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慶《中國名山》海上佛國普陀山

在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曾寫到孫悟空為解救唐僧在西天取經途中的危難,多次騰云駕霧去求見觀音菩薩。孫悟空在空中只見“汪洋海遠,水勢連天。祥光籠宇宙,瑞氣照山川。千層雪浪吼青霄,萬疊煙波滔白晝……”,遠望海中的落伽山,是“山峰高聳,頂透虛空。中間有千樣奇花,百般瑞草。風搖寶樹,日映金蓮。觀音殿瓦蓋琉璃,潮音洞門鋪玳瑁。綠楊影里語鸚哥,紫竹林中啼孔雀。”觀音端坐在普陀巖上,正與諸王大神講經說法。這一虛無縹緲的仙境倒確有其地,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


普陀山是浙江省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距上海市僅150海里,離寧波市不足50海里。狹長的小島,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3.5公里,面積僅12多平方公里,然而它卻以海上佛國著稱於世。普陀山原稱落伽山,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島上的普濟寺被敕賜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於是改稱音陀山。普陀落伽是梵文的音譯,實際上的意思是“美麗的小白花”。如此優美的詞意,點出了普陀山如海上浮蓮的引人入勝的景色。《西遊記》中所述及的普陀巖、潮音洞、紫竹林、落伽崖等處現都一一可見。島上眾多的寺廟也都與觀音菩薩有關,成為四大佛山中專門供奉觀音菩薩的道場。


普陀山上到處可見青瓦白墻或琉璃彩頂的寺廟。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鍔從五台山捧觀音像歸國,在普陀山遇風浪受阻,就將觀音像供奉在一民宅之中,取名為“不肯去觀音院”。這是島上最早的佛寺,至今尚在潮音洞附近。自此傳說普陀山是觀音菩薩修身傳經布道之地。宋寧宗在嘉定六年(公元1214年)禦賜“圓通寶殿”額,指定普陀山為供奉觀音的道場。自此歷經各代,建成200余座寺廟、庵堂和茅蓬,僧侶多達千人,號稱·五百叢林、三千僧眾”,成為海上佛國名山。

現存的三大寺中的普濟寺座落於靈鷲峰下,背山面海,因位於普陀前山,又俗稱前寺,是島上最大的佛寺。清朝康熙、雍正皇帝先後撥款重修,規模宏大,有200余間殿宇,黃墻琉瓦,氣象非凡。寺內大圓通殿為觀音正殿,內供的觀音塑像及周圍32座觀音化身,均為1981年重塑。相傳觀音在印度是一男性,蓄有須發。佛教傳入我國以後,觀音逐漸變為女性,而且“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儼然是一位絕色美女,使她更富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寺外古木蔥蘢,有蓮花池、永壽橋、八角亭、禦碑亭,頗有瑤池仙境之意境。

法雨寺也為三大寺之一。始建於明代,自康熙皇帝賜“天花法雨,匾額後,改名為法雨寺。因地處普陀後山,俗稱後寺。後寺的建築規模和華麗程度,都足以與前寺媲美。寺內九龍殿,是從南京明朝故宮中拆遷而建。殿宇頂穹呈拱圓形,頂蓋正中盤有蒼龍,下懸珠球,周圍雕有九條蟠龍,稱為“九龍盤拱”,是國內殿宇建築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從法雨寺上山,踏千級石橙可以到達普陀山最高處的佛頂山巔。在山頂凹地的林木幽深之處,藏有三大寺之一的慧濟禪寺,又稱佛頂山寺。“深山藏古寺”,在此不進山門,不見殿宇。全寺有四殿、七宮、六樓,布局幽深而奇特,大雄寶殿、藏經樓和大悲閣都橫列山崖之前。寺東山巔上有天燈塔,為普陀山最高點,海拔291.3米,登上塔頂,環顧東海碧波萬頃,群島散布,海天一色,令人心胸開闊。

全山以三大寺為中心,各有大小石道連接兒十座寺廟庵堂。不少石道上刻有蓮花國案,形成了全山很有特色的廟宇體系。寺廟內外保留有不少珍貴文物,王安石、趙孟頫、董其昌、吳昌碩等名家石刻到處可見。加上古木參天,蔭天蔽日,掩映寺廟,一片濃郁的佛教氣氛。

普陀山沿岸之處,尚有十幾處洞景奇觀。潮音洞和梵音洞均是海浪沖燭成的海燭穴,傳說是觀音現身之處。潮音洞山崖高數十米,兩個洞門如天窗,可俯視洞內怪石嶙峋。洞內海潮吞吐,聲震如雷。梵音洞深數百米,洞內曲折,與海相通,浪石相激,如虎嘯龍吟,令人驚心動魄。朝陽洞是觀看海上日出之處,每當旭日東升於海上,其美景比之在眾多名山之巔觀看日出,更別具一番魅力與情趣,昔陀山南端的南天門,孤懸入海,由環龍橋跨海相接。這里巨石森羅,巉巖林立,有兩巨石並立如門,故稱南天門。巨石上刻有“砥柱南天”、“海岸孤絕處”、“海山大觀”等題刻,字體蒼勁有力,引人注目。

普陀山是花崗巖體島嶼,久經風吹雨打和海浪沖蝕,形成不少奇巖怪石。如二龜聽經、五十三參石、師石、磐陀石等。磐陀石淩空而立,有觀之若懸、望之欲墮之感。上面題刻很多,其中有孫中山先生1916年所題“靈石”兩字。另有一處稱“觀音跳”的巨大腳印,其實是巨巖之上的凹痕,傳說觀音從落迦山跳入普陀山時留下的腳印。

普陀山以海景取勝,遊人觀海、弄潮、遊泳都直奔東部的千步沙、百步沙和金沙,這里的沙灘坦闊,色澤如金,是得天獨厚的沙灘浴場。明代屠隆有詩《千步金沙》曰:“黃如金屑軟如苔,曾步空王寶筏來。九品池中鋪作地,只疑赤足踏蓮台。”在沙灘上觀潮,則心隨浪高,情似波湧,只見白浪滔天,“潮來忽作雪山傾”。遠望大海無邊,水天一色,帆影片片,島嶼點點……海水、海灘、海潮、海浪、海鳳、海濤,構成了普陀山特有的海景。特別在盛夏季節,來到這座大海環抱中的小島上避暑的遊客蜂湧而至。而在農歷二月十九日(觀音誕生)、六月十九日(觀音成道)和九月十九日(觀音涅槃)三天,佛徒香客成群結隊,來到山上廟寺中舉行隆重的觀音法會。一年四季,普陀山上遊人不絕。

與普陀山毗鄰的落伽山、朱家尖等小島現在也成為普陀山遊覽區中的組成部分。尤其是朱家尖上的沙灘遠勝於千步沙,成為國內罕見的優良海水浴場。

古人曾云:“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山。”山借海景,海襯山形,正是普陀山引人入勝的奧秘所在。

Views: 2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