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19)

有道是,文化既不為堯存,更不為桀亡,它是人類社會質的延續,滄桑歲月魂的縮影,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拂去歷史封塵更不難發現,在有關中衛著述文化的長河里,正在流淌而來的是人文精神。俗云:精神不是萬能的,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顯然,一個人,一項事業,如果失去了起碼的精神支柱,那麽提起來則為一條,放下去則是一堆,自立自強抑或無稽之談,這似乎是很危險的。著述文化昔日的輝煌,莫不意味著對未來的鞭策和挑戰,並非令人陶醉或拿來炫耀的資本。與任何事物發展規律同理,繼承需要瞻前,瞻前更為顧後,重要的是在於如何進一步弘揚這種人文精神,啟頑化俗,以豪邁情懷和實際行動投身於塑造中衛城市文化新形象的偉大實踐中來。


水潺潺,流之則長。


中華傳統文化倡導立功、立德、立言。2004年4月撤縣設市,掀開了中衛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成為共塑文明、出作品出人才的新時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中衛湧現出了一批才華橫溢、思想豐富的文化人,雖然職業各異,年齡不同,但都具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那就是富有理想、執著追求、自覺投身於文化藝術事業,匯人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之中,在平凡崗位上為家鄉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造福桑梓。

以本土作家黃輝的《碾盤井記事》,周興華的《巖畫探秘》《寧夏古跡新探》《解讀岩畫與文明探源》《長城源流》《枸杞史化》《大漠邊關訪古》《寧夏史地新證一神秘南長灘》,張建忠的《長河雲帆》《人在天地間》《大河潮湧》《中衛地方風味美食》,朱彥榮的《談古論今話枸杞》《中華枸杞故事》,董玲、杜秀嵐、范學靈主編的《中衛民俗文化經典》《中衛在騰飛》,范學靈、張金山編著的《香山酒文化》,范學靈著作《中衛文化縱橫》出版發行為引領,釋元濤的《高廟保安寺》,馮玉森、王鳳菊合著的《香山風雲》,惠樹勝的《方土草根》,孟長慶的《歲月滄桑》《中衛情戀》,李獻忠的《本色人生》,張居正的《居正微語》,張曉磊的《解讀沙坡頭》《企謀》《寧夏酒文化》《神奇中衛》,楊瓊程的《漫話中衛》《西路悲歌》《難忘的思戀》《源流家譜》,張金山的《品牌戰略與企業經營戰略》,白小山的《枸杞灣里的紅精靈》《心被雨淋過》,李宗武的《走在時空的年輪上》,楊炳生的《中國枸杞之鄉中寧》,董玲的《聚焦中衛香山砸砂瓜》,閆雲霞的《應理之光》《雲霞韻語》《沙坡頭詠懷》,張永生的《底色》《動感地帶》《商道》,王建軍的《輝煌歷程》《險幽奇絕寺口子》《學習筆記》《香山夜話》,王建國、王建軍合作編著的《中國歷史大事表》《新編中國歷史大事表》,李福祥主編的系列《中衛年鑒》,劉華點校的《乾隆鹽茶廳誌》《光緒海城縣誌》紛紛出版發行,著述文化景象喜人。在這一時期,陳峰的“古城風雲”小說三部曲《失去的古城硝煙》《沒有硝煙的古城風雲》《古城風雲遺事》於2007年全部問世,其以宏大的時空跨度,構建大背景、大場景、大情景作為故事平臺,通過多個扣人心弦的連綴故事,塑造出一個個鮮活可觸、聲情並茂的人物,繪制出從新中國成立前到改革開放進而到時下中國城鄉社會的變遷和矛盾,作品受到讀者青睞。

著述文化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既是滄桑歲月魂的縮影,直觀折射出一定社會歷史時期風俗民情,又是人類社會質的延續,藝術表達著人們的美好理想和願景。2009年4月,由杜秀嵐、范學靈聯袂主編的《魅力新中衛》文藝精品工程系列叢書,全套四卷本,共計150萬字,遴選中衛建市五年本籍文化學者近200件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的文藝作品,結集出版。其中《黃河古城韻》大型畫冊,精選各類書法、繪畫、篆刻、攝影作品118幅146件,整體地凸顯新景象、新希望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激情交響曲》5.2萬字,屬於原創歌詞、歌曲,內涵豐富,格調高雅,通俗易懂,宜於傳唱,充分體現了地方人文風情和精神風貌,全書入選25首,其中已有中衛市歌、中衛迎賓曲等10件主創作品進行了藝術處理和演唱合成,制作了影視光盤;《花兒杞鄉情》58萬字,以獨幕劇、歌劇、相聲、方言小品、快板、影視劇等為體裁,入選劇本34個,部分劇本已搬上舞臺,充分展示了中衛風情風貌,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演出效果;《浪漫沙都魂》49萬字,入選88篇(首),體裁兼及短篇小說、散文隨筆、民間文學、詩詞歌賦、報告文學等,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了以地方文化為特質的中衛景象。作為獻禮著述,本套叢書內涵豐富,精品薈萃,設計嚴謹,裝幀考究,氣度恢宏,檢閱和積澱了文藝成果,激勵鼓舞著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心系中衛、深入社會、謳歌發展、展現成就、引領風尚的象邁和熱情。

著述文化同樣需要承前啟後,發揚光大。近年來,繼“四大才女”作家焦雪蓮的《單人牢房》《活著走著愛著》《西域的憂傷》《寧靜的盛宴》《幸福心靈的鄉宴》《色城》《我的男性之花》,劉健仿的《飄零》《女性煙火》《捕夢網》《崛起的沙坡頭》,孫艷蓉的《花逝》《真水無香》,李壯萍的《對面是一把空椅子》《放在能看見的地方》著作分別推出之後,中衛文壇又有湧現出“四位怪才”。一位是楊富國,540萬字集武打、偵破、言情、險怪於一爐的鴻篇巨制《曠世奇緣》,共由12部組成,堪稱世界單部長篇小說之最,著作《風雨沙坡頭》已被改編拍攝成35集電視連續劇。一位是馬建興,《塞上古史鉤沈》《天書圖譜》文史著作相繼出版發行,韻致不凡,令人稱道的《天書圖譜》專著,以奇石展現文字情性、以書法詮釋奇石韻致、以攝影題簽深化藝術,地方文化元素備達,並將特色濃厚的黃河文化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一位是莫如江,40萬字的《莫家樓傳奇》氣勢恢宏,情節細膩,史料價值與文學造詣俱佳。另一位便是張廷保,80萬字的《大唐平叛傳》章回小說,大氣磅礴,文筆流暢,故事性強。這些作品史詩般的激揚著地方文化,不能不叫人眼前為之一亮,嘆服有加。李天柱的《教育隨筆》《似水流年》,張至忠的《風雨滄桑憶我生》,靳萬農的《靳萬農書法作品》,李興科的《行書講義》,俞學軍的《俞學軍書畫集》《香山情戀》,段鵬舉的《百年夢尋》《中衛市長信箱》,高國通的《創業故事》《沙坡頭明珠》《沙坡頭的傳說》《印象中衛》(畫冊),劉樂牛的《苦澀的甜蜜》《當我再次比喻月亮》,拓兆農的《猛虎連》《黃河風雲》,石也的《塵事》,李海潮的《拾荒》,王琪川、張曉磊合著的《紅色理想》等,一路高歌,推潑助瀾。中衛市政協學習文史委編纂出版的《中衛市文史資料》(第一、二集),中寧縣、海原縣注重本行政區域文史資料挖掘、整理和出版,分別自成體系,彰顯了地方文脈。市委宣傳部組織創編的《千年黨項第一村》《王維出塞》《絲綢之路》《中衛民間故事集》《中衛畫冊》系列叢書,為實施中衛旅遊優先發展戰略,建設寧夏旅遊示范區註人了文化靈魂。中寧縣出版發行的《杞鄉驕子》《杞鄉》歷史文化叢書(5卷本),堪為鴻篇巨制,都充分展現了“中華杞鄉”人文風范。

Views: 6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