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九三四年或一九三七年
在無聲電影時代,除了勃拉姆斯和瓦格納的作品外,所有的古典作品都作為伴奏曲演奏。
沒有勃拉姆斯。這是因為他太抽象。我可以想象出由貝多芬或舒伯特的樂曲伴奏的電影中出現的激動人心的場面,並可以對電影的音樂獲得某種了解。然而,這不能幫助我理解勃拉姆斯的樂曲。另一方面,布魯克納卻和電影同步。
一九三七年…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9, 2016 at 1:18pm — No Comments
文化和價值:一九三二年—一九三七年
一九三二年
哲學家們說:“一個永恒的國度在死亡之後開始;”或者:“一個永恒的國度在死亡之時開始。”他們忽視了“之後”,“之時”,“開始”等詞的暫時意義。暫時性蘊藏於他們的文法之中。
大約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
…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31, 2016 at 7:48pm — No Comments
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四年,我在挪威曾偶然地得到某些我自己的思想,或者說至少現在看來是如此。我的意思是說,當時我有這樣酌印象,我給生命帶來了新的思維運動(不過我也許錯了)。我現在似乎僅在運用舊的思維運動。
盧梭的性格中有猶太人的因素。
有時聽說一個人的哲學是一個氣質問題,其中含有某些因素。可以稱明喻的選擇為氣質問題,而且這種選擇遠比你所能想象的更加強調不同意見。
…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28, 2016 at 9:16am — No Comments
你取得的成就對於他人不可能比對於你的意義更大。
無論價值多少,那是他們將付給你的價錢。
在猶太人那裏有不毛之地,可是在其綿薄的石層底下躺著精神和智慧的溶液。
格裏爾柏爾策爾說:“漫遊於遠方的巨大物體之間是容易的,抓住眼前的孤獨東西是很難的……。”
…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24, 2016 at 8:0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15, 2016 at 5:03pm — No Comments
維特根斯坦遺留的手稿中,有不少筆記與他的哲學著作沒有直接的聯系,盡管它們分布在他的哲學論述之中。筆記中有的是自傳,有的評論哲學活動的本質,有的涉及一般意義的論題,譬如關於藝術和宗教的問題。通常沒有必要把它們與哲學論述分開.不過,維特根斯坦本人在許多地方用括號或其他方式有意將兩者分開。
有些筆記簡短,有些卻很長。大多數具有巨大魅力。它們語言優美,寓意深刻,對於文科學者來說,顯然有必要出版他的一部分筆記。G.H·馮·賴特受委托承擔選編的任務。…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13, 2016 at 10:51am — No Comments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是現代西方著名哲學家之一,1889年4月26日出生於維也納。他畢業於柏林高等技術學校,後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航空學,1929年移居英國並加入英國國籍,1951年4月29日死於劍橋。維特根斯坦二十年代初在哲學界開始嶄露頭角。早年他曾受羅素的影響而成為邏輯經驗主義的先驅之一,後來他脫離了該哲學流派而成為日常語言哲學的主要代表。…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4, 2016 at 5:04pm — No Comments
美女月曆
郵差把車高速開上屋後的車庫,掉轉頭時,神氣十足地衝向車庫牆,撞扁了自己的後車燈。
他好像全沒注意到這損壞,逕自走入院中,笑得十分開朗,招搖著手裡的大信封。他直直走向吧檯,手肘往台上一放,期待地看著我。
「你好啊,年輕人!」已經有很多年沒人喊我年輕人了,而郵差通常也不會送信到人屋裡。我有點迷惑,遞上一杯他正想要的酒。
他對我眨眼。「來點茴香酒,」他說:「有何不可?」…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30, 2016 at 4:42pm — No Comments
葡萄枯枝
法國農夫富於創造性,痛恨浪費。他們決不輕易拋棄任何東西,不管是光禿的拖拉機輪胎、缺損的鐮刀。壞掉的鋤頭,還是從1949年產雷諾車上拆下來的齒輪箱,有朝一日都可能派上用場,兔得伸手花錢去買。
我在葡萄園邊上發現了一種的奇妙裝置,雖生了銹,卻是福斯坦聰明才智的展示。他把100公升裝的油桶攔腰切斷,架在窄軌鐵道上;一支已近橢圓形的舊車輪扣在前面,兩隻長度不一的把手突出在後面。福斯坦告訴我,這是一輛獨輪手推車,是以最低價為剪枝季節而製作的工具。…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29, 2016 at 9:17am — No Comments
野蘑菇
那人站在那兒,端詳老橡樹根部雜生的蘑菇與矮樹叢。他的右腿包裹著釣魚用的,長及大腿的塑膠防水長靴,左腳卻穿著跑鞋;一手持長手杖,一手拎著藍色購物袋。
他轉到樹的另一面,包著塑膠長靴的腿跨步向前,緊張地拿手杖往樹叢裡戳,像個劍術家,擔心遭到對方敏捷兇猛的還擊。塑膠腿再次向前:防衛、刺出、退出、刺出。他全付心思都放在這場鬥劍上,當然不知我在他身旁觀戰。我的一隻狗走到他身後,嗅嗅他的後腿。
他跳起來——媽的!——這才看到狗,還有我。他不大好意思,我則道歉說不該盯著他瞧。
「剛才,」他說:「我還以為誰在攻擊我。」…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27, 2016 at 7:40am — No Comments
空閒日月
盧貝隆一帶的人口,在一夜之間驟減。「第二個家」——有些是很漂亮的老房子——鎖好,門窗關牢,門柱用生銹的長鐵鏈栓緊。聖誕節以前,這些房子都不會有人住,誰都看得出來它們全是空城。空屋竊盜為什麼成為沃克呂茲省的重要行業,也就很易瞭解了。就是裝備最差、動作最慢的偷兒,有了這麼幾個月的時間,完全不受打擾,也總能從容完成工作,有些盜賊極富創意,竟把整個廚房拆除搬走。羅馬式的古舊屋瓦、有收藏價值的前門、巨大的橄欖樹,都有人偷。倒像是哪個小偷正在裝修房子,以鑒賞家的眼光多方搜尋,看到什麼合用的東西便取去。也許就是他,拿走了我們的信箱。…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25,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碧姬·笆鐸
「外面盛傳,」曼尼古西說:「碧姬-芭鐸在魯西榮村買了房子。」他手拿鉗子,緊貼著我,慎防未成年人偷聽到芭鐸小姐的私人計劃。
「她不想住在聖特魯培了」曼尼古西的食指作勢要貼上我的胸口。「也難怪她。你可知道,」他的手指點呀點的:「八月份裡,任何一天的任何一刻,都有5000人在海裡頭撒尿?」
他對此大不衛生的恐怖行動無可奈何:「誰還願意在海裡當魚呢?」…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23, 2016 at 5:06pm — No Comments
瘋狂的蔚藍海岸
我的朋友在距聖特魯培(Saint-Trppez,蔚藍海岸一小城)僅幾公里遠的雷馬村租了一座房子。我們想見個面,卻都不願在這盛夏之際開車上路,與脾氣暴躁的眾多駕駛人同道共擠,爭辯的結果還是我輸了;說好到他那兒去吃午餐。
開了半小時車之後,我覺得自己好像來到另一個國家,居民多是旅行商隊。他們大群大群地朝向海濱遇迎而行;拖車上拉著桔色、棕色的窗簾,窗上還貼著早年移民情景的貼紙。在高速公路旁的休息區,旅行車集結成團,車頂微微冒熱氣。車主們放著身後廣闊的鄉野不去,卻緊靠著大馬路,呼吸著柴油廢氣,支起餐桌和涼椅。…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8, 2016 at 5:21pm — No Comments
獻血與美酒
本地廣告業欣欣向榮。任何車輛,只要停留在市場附近超過五分鐘,各種各樣的傳單便會一疊疊壓在雨刷下——某處即將開幕、不可錯過的大好機會、餐廳大特價、新奇花樣推出等等,全是讓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們每次回到車上。都會收到這樣的信息。
其中有一個消息說,卡維隆即將舉行手風琴比賽,比賽中,還將穿插「可愛女郎的脫衣表演(出場12次)」,以取悅嘉賓。一家超級市場風風火火展開「豬肉周」活動,宣稱豬身上每一個可食部分,都將以令人難於信服的超低價賣出。…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6, 2016 at 7:2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0, 2016 at 9:52pm — No Comments
廣告界人物
薄霧如紗,在湛藍天空下籠罩著山谷的早晨。我們散步歸來,狗兒們身上沾濕了露水,鬍鬚映著陽光閃閃生輝。它們首先看見那陌生人,勇猛地繞著他打轉,作出猙獰攻擊的樣子。
他站在游泳池邊上,拿一隻手提箱防範狗兒,往深水池愈退愈近。看見我們,他鬆了一口氣。
「狗沒關係吧?沒有狂犬病什麼的吧?」聽這聲音,不就是打電話來的那位,倫敦人東尼嗎?
他隨即攜著提箱跟我們到家,加入了我們早餐的行列。…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29, 2016 at 2:02pm — No Comments
春季到來農夫忙
杏花怒放。白晝長了,黃昏的天空常常渲染成壯麗的粉紅色波浪。狩獵的季節已過,獵犬拴好,獵槍束之高閣,等待6個月以後再用。葡萄酒需求量大增,勤勞些的農夫開始整地,散漫懶怠的這時候才慌慌張張地剪枝——這是十一月就該做的事。普羅旺斯人以一種難於言表的抖擻精神迎接春天,彷彿大自然給每個人都注射了一針興奮劑似的。
市場面貌急速改變。攤位上原本擺的釣魚用具、子彈帶、雨靴和清理煙囪用的長柄刷子等物,現在被各種各樣形狀猙獰的農具所取代;鐮刀、鏟子、鋤頭、耙子,還有農藥噴灑器,如有野草或昆蟲敢於威脅葡萄的生長,這些東西會灑下致命之雨,將它們消滅。…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27, 2016 at 9:21pm — No Comments
冰封雪理的日子
我們訂了一份《普羅旺斯日報》。第一版通常刊登本地足球賽的成績啦,地方小政客不著邊際的談話啦,扣人心弦的超級市場搶劫案啦(搶案發生在卡維隆Cavaillon,此城素有「普羅旺斯的芝加哥」之稱)。有時候.還會有關飛車黨飄車致死的驚心動魄的描述。
二月初的一天,尋常新聞全都消失不見,頭版頭條與體育、犯罪、政治等一概無關。…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22, 2016 at 3:40pm — No Comments
聖誕前夜的佳餚大餐
這一年,是人一頓午餐開始的。
每年聖誕前夜,那樣的暴飲暴食。狂歡作樂,常讓人覺到末日將臨,讓人不期然生出太多時光不再來之感慨。聽說幾公里年的來柯村(Lacoste)有一家喜滿餐廳,特製六道大菜的除夕午餐,還供應粉紅色香檳酒,我們便覺得以這樣的一頓豐盛的午餐來揭開未來十二個月的序幕,是要可喜多了。
剛剛十二點半,用石塊砌成的小餐館已經客滿。有些顧客簡直全家出動,看起來非常飢餓,從他們豐滿的體態判斷,每天恐怕要花兩三個小時在餐桌上,目不轉情.心無旁鶩地努力進食。…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19,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