)

蜇刺是外加於人的指令,指令在人的身上轉化為一種強大的能量,那就是“逆轉”指令的欲望。受指令蜇刺的人一心想要指令別人,給別人紮上蜇刺,這樣才能“除去自己身上的蜇刺”。人群社會中許多提拔制度都建立在人的這種基本欲望之上。上級對下級越兇狠,下級就對更下級越兇狠,小媳婦熬成婆,自己成了惡婆婆。受害者一旦得勢,就會加倍地迫害別人。



惟有劊子手在接受指令時感覺不到心理傷害…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8:03pm — No Comments

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上)

《群眾與權力》

埃利亞斯·卡內提著,馮文光等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3年1月



卡內提說故事,有一種哲學和格言的力量。他說故事並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用文學的形式思考那些源自古代人類,卻又仍然威脅著當代世界的種種根本問題,包括人類的貪婪、愚蠢、欲望、求生、死亡、肉體和心靈的痛苦、秩序和權威的建立和崩潰。

作家還是學者?…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前敘事”或不說出的勇氣(下)

維克米斯基在許多公共場合都刻意演示他的大屠殺幸存者身份,強化《片段》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不可能是兩個人的印象。在舉行《片段》朗讀會時,朗讀者總是他請來的演員。由於大多數的朗讀用的都是英譯本,而維克米斯基的母語是德語,這也許情有可原。但是,朗讀的時候,維克米斯基並不只是靜靜坐在一邊。他總是親自吹著豎笛為朗讀伴奏,以此烘托在極度痛苦中下的失語狀態。有的朗誦會甚至更具戲劇性,他故意讓貴賓席上他自己的座位空著,本人則不現身。在這種情況下,他那看不見的身影布滿了整個會場。他還會披一條猶太人用的祈禱披肩,營造一種虔誠的猶太教氣氛,使得整個活動充滿了神聖肅穆的宗教氣息。在公共行為中,這種誘騙性的暗示是虛偽不實的,是違背真實原則的。這種公共秀所構成的蓄意造假和欺騙,一旦被察覺,作者當然就會失去讀者的全部同情。…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前敘事”或不說出的勇氣(中)

道瑟科夫婦想把維克米斯基培養成為一名醫生。維克米斯基先是進了醫學院,但很快就轉到日內瓦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畢業後,接著又到維也納音樂學院深造,後來成為一位音樂演奏者和老師。1960年代,維克米斯基開始學習歷史,說是為了尋根。1979年,維克米斯基認識了在蘇黎世開業的以色列心理學家伯恩斯坦(Elitsur Bernstein),並接受他幫助“恢覆記憶”的治療。這種心理治療的可靠性和倫理性一直受到質疑,因為它太依賴於治療師的誘導,甚至常常運用催眠術或精神病藥物來幫助尋回或喚醒記憶。據維克米斯基自己說,他的《片段》就是如此恢覆記憶寫成的。這樣的治療幫助他回憶起一段段兒童創傷往事:從小失去父母,眼見父親死去,自己被遺棄,母親又死在集中營裏。《片段》中有多個母親人物,她們都不能對幼小的孩子負起母親的責任。…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7:57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前敘事”或不說出的勇氣 (上)

——評《城與市》關於身體描寫的隱秘意義

1995年在德國出版了一本題為《片段》(《Bruchstucke》)的書。這是一部回憶錄,講述一個猶太孩子在猶太圈禁區和納粹死亡集中營的苦難經歷。書的作者是一位第一次寫作的瑞士人,名叫本傑明.維克米斯基(Benjamin Wilkomirski)。維克米斯基當時是一位豎笛演奏師和制作人,從他的敘述來看,他是大屠殺的幸存者。…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10, 2017 at 6:1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