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 Plus's Blog (303)

李星文《月滿軒尼詩》“鴕鳥”張學友的救贖之旅

《月滿軒尼詩》是一部容易給人錯覺的影片。一聽片名,你以為它是一部植入了法國白蘭地品牌的電影,其實它是指月光灑在了香港老街軒尼詩道上。一看陣容,你以為它是為湯唯量身定做的回歸之作,媒體也確實是這麽大肆宣傳的,其實它是以張學友扮演的阿來走出精神困境為主線的。

幾年前的《色,戒》讓某些假道學和“愛國賊”不爽,又不敢拿奧斯卡大導演李安出氣,就給湯唯小妹妹捏了個“以非正當方式一夜成名”的罪名予以封殺。幸虧李安有情有義,把湯唯引薦到電影大鱷江志強門下,這才有了這部《月滿軒尼詩》。盡管這是一部純粵語電影(加了國語字幕),但我相信很多觀眾還是會走進影院,看看今日的湯唯是否更加燦爛。…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8, 2016 at 6:33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倩女幽魂》低幼愛情,人間煙火

對於翻拍之作,我沒有先入為主的反感。翻拍是後來者借前輩華章澆自己塊壘,只要他們在版權上沒漏洞,思想上不反動,別人就無權幹涉。但翻拍片必然要與老版比較,你借了經典的光芒便得承受觀眾的挑剔,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經典翻拍沒有對不對,只有好不好。

新版《倩女幽魂》在高光之下登場,其主創陣容鼎盛,導演葉偉信是當紅的香港中生代導演,余少群是這兩年內地影壇的亮眼新人,劉亦菲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姐姐”,古天樂是修煉成精的少壯派影星。新版的故事看似做了重大改動,讓捉妖人燕赤霞(古天樂)和狐仙小倩(劉亦菲)有一段戀愛前史。書生寧采臣(余少群)加入之後,形成一個三角關系。但人妖之戀的糾結主題沒有變,不離不棄、生死相依的愛情沒有變。因而,新版對舊版只是改寫,決非顛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18, 2016 at 9:20am — No Comments

李星文《最愛》畸戀皮相下的時代良知

《最愛》裏有生命絕境中的燦爛愛情,有目不轉睛撲向財富的時代風尚,有怎麽折騰也不肯磨滅的人性善良,有什麽天空都遮掩不住的人性陰霾,有郭富城和章子怡至為顛覆的表演,有濮存昕變身“牙擦蘇”的破相演出,有王寶強、李建華、蔣雯麗等人的趣味群戲,有大白豬不是演員勝似演員的不俗“演技”。除此而外,還有機智的台詞和段子。

有了這些相聲貫口般一氣說出來的妙處,這自然是一部好電影。但這還不是我最想說的東西。我想說的是,這樣一部有情懷的現實主義作品能在鹽堿地裏生根發芽,這樣一個飽經憂患的團隊能走出茫茫夜色,實在是令人欣慰。…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10, 2016 at 8:38am — No Comments

《春嬌與志明》同學少年都挺賤

2010年,《志明與春嬌》以若即若離的情感狀態,粗口加機巧的台詞風格,博得了諸多文藝青年的真愛。他們幻想自己像志明(余文樂)一樣隨性處世,像春嬌(楊千嬅)一樣邂逅愛情。如今,《春嬌與志明》卷土重來,兩個人在相識和相知之後,解決相處和相忍的難題。

《春嬌與志明》的視角明顯變得寬廣,地域上橫跨了北京和香港兩地,人物上兩位各自配備了戀人。你能想到的種種情感狀態都能在片中找到:初識、曖昧、暗戀、表白、熱戀、吃醋、七年之癢、分手、遺憾、重逢……戀愛中和空窗期的諸多滋味如縷湧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3, 2016 at 9:42am — No Comments

李星文《我願意》“盛女”是被“渣男”煉成的

《我願意》是一部標準的職場愛情電影。男女主人公都效力於跟奢侈品密不可分的行業,這跟《與時尚同居》一樣;女主角是能力出眾但處於情感空窗期的金領女性,這同《我知女人心》一樣;一家女兩家求、雞飛狗跳,這同《單身男女》一樣。不一樣的是,這部由孫周導演,孫紅雷、段奕宏、李冰冰主演的電影,把“剩女”稱作了“盛女”,女主角立刻由悲悲切切變得顧盼自雄。…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5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非常完美》有人疼沒人愛的章子怡

金依萌導演、章子怡制作並主演的《非常完美》,是一部難以說清楚但一看就明白的電影。因為它用了太多花巧的視覺元素來增加趣味,用了太多的意識流敘事來增加轉折,用了太多的略帶超現實意味的道具來裝點氛圍。

但凡當代都市題材的影片,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北京、上海或者某地的地標,然後一串相關的地理知識和風情民俗就會從腦子裏蜂擁而出。但在《非常完美》裏你看不出是什麽地方,甚至是不是當代都有點兒難說。舉例來說,生活裏的出租車帶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北京的“現代”,上海的“大眾”,武漢的“雪鐵龍”,然而這部片子裏的出租車,完全不是某款大街上常見的車型,就連出租車上的頂燈也是搞怪的三角形。影片的色調冷眼看去挺平常,多看幾眼就會發現並非純天然,其造型和用光與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相似,與現實世界保持了若即若離的夢幻感。…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29, 2016 at 8:41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我願意》“盛女”是被“渣男”煉成的

《我願意》是一部標準的職場愛情電影。男女主人公都效力於跟奢侈品密不可分的行業,這跟《與時尚同居》一樣;女主角是能力出眾但處於情感空窗期的金領女性,這同《我知女人心》一樣;一家女兩家求、雞飛狗跳,這同《單身男女》一樣。不一樣的是,這部由孫周導演,孫紅雷、段奕宏、李冰冰主演的電影,把“剩女”稱作了“盛女”,女主角立刻由悲悲切切變得顧盼自雄。…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20, 2016 at 7:33am — No Comments

李星文《劍雨》退隱江湖,觸不到的美夢

吳宇森新作《劍雨》的片名中有兩層含義:“劍”表征這是一部動作片,是以用劍為主的武俠片,片中有參差劍、辟水劍等諸多名目和花式劍法;“雨”表征這是一部感情戲,像雨天一樣浪漫。女主角的名字就叫“細雨”,殺人奪命的劍法如雨。兩層意思並轡而來,我看更準確的片名應該叫《劍•雨》。…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14, 2016 at 5:21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門徒》優點和缺點都在於不徹底

《門徒》是一部涉及毒品的影片,這決定了它的基本價值觀: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但影片的思考又不止於此,阿力(吳彥祖)在片頭和片尾兩次發問:“昆哥(劉德華)和阿芬(張靜初)的死讓我終於明白了,吸毒是由於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毒品可怕呢?”

“門徒”二字點出了主旨,關於皈依和背叛的故事。毒梟昆哥是教父,千挑萬選之後錯選臥底警察阿力做門徒,繼承自己的產業系統。兵賊不能同爐,終於圖窮匕見,昆哥問:“我對你這麽好,你為什麽要這樣?”阿力的眼神迎上去:“你不是賣電器!”

吸毒是墮落,販毒是犯罪,緝毒是正義,沾毒的影片必須雷厲風行地反毒。在這一點上,《門徒》和《中華之劍》之類的紀錄片沒什麽不同。甚至,《門徒》還真像紀錄片一樣展示了制毒的過程,販毒的網絡,罌粟的園地。它肯定要說教,不說教通不過審查,不說教就喪失了基本的道義立場。…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9, 2016 at 4:55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十月圍城》背叛港片經典價值觀

看《十月圍城》的過程,也是我思緒漫天飛的過程。早在進入影院之前,我就對《十月圍城》頗有腹誹。我知道這部電影翻拍自張徹當年的《上海灘十三太保》,那就是一部純粹的打架鬥毆片。抗日志士途經上海不過是個幌子,重要的是十三太保要分成正邪兩個陣營連篇惡鬥。很多後來大紅大紫的角兒一出來就掛了,比如穿著學生裝的劉德華,死之前還很文藝腔地煽了情。我很懷疑《十月圍城》在這麽一個比較糙的底子上能繡出什麽花來,影片之前宣傳的“六十分鐘打不停”更讓我覺得陳可辛是要死心塌地致敬張徹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8, 2016 at 4:44pm — No Comments

《廣告人》雜誌原創 :TV+電視入口的新時代來了

天脈聚源執行總裁·尹遜鈺

2008年起聯合創建天脈聚源(北京)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執行總裁。在廣電新媒體規劃、建設、發展等領域有著深刻的研究和豐富的實戰經驗。長期從事中國網絡多媒體技術創新和應用研究,發起並主持了北京電視台網絡台建設、央視羊年春晚倒計時台網互動、CCTV5世界盃新媒體互動、CCTV5年度《體壇盛典》、BTV春晚搶先看等項目。是北京2008奧運會、2010廣州亞運會、中國電信互聯星空、中國移動139社區等眾多會務組織核心成員,被評選為《中國電視媒體跨屏互動融合創新大趨勢》課題組副組長,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特聘導師。…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7, 2016 at 10:28am — No Comments

李星文《失戀33天》國產小片逆襲好萊塢大片

中國影市似乎進入了“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時代。誰都沒想到,一部投資不足千萬元,沒有大明星、大導演助陣,嚴重不被看好的愛情片《失戀33天》,能成為2011年冬天裏的一把火。

我是在影片上映前兩個月聽說了“仙賤組合”。當時心頭納悶:仙劍不再是“奇俠”,改而犯賤了?草根狂歡的網絡時代,真是無奇不有。繼而知道這是滕華濤導演的“治愈系”電影《失戀33天》中的男女主角,“仙”是白百何扮演的失戀者黃小仙,“賤”是文章扮演的男閨密王小賤。可是又多了一疑問:什麽是治愈系?電影看完了才大致明白:故事的推進就是黃小仙療傷的過程,從打碎一段愛情到修覆傷痕並萌生新的愛情跡象,大約花了33天。…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6, 2016 at 12:07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畫皮2》人妖換心的“醫學”大片

2008年奧運會之後,國內影市殺出一匹票房黑馬。陳嘉上導演的《畫皮》一舉拿下2.3億元票房,有人驚呼:光是與中國人的恐怖記憶相連的“畫皮”二字就值一個億!一部票房大賣的影片必然跟從者眾,《畫皮》之後這個品牌花開兩朵:導演陳嘉上轉投光線傳媒,鼓搗出了鄧超和孫儷主演的《畫壁》,2011年國慶檔攬得1.8億元票房;出品方寧夏電影制片廠攜手華誼兄弟,保持了陳坤、周迅、趙薇的主演陣容,繼續狐妖和凡人的虐心之旅,是為2012年暑期檔的《畫皮2》。

《畫皮2》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狐妖小唯有皮相、有靈魂、沒心臟,靖公主有靈魂、有心臟、皮相破損。狐妖的靈魂加上公主的皮相和心臟大義凜然去和親,公主的靈魂附著在狐妖沒有心臟的軀殼裏魅惑心上人。一番生死角逐後,狐妖和公主各自貢獻最好的零件,組成一個完美無缺的璧人。所以有人說,這是一部探討“高難度器官移植”的醫學大片。…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6, 2016 at 12:05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讓子彈飛》可以好懂,決不流俗

看完《讓子彈飛》很久了,子彈還在心裏嗖嗖地飛。

在政治天花板和商業銷骨劑的雙重作用下,中國導演絕大多數未老先衰,一副中年人圓滑世故和老年人精衰血敗的樣子。中國電影多數充滿了商業算計,做低伏小,滿是伺候觀眾的熱誠。觀眾經常被伺候得很舒服,也慷慨成全了這些電影的票房,但心裏未必真的認可這些作品。姜文不這樣,他是貨真價實的青壯年,甚至青少年,《讓子彈飛》散發的荷爾蒙氣息讓人坐立不安。姜文完全是通過內在的元氣和層出的創意來強行切入觀眾視線,你可能覺得過於滿、過於鬧、過於目不暇接,但你不能說他的作品沒有智慧含量。…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6,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白蛇傳說》以華麗特效驅除不良預期

《白蛇傳說》是一部讓人意外的電影。出於對富二代和紈絝子弟之間“必須”畫等號的成見,出於對楊子和黃聖依雲裏霧裏關系的猜想,出於對電視劇演員楊子做電影出品人的懷疑,觀眾往往對《白蛇》有著不良的預期。然而,當這部電影突破江湖傳聞露出真容時,你會發現它遠不像傳說和想象中的那麽差,而是有多項指標達到了優良線。

期望值是一件神奇的事物,它往往決定一部電影的口碑。低於期望時,影片會獲得本不該它承受的加倍惡評。高於期望時,影片也可能獲得非它所該得的不虞之譽。撇開期望值這回事,客觀評判《白蛇》,它是一部故事中平而特效優秀的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6,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打通武俠片的邏輯梗阻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故事結構是探案片裏常見的:上來就是一宗無頭案,神探狄仁傑介入其中查考真相,追索元兇。

這類探案片關鍵處有二:一是故布疑雲階段要徹底把觀眾的腦子攪亂,最好讓他們產生《盜夢空間》式的迷茫,懷疑世界的真偽,懷疑自己的智商;二是在解套收口階段要徹底把觀眾的思路理順,讓他們有證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的快感和慶幸,智商低的不覺得不明白,智商高的不覺得小兒科。而《通天帝國》基本做到了:故事收放自如,邏輯圓通自洽。…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6,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趙實·創新廣播影視發展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廣播影視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正確導向,確保安全播出,發展事業產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廣播影視總體上發展水平還不高,發展很不平衡,尤其是農村比較薄弱,節目質量不夠高、精品佳作偏少,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管理方式、增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還很有限。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創新廣播影視發展體系,著力推動廣播影視的大發展大繁榮。…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5, 2016 at 10:16am — No Comments

葉國標 梁智勇·中國電視媒體對外傳播新格局與國際化策略淺析

在全球化時代,中國電視媒體以提升國際傳播力為主旨,以鍛造國家軟實力、塑造國家形象為訴求,近年來積極實施“走出去”的國際傳播策略,推進跨文化傳播並主動參與國際競爭。2010年,新華社挺進國際電視媒體主戰場,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簡稱中國電視網或CNC)中英文台相繼開播,標志著中國電視媒體對外傳播邁上嶄新的台階,初步形成了以CNC、CCTV、鳳凰衛視為主力軍,以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中國黃河電視台等為方面軍,以多語種、多頻道、全媒體、全天候為發展趨勢的對外傳播新格局。

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順應國際傳播格局的要求,加快實施廣播電視“走出去”工程,通過增強覆蓋網絡、加強陣地建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深入推進中國電視媒體的國際化,其策略大體可歸結為:提升采集力、增強傳播力、鍛造整合力。…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August 30, 2016 at 1:56pm — No Comments

孫寶國·頻道化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電視對外宣傳

2000年至2009年是中國電視對外宣傳的頻道化快速發展時期。世紀之交,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傳媒格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中國對外宣傳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2000年9月,國家廣電總局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廣播影視系統外事工作會議,提出了對外交往中應堅持“平等互利,雙向交流”、“以我為主,對我有利,為我所用”、“警惕西化、分化、防止滲透”、“有理、有利、有節”等原則,還提出“必須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主動出擊”、“守土有責”的外事活動的要求。2001年12月24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啟動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 在“走出去工程”的指導推動下,電視對外宣傳不斷推出新舉措,取得新突破。

一、擴版央視中文國際頻道

世界品牌實驗室強調,評定一流媒體,主要看重的是媒體品牌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August 26, 2016 at 3:55pm — No Comments

電視媒體迎來「涅磐重生」的機會

天脈文化傳媒公司副總裁王岩

對傳統行業而言,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是誰?這不是一個挑戰智力的問題,而一個讓很多從業人焦慮與痛苦問題。重複的「故事」正在不斷演繹,網際網路跨界「野蠻人」正裹挾著趨勢性力量,高調扮演著顛覆者角色。對很多傳統企業而言,能否抵擋住這綿綿不絕的衝擊波,關乎生死,電視媒體概莫能外。

非常戲劇化的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重點向移動網際網路演進,電視媒體相反迎來了「涅磐重生」的機會。「天脈聚源 TVM」等一些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性「白衣騎士」,正以拯救「天使」的面貌出現,用網際網路思維與技術,捍衛電視媒體「核心」價值鏈,將不被看好的「貧礦」改造成了「富礦」。

電視的黃昏?…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August 22, 2016 at 9:25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