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牆 繪's Blog (256)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註釋)

(原載“爱思想平台”)



[①] Barbara Herrstein Smith, 「Narrative Versions, Narrative Theories」, Critical Inquiry, (Autumn 1980), p. 224.

[②] 斯拉夫字母與拉丁字母的轉寫有幾種不同的系統,這兩個俄文詞的拉丁字母對寫不能確定。「Фабула」轉寫比較穩定:「fabula」,但「сюжет」的拉丁字母轉寫法有多種:「sjuzhet」,「sjuzet」,「suzet」,「sjuzhet」,「syuzhet」等,最後一種用得較多。

[③] Victor Shklovsky, 「Sterne』s Tristam Shandy: Stylistic Commentary」, in 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Four…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October 1,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10)

七、底本里有哪些東西?

分層模式面臨的另一類問題是:哪些東西只能存在於述本中?哪些東西只能存在於底本里?哪些東西能同時發生在底本與述本里?查特曼說述本就是形式,就是表現;底本是內容,是事件[59]。那樣的話,雙層模式就太容易被解構,因為形式與內容很不容易區分。卡勒的抨擊就擊中了這個要害:《俄狄浦斯王》的述本不只是形式,述本對故事的進程提出了決定性的要求。…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30, 2022 at 11:35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9)

從卡勒對《俄狄浦斯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困惑,依然是個敘述選擇問題:對「一群」還是「一個」的選擇,本來在述本形成時就應當消失,但是上面舉的例子說明:敘述中也可以保留選擇操作痕跡,而述本中的人物最後選擇「一個」而不是「一群」,恰恰就是因為「俄狄浦斯情結」出現於選擇中。卡勒認為此述本在主題壓力下自行推進,這個壓力就是用選擇構成情節的壓力。

因此,底本的本質就是保存著「多選擇可能」,這種可能性經常顯露在述本中:就像歷史著作,會並列對比幾種史料的說法,最後說某種史料更應當采信;菜單列出各種可選擇的元素;烹飪教科書更是寫出選擇操作的方法。本應隱藏的聚合選擇在組合層面上顯現,是符號文本中經常出現的情況。

 …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7:00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8)

六、情節在選擇中產生

如此理解底本/述本後,我們就可以用此作為出發點,回答反分層論者提出的一些難題。

第一個問題是卡勒提出的:情節在哪里產生?情節承載著敘述的意義,它究竟是底本原有的品質,還是述本變形改組的品質?…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9:47a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7)

第二,分層說並不只見於虛構敘述。史密斯認為非虛構的事實性敘述只有底本無述本:「編年史、新聞、傳聞、軼事」講述的是「按肯定的時序已經發生過的事」[49],也就是說,這些文體,雖然也是敘述文體,卻沒有底本/述本之分,其時間無變形,「失去了勃瑞蒙說的底本/述本之間的易形性(transposability)」,事實性敘述就沒有雙層模式可言。杜麗特·科恩甚至提出非虛構事實性敘述有三層構造:「虛構只需分兩層,而非虛構需要分三層」,即需要「指稱層」(reference level)[50]。「三層說」是另一個課題,至少歷史、新聞等事實性敘述也是分層的。…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21, 2022 at 1:49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6)

因此,兩人的看法針鋒相對,卻都同意底本是讀者從述本構築的「真正發生的事情」,或「符合現實的事情」。當述本故意混亂得不現實,理查德森認為無法構築底本,申丹認為述本的這種不現實故事就是底本故事。

五、底本究竟是什麽?

以上反對雙層模式的意見,應當說都有道理,也說明延續一個世紀的「底本/述本」分層論的確至今不夠清晰。史密斯說得很對,每個述本都是獨特的;卡勒說得也很對,述本並非只是加工底本,而有自身的意義邏輯;理查德森也是對的:底本很可能無法重構。這些批評者讓我們看到,底本不那麽簡單:底本不是俄國形式主義所說的未曾變形的故事,不是查特曼所說的述本「形式」表達底本「內容」,也不是巴爾所說的對抗述本變形的「符合經驗邏輯的進程」,也不是理查德森所說的支撐述本的「真正發生的事情」。…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12, 2022 at 5:28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5)

理查德森說的「敘述改轍」(denarration)是指小說中一種特殊的敘述手法:先說了一個情節,然後說這個情節沒有發生過,是「亂說的」,不算。這種情況主要出現於後現代先鋒小說以及當代電影中。理查德森舉的例子是貝克特的《莫洛伊》,小說描寫了一個牧場情景,然後突然說「或許我把不同的場合混到一起」說錯了,小說中無此牧場。

「敘述改轍」在法國新小說中大量出現,使用這個手法最多的可能是羅伯—格里耶:《幽會的房子》故事進行到一半,突然說前面緊張的情節只是劇院舞臺上的演出;《紐約革命計劃》說到中間,說上半部的情節只是一張海報[34]。馬原在80年代也慣用此手法,例如小說《虛構》的結尾說,整個事情沒有發生過。理查德森提出問題是:這些情節在述本里取消了,那麽在底本里是否存在過呢?…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12, 2022 at 5:27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4)

卡勒指出,這個述本有個大漏洞:戲劇開場時,俄狄浦斯國王已經登基多年,與前王后養育了幾個子女。這一天他下令徹查當年國王拉伊奧斯被殺一案,但是他心存猶疑,因為他多年前曾經一個人在路口殺死某老人與其隨從。王后安慰丈夫說有一個見證人,曾對全城人說過,他看到「一群強盜」殺了前國王與侍從,因此不可能是俄狄浦斯殺了前國王。於是一切取決於找到此證人。但當證人應召到來時,俄狄浦斯根本沒有問當年殺人者究竟是「一群」還是「一個」,而只是追問自己的身世。卡勒說:「當他聽說自己就是前國王的兒子時,馬上得出結論:是他殺了拉伊奧斯。他的結論不基於新證據,而是述本自身的意義邏輯……事件不是主題(意義)的原因,而是其效果。」[29]卡勒說他當然不是想證明三千年前的俄狄浦斯無罪,他是說述本必須有意義,情節邏輯自身的壓力(而不是底本的「真實事件」)迫使俄狄浦斯必須發現自己犯下弒父娶母大罪,不然這個戲就不成戲。…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10, 2022 at 9:42a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3)

史密斯指出:底本這個概念之提出,第二個目的是解釋為什麽對某一事件可以從不同角度講述。針對查特曼所說述本是對底本的「時間變形」,她反駁說:這是假定底本的時間是「零度變形」的線性敘述,而其他各種述本構成了一個變形程度的序列。例如熱奈特認為民間故事「比較按照時間順序」展開,而文學作品(例如《伊利亞特》)則常常「從中間開始」。史密斯認為熱奈特這說法沒有根據,「非線性」是敘述常態,不是例外。甚至人對事件的經驗或回憶,作家的構思也一樣零碎散亂變形,不存在「事件原時序」。

因此,史密斯的結論是:任何形態的簡寫都不是底本,雙層模式「經驗上成問題,邏輯上脆弱,方法論上混亂」[22]。理論上不能成立,批評實踐上也沒有必要采用。

當時正是查特曼《故事與話語》(Story and…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3, 2022 at 10:01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2)

為了避免術語混亂,不少人主張回到俄文,例如電影學家波德維爾就直接用俄語拉丁化拼寫[11]。波德威爾的中譯者跟著譯成「法布拉/休熱特」[12]。這對一般讀者記住外文發音的能力要求太高,本文建議譯為「底本/述本」[13],無非求個意義清晰而不會與常用非術語混淆[14]。本文先行清理術語,並非無事生非或是刻意求新,到本文作結時會說清楚目的。本文所引用的各家論者,原本用的術語各不相同卻互相錯疊,為避免處處解釋造成行文拖沓糾纏不休,筆者不揣冒昧,全部改為底本/述本。…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August 31, 2022 at 3:00pm — No Comments

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1)

底本/述本分層是敘述學的基礎理論,至今沒有任何敘述研究能擺脫這個分層模式。但是這個理論多年來受到一系列理論家的抨擊。由此敘述學落到一個窘困的境地:不能駁斥這些批評,就必須吸納這些批評,不能放棄雙層理論就必須改造之。本文回顧這些批評,提出用符號學的聚合-組合雙軸概念重新理解分層理論:這樣可以接受這一系列批評中的合理部分,同時保留敘述學必需的分層。如此理解,敘述行為就不僅是對底本做位移與變形,其更重要的工作是選擇與媒介化。

一、術語的困擾

整個現代敘述研究以底本/述本分層原理為基礎,整個一百多年的現代批評理論,也以以這個分層原理為起點之一,偏偏這也是敘述學最容易受攻擊的軟肋。抨擊敘述分層觀的芭芭拉·史密斯很明白她瞄準的是什麽,她說:「雙層模式…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August 28, 2022 at 11:01pm — No Comments

拜倫詩選《意大利一個燦爛的黃昏》

月亮升起來了,但還不是夜晚,

落日和月亮平分天空,霞光之海

沿著藍色的弗留利群峰的高巔

往四下迸流,天空沒一片雲彩,

 

但好像交織著各種不同的色調,

融為西方的一條巨大的彩虹——

西下的白天就在那裏接連了…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21, 2022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15)

她們在那兒生起了一堆旺火,

用的是她們當時在海灣近旁

四處拾得的亂七八糟的家夥——

海裏沖來的破爛船板和斷槳。



曬久了,一碰,就跟火絨差不多,

斷裂的桅檣變得像一根拐杖;

上帝慈悲,破玩意兒真還不少,

二十個燒火的也不愁沒有柴燒。…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20, 2022 at 6:00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14)

這老漢單生一女,名叫海蒂,

是東方海島最大財富的繼承人;

她容華出眾,和她的笑顏相比,

豐厚的嫁妝簡直就不值分文;



正是女孩兒長大成人的年紀——

十幾歲,像一株綠樹嫵媚溫存;

拒絕了幾個求婚者,正想要學會

從眾人中間挑選中意的一位。…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9,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13)

她們做出了一份精美的肉羹—— 

詩歌裏很少加以吟詠的東西, 

自荷馬詠阿喀琉新的盛宴以來, 

這是詩歌裏出現的最好的飯菜。

 

這一雙女子是誰,我告訴你們, 

免得把她們猜作喬裝的公主; 

我討厭賣弄玄虛,和晚近詩人 …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9,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12)

她們生了火,那遮護他們的岩穴

沒見過天日,如今被火焰映紅;

這少女(誰知是什麽人)在火光影裏

更顯得輪廓分明,頎長端麗。

 

額前有一排黃金圓片首飾,

傍著那褐色鬢髮閃閃發光;

她鬈髮成串,那些更長的髮丝…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9, 2022 at 5:30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我沒有愛過這世界】

我沒有愛過這世界,它對我也一樣;

我沒有阿諛過它腐臭的呼吸,也不曾

忍從地屈膝,膜拜它的各種偶像;

我沒有在臉上堆著笑,更沒有高聲

 

叫嚷著,崇拜一種回音;紛紜的世人

不能把我看作他們一夥;我站在人群中

卻不屬於他們;也沒有把頭腦放進…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9, 2022 at 4:35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11)

挨著那片槳(他們應急的桅檣);

像一朵雕零的百合,委身塵土;

軀體修長,面容蒼白,卻很美,

可以同任何血肉之身來比配。

 

濕漉漉,昏睡了多久,他也弄不清,

對他說來,這世界已經消失,

他那凝滯的血液、遲鈍的官能…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9, 2022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10)

最大的危險是附近一條巨鯊,

它咬住大腿,拖走他一個夥伴;

另外兩個呢,因不識水性而沈溺,

除了他,再沒有什麽人到達陸地。

 

沒有那片槳,他同樣休想登岸:

當他虛弱的兩臂已無力揮動,

一頭惡浪將他一下子打翻,…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8,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海上遇險》(9)

唐璜擠上了快艇,並且又設法

給老師彼得利婁也找到地方;

看來好像他們已互換了職責,

因為唐璜擺出了一副官相。



頗能安定人心,而彼得利婁

兩眼卻不斷哀訴自己的苦況。 

巴蒂斯塔呢(短名也稱為蒂塔),…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June 17, 2022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