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袁筱一譯
大概是十多天前吧,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十點鐘,雅各布路與波拿巴路的交叉口,聖日耳曼-德普雷一帶。一個小夥子正從不西市場往路口走去。他二十來歲的年紀,衣衫襤褸,推著滿滿一手推車的鮮花;這是一個年輕的阿爾及利亞人,偷偷摸摸地賣花兒,偷偷摸摸地生活。他向雅各布與波拿巴路的交叉口走去,停了下來,因為這兒沒有市場上管得緊,當然,他多少還是有點惶惶不安。
他的不安是有道理的。在哪兒還不到十分鐘——連一束花也還沒來得及賣出去,兩位身著“便服”的先生便朝他走來。這兩個家夥是從波拿巴路上蹦出來的。他們在捕捉獵物。獵犬一般朝天的鼻子四處嗅著異類,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裏,似乎暗示著有什麽不平常的事情要發生了。果然,一只小鵪鶉!他們徑直向獵物走去。…
ContinueAdded by 慕課 庫 on May 23, 2017 at 11:04pm — No Comments
因為是鄉黨,那年我回商州采風時盛華陪著去寺耳。寺耳是深山僻地,一連吃罷四天十二頓的老陳漿水面,肚子都呼嚕呼嚕打雷。我罵盛華弄不來好吃的。他跑三裏路去上灣村的小飯館裏買了四個蒸饃,又要去河邊的一塊辣子地裏偷摘幾個辣子,沒想一只狗就攆上了他。山裏的狗聲巨如豹,一個咬起,遂即惹來四個也咬著撲來,盛華從辣子地邊的籬笆上拔出一根木棍,旋轉著邊打邊退,狗仍是窮追不舍。我瞧見路旁有家木材站,從鐵柵欄門的縫隙中鉆進去,他鉆不過來,他的鼻子太高,情急中把懷裏的蒸饃當石頭用,狗叼著蒸饃才跑遠了。他站在柵欄門外給我聳肩,說:“蒸饃吃到狗肚裏去了!”…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May 23, 2017 at 11:04pm — No Comments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社會上有了閑人。
閑人總是笑笑的。“餵,哥們!”他一跳一躍地邁雀步過來了,還趿著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兒八經的西服領帶——總之,他們在著裝上走極端,卻要表現一種風度。他們看不起黑呢中山服裏的襯衣很臟的人,恥笑西服的鈕扣緊扣卻穿一雙布鞋的人。但他們戴起了鴨舌帽,許多學者從此便不戴了,他們將墨鏡掛在衣扣上,許多演員從此便不掛了——“幾時不見哥們了,能請吃一頓嗎?”喊著要吃,卻沒乞相,扔過來的是一顆高檔的煙。彈一顆自個吸了,開始說某某熟人活得太累,臉始終是思考狀,好像杞人憂天,又取笑某某熟人見面總是老人還好,孩子還乖?末了就談論天氣,那一顆煙在說話的嘴上左右移動,間或噴出一個極大的煙圈,而拖鞋裏的小拇指頭一開一合地動。…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May 23, 2017 at 11:03pm — No Comments
——鄉下五年記憶賈平凹
讀了不到兩年的初中,學校便放了長假。我被劃為了1967的初中畢業生,那時我才14歲,瘦瘦的脖子上頂著一個大腦袋,腦袋的當旋上有一撮高高翹起的毛發。我總打不過人,常常人揪了那撮毛打,但我能哭,村裏人說我是劉備。…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May 23, 2017 at 11:02pm — No Comments
腦袋上的毛如竹鞭亂竄,不是往上長就是往下長,所以禿頂的必然胡須旺。自從新中國的領袖不留胡須後,數十年間再不時興美髯公,使剃須刀業和牙膏業發達,使香煙業更發達。但禿頂的人越來越多,那些治沙治荒的專家,可以使荒山野灘有了植被,偏偏無法在自己的禿頂上栽活一根發。頭發和胡子的矛盾,是該長的不長,不該長的瘋長,簡直如四人幫時期的社會主義的苗和資本主義的草。
我在四年前是滿頭烏發,並不理會發對於人的重要,甚至感到麻煩,朋友常常要手插進我的發裏,說摸一摸有沒個鳥蛋。但那個夏天,我的頭發開始脫落,早晨起來枕頭上總要軟軟地粘著那麽幾根,還打趣說:昨幾夜裏有女人到我枕上來了?!直到後來洗頭,水面上一漂一層,我就緊張了,忙著去看醫生,忙著抹生發膏,不濟事的。愈是緊張地忙著治,愈是脫落厲害,終於禿頂了。…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May 23, 2017 at 11:02pm — No Comments
在高等動物裡,個體皆由雌雄生殖細胞合併,即受精,之後發育起來的。雌雄兩種生殖細胞,形態彼此很不同,生活狀態也各異。
雄性細胞普通稱為精蟲,形狀有種種不同,但多數作蝌蚪狀,前端有較粗大的頭,後端有尾,賴尾的顫動,游泳前進。因為它極微小,肉眼看不見,所以它被人發現,比卵為遲。便在遠古時代,人已早知道鳥類皆從卵孵化,長大而來。人的精蟲被發現則已在十七世紀後半,那時發現者還以為它是寄生於人身的小蟲呢。…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May 23, 2017 at 11:01pm — No Comments
蚤是不及芝麻大的一種小昆蟲,倒生得很精緻的。背脊駝起,左右很扁,使它在毫毛中間走來走去很便利。身上生著稀疏的剛毛,腿上也有短毛的。顏色是褐色。它的眼睛很簡單,每側生一個單眼,視覺大概不很靈敏,只能分辨亮光和移動的影子。它的短觸角很短小,放在眼後的槽內。
蚤的構造未嘗不精緻,可惜它生著可惡的口器,它能刺入皮膚,吸食人的或別種物的血。吸血時把像唾液的液體,吐入傷口裡使被吸之處的皮肉腫起,並且產生不愉快的癢感。…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May 23,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古人因為「察物未精」(郝懿行批評古人的話),誤為蜾贏這種細腰蜂只有雄的,沒有雌的,它只能捕捉叫做螟蛉的小青蟲封在泥房裡,養成為自己的兒子以傳代。因了這種傳說,人們遂叫領別人的兒子為己子為「螟蛉子」(又稱義子),並且通俗又叫蜾贏為螟蛉蟲了。…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May 23,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內容摘要:文學語言不僅塑造生動的文學形象來感染人,而且,其自身也成為對讀者富有巨大感染力的、韻味深長的藝術形象。漢語形象則是指,建立在漢語基礎上的語言形象。一方面,文學形象是建立在語言形象的基礎之上的,另一方面,語言形象具有自身的意義,可以和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形成有趣味的對話關系。
把語言作為一個審美形象來理解和把握,也就是相信文學語言本身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而不是像傳統的文學理論所認為的,文學語言僅僅是表達意義的工具和手段。在這里,我們講語言的形象,指的是文學語言不僅塑造生動的文學形象來感染人,而且,其自身也成為對讀者富有巨大感染力的、韻味深長的藝術形象。漢語形象則是指,建立在漢語基礎上的語言形象。…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y 23,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當電影《致青春》成功戳中所有人的青春與懷舊情懷,當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和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在歷史面前再次觸碰苦難,當羅大佑的演唱會在多少人的腦海中打開青春紀念冊,當藍精靈、變形金剛、奧特曼在80後的青春紀念冊中打開童年憶往,當央視春晚小虎隊再次聚首重出江湖演唱熟悉的歌曲,當同學戰友聚會突然變得頻繁起來等等,懷舊儼然成為一種社會情結。在時光的過濾中,人們通過一個個懷舊事件賦予過去價值和意義。…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23,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引言
近年來,上海城市文化研究是一門顯學,特別是大眾媒介的老上海懷舊引發了李歐梵、張英進、孫瑋等學者的關注,但是學術界對於上海身邊的蘇州——一座具有濃厚懷舊色彩的城市卻沒有給予太多注意。不過,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明清兩代,蘇州可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之城,對蘇州這樣一個曾經繁華的古城,進入現代之後,它經歷了哪些變化,電影等現代媒介如何敘述和展現它,其實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發掘本土文化資源,重建城市自我認同已為新潮流。在此背景下,對蘇州這樣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傳統的古城加以考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現代大眾傳媒的視覺建構,世人可以深入體察傳統城市面對變化世界的一種“複雜的情感”。…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23,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一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小說《上來透口氣》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叫喬治•保靈的保險推銷員為了擺脫庸碌的家庭生活與乏味的工作狀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打算回到童年生活的小鎮下賓菲爾德,希望重溫往昔的美好時光。記憶中故鄉的各種味道,故鄉的青山綠水以及釣魚的樂趣,都是目前的生活所不能給予他的。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當他驅車抵達那個令他魂牽夢縈的故鄉時,所見的一切令他大失所望。記憶中的美好景象早已破敗不堪,“下賓菲爾德已被吞沒,並像秘魯那些消失的城市一樣被埋葬了”。…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23,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屋子裡有許多種小蟲,和人一起住著。最熟知的是臭蟲和跳蚤,它們住在地板的隙縫裡以及被褥等下面,因為要咬人吸血而出名,和被人憎惡。舊書和舊衣服中還有蠹魚,也差不多的有名,它的像魚的身子,閃著白色的銀光,很引人注意,雖然從不咬過人,只因要咬壞書籍和衣服,往往不能得到人們的寬恕。此外更有雖常見,但是不惹人注意的小跳蟲。它比衣蚤還要小,常在桌上爬行的,如果驚動它,便忽然跳去。較少見的是書蠍,擎著兩雙和身體比例起來太長的鉗,會在這裡或那裡行走著。但是在最近三年中,我只在桌上看到過一次,這當然是不去搜尋它的緣故。…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May 23, 2017 at 10:59pm — No Comments
在學校的近旁,你有時會看見學生們帶了些玻璃器,在春水灌溉過的稻田中,或路旁清水的池沼裡的水草間,找尋些什麼。他們是在找尋水螅。水螅是不引人注意的著生在水草等處的小生物。它的身體像條橡皮管,底下蒙住的,上端有一口,口旁生著六條或更多的觸手。它的身體細到像針一般,只有幾分(1分等於0.0033米,全書同)長,顏色普通淡褐色,但也有綠色的。它是小動物,用觸手捕食更小的動物吃。它的身子和觸手會伸長,也會縮短——縮短到像一個線結。如果把它捉來,養在平邊的,即方形或長方形的培養器內,放些水草和水蚤進去,置在近窗口處,它便生活在向陽的一面,可以觀察它的生活史。…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May 23, 2017 at 10:59pm — No Comments
喝了伏特加之後用啤酒漱口。每天上午
我在門上掛一塊牌子:
出去吃午飯
可是誰都不當回事;我的朋友們
看看那個牌子,
有時留張紙條,
要麽他們喊——出來玩吧,
雷—蒙—德。
有次我兒子,那個混蛋,…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y 23, 2017 at 10:59pm — No Comments
沈思的農夫
淋著雨踏步
在未耕種的田裏,雙手
插在兜中,
在他頭腦裏
莊稼已經種下。
寒風吹皺
棕黃野草間的池水,
四面八方
世界冰冷地向前滾動:…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y 23, 2017 at 10:58pm — No Comments
織錦帷簾旁邊那幅畫
是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這張叫做長沙發
而不叫大沙發,這張是長靠椅,
留意一下裝飾華麗的椅腿。
把你的塔布什帽掛起來,聞聞你眼睛下面
燒焦的軟木味,那就理理你的束腰外衣吧。
現在該是紅色寬腰帶和巴黎了;一九三四年四月。
一輛黑色的雪鐵龍在馬路邊等,…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y 23, 2017 at 10:58pm — No Comments
是個相當不錯的早晨。一層薄薄的雪
覆蓋著大地。太陽漂浮在湛藍的
天空中。海是藍色的,視線盡處,
變成了青綠色。
連漣漪也沒有。風平浪靜。我穿上衣服,
出門散步,——心想在未得到
大自然的啟示前,決不回來。
我經過倒伏彎曲的古樹旁,穿過…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y 23, 2017 at 10:5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