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隨著敘事視角的變化,這些背煤婦女的形象逐漸縮小,變形為爬行的螞蟻,隨後,這些螞蟻的形象再次轉化為人的形象,進入阿基琉斯想像中的非洲之旅。通過他的目光,史詩重現了"中間通道"奴隸販賣的場景,而煤山-金字塔的形象則轉化為奴隸販運的"黑三角"。
阿基琉斯爬上一個山包。他點數著這些男人
他們的手腕被繩索牽連;他看著直到
這支隊伍化為螞蟻。他發出輕輕的嘆息
直到最後一只螞蟻消失。然後他下了山。
螞蟻到達海邊
或爬上金字塔形的煤堆,進入
黑暗的船艙,遠離河流和讚美詩
但是,詩人在這裏描寫歷史和回憶苦難決不是為了覆仇,而是為了讚美。背煤的婦女一邊背煤一邊歌唱,就像被流放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詩人為他的人民頑強的求生能力、堅忍不拔的精神感到驕傲,而不是恥辱,於是痛苦的回憶變成了讚歌。而痛苦一旦轉化為歌唱,歷史的創傷就愈合了。隨著史詩敘述的進展和詩歌境界的拓展,這些背煤的婦女爬上跳板的場景在史詩的後一部分轉化為螞蟻爬進奧比巫女瑪·基爾曼的草藥碗的場景,它們與巫女采集的其他草藥一起,治愈了費羅克忒忒的傷口,顯示了自然療救的力量。
保拉·本內特指出,在《奧梅羅斯》中,沃爾科特前所未有地表述了加勒比的痛苦經驗,但是他做了比這更偉大的事情:他相信它的愈合自身創傷的能力。同時,語言也帶上了"它的愈合,/它的輝煌的痛苦。"他將史詩集中於覆數的"海倫",所有聖路西亞的女子,包括那些背煤的婦女,集中於那些阿基琉斯和費羅克忒忒的治愈的舞蹈,他期待著一個孩子,一個未來。史詩沒有結束:只有一個以生存的現在時為標志的開放性結尾,海"依然在奔騰"。對於這個民族的薩滿,史詩的自然工具是隱喻:"在部族的、基礎的詩歌中,這個民族的史詩經驗被壓縮在隱喻中,語言能夠引領世界。"(PAULA BURNETT,2000,P174)
詩中出現的另一個中心形象是非洲雨燕,它引領阿基琉斯走上回歸非洲的尋根之旅。雨燕具有多重文化含義,它從荷馬的雅典娜轉化而來,同時也成為基督的化身。它的展開的雙翼像十字架,通過縫合的隱喻表現了覆活的符號,"她撲打的雙翼將這些島嶼帶回非洲/她用針線縫合了大西洋的裂縫,/靈魂的裂縫。"(OMEROS,LXIIIiii,319 ) 於是,從全球地理學的角度和標準看,貫穿全詩的創傷的隱喻在這裏轉化為愈合。分裂的宏觀世界,被地平線或子午線分成兩半的水果(地球),隨著主人公在島嶼的微觀世界裏經歷的歷史之痛的愈合而被縫合在一起。創傷的愈合從本土的角度看,是由本土的奧比女巫瑪·基爾曼用當地的醫術、草藥和巫術治愈的;而從全球角度看,則是一只包含了歐洲和非洲雙重文化身份的燕子送去了治療-覆原的信息。
4.荷馬和安德列斯詩人
一位批評家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沃爾科特所做的與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做的一樣,他要用希臘的地圖作為羊皮紙,界定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在另一種意義上,他又遠不同於喬伊斯。這裏沒有平行對應。《奧梅羅斯》更像是對荷馬的一種批評或應答,而不是模仿或翻譯。(BURNETT,169)。在《奧梅羅斯》中,沃爾科特不僅運用雙重化策略改寫了荷馬史詩,而且也對其作者荷馬(其希臘語發音是"奧梅羅斯"(Homeros)進行了一番解構。
我說,"奧梅羅斯"
"奧"是海螺殼的咒語,"梅"
在安德列斯土語中是母親又是大海,
"羅斯",一塊灰的骨,白色的浪花崩裂
在海岸線上鋪展它的絲絲作響的飾帶
奧梅羅斯是幹葉發出的嘎吱嘎吱聲,漲潮時
波浪從一個岸洞的口中發出的回聲。
這個名字停留在我口中。
在這段令人讚嘆的詩句中,荷馬/奧梅羅斯這個西方文學經典中最古老的詩人的名字,其原有的意義(所指)被詩人有意放慢的發聲(articulate)過程抽空了,一個個聲音脫離了其原先歸屬的單詞的母體,獲得了自己獨立的生命,傳遞出一系列新的本土意義,它們包含了加勒比本土的風景(海螺、海洋、浪花)、本土的宗教習俗(咒語)和本土的方言(英語和法語克裏奧爾語),顯然,這既是一個德裏達式的延異和解構的過程,又是一個本土意義建構、衍生和增值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詩人召回了被放逐的語言,顯示了跨文化詩學的想像力量。
不僅如此,這段詩中重覆出現的"口"(巖洞的口,詩人的口)及其與口相關的意象(回聲)還暗示了空白和對話。因為與"口"相關的意義除了發聲以外,還有一系列與空缺、容器有關的語義,"口"是在與不在,缺席與在場、說話與應答的統一體,因此,詩人在這裏借助"口"的發聲活動對西方經典的解構,又可理解為一種積極的對話,一種因其自身的空缺、空白而渴望回聲,渴望包容,渴望容納的跨文化對話。
按照保拉·彭內特的觀點,實際上,沃爾科特在《奧梅羅斯》中給我們提供了四個荷馬的形象,通過這些形象,他不僅解構了霸權神話,又重構了荷馬的形象,揭示了這個形象的多面性,肯定了被單一的帝國主義主義壓抑的的多元傳統,並使之栩栩如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