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消費而自由

詹偉雄指出:“如果資本主義內含著這種深沈的不自由,那為何人人都願意接受這種制度,而不願去推翻它?學者鮑曼(Zygmunt Bauman)愈在他一九九八年出版的小書<自由>(Freedom)裏,有非常精彩的分析:由“生產”面看,現代人是苦悶的,因為在企業的科層決策系統裏,“自由”的多寡和有無,必定是由階序等級來決定的,通常只有企業總部頂尖辦公室裏的少數個人擁有絕對的自由;但樓下那些渴望自由的多數個體之所以安於被管教,是因為他們在另一個領域――“消費”那裏,找到了一種“更好的自由”。

現代市場無止盡推陳出新的商品,提供了現代人隨時隨地地創造自我,改變身份,自我肯證的機會,正是這種“下班後的無盡自由”,使上班族自願屈從於不自由的上班生活,以自己更多的勞動來交換貨幣,進而投之於消費市場裏無數的自我創造的自由。

說“消費”是一種“更好的自由”,來自於消費世界裏,當一些人取得競賽的優勝,並不會減低其他人的參與機會。鮑曼分析,在生產面向中,資源是有限的(董事長座車只有一個人可搭),但在消費世界裏,象征符號的資源卻是無限之多(你有LV,我的CommedesGargons“乞丐裝”比你更時髦),而且在競爭中,反而會滋養更眾多的新符號之誕生,使消費社會生生不息。正如消費者買了LV後不會心滿意足,他還會想買一部與之匹配的Benz房車……。

詹偉雄,2005年,風格競爭的年代,見於<美學的經濟:臺灣社會變遷的個微型觀察>,臺灣城邦出版,31頁


盼望原理出現空白

陳明發註釋:因為宗教與意識形態的動搖、階級鬥爭的幻滅,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冷漠,並且讓人感覺到未來愈難掌控。“盼望原理”(Hope Principle)定消失而出現空白。感性認同填補了這空白。人既是感性又理性的動物,在工業時代,心理學視情緒為態度缺陷,感性變成受壓抑的東西。由於無法求新求變,許多個人變成了消極的觀察者或逃避者,似乎只能從外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渴盼強烈的感情流露、表達或升華,也希望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企業必須努力尋找,願意分享以及得到感性經驗的族群。往往,巨大的影響力因此發展出來。

馬克高貝,2004,公民品牌:感性行銷,臺灣天下雜誌;18頁;Marc Gobe, 2002, Citizen Brand: 10 Commandment for Transforming Brands in a Consumer Democracy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