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姚雪垠自述寫作長篇歷史小說《李自城》時,曾經過周密的考證。他的小說開篇就是“潼關大戰”。他說,“小而險要的潼關城”,“沒有北門,只有東門、西門、南門和上南門”。我去潼關前,又翻了翻這部書。如果沒有北門,從風陵渡上岸後如何進城?到實地一看,出入太大——這不能不使我他“周密考證”真實性產生懷疑。
古潼關其實有九大關樓。形狀和朝向奇特的甕城、城門、箭樓,成了潼關古城的一大特色。
東門朝東北,東門外的大路從黃河邊和高崖下通過。西門向南,南門向東南,都是依據地勢獨特別設計的。潼關是有北門的,只是潼關的北門向西北,在北水關附近。我出了北門,便是看到了黃河最古老的渡口風陵渡。那里有一間小店,我和小店老板聊了一會。生意很清淡,渡口空曠無人。…
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19, 2018 at 5:31pm — No Comments
圍繞古潼關的爭奪,大大小小發生過數百次戰爭,像安祿山與哥舒翰之戰、黃巢起義軍攻占潼關等。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也在潼關風陵渡隔黃河與日本侵略軍相持。
危墻聳青山,塞垣限大河,菇蒲零亂秋聲咽,人間興亡有幾度。
潼關內外,文物古跡遍地。…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19, 2018 at 5:00pm — No Comments
在很長一段時間時里,三門峽大壩是現代水利乃至新中國的標誌性工程。
這個工程的得失成敗不僅引起了長達幾十年的爭議,事關著千萬人的命運——至今,它仍然是個敏感而沈重的話題。有的說它保證了黃河中下遊平原的歲歲平安,有的說它造成了渭河與關中平原的災難。這是一個時代復雜而多解的命題。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19, 2018 at 5:0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同志約我為他的新作寫序,我沒有多思索就答應了。因為我們認識已經多年,對他也是比較了解的。當年他是新華社采訪中央新聞和環境保護的記者。他勤於思考,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很強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曾經寫出不少有影響的報道。我們常常就一些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問題交換意見。後來他調到國務院研究室工作後,關心的領域擴大,研究問題深入,視野也更加廣闊。
這本書中,相當的篇幅談到了水,水作為環境要求與生命之源,以其天然的聯系,與人類生活乃至文化形成了不解之緣。人類的繁衍、國家的興衰,都與水息息相關。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明史,就是認識自然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人與水和諧不斷探索的過程。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19, 2018 at 4:47pm — No Comments
鄭和祖上是北京的“市長”
《明史·鄭和列傳》記述明成祖發動下西洋的動機說:“成祖疑惠帝(即生死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很多人奇怪,如此重要的使命,怎麽交由一個太監去實施?其實,鄭和是阿拉伯貴族出身,他是元朝咸陽王賽典赤的6世孫。史書說鄭和生得高大威猛、相貌威嚴,又有軍事經驗,是自幼在明成祖身邊長大的親信,所以鄭和堪稱是擔當出使重任的不可替代的人選。…
Added by 摘星 on June 19, 2018 at 3:00am — No Comments
也沒有甚麼事情發生。我們只是不再見面。也想不起,最後一次甚麼時候見面,汽車的門關上,回頭看一看,我有沒有想: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大概沒有的。
從憤怒的年紀開始。然後我們為了不同的原因,不再憤怒。
憤怒和甚麼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後來的,女性主義,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一樣,不過一時一刻,主義是一種了解世界的方法,憤怒是一種嘗試理解世界而生的態度,都不是信仰。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一個一個的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消失,在他們既往的生活中消失。…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19, 2018 at 12:16am — No Comments
十七日上六點十分
五點半我又醒了,為噩夢嚇醒的。醒來聽聽各處,世界那麽靜。回味夢中一切,又想到許多別的問題。山雞叫了,真所謂百感交集。我已經不想再睡了。你這時說不定也快醒了!你若照你個人獨居的習慣,這時應當已經起了床的。…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1:36pm — No Comments
在真實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找出各人人格的質點來。在長期沈默裏,我們可以使靈魂接近。但我都不願去做。我欲從別人方面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把方向更其看得清楚,但我就懷了不安,簡直不想把朋友看得透徹一點。力量於我,可說是全放到收集此時從視覺下可以吸入的印象上面去了。別人的話,我不聽;我的話,卻全不是我所應當說的夾七雜八的話。“月亮真美!”
“月亮雖美,Láomei,你還更美!”像朋友,短兵直入的誇贊,我卻有我的拘束,想不到應如此說。
我的生澀,我的外形的冷靜,我的言語,甚至於我的走路的步法,都不是合宜於這種空氣下享受美與愛的,我且多了一層自知,我,熨帖別人是全無方法,即受Láomei們來安慰,也竟不會!…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1:26pm — No Comments
一個有資格為人做主婦,為小孩子做母親,卻尋不到適意對手的女人,大都是這麽說法。這正是一點她們應有的牢騷。她當然也不例外。
凡是兩方都在那裏用高熱力創造愛情時,誰也會承認,這是非常容易達到“中和”途徑的!於是,不久,他們便都以為可以共同生活下去,好好過這未來的春天了。雖然他倆也會在稍稍冷靜時,察覺到對方的不足與缺陷,不過那時的熱情狂潮,已自動地流過去彌縫了。所以他們就昂然毅然……自然別人沒法阻間也不須阻間。
這消息傳出後,就有許多同學姐姐妹妹,不斷地寫信來勸她再思三思。這是一些不懂人情、不明事理人的蠢話罷了!哪能聽得許多?…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1:26pm — No Comments
上前天,從魚處見到三表兄由湘寄來的信,說是第二個兒子已有了四個月,會從他媽懷抱中做出那天真神秘可愛的笑樣子了。我惘然想起了過去的事。
那是三年前的秋末。我正因為對一個女人的熱戀得到輕蔑的報復,決心到北國來變更我不堪的生活,由芷江到了常德。三表兄正從一處學校辭了事不久,住在常德一個旅館中。他留著我說待明春同行。本來失了家的我,無目的地流浪,沒有什麽不可,自然就答應了。我們同在一個旅館同住一間房,並且還同在一鋪床上睡覺。
窮困也正同如今一樣。不過衣衫比這時似乎闊綽一點。我還記著我身上穿的那件藍綢棉袍,初幾次因無罩衫,竟不大好意思到街上去。腳下那英國式尖頭皮鞋,也還是新從上海買的。小孩子的天真,也要多一點,我們還時常鬥嘴哭臉呢。…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1:25pm — No Comments
關於女人的事,我不敢再想了。
接著一隊肉紅衣褂的幼稚生打圈子的,又是一件令人發笑的事情。大家看那些裝扮得像新娘子似的女先生們,提裙理鬢地做提燈競走,鴨子就食似的樣子,還偏三倒四地將燈籠避到風吹,到後錦標卻為會長老先生所得,惹得蒙幼園的一群小東小西也活躍起來。眾人使勁鼓掌。我手不動,我臉還剩有適才為幽怨情懷而自傷的余寒,只從有慶祝“百年長壽”“生意興隆”意思的掌聲中留心隔座談話。
“……哦!令尊大人也到長沙了!去年我見到他老人家仙健異常,八十多的人——會上了八十吧?”…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1:22pm — No Comments
這是我到院來第二次見到的熱鬧事。
這次是露天會場。凡是辦事人,各在左襟上掛一朵紅紙花,紙花下面,掛一個小別針將紅綾子寫有職分的條子。人人長袍馬褂,面有春色,初初看來,恰似辦喜事娶新娘子的儐相一般。場上有不少的男男女女,打扮得乾淨整齊。女的身上特別香;男的衣衫和通常多不同,但是大家要看的還只是跳舞,賽跑,丟皮球玩,學繞圈子等。
我不曾見過什麽大熱鬧的運動會,如像遠東運動會,或小點如華北運動會,不知那是怎樣一些熱鬧場面,怎樣一種情況。但我想,這會場同那些會場,大概也不差許多:大家看哪個賽跑腳步踹得快點,大家比賽看誰有力氣丟鉛球遠點,大家看誰能像機械般堅定整齊團體操時受支配點,大家學貓兒戲看誰跳加官跳得好一點……比賽之中,旁人拍巴掌來增加疲倦欲死的運動員以新的力氣,以後發獎。…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1:21pm — No Comments
我似乎不能上這高而危的石橋,不知是哪一個長輩曾像用嘴巴貼著我耳朵這樣說過:“爬得高,跌得重!”究竟這句話出自什麽地方,我實不知道。
石橋美麗極了。我不曾看過大理石,但這時我一望便知道除了大理石以外,再沒有什麽石頭可以造成這樣一座又高大、又莊嚴、又美麗的橋了!這橋搭在一條深而窄的溪澗上,橋兩頭都有許多石磴子;上去的那一邊石磴是平斜好走的,下去的那邊卻陡峻筆直。我不知不覺就上到橋頂了。我很小心地扶著那用黑色明角質做成的空花欄桿向下望,啊,可不把我嚇死了!三十丈,也許還不止。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著有無數用為築橋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塊,懶懶散散睡了一溪溝。石罅裏,小而活潑的細流在那裏跳舞一般地走著唱著。…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0:59pm — No Comments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戴在你臂上如戳記。”我念誦著《雅歌》來希望你,我的好人。
你的眼睛還沒掉轉來望我,只起了一個勢,我早驚亂得同一隻聽到彈弓弦子響中的小雀了。我是這樣怕與你靈魂接觸,因為你太美麗了的緣故。
但這隻小雀它願意常常在弓弦響聲下驚驚惶惶亂竄,從驚亂中它已找到更多的舒適快活了。
在青玉色的中天裏,那些閃閃爍爍的星群,有你的眼睛存在:因你的眼睛也正是這樣閃爍不定,且不要風吹。
在山谷中的溪澗裏,那些清瑩透明的出山泉,也有你的眼睛存在:你眼睛我記著比這水還清瑩透明,流動不止。…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0:55pm — No Comments
別城不大,穿城而過的河發大水時,龍王爺打個噴嚏即可淹沒了它。來到別城的旅人多是穿城而過,少有逗留。但有一日,一個臘月天,一個臉龐黧黑的旅人來至別城,就停了下來。要描述這個旅人的模樣並不困難,徐珂編的《清稗類鈔》裏有句話,“發須白,足有疾,蹣跚行於市,落落不與群丐伍,不乞錢,殘羹冷炙足矣,若與以錢物,受而謝。”
當然,由於時代不同的原因,這個旅人常於橋頭坐看一本紅色塑料皮封面的《語錄》。有好事者詢之,不語,只笑,牙齒漆黑,眼睛清亮。但,逢十二月二十六日,必面對滔滔河水手舞足蹈大聲背誦,背得還特別古怪,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有頑童不懼,與之嬉,乘其不備,奪其書,狂走高呼。他也不趕,一個人坐著。過些時日,手中又出現一本《語錄》,還是紅色塑料皮封面的,開本要略小一點。…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8, 2018 at 10:31pm — No Comments
訪納爾遜島上的捷克站。
開橡皮艇去,行駛二十分鐘左右。天氣很好,海上風和日麗,碧波萬頃。不時看見,有小動物三五成群,在碧波中作鯉魚之躍。它們排著隊,整齊地一躍又一躍,仿佛在跳水上芭蕾。是企鵝,因為拱著黑亮的背躍出,乍一看外形也像是大鯉魚。1-38
海上有一座冰山,是我們迄今所見體積最大、造型最美的,像一座現代藝術建築,有人喻為悉尼歌劇院。在艇上看,它好像是和背後的冰蓋靠在一起的。上岸後發現,其實是分開的,其間隔著很寬的海面。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以礁石上的企鵝為前景,以海上冰山為背景,拍攝了一些照片,相信其中會有佳作。這座大冰山在慢慢移動和融化,它的身後拖著一長列碎冰塊,隔一些時辰看,它的形狀也有了改變。(注:捷克人後來告訴我們,一天後,他們親眼看見這座冰山在一瞬間里爆裂成了碎塊。)…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26pm — No Comments
新世紀的第一天。我睡了一個好覺,醒來後精神很好,看見窗外的天氣也很好。雖然天空是淡灰色的,像是均勻地布滿薄雲,但雲後面的太陽仍很耀眼,天地仍很明亮。可是,午後天氣就變了,走出屋子,發現在下雪,四周已是一片白色。雪花很大很密,風不大,很大很密的雪花就在眼前悠悠地飄揚,把別的景物遮擋得一片朦朧。島上經常下雪,但難得遇見這樣的聖誕卡上的瑞雪。我對自己說,下午的天氣比上午更好。…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24pm — No Comments
從早晨起,便是晴空萬里。來這個島上後,第一回看見天穹通體蔚藍,只在天際有少許雲彩。大海也格外藍,波瀾不驚,景物異常清晰,海灣對岸的山峰和山腳下的房屋一覽無遺。
下午,去海邊散步。一只潔白的黑背鷗悠閑地浮在海面上。一只黑色的小海豹懶洋洋地躺在岸上的積雪中。一塊礁石上站著五只企鵝,那礁石的頂是一個平面,像一個小小的舞臺,而企鵝們便排著整齊的隊形,仿佛按照著我聽不見的旋律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一會兒轉圈,恰似在表演舞蹈。我看呆了。它們表演了很久,最後,表演結束,便一個個依次走下舞臺,消失在舞臺後面的大海里了。…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2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