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4)

周國平《偶爾遠行》極限體驗與文化差異

談到南極,人們愛用一個詞:極限體驗。據我看,像我們這樣住在暖和的房子里,在離住房不遠的范圍內走動一番,站在海邊看一會兒雲、波浪和企鵝,天氣好的時候,有組織地上某一個冰蓋瞧瞧,是談不上極限體驗的,這個詞對於我們始終是一個浪漫的誇張。

不過,就在這喬治王島上,極限體驗仍然是可能的,也確實是存在的。…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7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從聖地亞哥到彭塔

晨六時離開住地去機場。八時十五分,飛機起飛。一個多小時後,在一個叫Valdivia的地方停留半小時,我們不下機。十二時許到達地球上最南端的城市彭塔阿雷那斯。全程二千余公里。

飛機剛離開聖地亞哥,可以看見下面是丘陵和農田,天邊是雪山。隨著高度增加,雪山也降到了我們的腳下,仿佛有一層看不見的玻璃罩在大地上空,在這玻璃上面,這里那里堆著一簇簇白雲,而雪山的尖頂穿破玻璃聳立著,像一頂頂白帳篷。有的雪山四周堆滿了雲,雲也像雪堆,分不清哪是雲哪是雪。不知何時,窗外只見連綿的雲層了。我注意到,如果下面是山谷,雲就稀少,地面景物歷歷可辨,如果是平原,則往往有濃密的雲層遮蔽。…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5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聖地亞哥

濱鴻通過一個轉彎抹角的關系,與這里的一個華人聯系上。來了兩個人,各開一輛車,帶我們去遊覽。

先到聖母山,山頂有一座巨大的白色大理石聖母雕像,還有一座小巧的聖母教堂。那座聖母雕像豐滿而家常,像一個普通婦女,很有人情味。在另一處的一個教堂里,我也發現聖母的雕像比耶穌的雕像大。智利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但我尚不明白,為何盛行聖母崇拜。聖母山是市區的制高點,從這里可以俯瞰市景。據介紹,智利共1500萬人口,其中600多萬居住在聖地亞哥。房屋密集而散布面卻很寬,看上去比較陳舊。乘車穿行市區時,我也發現這里的建築陳舊卻不古老,這是一個沒有悠久歷史的發展中國家。不過,一些富人區的幽靜美觀已趕上了發達國家。…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4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從北京到聖地亞哥

我們乘法國航空公司的班機,7日十一時左右從北京起飛,當地時間8日下午二時飛抵聖地亞哥。智利是離中國最遠的國家,這次航行是我生平歷時最久的一次飛行,全程兩萬余公里,飛行二十八小時,途中在巴黎停留九小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停留一小時,總計三十八小時。

在巴黎停留時,因為沒有簽證,不能出機場。天下著細雨,更令人有一種幽幽的惆悵。正是北京入夜時分,無聊加上瞌睡,幾乎每個人都在候機廳的椅子上睡著了一會兒。候機廳的設計別具一格,像一個巨大的透明機艙。巴黎機場的設施十分先進,僅舉一個小例子:把旅客從飛機接到機場大廳的汽車,底盤是一個折疊式的升降機,可以把汽車一端的出口與候機廳的入口銜接得天衣無縫。我不禁想起不久前發生在這個戴高樂機場的協和飛機空難。人們很容易輕信技術,在先進技術的伺候下產生一種安全感,哪里想得到最慘烈的災難會降落在享受最先進設備的幸運兒頭上。…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4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啟程

終於到了動身的這一天了。

早晨八時許,我和妻把兩只大箱子拖出家門。小寶貝在沙發上玩,我對她說再見,她看著我,也說了一聲再見。合上門,朝電梯走去,心里甚感落寞。這次南極之行,最使我牽掛的是這個僅兩歲五個月的女兒,她太小,令我放心不下,她太可愛,令我舍不得。沒想到的是,她好像也意識到了我這次出門不同往常,小小的年紀竟會表達戀戀不舍之情了。近些日子,由於我們經常談論,她已經知道爸爸要去一個叫南極的地方,也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遠的地方。昨天,我們帶著她去了一趟海洋局,她看見記者采訪的場面,好像明白了我很快要走。返途的汽車里,她坐在我懷里,突然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爸爸不要去南極了吧,我不讓你去南極。我想你,想得不得了。”然後,仿佛自言自語似的,把“想得不得了”這句話重復了十幾遍.…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3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出發前的猶豫

在去亞布力之前,有一天,我感到心臟不適,到同仁醫院檢查,發現心電圖有改變。從亞布力回來,按照預約,我又去做了運動試驗,即檢測運動狀態下的心電圖,結果仍是陽性。近幾年里,同仁醫院已三次診斷我可能有冠心病,我自己將信將疑。最近常有胸悶背痛的癥狀,看來應該正視了。

到南極去,心血管病是最忌諱的疾病,因為那里沒有急救的醫療條件。曾經有一個患冠心病的話劇演員去長城站,在返途的船上心梗而死。那麽,還去不去呢?我不禁猶豫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2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在亞布力訓練

在距哈爾濱26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名叫亞布力的山林,一年的積雪期長達半年,現已辟為中國最好的滑雪場。在亞布力滑雪場內,極地辦設有中國南極考察訓練基地,供每年訓練越冬隊員之用。我們是度夏隊員,本不必去那里受訓,但阿正想讓我們有盡量完整的經歷和體會,便請求極地辦專為我們安排了一次訓練活動。1-01

乘飛機到達哈爾濱,走出機場,迎接我們的是迷漫的大雪。極地辦派來的教練一直在擔心訓練場地的雪量不足,面對這場大雪頓時松了一口氣。然而,大雪卻也增加了行車的難度,使行駛時間大為延長。中巴載著我們顫顫巍巍,由於天氣和緯度,天黑得很早,車前燈小心地照亮一小截又一小截積雪的路,然後把它們拋在越來越濃的黑暗里。…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關於“極地沈思”

我們的這次行動有一個題目,叫做“極地沈思”。針對於此,常有人問我:“你打算如何沈思,沈思什麼?”我的回答永遠是:不知道。

我的確不知道。在這方面,我沒有任何打算,不做任何計劃。我無法預先去設計一種“沈思”,尤其是一種在我從未到達過的地方的“沈思”。一切都要到時候再說。到時候我也不擺“沈思”的姿態,一切都順其自然。

當然,書是要寫的。我應該寫,也願意寫。在那樣一個極端環境里,我應該會看見前所未見的事物,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我一定要勤快地記下我的所見所感,因為那是一筆不該丟失的財富。我從來喜歡思考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到了那里,我的思考大約不會中斷,我要一如既往地記下我的思考。這些就是我要寫的書的素材了。…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哲學家與探險家

我幾乎是一個地理盲,因為要去南極,才認真查看了一下世界地圖。這一看才發現,原來地球上的陸地都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陸地極少,基本是連綿的海洋。北極無洲,但是被有人居住的陸地環繞著。南極有洲,但是與有人居住的陸地遠隔重洋。難怪南極洲的發現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了。

最早斷言南極洲的存在的是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認為,已知世界的反面必有一塊土地,以維持平衡,他們稱之為對應地(Antichtone)。希臘人用Arktos一詞指大熊星座,也指其下的北極地區,於是造出Antarktos一詞指相反的地區。

可是,從這個詞的存在,到這個詞所指的地區的發現,經過了漫長的兩千多年。…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08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好奇心(3)

此外,我對這裏男人長著小腳感到好奇,新市區裏的建築體現出人們對現代建築風格的取舍,這也同樣令我興趣盎然。例如,我在這裏發現,一棟建築的現代性比它是否美觀更為重要,就連一眼就覺得難看的古銅色外觀也無所謂,現代性似乎是期盼已久的東西,人們需要感受到它的強烈程度,以彌補過去停滯不前的時代。如果我能夠依據好奇心的驅使決定什麽是有趣的,而不是被一本有著綠色封面、影響力極強的《米奇林馬德裏道路指南》所左右,那麽我主觀上認為以上所說的,都應該名列馬德裏趣事中。而那本旅遊指南具有很強的磁場作用,把讀者心中好奇的指針拉往王室赤足女子修道院內,那些走起來有回聲的走廊上一道褐色樓梯。…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1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好奇心(2)

不過在馬德裏,一切都已經知曉,所有的事物都已經測量好。大廣場的北側長約101。52米。它是在1619年,由德莫拉建成的。這裏的溫度是攝氏18。5度,風向朝西。大廣場中央的菲利普三世騎馬的雕像高5。43米,是由詹博洛尼亞和皮耶羅·塔卡合力鑄造而成。旅遊指南介紹這些詳情時,偶爾顯得有些急切。接著,它又指引我來到聖米格爾教堂。這是一座灰色的建築物,為了不被遊客一眼帶過,它建得與眾不同。書上這麽寫道:

“這座由波納維亞設計的長方形教堂,是少數從18世紀意大利巴羅克建築風格獲得靈感的西班牙教堂。它弧形的外觀以精致的塑像點綴,展現了內外線條之美。拾階而上,可以看見聖尤斯圖斯和聖帕斯托爾的浮雕。這座教堂正是為紀念這兩位聖者而建。教堂的橢圓形屋頂與拱形的屋檐交叉著,而且灰泥粉飾濃重,使教堂內部顯得優雅高貴。”…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好奇心(1)

春天,我受邀到馬德裏出席一個三天的會議,會議預計在星期五下午結束。由於我從來沒有到過這個城市,而又聽說這裏有一些名勝古跡(顯然不限於博物館),我決定留下來多住幾天。接待我的朋友為我在旅館租了一間客房。這間旅館就坐落在城市東南部、一條樹木林立的大街上。從這裏可以俯視一座庭院。有時,我會看到一位個子矮小、長得很像菲利普二世的男子,站在那裏一面抽著煙,一面用腳輕叩著我想應該是通往地窖的一扇鐵門。星期五傍晚,我很早就回房休息。我並沒有向接待我的友人透露,我準備在這裏度過周末,因為我擔心那樣會增添他們的麻煩,反倒對大家都不好。不過,這意味著我的晚餐將沒有著落。在走回旅店的途中,我沒有膽子去路邊的餐館一探究竟。很多地方都是黑漆漆的木屋,好些餐館的天花板都垂吊著火腿。我害怕成為眾人好奇和憐憫的焦點,於是,我在客房的點心吧裏拿了一包辣味薯片,看完衛星電視新聞後倒頭便睡。…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8)

此外,盡管福樓拜希望能擺脫他所認為的歐洲現代資產階級的那種極端的愚蠢,但他發現,不管身處何地,這種愚蠢無時不伴隨著他:"愚蠢是一種頑固的東西;如果你試圖從你的生活中根除這種愚蠢,那麽,你的生活也就隨之毀掉了……在亞歷山大,一個叫湯普遜的家夥將自己的名字刻在龐培柱離地六英尺高的地方。他是一位來自桑德蘭的遊客,在四分之一英裏外你就能看見他的名字。只要你看到了龐培柱,你必然就會看見‘湯普遜’的字樣;自然,你就會聯想到湯普遜其人。這白癡已成了紀念柱的一部分,並使自己同龐培柱一起萬世留名。我能說什麽呢?他用巨型的字母刻寫了他的名字,這份壯觀幾乎讓龐培柱相形失色……所有白癡差不多都有桑德蘭的湯普遜這種德性。一生中,在那些最美麗的地方和那些最精致的景觀前,我們不知會碰上多少個這樣的白癡!旅行中,也會遇上無數……因為僅僅是擦肩而過,之後,我們尚能一笑,因而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境況,在日常生活中,白癡最終都會讓人惱怒不已。"…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9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7)

福樓拜思想中的一個核心部分是,他認為人不僅僅是有思想的動物,同時也是需要拉屎撒尿的動物,我們必須把這種率直的理念納入世界觀。他對舍瓦利耶說:"我們的身體裏有泥土和糞便,還有比豬和陰虱更卑劣的本性,我不相信它們包容著任何純潔和精神的東西。"這並不是說人類沒有任何高於動物的地方。只是福樓拜所處時代的偽善和假道學使他萌生心念,以人類的種種不足來警策世人。因此,他不時地會站在當眾小便者的一邊,有時,他甚至同情馬奎斯·德·薩德的觀點,為雞奸、強奸、亂倫和未成年者性行為等作辯護。他曾對舍瓦利耶說:"我剛讀了知名評論家讓寧關於薩德的傳記文章。這文章使我心生憎惡——是對讓寧的憎惡,因為很顯然,他是在以仁慈、道義和被奸汙的處女的立場進行說教……"…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8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6)

如果我們了解福樓拜的這些想法,我們就會明白他對中東有著特別的興趣決非偶然,也不只是追求時尚。東方同他的性情有著邏輯上必然的契合。我們可以在他個性中的一些主要方面找出他強烈喜歡埃及的理由。他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價值觀念並不見容於他所生活的社會,但在埃及,這些想法和觀念卻能大行其道。…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5)

建築師:都很弱智;總是忘記在建築物內設計樓梯。”

也可以表現出他對異國及其動物的偏執和無知:

“英國女人:對她們能生育漂亮孩子表示驚訝。駱駝:有雙峰,而單峰駝只有一個駝峰;也許是駱駝只有單峰,而單峰駝有雙峰——沒有人能記得清楚孰單孰雙。

大象:因其記性和對太陽的崇拜而著稱。法國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酒店:只有瑞士才有第一流的酒店。意大利人:都懂些音樂,都不可靠。約翰牛:如果你不知道一個英國人的名字,叫他約翰牛。

古蘭經:穆罕默德著述,全部內容都與女人相關。…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4)

我對公寓房子情有獨鐘,因為這樣的建築讓我感受到節制之美。它舒適,但不招搖。從這種樓房可以看出,這是個在財富上偏好中庸的社會。在建築設計方面,也透出一種淳樸來。在倫敦,建築物的前門通常傾向於模仿古典廟宇的外觀,但在阿姆斯特丹,人們坦然面對生活,他們避免在建築中采用石柱和石膏,選擇的是整齊且不加任何裝飾的磚石。這裏的建築最好地體現了現代意識,予人以整飭,乾凈,明亮的感覺。

異國情調一詞包含有一些更細微、更讓人捉摸不定的意義,異域的魅力源發於新奇與變化,譬如在異域你看到的是駱駝,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馬匹;在異域你看到的是不加粉飾的公寓房,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帶有裝飾性石柱的公寓房。但除此之外,這一切還可能為我們帶來更深層次的快樂,因為我們看重這些域外特質,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新奇,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符合我們的個性,更能滿足我們的心願,相反,我們的故土並不能做到這一切。…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3)

那些生活在北非沿海地區、沙特阿拉伯、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人們可能不曾料到,他們棲身的土地,在一位年輕的法國人眼裏竟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朦朧化身。這位年輕人驚嘆道:"萬歲,太陽!萬歲,橘樹、棕櫚樹、蓮花!還有那鋪著大理石的涼亭,涼亭裏有用木板隔成的小間,專供墜入情網的年輕人談情說愛!……我是否永遠看不到那古城裏的墓群,在那裏,薄暮時分,有成群的駱駝靠著墓穴憩息,還能聽到地底下墓穴裏國王們的木乃伊旁狼狗的嚎叫?"

他能夠實現他的夢想,因為二十五歲時,父親突然辭世,留給他一筆財產,使他得以擺脫那似乎早已命定的小資產者的生活,從此不必聽那些關於淹死的牛的無聊抱怨。他立即著手安排一次埃及之旅,參與他的計劃的還有坎普,他的好友,也是同學,和他一樣對東方充滿激情,並願意將此種激情付諸實踐,踏上通向東方的旅程。…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2)

在這群人中有一位心事重重的十二歲男孩,他就是古斯塔夫·福樓拜。福樓拜的最大夢想便是離開魯昂,到埃及去趕駱駝,在後宮中找到一位有著橄欖膚色,上唇帶著一絲幽怨的女孩,並為她獻出自己的童貞。…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3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旅行中的特定場所(4)下

在各種交通方式中,火車也許最益於思考:同輪船和飛機比較,坐在火車上,我們決不會擔心窗外的風景可能會單調乏味;其速度適中,既不會太慢而讓我們失去耐性,也不會太快而讓我們無法辨認窗外的景觀。在行進過程中,火車能讓我們瞥見一些私人空間,譬如說,我們可能剛剛看見一位女士正從廚房的餐臺上拿起杯子,緊接著看見一個露臺,露臺上正睡著一位先生,再接下來,看見公園裏一個小孩正在接一只球,至於拋球的人我們卻看不見……這些私人空間,雖是短短的一瞥,卻給人遐思。

在一次旅行中,火車行進在平坦的原野上,我的思緒差不多完全放松下來。我想到了父親的死,想到了我正在寫作的關於司湯達的論文,還想起了兩個朋友間的猜忌。每次只要我的思考遇上死結,腦海一片空白,我就會把目光轉移到車窗之外,讓視線鎖住一個目標,然後跟住它一會兒。,直至新的想法開始成形,並能在沒有壓力的情形下將思緒厘清。

在長時間的火車夢幻的最後階段,我們會感覺自己返歸本真——亦即開始清楚那些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情感和觀念。我們並非一定得在家裏才最有可能接近真實的自我。…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