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慘了!”掙開眼,老趙大叫一聲:“要遲到啦!”為了設計《巴生創意節》請柬,他昨晚很遲才上床。八點十分,還差二十分鐘,一群新加坡青少年乘坐的火車就將入站。
一面梳洗,一面留神火車聲,他胡亂的想,還是老式火車好,老遠就呼呼的拉笛。電動火車少了那麽點黑白電影的情調。
老趙從城南老店樓上的畫廊走下來,往火車站快步沖去。遠遠看到站裏沒車,他鬆了口氣,在路邊攤買了兩塊娘惹綠豆沙糕當早餐。趁著小販在找錢,他把糕往口裏送,拇指和食指捏著糕下的香蕉葉,卻怎麽也撕不下來。…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ly 21, 2014 at 3:00pm — No Comments
本文系作者與朱維錚教授共同編著的《維新舊夢錄》一書的序言。該書副標題為《戊戌前百年中國的“自改革”運動》,系十九世紀中國的時論選集,旨在通過不同時間、不同人物從不同視角呼籲清帝國實行“自改革”的代表性論著,展現晚清“變法維新”形成思潮和運動的迂回曲折的歷程。書前附有和朱維錚撰寫的導讀《晚清的“自改革”與維新夢》。分別由大陸的三聯書店和臺灣的商務印書館在兩岸出版,按照兩位編者的不同意見分別命名為《維新舊夢錄》和《未完成的革命》。鑒於兩岸出版環境的不同,本文在大陸版和臺灣版中略有不同。
1.十九世紀的世界?
…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July 21, 201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二00二年時我度過了四十歲生日,那年我出版了回顧自己來時路的散文集《我的天才夢》。到了二○○三年出版完採訪教育議題的《危險心靈》後,我發現某種心灰意冷的感覺正在?釀中。寫完《危險心靈》時,臺灣正流行SARS,整個臺灣仿彿就要沈淪了。不曉得為什麼,那種末日式的夢魘,竟強烈地呼應著我內在的某種荒蕪。
像我這種在七0年代度過青少年的五年級世代,和臺灣的親密關係其實是很特別的。那時候,我們在長大,臺灣也在長大。不管是身高、體重,知識、事業,甚至是民主、自由、進步、繁榮……都用一種驚人的面貌,每天在變化。儘管那時候很多事物都還匱乏,可是我們和臺灣充滿了希望與生命力,仿彿所有的不義、不公都可以改變,所有的美好都可以實現,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所許應………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20, 2014 at 4:00pm — No Comments
我家屋後有一片老橡膠園盤踞在鬧市中心幾十年後,終於被砍伐興建房屋,俗語說:樹倒猢猻散,這裏應該改作樹倒禽飛獸逃。
然而,飛禽可以展翅高飛尋找它們的棲身之所,走獸卻遭遇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悲慘命運,因為四周圍都是人煙稠密的住宅區。它們仿佛來到了絕境。
根據那個駕鏟泥機司機說,被他輾死的蛇類大約有幾十條,而那些僥倖逃過劫數的蛇類唯有往人們的房屋竄。
因此,與這片橡林為鄰的左鄰右舍家家戶戶包括我們都談蛇色變,擔心那些蛇把我們的家當作避難所,而我們真是黴運當頭,竟然率先被蛇類瞄中。…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ly 20, 2014 at 12:00pm — No Comments
習慣,就是時間累積而來的一種動作。
早上,我總是走進7-eleven。走了走,
東選西選,還是選回了每天吃的三明治。
進到辦公室坐下後,總是開了機收信,
然後放歌,看了看,上選下選,
還是聽起了那首最愛聽的。
開始寫程式前,
總是洗了洗杯子走近飲水機,
看著瓶瓶罐罐,…
Added by 韓育容 on July 20, 201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在油站添油得排長龍,人自然會等到有點神經質,從山上滾下山后,再去添油時,才發現我把小藍的肚臍遺留在山上的油站,那時真是愧對小藍。原來這一路下山,小藍都敞開著肚子,飽受冷風吹。后來想,其實沒有肚臍也好,以后添油就更簡單方便了!
之前當導游的學弟來山打根游玩,順道把我叫出去一起吃晚餐。后來和學弟聊起,才發現當導游有很多趣事,還說如果能夠說幾種“稀有”外語,在旅游業是很值錢的。目前,旅游市場缺乏能說流利德語的導游,如果有導游資格還能說德語,那每天的導游津貼是高達三百令吉。
(Feature Photo: Kundasang…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July 19, 2014 at 7:18pm — No Comments
那一刻,我發現原來我也會生氣
● 陳月里 ● 畫家 ● 八十四歲
● 獨居二十四年 ● 台北縣汐止
陳月里年輕時靠自修考上秘書學校,
並在當時人人稱羨的外商公司工作。
生活隨處都是陳月里畫畫的題材,
這是和女兒外出喝茶時畫的作品。
不論晴雨,陳月里都會出門寫生,…
Added by 韓育容 on July 18, 2014 at 9:25pm — No Comments
聖咪迦勒與諸天使教堂即使經歷戰火,它始終像百多年前那樣,站在那裡。儘管官方說那條通往教堂的路稱為“山頂路”,但當地人還是“教堂路,教堂路”地稱呼著通往百年教堂的必經之路……
盛產木材和油棕的山打根,有著一座逾120年歷史,用石塊築成的聖咪迦勒與諸天使教堂(ST Michael’s and All Angels Church)。
這教堂為何是以石塊而不是木材所建的呢?這事十分值得考究。
雖說以石塊建成的教堂在大馬很常見,但同時擁有百年歷史,並且坐落在山打根,那就真的是很少見了。…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July 16, 2014 at 10:25pm — No Comments
一位經驗豐富的婚姻顧問在他的退休
的歡送會上,應邀發表感想。
他要大家猜猜看,今天的婚姻問題中
最可怕的殺手是誰?有人猜是「溝通」
,有人說是「個性不合」,
有人覺得應該是「經濟壓力」,甚至
有人說可能是「對配偶失望」,這位
充滿了智慧的長者看了看四周的人,
慢慢地說出答案:「這個殺手的名字…
Added by 韓育容 on July 16, 2014 at 9:30pm — No Comments
父親逝世,我的心裏雖然悲痛萬分,但我沒有呼天搶地,沒有嚎啕大哭。我記得醫院的醫生說,這就是人生,逃不過的一關,應該堅強點,提起精神,替父親辦理身後事。醫生說得對,我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什麽親戚,父親的喪事,由我一人包辦,我必需提起精神來料理父親的身後事。
林安娣實在是個大好人,他知道我孑然一身,責任重大,幾乎把家裏的人都叫來幫忙。因為她是一個義工, 對於辦喪事很有經驗, 我一切交由她作主, 聽她指揮.
辦完父親的喪事, 我身心俱疲, 整個人仿佛虛脫了. 我特地向公司多請了一天假, 在家裏休息.…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ly 15, 2014 at 12:24pm — No Comments
窺覬前來要抓風老大三個孩子,不僅只有白萬城一行人而已!
與東海幫同樣結下樑子的吳鳳興,相同都是在怕東海幫會尋仇,瞭解到這一點,白萬城定會先行一步找到那這三個孩子的下落,吳鳳興身邊因此帶著僅存下來幫眾,及一些不滿呂玲的人馬,躲身在白萬城後頭一路尾隨。
吳鳳興:「小鬼,我是來接你們。」
風子龍:「你們是誰?」
吳鳳興:「風老大,還有你那些叔叔們的朋友,帶走。」
…
Continue對一位修讀文學系並曾經投身創作的人而言,商業市場操作顯得俗不可耐。
作品好不好端視銷量高低,如果沒人出錢就毫無價值。即便作品好同時吸得了金,其原初的表現力也將大打折扣。舉個例子,樂團Radical Face (見圖)作了首悅耳動聽的歌曲〈Welcome Home〉。你很可能沒有聽過歌曲名字,但只要提到著名相機尼康的廣告歌,腦袋應該馬上發亮了吧!自從人們進了電影院,這首歌和尼康相機變成了夫妻。儘管如此,“俗不可耐”的商業和金錢在資本主義世界裡,也發揮著和藝術一樣的跨越種族、國界的功能,其力量甚至更強大。…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13, 2014 at 11:39pm — No Comments
護士帯我去見醫生, 醫生神情嚴粛地對我說: “你爸爸已經走到了人生道路的盡頭, 我看是這幾天吧! 如果你不讓你爸爸在醫院過世, 最好是載他回去.
醫生等於在我面前宣佈我父親的死期, 我聽了心弦一陣抽搐, 淚水奪眶而出. 醫生拍拍我的肩膀, 安慰道: “別太傷心, 這就是人生, 每個人都逃不過這一關, 堅強一點, 打起精神, 準備替你爸爸辦理身後事.”
我問醫生是不是即刻要載父親回去? 醫生說這種事很難說, 當然是越快越好, 即使現在要回都可以, 醫院有救護車, 很方便.
我聽了立刻打個電話給林安娣, 問她有沒有空, 能不能去我家把父親的房間打掃一下, 因為我父親要回家. 安娣的聲音充滿驚詫, 她說:…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ly 13, 2014 at 12:19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韓育容 on July 12, 201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看美濃,便是要以眼穿透這些人為硬體而看往它的平疇、看往它的遠山、看向它的東門城樓、看向參差起伏的小小菸樓,便這麼眼如垂簾的看,不特別盯著細節,有時更要把握暮靄蒼茫那短暫時刻,看夜幕之前的隱約美濃。
心目中台灣最美的地方?好難的一個問題。
若說景致最震撼人心、最富台灣高山險峻奇絕難抵而又美極,我能想到的,便是花蓮太魯閣。
太魯閣自中橫牌坊進入,向西走,先遠望長春祠,不久進入燕子口,最好步行一段,再至九曲洞,最終至天祥。這樣一段風光,堪稱全台灣最教人驚嘆鬼斧神工的絕景,確實不錯,但那是遊經,不是停止;你不能每日如此,不能每個早晨在此散步、每個黃昏在此仰望夕陽。…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2, 2014 at 9:00pm — No Comments
吉隆坡地陷現場出現“貼膠布阻止裂縫擴大”,並在面子書和社交網站當成笑話廣泛散佈,反映了我們已陷入想當然爾的單向思維!
在社交網站無孔不入的今天,許多人一機(手機)在手,拍照是舉手之勞,貼上社交網站更是輕而易舉,所以看到甚麼無暇思索的舉機就拍,然後第一時間貼文成了“搶先報道”的“公民記者”。
要拍甚麼要貼甚麼,那是個人的權利;在甚麼都可以講人權的年代裡,我行我素就是我的權利,根本不考慮後果和所應負的社會責任。
(Featur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July 12, 2014 at 9:00pm — No Comments
白萬城豈可能不知道那幾幫人的意圖,內心更是明白,東海幫風老大首當其衝絕對不會放過他!
狡兔有三窟,葉大盛在出了事之後,白萬城早已事前安排好接替他的部署,事前逃走,並且也…做了絕對手段。
當風老大率領東海幫,趁著夜黑風高,賭場內聚集了許多賭客,事前探聽到白萬城還在賭場坐鎮。
風的動靜…破窗而入!
風老大:「小柯住手!快逃。」…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July 12, 2014 at 8:30pm — No Comments
最近, 林安娣大概是太忙吧! 叫她的女兒代她來我家做工, 我覺得很過意不去, 她來幫我是義務的, 現在她既然分身乏術, 我不應該再麻煩她了. 再說我家裏少了一個父親, 工作少了很多, 我自問自己可以應付.
我跟介紹林安娣來幫我做工哪位同事商量這件事, 他眨著一雙鬼眼, 嘴角泛起一絲神秘的微笑說: “我正要跟你談這件事, 不瞞你說, 林安悌不是分身乏術, 而是要給她的女兒制造機會.”
“給她的女兒制造機會?” 我聽了滿頭霧水, 感到莫名其妙.…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ly 12, 2014 at 7:39pm — No Comments
沙巴土著的服飾,雖說相互影響,但也有取經海外,除了來自中國少數民族服飾,也有說法是深受菲律賓影響。不過,從哪裡來不重要,重要的是穿戴得怎樣,和怎樣佩戴,這在沙巴都是一門學問……
如果你有仔細追看“沙巴的故事”,就會發現很多土著的傳統服飾,都是以黑色作為主要色系,展現他們之間不一樣特色的,就是彼此的飾物和衣服上的圖案。
為什么沙巴土著的衣服都以黑作為主色?這個問題,我一時三刻也答不上來。有的說,是因為早期遷居到婆羅洲時,黑色布料是最容易找到的,基于環境條件限制的因素,黑色容易從植物裡搾取,用以染布裁衣。…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July 12, 201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在感情中,能給對方百分百的呵護、
安全感,是最最重要的。
不論年齡大小與否,真誠地深愛著彼此,
才是對於這段感情給予最真心的回饋!
每個人的感情觀不一,
當然喜歡的年紀大小也就不一定;
熟男,能有多少魅力吸引著女人的心?
不在乎世俗對於年紀的評價,
不可否認的,年齡,…
Added by 韓育容 on July 11, 2014 at 9:5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