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序:梁建增(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副主任,《動中國》制片人)
《感動中國》十年!
十年前,當我們把“感動”作為年度人物評定標準的時候,我們如敬神明。
十年裏,在每年的春天,《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如期而至,我們如沐春風。
感動--敬於心,暖在心。…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1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我妻子認識了一位給部長女兒修剪指甲的姑娘的母親。是腳趾甲。我們家現在沸沸揚揚,亂成一團:過去我們沒有什麽關系,如今我們可有了關系,了不起的關系。我妻子向這個姑娘的母親贈送鮮花和糖果。她盡管冷淡,但卻是感謝地接受了鮮花和糖果。自從認識這個女人以後,我們冥思苦想,等到我們認識這個姑娘本人時應當為我謀求一個什麽樣的位置。我們至今沒有見到她,她很少待在家裏,當然只同政府官員交往。她在波恩有一套漂亮的住宅:兩間住房,外帶廚房、浴室、陽臺。但不管怎麽說,據說不久就能見到她。我的心情迫不及待,急於同她見面,當然要恰如其分地低聲下氣,同時也要表現出堅忍性。我相信,政府界人士是很贊賞低聲下氣的堅忍性的,據說只有深信自己能力的人才有成功的希望。我竭力深信自己的能力,並且很快就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怎麽說:耐心等待!…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18, 2016 at 10:58pm — No Comments
從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絕望。可當時,幾天前,我有了體會。我覺得世界突然變得灰溜溜的、黯然失色,我對一切的一切全都無動於衷,喉嚨裏憋得難受,心想全完了,毫無出路,無可挽救。因為我把我們全家的票證都給丟了,而局裏的人是不會相信我的話,給我補發的,到黑市上去買我們已無能為力,偷呢,我真不願去偷,而且,給這麽多人去偷也不可能。媽媽,爸爸、兩個大孩子卡爾和格萊特、我,還有那個還在吃奶的小不點兒。母親配給卡和爸爸的重勞動配給卡都紿丟了,全丟了,整整一包,我在電車上突然發覺東西丟了,根本沒有去找,也沒有去問人。反正也是白費氣力,我想,誰會把撿到的票證交出來呢?而且是那麽多,有母親配給卡和父親的重勞動配給卡………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11, 2016 at 8:26am — No Comments
這下子我就業在望了。他們寄了一張明信片給我,叫我到局裏去一趟,我便遵命前往。局裏的人既親切又和氣。他們拿出我的檔案卡片,說了一聲:“呣。”我也回了聲:“呣。”
“哪一條腿?”有一個官員問道。
“右腿。”
“整條腿?”
“整條。”
“呣,”他又哼了一聲,開始查閱各種各樣的單子。我總算可以坐下來了。…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9, 2016 at 1:16pm — No Comments
亨利希·伯爾(1917~1985)德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正點到達》、《女士和眾生相》、《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等。1972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夜裏,他跟送飯人來替換躺在指揮所後面的戈尼采克。那幾天,夜漆黑漆黑的,恐懼像雷雨一樣籠罩在黑魆魆的陌生土地上。我在前面監聽哨位上監聽前方黑暗中一聲不響的俄國人,同時也傾聽後方傳來的送飯人的聲音。
帶他來的格哈德也給我送來了飯盒和香煙。
“你還要面包嗎?”格哈德問道,“或者讓我給你保存到明天早晨?”從他的嗓音裏聽得出,他急於要回去。…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31, 2016 at 7:47pm — No Comments
在歐洲西海岸的某個港口,停泊著一只漁船,裏面躺著個衣著寒傖的男人。他似睡非睡,兩眼朦朧。一個衣飾入時的遊客踱到這裏,他馬上就往照相機裏裝上一卷新的彩色膠片,打算拍下這一幅田園詩般的畫面:蔚藍的天空,綠色的海洋,海面上輕波蕩漾,波峰如雪,黑色的小船,絳紅色的漁人便帽。哢嚓!再來一次,哢嚓!好事要成三,保險再保臉,來個第三回:哢嚓!單調的,惹人反感的哢嚓聲吵醒了那個似睡非睡的漁人。他睡眼惺忪地坐了起來,迷迷糊糊地伸手去摸他的煙盒。但是,還沒等他拿到手,殷勤的遊客已經把一包香煙送到他鼻子底下,雖然沒有把煙直接塞到漁人的嘴裏,可也遞到了他的手中。第四聲,哢嚓!打火機燃著了,就此倉促地結束了他的客套。這樣手腳敏捷地獻殷勤不免過分和做作,造成了令人不快的尷尬局面。這位對所在國的語言十分精通的遊客想攀談幾句以便擺脫窘境。
“您今天會捕到很多魚的。”…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28, 2016 at 9:13am — No Comments
亨利希·伯爾(1917~1985)德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正點到達》、《女士和眾生相》、《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等。1972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一則事業心強的故事…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16, 2016 at 7:45pm — No Comments
少尉說,我們應當臥倒,我們就臥倒。那是在一個樹林邊,陽光燦爛,正值春天,萬籟俱寂。我們知道,戰爭現在很快就要結束,還有煙的人開始抽煙,而我們其余的人則試圖睡覺,因為我們很困,我們已經有三天吃得不多,卻又進行過多次反攻,真是靜極了,在某個地方還有鳥兒在歌唱,整個空氣中充滿著和煦、潮潤、溫馨的氣息……
突然間,少尉開始大喊大叫。他嚷道:“嗨!”然後他怒氣沖沖地喊道:“嗨,您在那兒!”緊接著他大發雷霆,他氣得連說話的聲音都變尖了:“餵,您,餵,您!您!”…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13, 2016 at 10:49am — No Comments
亨利希·伯爾(1917~1985)德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正點到達》、《女士和眾生相》、《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等。1972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警官撞開房門說:“您瞧一瞧他……也許……”他嘴裏叼著香煙。我走向那個躺在一張木板床上、一動不動的人。有一個坐在木板床後凳子上的人趕忙站起身來說:“晚上好。”我認出是神甫,向他點點頭。…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7,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莫斯科的居民歷來有一個良好的休閑健身習慣: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時逢休假,幾乎是傾城而出,到市郊遊玩。一般中等富裕的人家,他們在郊區都有一個小小的莊園,或者是一處不小的院落,他們春夏秋三季在這裏度假。
每到雙休日,他們便會來到郊外這處宅院。天黑下來,全家人吃飽喝足了,就點起大汽油桶做的爐子,裏面劈啪作響地燒著松木幹柴。這時,大人們就用噴壺往爐子上噴水,不一會兒,便會彌漫起濃濃的水蒸氣。這時,家人便會嬉鬧著痛痛快快地洗一次蒸汽浴,然後再美美地睡上一覺,第二天帶著渾身的輕松回到都市,重新投入新一周的生活。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4, 2016 at 5:08pm — No Comments
贛南客家老,以其吃苦耐勞、身處崇山峻嶺的特殊地理環境,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風味小吃,如擂茶、倒蒸蕃薯幹等。而煎薯包則是這眾多風味小吃中的特中之特。它與全國其他地區的風味小吃一樣,集眾物於一體,成小吃之精華。而它那繁雜的操作過程又有別於其他區域的小吃,它是中華民族美食中的一枝奇葩。
贛南為丘陵地帶,山多俊秀,層巒疊嶂。一十八排三十六坳,密密麻麻地長著茶油樹。人秋,茶桃成熟,累累碩果,壓彎了枝枝丫丫。茶桃可榨油,稱茶油。茶油的用途極廣,除食用外,還是一劑良藥,若論農家人最愛,則莫過於用它來煎薯包了。每年入冬以後,毛薯成熟了。油也榨出來了,忙碌了一年的農民也有空閑了,於是家家戶戶飄出了油香,村村寨寨的老煎起了薯包。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2, 2016 at 2:57pm — No Comments
亨利希·伯爾(1917~1985)德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正點到達》、《女士和眾生相》、《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等。1972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這下子我就業在望了。他們寄了一張明信片給我,叫我到局裡去一趟,我便遵命前往。局裡的人既親切又和氣。他們拿出我的檔案卡片,說了一聲:「呣。」我也回了聲:「呣。」
「哪一條腿?」有一個官員問道。
「右腿。」
「整條腿?」
「整條。」…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9, 2016 at 5:39pm — No Comments
亨利希·伯爾(1917~1985)德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正點到達》、《女士和眾生相》、《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等。1972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兩個抬著擔架的人,上樓梯的時候放慢了腳步。他們早就不耐煩了。這差事幹了有一個多鐘頭,到現在連買香煙的小費都沒有撈到。兩人中有一個是汽車司機,司機按理是用不著抬病人的。可是醫院沒有打發人出來幫忙,而他們也不能讓那孩子躺在汽車裡不管。再說,他們還要接一個急性肺炎病人,和一個上吊自殺在緊急關頭被人割斷繩子救下來的人。兩人很惱火,猛的加快了腳步。走廊裡燈光很暗,不消說散發出一股醫院裡特有的味道。…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8, 2016 at 11:08am — No Comments
重慶市巫溪縣寧廠鎮的老人和孩子們,每年春季都喜歡一種特別的遊戲――到大寧河裏挖河床找古錢。據鎮裏老人說,這種遊戲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我3次到寧廠鎮,每次都親眼見識過這種遊戲。
第一次到寧廠鎮,是在初春。山上草木枯萎,新葉尚未長出。鎮子裏年輕人多外出了,只留下老人孩子,街道很幹凈,也很寂靜。大寧河流量減小,看上去很枯瘦,大部分河床露出水面。河床由細沙和卵石鋪成,但並不平坦,到處可見一個連一個的沙石坑。有幾個10來歲的孩子,手拿一種短把尖鋤,在河道裏翻挖河床。只要有人撿拾起東西,孩子們就高興地歡呼起來,十分興奮的樣子。
我禁不住好奇,攔住奔跑的孩子,問他們為什麼這樣高興,孩子們便笑著回答說挖到了古錢,並伸出手來讓我看。那是兩枚圓型帶方孔的金屬塊,一半已經裂開,還生了銹,看不清上面的字跡。但確是銅錢無疑。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7, 2016 at 4:03pm — No Comments
人生就像一顆流星,倏然劃亮夜空,隨即便消失了。多麼絢爛的瞬間,可惜就是一生!
人的一生,總是被一個禮拜7天7天地丈量完。在這7天中,有5天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好不容易有2天休息。然而,可嘆的是很多人並不利用這2天好好地調養身體,反而使身體在應酬中頻頻負累,惘度時光,如整日打麻將,通宵醉酒等。
雙休日調養身體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我喜歡上山挖野菜。將心交給大自然,讓山川草木之氣過濾繁雜的思緒,讓平日工作中沈積的屙疾消除殆盡。寄情山野,漸而虛懷若谷,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間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4, 2016 at 3:22pm — No Comments
承德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特別是清朝把承德作為夏都後,全國各地及宮廷禦膳的烹飪技術相繼流入承德,促進了承德飲食文化的繁榮,加之承德素有“野味之鄉”的美稱,山珍野味的獨到之處與宮廷禦膳相結合,“陽春白雪”與“下裏巴人”兩種烹飪技藝的切磋交融,使承德的飲食魅力無窮。到承德旅遊,品嘗獨特的小吃,了解其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你會覺得別有一番風味的。
來到承德,不可不嘗改刀肉。改刀肉以豬肉和竹筍為主料,切成絲翻炒,邊炒邊加入雞鴨湯、口蘑湯、醬油、紹興酒、香油等。待肉、筍成金黃色後,澆上汁水,盛入盤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猶如一座金字塔,筍絲柔韌,肉絲筋硬,味道鮮美,爽口而不膩人。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16, 2016 at 8:51am — No Comments
今夏赴臺灣,空中管制在香港機場晚點四小時,加上一小時二十分飛行,五個小時的時間段,我吃了三餐飯,沒有多少胃口了。但深夜飛抵高雄,依然抵不住美食的誘惑,車一停,就到了六合夜市的小街。已近午夜,卻少有攤位打烊,燈火照耀,人來人往,滿眼美食,目不暇接,直接掉落吃喝陷阱。…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7, 2016 at 5:19pm — No Comments
當前,由於非典型性肺炎的傳播,餐飲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許多人害怕在進餐的過程中受到疾病的傳染,拒絕到餐館裏就餐,從而導致餐飲業經營狀況急劇下降。其實,這種顧慮是沒有必要的,國內尚無一例患者是由於進餐而引起非典型肺炎發生的。但是,現在沒有,是不是可以保證在以後的進餐過程中不會出現,這誰也不能保證,而且還有其他通過飲食傳染的疾病。所以說我們的餐飲業要發展,首先就必須改造自我。
2003年4月20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所有飯店、酒店等餐飲場所積極推行分餐制,以降低疾病的交叉汙染。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口罩上崗,並保證身體無病。這些都為我們的餐飲業進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對已存在一千多年的合食制進行改革,就使得我們不僅要了解合食制的歷史,還要研究它的未來發展方向。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31, 2016 at 10:51am — No Comments
陪都時期的重慶茶館是個談生意、“吃講茶”的地方,
如今這項特色在重慶茶樓中已很少見,
然而仟荷樓卻獨辟蹊徑辦了一個“吃講茶”的地方。
仟荷樓有一位奇人焦老師,
他既是仟荷樓的第一茶藝師,
也是半個心理專家,
只要他淺淺一品,
即可道出此刻烹茶人的心情。 …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28, 2016 at 8:19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