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菜一斤's Blog (255)

愛墾文創心理學磨課師手札·羅洛梅:遭遇是與世界之相互關連

“當我們界說“創造力”時,必須區別它的偽裝形態,亦即認為創造力是一種浮面的唯美主義所能說明。因為,它的真正形態是“促使新東西存在”的一種過程。區別關鍵是分辨藝術究竟是人工的產品,還是真實的藝術。(41頁)

“多少世紀以來,藝術家與哲學家一直努力在澄清這個區別。以柏拉圖為例,他把詩人與藝術家貶低到實在界(reality,真實之物)的第六圈。因為他們所處理的不是實在界本身,而只是表面的顯象。在此他所指的藝術是裝飾品,是使生活變得更漂亮的方法,只能接觸到模擬的東西。不過,在晚一期優美的對話錄<饗宴篇>中,他也描述了他所說的“真正的藝術家”――那些創造新的實在界的人。他認為,這些詩人與其他創作者,都是表現了“存有”(being)本身的人。以我的話來說,他們是擴展了人類意識領域的人。他們的創造力是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為了滿足自己的存在而展現之最基本的作為。…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2, 2016 at 8:24am — No Comments

愛墾城市學慕課師手札:新加坡風格

當美國公司惠普Hewlett-Packard計劃,在亞洲設立一個中心,為此地區的科技公司提供智慧產權服務時,選擇新加坡是自然的事。原因很簡單,在很早以前,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便聘請了24位工程師,並為他們付學費及其他開銷,送到惠普在美國的實驗室去受訓。當惠普決定在亞太地區設立一個智慧產權管理公司,以協助其本身及這地區的科技公司時,新加坡政府告訴他們的決策人:“這裏有24位你們培育的人才,你們可以考慮,從中挑選10位你們認為滿意的,加入你們的新計劃。”

惠普自然選擇了新加坡設立此新中心。新加坡重視這家早在30年前便在此設廠的美商公司,而惠普也早已將新加坡變成他們的環球雷射打印機基地。可是,新加坡政府並不認為,投資者能安心留下來經營,他們就感到滿足了。他們更聘請咨詢顧問訪問他們的高層,看看惠普未來有何需要。智慧管理中心,便是其中一個努力爭取回來的項目。…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30, 2015 at 4:36am — No Comments

愛墾城市學慕課師手札:人文精神與文化氛圍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格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假如沒有一種積極而開放的人文精神灌註於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那麼城市的樓群再高,也只是一個水泥的森林和心靈的荒漠,並且最終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城市的衰敗。所以從國際範圍看,各國的大城市都在積極設計面向21世紀的城市發展計劃:強調城市不是一架被利潤驅動的超級機器,不能單純以競爭為目的,而是關註如何更好地為“人”服務,提高生活質量。強調人的因素,其核心就是對人文精神的注。

“新加坡政府在21世紀發展計劃中,特別強調了相對於「硬體hardware」、「軟體software」相對應的「心體heartware」,意指社會和諧、政治穩定、市民的合作精神、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等等,它更接近於人的精神世界,與人的基本素質和社會的基本狀態密切相關。…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6, 2015 at 6:26pm — No Comments

愛墾磨課師手札:陳明發院士·故事與重新詮釋

醉人的音樂,一再叫人陶醉。同樣的,好故事也可以一再的說;每一回的再敘,會有不同的詮釋,不同的感受。

我原來站在眾人外,看你行走在舞臺,聲音與色彩延伸。後來開始在想,你的故事與我的故事,有何凝聚?



那凝聚,因為是我設想的,於是有一份私己的感情。

有時候我們感到肌肉疼酸,自己伸伸身手、敲敲軀體。

熱了流汗,餓了吃飯,有話說時,管不了人聽不聽,冒不冒犯人,自己不說誰來替你說?



重敘一個老故事,讓懷舊的心情找到了落腳處,一種不盡的回味。生活自此神秘起來。總想回首多看一眼。…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18, 2015 at 11:01p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師手札:地方旅遊與在地經濟

義山尋祖盛事

中國報C4今日隆雪版報導:在出席吉隆坡廣東義山111周年紀念晚宴時,馬來西亞國內事務部副部長陳財和促請國內擁有悠久歷史的華團組織,確保他們的文獻、文物和檔案記錄妥善保存,以作為史料研究,並培養出有歷史感的新一代。

吉隆坡廣東義山透露,義山內的道路,逐一將以華社命名,並豎立路牌,同時也編輯一份完整的義山地圖,供遊客及觀眾查覽。他們已經聘請專人繪制一份完整的義山地圖,並編輯一本精裝手冊,列入路名古跡名人墓園文物館及紀念碑等地。…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17, 2015 at 11:08am — No Comments

愛墾慕課師手札:陳明發院士·組織創造力與體驗

陳明發院士·組織創造力與體驗

噱頭:字典上的定義是:1引人發笑的事;2幌子的意思,即虛假的廣告作用。

在澳大利亞國立南澳大學念博士班時,我的研究專案是“組織創造力的決定因素”。一提到這題目,有的朋友反應說:“創造力,老天決定的;這還需要探討嗎?”“創造力這東西,屬於個人才賦;怎會與組織扯上關系?”“所謂創造力,就是出點子、搞噱頭;腦袋精明就有,腦袋不精明就沒有!”

當然,知識之成體系,靠的不是“常言道“、“眾所周知”或“聖賢曾說過”,而需要嚴謹的理論基礎;也不能以抄寫幾節古詩詞,或引述某某聖賢沒有上下文的格言,引述某某加上可靠的實證過程。首先,得明確定義所探討的每個概念。這是甚麼意思呢?…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14, 2015 at 9:58p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師手札:蔣勳·美的競爭力

“美術使人保有夢想的權力。”

“因為夢想,才能繼續創造。”“一個孩子去學畫,並不是為了做畫家,更確切地說,一個孩子學畫,是為了使他永遠保有敏銳的觀察力、思考力,使他可以夢想,也使他在任何一個領域,永遠保有創造的活力。”“美是一種看不見的競爭力。”“美要是喪失了,也就失去了競爭力。”

(蔣勛:夢想與創造:頁2: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年)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13, 2015 at 7:59a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師手札:體驗·透過日記自我對話

“在任何經濟活動內部,都包含著體驗經濟的種子,在競爭市場裏,我們常見到同類商品按同價格出售,那種索取高價的商品或許加工得更細致,拿在手裏更舒適,看上去更結實,造型更有品味,甚至,它讓我們心情不一樣……,我們說得出千百個理由來為那些商品支付高價,只要它有“個性”,這就是“體驗”。”

“如果你寫過日記,你一定理解日記是怎樣替你保存“體驗”的。在日記裏,生活著的你(I)和靜觀著的你(Me)對話。透過日記,你一方面保存生活生活感受,一方面反省你的生活。體驗的特征之一是對體驗的回憶可以讓體驗者超越體驗。這被<體驗經濟時代>的作者稱為“轉型”。生存的艱難困苦,多年之後或許我們仍然記得,我們知道,那回憶裏更多地包含著自豪,因為巨人的苦難讓我們顯得偉岸。”…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5, 201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師手札:態度的定義

根據阿瑟雷伯(Arthur Reber)的定義,態度(Attitude)是一個人內在的感情定向,可以說明他的外在行動。而帕倫(Robert Baron)則認為,態度具有情緒或情感成分,所以人對於事物,覺得有的歡喜有的討厭;具有認知成分,所以人會有所信有所不信;以及具有行動成分,所以人面對不同的人與事物,會有不一樣的行為傾向與反應。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4, 2015 at 8:52a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手札:體驗風格

叔本華:風格是心靈的面貌

風格是心靈的面貌。它比肉體的面貌更可靠。模仿別人的風格,就是戴上了假面,它由於無生命,很快會變得乏味而不堪忍受;所以,即使最醜的活生生的面貌也更好些。因此,用拉丁文寫作的作家,如果模仿古人的風格,便真有點與假面相似:這就是說,我們聽得到他們說甚麼,卻看不見他們的面貌,即風格。但是,自我思考者的拉丁文著作中,我們還是看得見風格的,因為他們不屑從事那種模仿,例如斯科圖斯埃、裏根納彼特拉克、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等人。

風格上的矯揉造作好比扮怪相。――人們用以寫作的語言是民族的面貌:他們的確有很大的差別,――從希臘人的語言到加勒比海島民的語言。

應當在別人的文章中發現風格上的瑕疵,以便在自己的文章中避免它們。…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30, 2015 at 10:43a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手札:體驗社會 (Erlebnisgesellschaft)

在90年代,社會學家葛哈德舒則(Gerhard Schulzer)在他的著作<當代文化社會學>(Kultursozilogieder Gegenwart)中提到“體驗社會”,不論從歷史或文明的角度來看,在體驗社會中,個人內在導向的生活感受,是形塑社會看見世界比較重要的關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美感與精神上的深化,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成為生命的另一個核心,同時,“體驗”也將取代“存活”。…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8, 2015 at 10:07p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師手札:杜拉克·企業家精神與創新

在1985年出版的經典<企業家精神與創新>中,已故管理學大師杜拉克指出,任何領域成功的創新者,很可能比誰都接近他所要革新的領域,但是,唯一使他們顯得與眾不同的就是他們對機會的敏感與警覺性。

已故管理學大師杜拉克說,Entrepreneur (企業家)這個詞,是法國經濟學家J B Say在1800年左右所杜撰的。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980年左右說過,企業家把經濟資源從較低生產力和收益的領域,轉入較高的領域。”…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8,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手札:體驗風格

風格競爭的年代

“在公司的會議桌上,在和家人逛街的地點選擇上,甚至小孩的球鞋款式中,你會聽到多少次Itisnotmystyle?格當你開始急著否定、區辨某些風格,我們也就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已成為一種特定的“風格人”(Stylist),我們焦慮地尋找一個風格圈的公司、同事、朋友、住家、汽車、信用卡、商品、運動……,而俱樂部、企業、廣告公司也無不絞盡腦汁,發掘出最多人頭的“特定風格”借以吸納會員和顧客。(69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00pm — No Comments

魔課師手札·品牌體驗

人,因消費而自由

詹偉雄指出:“如果資本主義內含著這種深沈的不自由,那為何人人都願意接受這種制度,而不願去推翻它?學者鮑曼(Zygmunt Bauman)愈在他一九九八年出版的小書<自由>(Freedom)裏,有非常精彩的分析:由“生產”面看,現代人是苦悶的,因為在企業的科層決策系統裏,“自由”的多寡和有無,必定是由階序等級來決定的,通常只有企業總部頂尖辦公室裏的少數個人擁有絕對的自由;但樓下那些渴望自由的多數個體之所以安於被管教,是因為他們在另一個領域――“消費”那裏,找到了一種“更好的自由”。…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5, 2015 at 6:46pm — No Comments

愛墾魔課師手札:丹麥文化創意產業

丹麥的創意潛能

“在全球性的競爭中,文化藝術已經成為企業、地區、與國家能否勝出的重要因素之一。”(15頁)

“文化與商業經常被當成兩個壁壘分明的殊異世界。文化世界充滿了藝術性的表達、美學。以及內心的省思觀照。而商業世界談論的則是市場比例、策略、與產品開發。在文化世界中我們保留煽動、實驗、超越限制與設定界線的權力。然而,在工商業世界中,我們強調美德則是精確地提供消費者所需的產品。兩個世界兩種價值觀,兩者之間並非總是相吻合。(14頁)

“然而與其強調兩者的對比,我們現今卻可以看到許多匯集兩者的例子。”…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5, 2015 at 6: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