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文《邊境風雲》有缺點的創建好過圓熟的跟風

不厭其煩地交代情節鏈上的每段糾葛,不離不棄地延展感情線上的每條線索,直到無路可走、無話可說,這是電視劇的玩法;跳躍性地、蒙太奇式地講述前因後果,點到為止地表達人物的悲喜愁苦,相信觀眾智商,給人留有余地,這是電影的玩法。

新銳導演程耳的新作《邊境風雲》是電影的套路,一團一團地往前推進,團與團之間大量留白。影片的敘事是不連貫的,開篇毒梟(孫紅雷)劫走了小女孩小安,鏡頭一轉毒梟和成年小安(王珞丹)已是結發夫妻。“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是怎麽發作的,“捆著我,綁著我”怎麽就成了“愛著你,勸化你”,影片完全沒有交代,一切留給觀眾揣摩。當年麥克阿瑟在太平洋上用了“蛙跳”戰術,在廣袤海域的島嶼之間跳躍式前進,沒多久就打到了日本人的老巢。《邊境風雲》也是這樣,在過去和現在兩個時空中隨意出入,幾個大的節點描述清楚,故事和情感脈絡已出。

故事的不連貫,還體現在兩條線索交替前進,彼此切換毫無預兆。一條是前述的主線,另一條是警察(張默)和殺手(楊坤)之間的追逐。本來就不是線性敘事,再插入一個添亂的旁支,自然是亂上加亂。到影片的後半部分,兩條線索合龍,觀眾才恍然間發現:這個迷局如果按先後順序來講,其實絲毫也不覆雜。

盡管是跳躍式推進,影片仍然給人以節奏緩慢的感覺。因為導演沒有采用商業片簡潔明快的敘事手法,而是沿用歐洲藝術電影重章疊唱營造氛圍的做法。影片一開始就是倪大紅的臉,在《透析》《青春愛人事件》等電影裏,在《三國》《生死線》等電視劇裏,我們見慣了這副木訥的神情和空洞的眼神。沒錯,這預示了影片的風格:長鏡頭,少台詞。於是,在警察的妹妹窺探殺手端倪的那場戲裏,咚咚的鑿墻聲,汪汪的狗叫聲,輕手輕腳的靠近,漫長而無聲的對視,一切都像是把現實的片段直接搬進電影裏了,一切都像是第六代導演在耐心地捕捉生活的原色。


如果你抱著看情節片的預期,觀感可能不會愉悅,但如果你對商業片、藝術片來者不拒,影片並不會讓你失望。局部遲滯占用的時間,通過跳躍敘事又找補回來。生活流的長鏡頭是有些讓人抓狂,但那同樣可以理解為對現實猙獰的刻意放大。影片的收尾部分,情節反轉再反轉,你發現導演會快刀斬亂麻,會一目十行,前面的慢條斯理是有意識的延時強調。

毒梟綁走小安是權宜之計,結尾送還小安是處心積慮。人物之間的交流很少,表情也不多,什麽都埋在心底,一切都是通過事實傳遞出來。毒梟算到了所有人的心思,最後去了他應該去的地方。正確導向所需之惡有惡報有了,超越了正邪之爭的犧牲和救贖也有了。殺人者恒被殺,出來混早晚要還,這些陳詞濫調之外,相愛的人之間總會出現非實用理性所能解釋的壯舉,人之為人而非獸的原因就在於此,文藝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處也在於此。

這實際上是一部非典型的犯罪片,一部商業包裝的藝術片。孫紅雷、王珞丹演繹的不是小清新,而是變相的“捉放曹”。戲到終局,有一種寓言的感覺,之前的種種不合理和磨人處也都不再重要。當然有些情節的安排還可以商榷,比如說:毒梟既然算到了一切,為何不金蟬脫殼,帶著小安遠走高飛?他的求死之志為何那樣不可阻擋,難道僅僅為了不讓包圍車站的警察同志們白跑一趟?

上述疑團未必有圓滿的答案,但這並不影響我對這部影片的肯定。中國電影市場裏充斥著兩種電影:一種是徹頭徹尾的爛片,情節、笑料、情感表達上沒有任何建樹,存在只是為了混點票房;另一種是老中醫,手法圓熟,長袖善舞,既不觸管理的黴頭,也不碰大眾的痛處,它們的存在仍然是為了票房。《邊境風雲》起碼不甘平庸,有追求,謀上進。在很多創作者缺乏電影本心的今天,有缺點的創建好過循規蹈矩的跟風。

Views: 7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