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4)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2)

巴迪烏探討這個「政治-去政治」問題的方式,便是避免陷入糾纏的話語表述與歷史細節,而首先以形式邏輯進行關於作為「一」(One)的紐帶(bond)之檢討。根據巴迪烏的分析,無論是「群眾」(masses)或是「政黨」(party),在代表「一」而具有統合性的紐帶之下,必然會因為此束縛而被去政治化。巴迪烏認為,若是只討論群眾認同高度理想化的替代性紐帶而被組織與凝聚,發生群眾運動,頂多說明了歷史現象的邏輯,這種說明實際上並沒有對政治進行理論性的論述。巴迪烏指出,群眾只是「存有」出現於「空的邊緣」的「眾多」(a multiple on the edge of the void),輕易透過想像而被凝聚於具有群性之紐帶,例如領袖、國家、神等想像符號(imaginary emblem)。巴迪烏以集合概念說明在「一」的紐帶之下,官僚體系作為集合體,更容易聚合同質性的組成分子,計算其部分與子集合(the parts, the subsets);除非具有鬆動「一」的紐帶組織之力量,不然被組織的群眾本身並不具有政治性(“Politics…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4, 2020 at 1:52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書房(上)

書房,多麽典雅的一個名詞!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一個書香人家。書香是與銅臭相對待的。其實書未必香,銅亦未必臭。周彜商鼎,古色斑爛,終日摩娑亦不覺其臭,鑄成錢幣才沾染市儈味,可是不復流通的布帛刀錯又常為高人賞玩之資。書之所以為香,大概是指松煙油墨印上了毛邊連史,從不大通風的書房里散發出來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馥蘭薰,也不是霉爛餿臭,是一股混合的難以形容的怪味。這種怪味只有書房里才有,而只有士大夫人家才有書房。書香人家之得名大概是以此。

 …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February 24, 2020 at 1:48pm — No Comments

小草《日本留學一千天》江西民歌

“見笑見笑!”

“呀,彈得真好,我們還以為是在放錄音。”

“你彈的那些曲子好動人,一聽就是中國味道的。我們本來只想在這里坐坐就走的,結果你看,聽著聽著就不想走了,一直坐到現在。”和高一起的一位臺灣女生說。

 

“真的?”聽了她的話,我心裏說不出有多高興。連忙回過頭去招呼我的夥伴:

“喂——你們聽見了沒有?他們居然也喜歡聽咱們的曲子!”…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Style on February 23, 2020 at 9:11pm — No Comments

三毛《雨季不再來》月河(4)

4 

第二天,她無所事事的過了一天,看了幾張報紙,卷了卷頭髮,下午坐車子去教那兩個美國小孩的畫,吃了晚飯陪父親看了一場電影,回來已經很晚了。睡不著,看了幾頁書,心里又老是像有什麽事似的不安。覺得口渴,她摸索著經過客廳去冰箱拿水。

就在那時候,電話鈴忽然響了,她呆了一下,十二點半了,誰會在這時候來電話?一剎間她又好像聽到預感在對她說:“是沈的電話。”沒有理由的預感,她衝過去接電話。“林珊?”

“嗯!我就是。”…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February 23, 2020 at 9:07pm — No Comments

李欣頻《誠品副產品》(12)

閱讀者的群像案作品:



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
 

凡高閱讀麥田,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後乘涼。 

弗洛伊德閱讀夢,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秘密通道。 

羅丹閱讀人體,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54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8)

電影是最具催眠威力的藝術,它組合了人類辛辛苦苦積累的一切藝術手段,把它們展現在一間黑屋子里,電影院生來就是在模仿催眠師的治療室。燈一亮,電影散場了,注視你周圍人的臉,常常帶著典型的被催眠後的麻與乏。也有興奮的,馬上就有人在街上唱出電影主題歌,模仿出大段的對白,催眠造成的記憶真是驚人。當然,也有人回去裹在被子里暗戀不已。 

電視好一些,擺在明處,周圍的環境足以擾亂你進入深度催眠。但是人的自我催眠的能力實在太強了,哪兒都不看,專往熒屏上看,小孩子還要站得很近地看,遭父母呵斥。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50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7)

藝術最初靠什麼?靠想像。巫的時代靠巫想像,其他的人相信他的想像。現在無非是每個藝術家都是巫,希望別的人,包括別的巫也認可自己的想像罷了。 

藝術起源於體力勞動的說法,不無道理,但專業與非專業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與各人的先天素質也是有區別的。靈感契機人人都會有一些,但將它們完成為藝術形態並且傳下去,不斷完善修改,應該是巫這種專業人士來做的。 

應該說,直到今天藝術還是處在巫的形態里。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50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6)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催眠秀,我們現在再來看當時的照片,紀錄片,宣言,大字報,檢討書等等,從表情到語言表達,都有催眠與自我催眠的典型特征。八次檢閱紅衛兵,催眠場面之大,催眠效果之佳之不可思議,可以成為世界催眠史上集體催眠的典範之一。

 

後來做知青的時候,遇到出大力的苦活兒累活兒,所謂“大會戰”,照例是要集體唸語錄催眠的,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還有“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等等。說實在的,苦和死,怕與不怕都一樣,活兒終是要幹的,逃不掉。我認為人類進步的一大動力就是怕苦,於是想方設法搞一點減輕勞苦的花招兒,輪的發明,杠桿的利用,看來看去無一不是怕苦的成果。我用電腦寫東西,第一個理由就是可以免去抄稿之苦。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50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5)

好,終於是時辰到了,巫醫將乾了的牛屎揭下來,上海來的少年人一臉的汗,但牙不痛了。巫醫指著牛屎說,你看,蟲出來了。我們探過頭去看,果然有小蟲子。屎里怎麼會沒有蟲?沒有還能叫屎嗎? 

不要揭穿這一切。你說這一切都是假的,蟲牙不是真有蟲,天天牙痛是因為齲齒或牙周炎。好,你說得對,科學,可你有辦法在這樣一個缺醫少藥的窮山溝兒里減輕他的痛苦嗎?沒有,就別去摧毀催眠。只要山溝兒里一天沒有醫,沒有藥,催眠就是最有效的,巫醫就萬歲萬萬歲。回到城里,有醫有藥了,也輪不到你講科學,牙醫講得比你更具權威性。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24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4)

扯遠了,回來說催眠。俄國的催眠學家瑞伊闊夫(V· Raikov)在六十年代(那時還是蘇聯)以一百六十六個容易進入深度催眠的小有藝術基礎的人為實驗對象,分別暗示他們是某某藝術大師。結果這些人在有了新的“身份”之後,不再對自己原本的名字有反應,甚至對鏡子里的自己都不認識了。瑞伊闊夫讓他們在催眠狀態下畫畫兒,拉琴,下棋,結果下棋者的棋術令前世界國際象棋王塔爾(M. Tal)印象深刻,畫畫兒者的畫很有拉斐爾的樣子,拉提琴者的演奏像極了克萊斯勒。瑞伊闊夫據此在莫斯科舉辦過“催眠畫展”。

 

而且,現代“心理神經免疫學”開始注視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怎樣影響其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其實古希臘就有祭司暗示病人“會在夢中見到神,神會有指示”的療病法,中國的《黃帝內經》則實在得多,不涉及神。…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24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3)

催眠能幫助成年人回憶出他們幼兒園時期的老師和小朋友的名字,當然,你也猜到了,催眠也可以誘導受害者或目擊者回憶出不少現場細節,幫助警方破案。 

一九九四年初美國加州有個案子,是一個叫荷莉的女子因為厭食症求醫,醫生伊莎貝拉告訴荷莉,百分之八十的厭食症是因為患者小時候受過性侵犯。結果荷莉後來想起自己五到八歲時被父親葛利騷擾、強暴過十多次。伊莎貝拉在羅斯醫生的協助下,用催眠藥催眠荷莉,荷莉於是在催眠狀態下回憶起被父親強暴的更多細節。

 

催眠後的第二天,荷莉開始當面指控父親,隔天,荷莉的母親要求離婚。事情鬧開了,葛利工作的酒廠解雇了葛利。…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23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2)

十幾年後,六十年代末英國又出轟動的 “前世” 案例,說是南威爾士有個催眠師布洛克山姆(A. Bloxham)給一個叫簡·依萬絲的家庭主婦進行深度催眠並錄了音,結果簡回憶出自己的七個前世,從古羅馬時代的家庭主婦一直到現在的美國愛荷華的修女,非常驚人,於是英國BBC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人埃佛森(J.Iverson)制作了布洛克山姆的催眠錄音帶節目。埃佛森在節目中記錄了他對簡所說過的一切的調查。簡所說的七個前世的時代的歷史學者都認為簡的敘述具有可觀的知識,可是簡說自己的歷史知識程度只到小學。簡曾敘說她的前世之一、一一九零年是一個曾在約克某教堂的地窖里躲避殺害的猶太婦女,根據描述,埃佛森認為那個教堂應該是聖瑪麗亞教堂,可是約克一帶的中世紀教堂都沒有地窖,除了約克大教堂,但簡否認是約克大教堂。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23pm — No Comments

阿城·藝術與催眠(1)

不知道動物是不是,反正人類是很容易被催眠的。我猜動物不被催眠,它們必須清醒準確,否則生存就有問題了。腿上睡了一隻貓,你撫摸它,它“幸福”地閉上眼,一會兒就打起呼嚕來,好像被主人催眠了,可是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它立刻就反應,從你的腿上一躍而下,顯出貓科的英雄本色,假虎假豹一番,而主人這時卻在心里埋怨自己的寵物“真是養不熟的”。狗也是這樣,不過狗的名聲比貓好,就是它“忠”,“養得熟”,養得再熟,如果它對風吹草動毫無反應,人也會怨它。我寫過一篇小說,說有一天人成了動物的寵物,結果比人是主人有意思得多。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21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6)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11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5)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06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4)

他約摸有十二歲,機靈麻利,鬼心眼兒不少,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他的身子跟條鰻魚似的,仿佛生來就是為了從牛眼睛里鑽過去,同時順手牽羊撈點東西。終年日曬風吹,他的皮膚像數過的皮革一樣,已經想像不出本色是什麼樣子了,這使他那兩隻黃眼睛顯得更大。阿里薩立即斷定,這個孩子是他去搞這筆橫財的冒險事業的最佳同夥。那個禮拜日,兩人沒辦更多手續就開始行動了。 

天剛發亮,他們就從漁港起錨出發,“帶齊了行頭,做好了一切準備。歐克利德斯幾乎全身赤裸,只穿著那條不離身的遊泳褲。阿里薩則身穿長禮服,頭戴黑帽,腳登漆皮靴,脖子上系著詩人式蝴蝶結,還帶著一本書,以便登上島之前消磨時間。

 …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05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3)

她覺得自己有人陪伴,有人保護了。自由的空氣,使她心情恬靜、安寧,而且覺得生活無比美好。後來直到垂暮之年,她還在懷念著那次有點邪門的旅行,往事依然歷歷在目。 …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03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2)

“我既不是自由黨,也不是保守黨。”洛倫索·達薩說,“我是西班牙平民。” 

“算你走運!”指揮官說。他舉手向他告別,高聲喊道:“國王萬歲!” 

兩天之後,他們走到了美麗的平原上,熱鬧非凡的瓦列社帕爾鎮就座落在那里。

 …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02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1)

他的聲調變得強硬起來,旁邊桌上的一個顧客回過頭來瞧了瞧他們。阿里薩用更加柔和然而也是更加不容蔑視的堅定語調說道:“無論如何,”他說,“在不知道她怎麼想之前,我什麼也不能回答您。否則,那就是背叛。” 

這時,洛倫索·達薩在座位上向後靠了靠,他的眼皮發紅。濕潤了。他的左眼珠的眼窩里轉動了一下,向外面歪斜著。他也壓低了嗓門。 

“您不要逼著我給您一槍。”他說。

 …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8:00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霍亂時期的愛情》(30)

洛倫索·達薩沒有預見到女兒對他不公正的懲罰,尤其是以她的姑媽作犧牲品,反應是如此的瘋狂。他怎會想到,實際上女兒一直把姑媽視為只在記憶中有著模糊印像的親生媽媽。姑媽走後,她把自己關在臥室里,插上門閂,既不吃也不喝。當父親先是用威脅,爾後顯然是用懇求,終於讓她把門打開時,他看到的再也不是那個十五歲的天真無邪的姑娘,而是一個像受了傷的雌豹似的強悍的女人。 

他用各種花言巧語誘惑她。想使她明白,在她那樣的年紀,愛情只不過是海市蜃樓。他對她好言相勸,讓她把情書退回,並回到學校跪在修女們面前請求寬者。 …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February 23, 2020 at 7:5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