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77)

《培根隨筆》論嫉妒(下)

我們再來看一看哪些人能夠避免嫉妒。

我們已經知道,嫉妒總是來自個人與他人的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所以皇帝通常不會遭人嫉妒,除非對方也是皇帝。一個有崇高美德的人,他的美德越多,別人對他的嫉妒就會越少。因為他們的幸福來自他們的艱苦修習。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所以出身低微的人一旦飛黃騰達就會受到別人的嫉妒,直到人們習慣了他的這種新地位為止。而富家子弟也會受到別人的嫉妒,因為他所享受的一切並非他辛勤勞動所得。

反之,世襲家族的稱號卻不容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優越的家族地位已被世人所承認。同樣,一個穩步高升的人也不會招人嫉妒。因為這緩慢的提升過程被看做是自然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November 2, 2018 at 10:25pm — No Comments

《培根隨筆》論嫉妒(上)

愛情與嫉妒是人類的各種情慾中最為惑人心智者。這兩種感情都能激發出異常強烈的慾望,創造出難以把控的虛幻想像,產生蠱惑人心靈的驚人力量——它會讓我們覺得這世界上真的有巫蠱這種事。《聖經》中,“嫉妒”被稱作“毒眼”,而占星術士則把它稱作一顆“災星”。這就是說,嫉妒能把兇險和災難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意到的地方。不僅如此,還有人指出,嫉妒之毒眼傷人最狠之時,恰恰是被嫉妒之人最為春風得意之時。這一方面是由於春風得意之境況更加促發了嫉妒之心;另一方面是由於在這種情況下,被嫉妒者最容易受到打擊。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哪些人容易嫉妒別人,哪些人容易招徠別人的嫉妒,以及哪些嫉妒屬於公眾的嫉妒,公眾的嫉妒與私人間的嫉妒有何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November 2, 2018 at 10:24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8

72 華人來南洋做工者,抵坡,先投客館。客館者,奸商所設,即豬仔館也。客或自備舟資稍有旅費者,不敢虐視。若迫於生計,倉卒出洋,身無長物,一投客館,則此身非已有矣,固不必被拐而來始落陷阱也。在叻華官紳,屢欲清其源,而為英官所持,卒不得行。

73 中國犯罪之徒,皆以南洋為逋逃藪。地方官訪查得確,移文領事請提,皆以約章未載,為西人所持,此倒不通,關系政令非小。

74 生齒日繁,莠民難糅,結黨立會,爭立名目。西官迭次嚴禁,現存一會,名目有五,西人統謂之危險會。凡入會有冊,每年報護衛司。據報上年新入者六千三百五十人。其歷年入會總冊,共有五萬六千二百餘人,誠可雲危險矣。

75…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2, 2018 at 10:03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7

69 西國於大小書院外,別有博物院。所以考平日之耳聞,徵諸目見,實與書院相輔而行,於學問一道大有裨益者也。叻中博物院,規制甚隘,儲物無多。然惈之族有巨人全體之骨焉。毛之族有虎、豹、犀、象及馬、牛種種焉。羽之族有射屏之孔雀焉。鱗介之族有鱷魚、巨黿焉,皆習聞而罕見者。至如彌之類十有餘。鸇之類二十有餘。蝶之類百有餘。鸚鵡綠者正色,而或朱或黃或白或黑。蝟之毫如刺,西人取以為筆,而其形如狼而無尾。豕與羊有一首而二身者。魚之首有如人面者。蟒之長有十餘丈者。又若各國古衣冠、古戰具、古錢,奇奇怪怪,莫殫其數。然聞倫敦博物院百倍於此,殊興望洋之嘆矣。

70 西人醫院之設,所以惠濟窮黎非淺。其治法有與中國不同者,故華人每震駴(駭)不敢入。然其規制之善,固可仿行。……坡中醫院,為英人所設,地寬廣,病房潔淨透風,人設一榻外,又具長棹凳,以時食息。病者或偃或立,或坐或行,無拘苦狀。………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2, 2018 at 10:03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對四個成語的解讀 ——我所理解的“真文學”(5)

我們本來應該是那個放羊的孩子。…

Continue

Added by O noc Sob on November 2, 2018 at 9:39pm — No Comments

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溫和的女人(4)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November 2, 2018 at 9:39pm — No Comments

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溫和的女人(3)

 “您這人有點怪……我壓根兒就不想對您說這樣的話……”

她想說的是:我沒有料到您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但是她沒有說出來,不過我知道她是這麽想的。我使她感到非常滿意。

“您看見了吧,”我說道,“人在任何場所都是可以做好事的。我當然不是說我自己,我們假定,我除了壞事以外,什麽事我也沒做,但是……”…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November 2, 2018 at 9:38pm — No Comments

〔印度尼西亞〕北雁: 他只有一百盾

搬到自己的新房子後,這些年來,F仍舊按月拿幾百新加坡元給母親做家用;至於雙眼看不見的父親,從來不出門,錢對他來說,應該是沒作用的。明知這幾百元,兩位老人家是用不完的,不過,F知道,這些年來,母親一直暗中接濟那個經濟環境不太好的妹妹。F自識對家人是夠盡責的。直到有一天,他孩子拿著一張一百盾對他說:“爸,這是爺爺給我的。”
 
“一百盾要來做什麽?”正在觀看電視節目的妻子冷冷地說。頓時,F感到心頭像被巨石擊中一般的疼痛,他一言不發的走進浴室,偷偷擦掉從眼角湧出的淚水,暗自在責問自己:為什麽這些年來我竟忽略了雙目全盲的父親?我從來沒拿過一分錢給他,他又哪來的錢給孫子!?


註:一百盾約新加坡幣五分錢左右。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9pm — No Comments

潮州特色小鎮中秋美食·意溪朥餅

舌尖上的潮州,誘惑著味蕾,牽系著鄉情鄉愁,也是潮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草粿、鹹水粿、無米粿樸籽粿,春餅腐乳餅寶斗餅鹿餅鹹酥餅,蠔烙薄殼烙絲瓜烙沙茶粿牛雜粿條……僅潮州小食,每位潮州人就可以一口氣念出一大串名單。而且潮人買小食很是“認攤”,即便搬離老厝多年,也常會不辭辛勞回到某條老街小巷,尋訪當年的老味道。本報今起推出《尋找潮州老味道》專題,力求通過對潮州傳統美食進行較為系統的收集、呈現,尋找美食背後的故事,展現潮人的美食人生。

俗語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在潮汕地區,中秋節吃月餅早已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意溪大朥餅是潮州人的月餅,更是在每年中秋佳節喚起無數漂泊他鄉遊子的濃濃思鄉之情。近日,記者慕名來到意溪鎮“範合盛”朥餅店,探訪意溪朥餅的制作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7pm — No Comments

陳勝慶《中國名山》碧水丹巖話武夷

在江西和福建兩省交界處,綿延著一列長500多公里的武夷山脈,其中最為著名的風景區位於山脈北段、崇安縣以南,稱為“小武夷”。小武夷風景區方圓60公里,這里山環水繞,山水風光以奇秀、幽深、精巧取勝。素有“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之說。“三三水”是指索繞群峰之間的九曲溪,“六六峰”是指溪畔姿態各異的三十六峰,還有九十九奇巖,故合稱為“三三六六九九”。九曲溪清澈見底,江水碧澄,群峰都為紅色砂礫巖構成,碧水丹巖相襯,如同一個巨大的天然山水盆景。…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7pm — No Comments

大車詩選《河在冰塊下流動》

河在冰塊下流動
河在地底下流動

脆弱的土地像一張指甲
被輕輕地掀開

河水
正在從我的血管中流走

1999年8月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6pm — No Comments

大車詩選《生活》

你把破碎的生活

照成了一張照片

你說

那就是生活

然後你把照片

撕成了無數碎片

你說

這就是生活

你讓我知道…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6pm — No Comments

習近平:攜手前行,共創未來

7月18日,在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聯酋《聯邦報》、《國民報》發表題為《攜手前行,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應哈利法總統邀請,我將於7月19日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我今年首次出訪的第一站,也是我再次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訪問的第一個阿拉伯國家。

   中阿兩國人民友誼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通過古代絲綢之路互通有無、相知相交。7世紀,雙方又打通了海上貿易往來通道,中國的絲綢、瓷器銷往阿拉伯半島、東非、歐洲,阿拉伯香料和珍珠也登船經印度洋前往中國。

  …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5pm — No Comments

趙磊:“一帶一路”:如何應對負面評價?(下)

筆者建議像大型水電工程在海外修建的時候,要慎之又慎,園區建設也不是越多越好。在國內,“一帶一路”的體制機制需要完善,同時,建議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區域(如東非的埃塞、西非的尼日利亞等)建“一帶一路”能力中心。目前,很多中資企業將當地員工派到中國培訓,不僅成本極高,且回國後培育人員離開企業的比率極大。能力中心建設有助於提升合作對象國對中國“一帶一路”關鍵性問題的近距離認知,將是中國軟實力提升的重要標誌。

   需要提升中國企業的專業服務業水平,如戰略咨詢、會計、法律服務、企業文化塑造、金融支持、傳媒等。華盛頓咨詢公司RWR Advisory…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4pm — No Comments

施皮特勒·神簽

金魚池水清如鏡,

妙齡公主對鏡凝笑影。

戒指投池心,

暗自哦吟:

“嗬!明鏡清波,

魔術一般,

給我一簽,

為我占卜!”

瞧,青水碧池彩雲飛,…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2pm — No Comments

施皮特勒·含笑的玫瑰

卡爾·施皮特勒 (Carl Spitteler  1845-1924) 瑞士著名詩人,用德語寫作。代表作是敘事史詩《奧林匹斯山的春天》(1905),並因這部作品而於19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神簽

樂天的水手

女歌手

含笑的玫瑰

一位公爵的女兒,

嗑著果仁,…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2pm — No Comments

張曉風《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常玉,和他的小土缽

去年秋天,去看常玉的畫,地點在歷史博物館。看常玉,而在史博館,我覺得是完全正確的事。好的畫當然送到全世界任何美術館去展都毫無愧色,但水仙養在素瓷水盂裏,襯以半白半透明的花蓮水晶石,卻當然是最美麗的。

常玉的畫因為有一段故事,所以在歷史博物館裏掛起來便顯得特別登對,特別“非伊莫屬”。…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任遠·作為一種空洞想像的“鄉愁”

在人口大遷移的時代中談論美好的和令人留戀的“鄉愁”, 實際不過是文學性的詩意想像。在實際生活中, 遷移流動本身是個人和家庭實現其發展的理性決策。他們正是對於流出地生活困境的不滿, 以及對於流入地生活的向往而遷移。人口遷移是天然地拒絕對故土留戀的“鄉愁”。遷移流動人口比較著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生活、福利差距, 多數人是不會有所謂的故土依戀, 他們有的是對脫離農村貧困生活的滿足。而那些在農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員和期待著離開貧困鄉土的勞動者, 也不會有多少對於田園生活的欣賞, 而有的是通過遷移實現自身成長的憧憬。勞動者在遷移過程中, 離開當下鄉村落後的小農生活形態, 實際上是個人追求發展、追求現代性的理性選擇。

遷移者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鄉愁, 考慮到城市更充分的就業機會、更良好的教育設施、公共服務水平, 更好的生活治理和醫療健康水平, 遷移進入城市仍然是遷移的首要選擇。他們在城市穩定居住和穩定生活以後,…

Continue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November 2, 2018 at 8:57pm — No Comments

楊煉的詩《半坡組詩》の 穹廬

他們從遙遠的戰爭裏回來了

他們從狩獵的血腥角逐裏回來了

他們從田野和獨木舟裏回來了

落日

一個重復得太多的故事


像狗朝空空的雙手無可奈何地嗚咽

站成石像的女人,狂奔的孩子

生活,又一次

在黃昏開始…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November 2, 2018 at 8:57pm — No Comments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第六章·週遊世界(5)

寫這本書的主要障礙來自羅莎琳德的保姆布谷。布谷和當時其他保姆的做法一樣,理所當然地不幹家務、不管做飯和洗衣服。她只是孩子的保姆;清掃幼兒室、洗小傢伙的衣服,僅僅如此。當然我也沒抱多大希望,自己妥善地安排日常生活。阿爾奇晚上才回家,羅莎琳德和布谷的午飯簡單好做。這位我上、下午都有時間安排兩三個小時的寫作。布谷和羅莎琳德去了公園或外出買東西。然而遇上陰雨天,他們呆在家裡,儘管告訴她我在工作,布谷可不大聽話。她常站在我寫作室的房門口,不斷自言自語,顯然在對羅莎琳德說什麼。

我和布谷在對待羅莎琳德的童年問題上意見一直不統一。我們買的是二手貨。那是輛尚好的童車,坐上很舒服;只是難以稱其為漂亮。我聽說童車也式樣翻新,每一兩年,廠家就推出一種外型不同的新式樣,很像今天的小汽車。…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November 2, 2018 at 9:49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