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0)

葉靈鳳·家鄉的吉慶剪紙

最近在書店裡見到一本小書:《南京剪紙》。這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華東民間藝術小叢書之一,雖然只是選印了二十幾幅剪紙作品,但是我卻以無限的喜悅將它捧在手裡,愛不忍釋。我想在這海外很少人會像我用這樣珍愛的心情來翻閱這本小書的,因為這是來自迢迢千里外的我的家鄉的東西,而我又是一個藝術愛好者。

見了這一本小書,使我不禁想起了兒時在自己家裡和外婆家裡的門上窗上所見的那些剪紙。雖然這本小書裡所選錄的剪紙,可能有一些是我以前未曾見過的,但我仍對它們覺得很親切,彷彿每一幅都是我從前見慣了的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March 13, 2017 at 10:04pm — No Comments

西方電影史(21)

第三節·類型電影觀念及其模式

所謂的“類型電影”,是由不同的題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範式。在20年代末,美國類型電影:西部片、喜劇片、強盜片、恐怖片、歌舞片和戰爭片等,已經初具規模。三、四十年代好萊塢的制片商們在穩固的制片廠制度下,為適應於工業化生產的需要,為迎合觀眾的欣賞趣味,為攫取票房的高額利潤,愈加強化了類型電影觀念。類型規範了影片的敘事時空和形式技巧,凡是不適應類型要求的題材和處理手法,均被視為有可能導致失敗的風險。類型和票房也變為衡量創作者能力的尺度,創作者必須抑制個性的發揮,就範於一定的類型模式。…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March 13, 2017 at 10:03pm — No Comments

西方電影史(20)

第二節·好萊塢的電影企業及制片政策

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的好萊塢,這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最先是由攝影師們在尋找外景地時所發現的。大約在世紀初,這裏便吸引了許多的拍攝者,而後一些為逃避專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獨立制片商們紛紛湧來,逐漸形成了一個電影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以後的一段時間,由於格裏菲斯和卓別林等一些電影藝術大師們為美國電影贏得了世界聲譽,又由於華爾街的大財團插手電影業,好萊塢電影城的迅速興起,這恰恰適應了美國在這一時期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電影則進一步納入了經濟機制,成為謀取利潤的一部分。資本的雄厚,影片產量的增多,保證了美國電影在世界市場上的傾銷,洛杉磯郊外的小村莊最終成為一個龐大的電影城,好萊塢也無形中成為美國電影的代名詞。 …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March 13, 2017 at 10:02pm — No Comments

西方電影史(19)

第四章·美國好萊塢“黃金時代”

在我們對於外國電影發展史進行深入研究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是依照美學觀念的差異和美學觀念的演變來作為辨認和分析的依據。但是,值得註意的是,電影的發展同樣也是由重大的經濟發展來作為界定的。我們現在將要探討的美國好萊塢“黃金時代”這一章,實際上,就是針對三、四十年代好萊塢所攝制的六、七幹部的影片和所獲得的巨額利潤,並因此稱霸於世界影壇的事實而言的。 

盡管好萊塢這一時期有很多重要的電影制作者,有一些令電影藝術家、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和電影觀眾所喜愛的成功的作品,但是,美國電影卻沒有真正的美學流派。電影在美國發展成為一種工業化商業,一種娛樂的手段。同時,也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經驗被體現出來。 

 …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March 13, 2017 at 10:01pm — No Comments

[英國]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愛在海上

Love at Sea

作者簡介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1837-1909),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後一位重要的詩人。他崇尚希臘文化,又深受法國雨果和波特萊爾等人作品的影響,和英國“先拉斐爾派”的羅賽蒂等藝術家也志趣相投。在藝術手法上,他追求形象的鮮明華麗與大膽新奇,聲調的和諧優美與宛轉輕柔。斯溫伯恩詩歌藝術上的特色,對20世紀以後的外國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日我們踏上愛的陸地,

我們將去往何方?

親愛的,我們是停留,還是啟程,…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3,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美國]愛德加·愛倫·坡:致海倫

To Helen

作者簡介:愛德加·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家、批評家,美國文學史上的“鬼才”。他一生貧病交加,患有神經衰弱癥,命運十分坎坷。他有名的詩集作品有《帖木兒》《艾爾?阿拉夫》《詩集》,詩中大多是古怪、病態的形象,氣氛詭譎而神秘,處處表現出對世俗的反抗。他認為詩應該以美為目標,寫詩應該嚴格遵守格律。文藝既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也不是作家內心世界的抒發,而是一種“純藝術”,為了創造某種“預定的氣氛”而給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詩對象征派詩人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也因此被尊為唯美主義和現代派詩歌的開山鼻祖。



海倫,對於我,你那美艷

像往昔的尼斯之船,…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3,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印度]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單純如歌的愛

Love Is Simple AsA Song

作者簡介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享譽世界的印度詩人、小說家、思想家。1878年赴英留學,1880年回國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12年,自譯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轟動全世界。1913年因該詩集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躋身世界文壇,其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泰戈爾一生共出版50余部詩集,其中著名的有《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等。另外他還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以及大量的文學、哲學、政治論著等,其作品博大精深,充滿了慈善仁愛的胸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人的景仰。…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3,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讚譽,是由於它的美。

它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雍容華貴,美得絢麗嬌艷,美得驚世駭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確定、所公認了的。它的美不懼怕爭議和挑戰。

有多少人沒有欣賞過牡丹呢?卻偏偏要坐上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千裏萬裏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約而同,揣著焦渴與翹盼的心,濤濤黃河般地湧進洛陽城。

歐陽修曾有詩雲: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為天下奇。…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March 13, 2017 at 9:58pm — No Comments

曹明華·面對得到

誰說過的?在你得到什麼的同時,你其實也在失去。

得到。我們的得到總也是具體的,有形的,有限的。比如愛情,你得到的其實是許多種之一,而在想象中、在得到前才是無限的,才擁有無限多的可能。

盡可能豐富的人生,也只是人生的一種,你無疑是失去了關於單調人生的那份體驗。常年累月就只有那麼稀少的幾位朋友,閉門靜守的習慣,每每黃昏獨自漫步的滋味,又將是怎樣的呢?

當我們呱呱落地什麼都不擁有時,我們是無限的,我們面對無窮多的可能。當這個小生命穿上了第一件肚兜的剎那,就決定了他第一次只是穿它而不是穿任何其他的,就失去了第一次“其他”的機會,就破壞了他的第一個無限感。…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March 13,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陸曉光·拿不到元帥仗

中國……我們必須受苦,讓我們的子孫可以生活得愉快些。每一個人不要做他所想做的或者應該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帥杖,就去拿槍,沒有槍,就拿鐵鏟。 ——別林斯基這段話是俄國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說的。這位英勇的戰士年輕時曾想做詩人,後來他發現自己更應該、更可能做一個文學批評家時,便下決心“做新社會輿論的喉舌”。他把生命的蠟燭都燃在自己的崗位上,猶如一道閃電刺破了沙俄黑暗社會,光輝至今猶在。

每個青年,當他揚起自己生命的風帆在社會這個大海上航行時,都不會不碰到“想做”、“應該做”和“可能做”這三個問題構成的人生意義的方程式。如何解答呢?…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March 13,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偶感(選錄)

李守常君於四月二十八日被執行死刑了。李君以身殉主義,當然沒有什麼悔恨,但是在與他有點戚誼鄉誼世誼的人總不免感到一種哀痛,特別是關於他的遺族的困窮,如有些報紙上所述,就是不相識的人看了也要悲感。--所可異者,李君據說是要共什麼的首領,而其身後蕭條乃若此,與畢庶澄馬文龍之擁有數十百萬者有月鱉之殊,此豈非世間之奇事與啞謎歟?

同處死刑之二十人中還有張挹蘭君一人也是我所知道的。在她被捕前半個月,曾來見過我一次,又寫一封信來過,叫我為《婦女之友》做篇文章,到女師大的紀念會去演說,現在想起來真是抱歉,因為忙一點的緣故這兩件事我都沒有辦到。她是國民黨職員還是共產黨員,她有沒有該死的…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March 13, 2017 at 9:56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唁辭

昨日傍晚,妻得到孔德學校的陶先生的電話,只是一句話,說:“齊可死了--”齊可是那邊響十年級學生所說因患膽石癥(?)往協和醫院乞治,後來因為待遇不親切,改進德國醫院,於昨日施行手術,遂不覆醒。她既是校中高年級生,又天性豪爽而親切,我家的三個小孩初上學校,都很受她的照管,好像是大姊一樣,這回突然死別,孩子們雖然驚駭,卻還不能了解失卻他們老朋友的悲哀,但是妻因為時常往學校也和她很熟,昨天聞信後為茫然久之,一夜都睡不著覺,這實在是無怪的。…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March 13,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與謝野先生紀念

在北平的報紙上見到東京電報,知道與謝野寬先生於三月二十六日去世了。不久以前剛聽見坪內逍遙先生的噩耗。今又接與謝野先生的訃報,真令人不勝感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March 13,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心靈雞湯·拿著你的叉子

對我們來說,人死後不會立即消逝,他們仍沐浴在一種生命的光輝中。 ——馬塞爾·普魯斯特

當瑪莎的聲音從電話另一端傳來的時候,教兄吉姆的臉上總是會帶著微笑。因為她不僅是教徒中最年長的一個,而且也是最虔誠的教徒之一。所有的孩子都叫她“瑪莎姑媽”,她走到哪兒,就把虔誠、希望和愛帶到哪裏。 

然而這一次,她說話的聲音有些異常: 

“教士,今天下午您能來我這兒嗎?我需要跟您談談。” 

“當然可以,我大約3點鐘到,好嗎?”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March 13,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心靈雞湯·請幫我穿上紅衣服

任何理解生命意義的人,決不會害怕死亡。 ——托馬斯·富勒

在我做教師和健康護理員雙重身分的職業中,我一直工作在許多感染愛滋病毒的孩子們中。同這些特殊孩子們的關系永遠是我一生的禮物。尤其,從泰勒那裏學到了勇氣,讓我把泰勒的故事講給你聽。 

泰勒出生時就感染有愛滋病毒,他的母親也感染了這種病毒。從他生命的開始,就依靠藥物生活。當泰勒5歲的時候,通過外科手術在他的血腔血管中植入一個軟管,這個軟管同他背著的包裹內的泵相連,藥品掛在泵上,不斷地通過軟管,輸送到血液之中。有時,他需要補充氧氣來維持他的呼吸。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March 13,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心靈雞湯·麻雀死後飛到哪兒?

死者並沒有死亡。他們在一旁觀看並幫助我們。 ——D·H·勞倫斯

孩提時我經常想:麻雀死後飛到哪兒?我想不明白,一直對此迷惑不解。現在我看見一只麻雀沒了生命,靜靜地躺在那兒,悄無聲息。我知道它沒死。一定是什麼東西傷害了它:這種東西把它,一個迷途的靈魂,在黑夜裏帶走了。 

6歲的時候,我最要好的朋友是街上的一個男孩。我們常在沙箱裏玩,講那些早被大人忘記的事——像永遠這麼小點兒,或者講藏在床底下,衣櫥裏面的妖怪。他叫湯米,但我叫他麻雀,因為對他的年齡來說,他長得有些瘦小。現在想起他的名字有著莫大的諷刺含義:他也死了。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March 13,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心靈雞湯·最後的舞步

我們死後,會有別人來占據我們的位置。但畢竟與我們不同  ——謝爾蓋·葉塞寧

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幫助父親撿拾柴禾。我熱愛這項工作,我同父親一起到樹林中砍劈木柴。我們是男人,就像強有力的伐木工人一樣在一起幹活,做我們份內的事,要讓我們的屋子和女人們一起溫暖起來。是的,父親教我要成為一名奉獻者,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感覺。他經常和我打賭,說我不可能在500下之內劈開一塊巨大的多結的木頭。噢!我是多麼賣力呀!大多數都是我贏了,但我想他每次總是給我足夠的劈砍次數,因為他喜歡當那塊木頭在我最後(第499次)全力一擊之下,最終被劈開,我是多麼的驕傲和興奮。然後,我們推著裝滿木柴的雪橇往家走,朝著食物和一個溫暖、歡快的火堆前進,鼻子卻被凍得直淌鼻涕。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March 13,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城市薩滿」

與城市的「業餘牧師」不同的,是「城市薩滿」。

「城市薩滿」也多是源於一些理想破滅的中青年人。在「城市薩滿」中,女性相對比較少。這些人在經歷過奮鬥,經歷過打點,經歷過失敗後,他們決定放棄以往的理想和以往的追求,開始研究八卦、氣功,或者其他什麼神秘的東西。他們在開始的時候,真的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心理平衡。不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自己同樣可以贏得尊敬。於是,他決定往深研究了,同時他們還決定走出家門雲遊全國,尋訪一些有名的氣功大師,拜在他們的腳下,做他們的弟子,學習修行練功的方式方法,學習如何發氣、排氣、接氣、運氣等等,學習如何同宇宙接通,接受來自天外的信息,並學習氣功治病,氣功破案,氣功排憂等等。

逐漸成為一些人物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March 13, 2017 at 9:48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神秘的咒語」與城市人的感情判斷

在哈爾濱這座城市裡,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式和反應方式是多姿多彩的。

這裡只聊其中頗為有趣的一種。

哈爾濱的這種別樣、有趣的思維方法,又更多的凸現在企業,以及民間的交往當中。這種思維方法的重要特點,一是有讓人有莫名其妙的權威性,二是他們使用的「咒語」,既人人熟悉,又深入民心。是一種流動性廣、普及、生命力強,又活潑生動的判斷媒體。

如果有人掌握了這條法則,又能破譯其中的奧秘,他便會在人際交往中,乃至事業的發展上,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僅如此,還會因此獲得誠實、憨厚、老成、知情達理、有城府的殊榮。…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March 13, 2017 at 9:48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白酒與客人

哈爾濱是一座特別能喝白酒的城市。這一點,估計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說,過去的哈爾濱人能喝酒,是因為天氣冷,是因為機械化、現代化程度不高,更多的人要在戶外作業(便是在戶內作業,取暖也常常不盡如人意),這樣喝點酒,取取暖,無可指責。

而今,哈爾濱人仍然特別能喝白酒,就絕不是天氣冷,或者與戶外作業有關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March 13, 2017 at 9:48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