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識 庫
  • Female
  • Boon Lay
  • Singapo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史識 庫's Friends

  • INGENIUM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Baghdad Janim
  • Suyu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史識 庫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史識 庫's Page

Latest Activit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嫣然·印尼華人回歸大陸的歷史~~ 時代背景:1958–1961年間,印尼國內實施一系列針對華人的經濟與政治政策(又與印尼當時的反帝、印尼化政策相關),再加上中印、中美冷戰格局與中共對海外華僑的動員與接收政策,使得大量身處印尼的華人選擇或被迫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或離開印尼、流入第三地)。(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ssessment) 規模與構成 — 不同研究估計數字不一:有研究指出1950s–60s…"
yester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Harry Quah 柯昭興's photo
Thumbnail

HARRY 柯昭興: Maritime Silk Route @ Sabah

"嫣然《絲路上的南海東籬》 Yan Ran: Eastern Fenc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簽字》 一紙紅印,指尖按下。 他不識字,只見掌心張開成海。 吏員說——去一年,回來便有錢。 誰知那一印, 是與故鄉的告別書。 墨未乾,船已鳴笛。 浪花蓋過了人聲。…"
Sun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Harry Quah 柯昭興's photo
Thumbnail

HARRY 柯昭興: Maritime Silk Route @ Sabah

"嫣然《絲路上的南海東籬》 Yan Ran: Eastern Fenc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失語者的歌 婆羅洲的森林裡,仍有古語迴盪。 詞句,如被潮水吞沒的經卷。 我們拾起、拼合,讓它重新發聲。 缺了族群的系譜, 終將遺忘在時間的海霧中。 Song of the Speechless In Borneo’s forest, the ancient tongue still echoes— words like…"
Satur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Harry Quah 柯昭興's photo
Thumbnail

HARRY 柯昭興: Maritime Silk Route @ Sabah

"嫣然《絲路上的南海東籬》 Yen Ran: Eastern Fenc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命運共同體的黎明 晨光映在港灣,貨艙與心艙一樣滿盈。 中國與婆羅洲,不再是遠方的名詞。 我們共飲赤道的雨,共築未來的城。 和平的潮水,輕拍著歷史的肩膀。 一切從海上開始,歸於眾土。 Dawn of a Shared Destiny Morning light glimmers on the bay, Cargo holds and hearts full,…"
Satur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Harry Quah 柯昭興's photo
Thumbnail

HARRY 柯昭興: Maritime Silk Route @ Sabah

"嫣然《絲路上的南海東籬》 Yen Ran: Eastern Fenc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東籬之外的文明之花 有一種花,只在赤道綻放, 花名不曾記載,如婆羅洲的 故事。吸納中原的墨香, 吐露南海的大氣。 人來人往間,花瓣落成 一條閃光的海上絲路。 The Blossom Beyond the Eastern Hedge The Flower Beyond the Hedge A flower blooms only at the equator,…"
Satur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Harry Quah 柯昭興's photo
Thumbnail

HARRY 柯昭興: Maritime Silk Route @ Sabah

"嫣然《絲路上的南海東籬》 絲路的熱帶心跳 這裡的河流比絲綢更柔軟, 蜿蜒著華人與達雅族的故事。 市場的香料與瓷器交錯成詩, 每一次交易,都是文化的問候。 婆羅洲,正是海上絲路的心臟在跳動。 Yen Yan: Eastern Fenc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The Tropical Heartbeat of the Silk Road Here, the rivers flow softer than silk, meandering through…"
Fri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Harry Quah 柯昭興's photo
Thumbnail

HARRY 柯昭興: Maritime Silk Route @ Sabah

"嫣然《絲路上的南海東籬》海上婆羅洲的回聲 風從南中國海的盡頭吹來, 掠過婆羅洲的椰影與香料氣息。 古老的港口再次張開懷抱, 帆影起落之間,是歷史的呼吸。 海潮未老,只等一聲「啟航」。 Yen Ran — “Eastern Fenc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Echoes from Borneo Across the Sea The wind drifts from the far edge of the South China…"
Frida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愛墾學術:二戰結束80週年,日本文創活動 在2025年太平洋戰爭(即二戰亞洲‧太平洋戰線)結束80 週年之際,日本舉辦了多項融合歷史記憶、文化創意與全民參與的紀念活動,藉由展覽、文創、閱讀推廣等多元形式,引領當代社會進行反思與共鳴。以下整理主要文創與紀念活動,讓我們一窺其豐富意義與對話方式。 全國性展覽與博物館聯展:以多元媒介傳遞記憶 「終戰—戰爭的終結與戰後的開始」特別展:國立公文書館於2025年8月8日起展出「終戰詔書」原件,作為對戰爭結束歷史文獻的重現與見證…"
Sep 5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文化閱讀推廣與書店活動 “被爆・終戦80年”讀書展(Book Fair):出版文化產業振興基金會在全國 1,000 家書店推出「被爆・終戦 80 年」書籍展覽,集合 37 家出版社的 75 本推薦書籍,透過閱讀強化跨世代對戰爭與和平的理解 (公明党)。 地方論壇與和平紀念儀式之連結 廣島8月6日和平紀念典禮:每年舉辦的和平祈念式典包括默哀與獻花,2025 年 迎來第 80 次舉行,提醒我們勿忘原爆悲劇與珍惜和平 (Magical Trip)。 長崎原爆 80…"
Sep 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愛墾學術:家庭vs社會-大叙事vs小叙事在~~《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第一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1:反俄狄浦斯》中,作者德勒茲與加塔利對精神分析的批判稱,傳統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如何將所有慾望都框定進俄狄浦斯結構中。第二章〈社會機器〉(Chapitre 2 : Les machines…"
Aug 26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續上)這裏舉幾組例子來對比,釐清「家庭場域」式戰爭敘事與「社會場域」式戰爭敘事之間的差異,以及它們在國際市場的效果: 一…"
Aug 25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愛墾APP:南海“契合”是否開始遥遠~~當我們習慣於和平,會不會就忘了它其實從來不是理所當然?7月27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與一群來自東南亞及亞太地區、具有豐富外交與國際政策經驗的前高官與專家,共同發表了一則題為《砲火必須止息》(愛墾中文評註翻譯)的公開聲明。這份聲明由他們所組成的「和誼圈」(The Amity…"
Jul 28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黑山詩人(Black Mountain poets),有時也被稱為投射主義詩人(Projective Poets)是20世紀中以北卡羅來納州黑山學院為中心的一群前衛後現代主義詩人…"
Jun 7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甘德政時評 今時不同往日:習近平再訪大馬,華社只剩「看熱鬧」的份? 最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闊別12年再度訪馬,但跟2013年他首次國事訪問馬來西亞相比,感覺嘛,只能說:今時不同往日。這回,幾乎和本地的華社、華團、華商沒什麼直接關系,頂多只有「看熱鬧」的份。 講真,2013年那一次,我可是親身參與,當時我在馬中貿易相關單位打工,在幕後幫忙協調工作,雖然只是小咖,但也有少少發言權。那次有兩場重量級活動,讓我記憶猶新:大馬華社歡迎習近平主席午宴和馬中經濟峰會。…"
Apr 19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再訪馬來西亞,中馬關係如何開啟新的「黃金50年」? 4月16日,習近平主席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活動密集展開。 時隔12年再次訪馬,如何續寫「綿延千年」的傳統友誼?如何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讓我們透過時間,讀懂習主席這次歷史性訪問。 1、歷史性訪問 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東南亞,其中一站就是馬來西亞。 時隔12年,習主席此次馬來西亞之行對推動中馬關係提質升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馬來西亞高度重視習主席此訪,給予高規格接待。 15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Apr 18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2、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 去年,中馬兩國隆重慶祝建交50周年。今天,中馬關係如何開啟新的「黃金50年」,備受矚目。 2013年習主席訪馬期間,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23年,習主席同訪華的安瓦爾總理宣布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開啟了雙邊關係新的歷史篇章。 今年此訪,中馬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提質升級達成新的重要共識——共同打造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 如何理解中馬命運共同體的「高水平戰略性」? 先來看「戰略性」。 習主席在同安瓦爾總理會談時,就建設高水…"
Apr 17

史識 庫's Blog

舒慶祥·從友聯出版社成冷戰工具說起

Posted on March 1, 2024 at 12:00am 0 Comments

歷史終於解密了,也證明歷史上確有此事,所謂紙包不住火,就是這個道理。感謝南方大學學院華人族群文化研究所主辦的這一場人文沙龍講座會,邀約許維賢博士前來主講「從亞洲基金會檔案看友聯出版社在全球南方的文化冷戰; 講座會由莫家浩博士主持。



在3月7日晚舉行的這場講座會,聽到了許維賢博士以他找到的史料,佐證了上世紀50至70年代,在東西方冷戰方酣之時,美國中情局通過亞洲基金會,以出版《學生周報》及《蕉風》及其他刊物、課本及教科書從事各種活動,他以雙方簽署的協議、信函等,說明這活動的無孔不入。

筆者身處那一個的年代的人,在校讀書時身歷其境,目睹了許多發生在眼下的事,也深有體會。相信當年其他有在場的人也會牢記這事件,許博士的講演內容,最大的意義是驗證了當年確實有一件事。…

Continue

雪裡紅·自我民族誌與俗民紀錄片 4

Posted on October 16, 2023 at 9:05pm 0 Comments

同樣地,「自我民族誌」內容是否真的發生過?作者詮釋與記憶是否正確?「自己的故事自己講」一定較不可信嗎?或其實更接近真實?自己的故事讓別人講,就是讓渡了主體性嗎?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不是自我民族誌文體/範式最重要的價值。在並未「蓄意」扭曲、欺騙、操弄前提下(筆者自身都無法覺察則不在此列,那是關於文本為何不可能百分之百客觀、民族誌內容為何無法宣稱絕對權威的討論,可參考文章開頭提及之反思文化與書寫過程的論辯),民族誌內容引起具相似經驗者共鳴,或給予有不同生命經驗者多元思考角度,那麼,一則記錄了人類社會生存軌跡,一則開啟了理論對話空間。若有此用途,對於內容公共性、普遍性、可信度之質疑,恐怕不足以否定自我民族誌存在意義。更有甚者,人生活於社會之中、是生活環境的產物,任何個體經歷勢必連結到更大脈絡,各種議題透過單一個體向外輻射、縱橫交錯,演示出多層次、大尺度之資訊、圖像。因此自傳式民族誌雖以一人為中心,說的卻是群體的故事。…

Continue

雪裡紅·自我民族誌與俗民紀錄片 3

Posted on October 2, 2023 at 11:00pm 0 Comments

針對此部紀錄片之評論,多篇指出,美中不足的是,因攝影機終究只掌握於少數人手中,作品多大程度呈現出「真實」,並顧及群體內部異質性,仍有辯論空間。評論者指出,當地人熟悉並活用媒體科技、技術後,透過自身視角對現況、文化、社會組織創作出一套視覺再現形式;這套形式再由具動機與社會資本、科技能力的創作者傳播、強化、清晰化、再形塑。過程中,特定創作者有機會透過製播媒體來展示其個人認知的部落生活與文化,影像作品或許摒除了外部觀點可能隱含的偏見與曲解,但是否呈現「完整」、「具代表性」之在地觀點,是面面俱到或一家之言,卻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

Continue

雪裡紅·自我民族誌與俗民紀錄片 2

Posted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6:00pm 0 Comments

本文「俗民紀錄片」(或稱「民俗學電影」)中的「俗民」概念並非指涉業餘或未受過專業訓練者,而是採用Sharon R. Sherman 所著Documenting Ourselves: Film, Video, and Culture一書定義之「folkloric film/folkloristic film/folklore documentary」,與「民族誌電影」(ethnographic film)有所區別:「ethnographic…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