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kov
  • Female
  • Yen, Kedah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Zenkov's Friends

  • Sindumin
  • Malacca 皇京港
  • Copil
  • Bir Tanem
  • 厚數據才厲害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Taklamakan
  • SRESCO
  • KyrGyz
  • Kehtay Dream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Gifts Received

Gift

Zenkov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Zenkov's Page

Latest Activity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6.A Canvas in a Photograph A two-dimensional image becomes something three-dimensional on the body and then, through photography, again, something two-dimensional. In the process, the living canvases "change the 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s of…"
5 hours ago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Although this is sometimes the case with ordinary photoshoots as well, it is usually much more present in bodypainting due to the greater difference. This becomes particularly clear when the painted model represents something non-human or even…"
10 hours ago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電影經典台詞: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於1997年導演的電影,取景地點是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杭汀 (Will Hunting,Matt Damon飾演)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辛馬奎爾(William Robin飾演)和朋友查克(Ben…"
Friday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愛墾的梗:開AI玩笑 提詢者:你是不是很謙虛? AI:還好還好。 提詢者:那你是不是很驕傲? AI:還好還好。 提詢者:你这算什麽答案? AI:我原来是給政客開發的系统 愛墾評註: 只要我們還能開AI玩笑, 就不怕AI勝過我們; 有一天AI倒回来開人類玩笑, 就當真要憂慮了。"
Sep 10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3.跨媒介敘事與符號擴展 布希亞的理論也幫助我們理解「跨媒介敘事」的可能性。在超真實時代,文化符號可以在不同媒介間自由轉換,並在流通中不斷增殖。例如《哈利波特》不僅是一系列小說,更是一個橫跨電影、舞台劇、遊戲、周邊商品的龐大「符號宇宙」。同樣地,中國科幻作品《三體》也在影視化、遊戲化和周邊文創的推動下,成為超越文本的文化現象。這種符號擴展的能力,使文創得以持續創造新的價值與市場空間。 4.創造沉浸式超真實體驗…"
Sep 7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同聲異曲的和平:兩岸三地「太平洋戰爭結束80週年」紀念活動的文化張力 前言:共同的時間節點,不同的語言 202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滿八十週年。這一歷史節點,不僅是全球共同紀念的時刻,更對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而言,承載著複雜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政治。在這個「和平80週年」的名義之下,三地紛紛舉行各種紀念與文創活動,看似共享同一主題,實則各自展現不同的語言與姿態。 從宏大的閱兵,到地方化的展覽,再到品牌聯名的紀念商品,這些活動不僅是文化表演,更是一種歷史敘事的再生產。更有意思的是,…"
Sep 6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三、台灣:生活化與文創化的「日常和平」 台灣的紀念方式,顯著不同於大陸的莊嚴或香港的折衷。這裡的「和平80週年」更傾向於文化生活化的表達。 公共藝術與城市展覽:台北市公共汽車站設置「終戰80週年」攝影展,將歷史照片帶進日常空間。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紀念音樂會,信義區舉行嘉年華,將戰爭記憶轉化為市民參與的文化盛事。…"
Sep 4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愛墾學術:身份的焦慮 在《身份的焦慮》(Status Anxiety,2004)中,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深入探討了現代人如何在尋求社會地位與他人認可的過程中,感受到焦慮與不安。這與我們在社群媒體上對留言、讚數、關注者數目的過度關注密切相關。德波頓的分析和建議提供了一些有力的視角,幫助我們面對這種「為虛幻的認可而受傷」的現象。 以下是他書中核心觀點與應對建議的整理: 1.現代社會中的地位焦慮本質 德波頓指出,地位焦慮(status…"
Sep 2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愛墾網APP:從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學派角度分析顧彬的“新離騷”~~ 不要再提 什麼戰爭和驅逐。 我們夠傷感了。 沒有緣由我們都會流淚, 更別提什麼剝皮抽筋 讓一萬個人 分食自己的肉。   不要再提什麼跳樓, 什麼末日和憂郁症。 我們寧願虛無 在生前死後 在懷疑前失望後。   不要再提 什麼意義和邏輯。 更幸福的是一塊石頭, 一片雲和一陣微風。   若不是生前死後, 我們但願無舌 無耳無目。 這首詩從…"
Aug 18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二、情緒先於邏輯與意義: 詩中多次出現對「意義」、「邏輯」、「語言」的拒絕: 「不要再提 什麼意義和邏輯。」 這是一種對理性主導世界理解方式的拒斥。詩人說「更幸福的是一塊石頭,一片雲和一陣微風」,這些自然元素都沒有語言與自我意識,也不具有「意義」,它們只是存在,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承載了一種純粹的感受狀態,即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謂的「純情動」(pure affect)。 三、無器官的身體與去感官的慾望: 結尾詩句: 「若不是生前死後, 我們但願無舌 無耳無目。」…"
Aug 17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愛墾APP:Erik Erikson是德裔美國心理學家,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是理解人類一生心理發展過程的重要框架之一。此理論主張:人在一生中會經歷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涉及一個核心的「心理社會衝突」,其解決方式將深刻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與人格特質。 第八階段:老年期(約 65 歲以上) 核心衝突:自我整合(Integrity) vs. 絕望(Despair) 這個階段是 Erikson…"
Aug 7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愛墾APP:退休學者的心理學與學術倫理——以〈學術殿堂叙事〉個案為省思 一、前言 在〈學術殿堂叙事〉中,作者以極具批判性的語調評論部分退休學者「退而不休」的行徑,強調「學術需與時俱進」、「過去的榮耀不足以為當下學術背書」,甚至認為「不讀新書」等於「學術淘汰」。這段敘事表面上是對學術品質的堅持,實則蘊含了複雜的心理動機與倫理價值判斷,值得深入探討。 本文將從心理學與學術倫理兩大面向剖析此案例,進一步探問:退休學者在學術場域中,應扮演何種角色?學術貢獻與參與的標準,是否真能以…"
Aug 6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藝韻

"[日落] 我回憶起一次特殊的日落。它給我的自行車鈴添上了一抹餘燼。頭頂上方,在電話線的黑色樂譜之上,一些深紫色的、邊緣是火烈鳥的粉紅色的長條雲呈扇形一動不動地懸在那里;整個景象宛如色彩和形狀構成的奇妙的歡迎儀式!然而它在消失,其他一切也在逐漸變暗;但是就在地平線上方,在一片明澈的青綠色空間裏,在黑色層雲下,眼睛發現了一片遠景,只有傻子才會把它誤認為是這次日落或任何別的日落的額外部分。…"
Aug 1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愛墾APP:文化創意發生論共鳴點~~回顧中國文學理論發展階段,兩晉至唐宋(陸機、劉勰、鍾嶸和姜夔)強調情感與形式的交融,形神並重,詞語為情志載體;南宋姜夔以詞為情感深層書寫,展現文人情志的高雅疏淡風格。與西方哲學家班雅明的“靈光”比較下,我們可能發現文化創意發生論共鳴點。…"
Jul 30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二、共鳴分析:形神與靈光——兩種傳統的深層接觸 中國美學 班雅明靈光理論 共鳴點 神采風韻(神)是文學的靈魂 靈光(Aura)是作品的神祕氣場 皆強調藝術中「不可言說」的精神臨在 詞語為「情志」的形象容器 作品為歷史與身體的情動介面 創作與觀者互動的「神秘距離」 情景交融、詩有餘韻 靈光來自距離、不可重複性 反對「過度再現」與技術再製 創作來自心靈情動觸發 創作是歷史感召、情動與現場性的凝聚 注重「發生性」與「感通性」…"
Jul 30
Zenkov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主體間性 主體間性,是20世紀哲學中出現的一個基本范疇,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一個主體怎樣與另一個主體相作用的。 從十七世紀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形成西方哲學主體主義的開端,到胡塞爾借由「先驗自我」提出主體間性概念,再到海德格爾、哈貝馬斯等人對主體間性理論的完善和延伸,西方哲學的研究范疇經歷了從主客體二分的主體主義到主體交互關係的主體間性,雖然主體間性理論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但始終存在問題,最突出的是主體間性理論中對客體實踐基礎的忽視。 主體間性是有別於傳統主客體關係的「主體—&mda…"
Jul 22

Zenkov's Blog

哲學的高尚地位已不復存在?——專訪阿蘭·德波頓 下

Posted on June 3, 2025 at 11:00pm 0 Comments

《外灘畫報》:你認為,什麼是真正必要的新聞?

阿蘭·德波頓:這並沒有統一答案,得看每一個個體自身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現在也許還不成氣候,但一兩個世紀以後將是個體度身定做的新聞(personalised news)時代。最重要的新聞將是每一個人此時此刻最需要了解的新聞,以幫助自我成長為人格更完善的版本。有些人也許需要更多地了解移民形勢,有些人也許需要更多地了解「諒解」,不一而足。

今天大眾媒體的問題就在於規定了所有人必須關注那幾件事。而不少有心理問題的人都在利用大眾媒體去分散對自我的注意力,以逃避現實,而生活在由新聞事件堆積成的虛擬世界裡。這個世界裡沒有個人生活的方向、不需要責任心、不需要處理感情關係和人際互動,只有抽象的事物。…

Continue

哲學的高尚地位已不復存在?——專訪阿蘭·德波頓 中

Posted on May 27, 2025 at 11:00am 0 Comments

今天西方社會之所以病態,就因為吸引人注意的事物都很有誘惑力、激動人心,但都跟現實生活無關。像一部電視連續劇,很好看,可裡面講的愛情關係在現實裡根本不可能。網游簡直讓人上癮,但那不會啟發人怎麼處理好跟他人的關係,還有色情片也一樣。這時知識分子們就會說,這些人很軟弱,很笨,沒辦法抵御「低級誘惑」,去追星、追流行歌、沉溺網游,這些都不是「好人」。

法語裡有一個詞「bien pensant」,意思是「思想正統的人」,這些人認為自己情操純粹而高尚。可這個詞在今天其實已經成為侮辱,這樣的人其實是蠢貨。可是每個社會都有這樣傲慢的bien pensant,他們極其反對流行化、粗俗化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他們將這些事情視為墮落的像徵,認為俗世骯髒而可怕,堅決與之劃清界限。

我有不一樣的出發點。…

Continue

愛墾APP·中國:回歸本土情懷

Posted on May 16, 2025 at 7:30pm 0 Comments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電影和文創產業也呈現出回歸本土情懷、挖掘地方文化與民俗故事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僅體現在影視作品中,也滲透到文創產品、旅游項目和跨媒體敘事中。以下幾個案例展示了這一趨勢在中國大陸的具體體現:

1.電影與電視劇案例

(1)《白蛇:緣起》(2019)

本土文化挖掘:以中國傳統民間傳說《白蛇傳》為基礎,重新演繹了一段跨越種族和時間的愛情故事。影片不僅保留了原故事的核心精神,還通過精美的動畫展現了江南水鄉的風貌,賦予故事新的生命力。…

Continue

哲學的高尚地位已不復存在?——專訪阿蘭·德波頓 上

Posted on May 16, 2025 at 7:00pm 0 Comments

已多年沒有寫小說的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透露,最近剛完成了一本關於「成熟之愛」的小說《愛的軌跡》(The Course of Love),形式與他23歲時令其一舉成名的《愛情筆記》(Essays in Love)相似。

近日,《外灘畫報》特約記者拜訪了德波頓一家在倫敦北部的公寓。德波頓與太太夏洛特育有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10歲,分別起名「所羅門」和「索爾」,都是昔日以色列帝王的名字。德波頓在玻璃杯裡為我倒下礦泉水,特意告訴我他平日喜歡聽巴赫,但如果是現代音樂,他偏愛「傷感的女聲」,最近常聽一隊名叫London Grammar的樂隊。…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