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衡:論底本:敘述如何分層(9)

從卡勒對《俄狄浦斯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困惑,依然是個敘述選擇問題:對「一群」還是「一個」的選擇,本來在述本形成時就應當消失,但是上面舉的例子說明:敘述中也可以保留選擇操作痕跡,而述本中的人物最後選擇「一個」而不是「一群」,恰恰就是因為「俄狄浦斯情結」出現於選擇中。卡勒認為此述本在主題壓力下自行推進,這個壓力就是用選擇構成情節的壓力。

因此,底本的本質就是保存著「多選擇可能」,這種可能性經常顯露在述本中:就像歷史著作,會並列對比幾種史料的說法,最後說某種史料更應當采信;菜單列出各種可選擇的元素;烹飪教科書更是寫出選擇操作的方法。本應隱藏的聚合選擇在組合層面上顯現,是符號文本中經常出現的情況。

 

至今,對雙層模式的挑戰或誤解,大多是由於敘述學把底本真地理解為一個「原本」的故事,或是類似故事的一個存在。哪怕敘述學者從理論上認識到底本不是另一個敘述文本,在追尋底本時,依然會不自覺地把它想象成一個故事。這就是為什麽我不嫌麻煩較真到底地要求把「故事/講述」這一對概念更名的原因。

從符號學觀點看,雖然文本完成後,組合段顯現,而聚合段隱藏,任何符號表意卻同時在雙軸上展開,沒有哪個軸是在邏輯上先導的。寫詩時要選字,選字時要明白詩句這個位置需要一個什麽字,字要放進文本看是否合適;一場演出,要決定某個環節選用何人的表演,同時要明白整場演出如何布局。這是一個來回試推的操作,沒有時間或邏輯前後:雙軸是同時運轉,組合不可能比聚合先行,聚合也不可能比組合先行:不可能不考慮組合的需要進行聚合選擇。例如,好萊塢電影要求有個大團圓結局,敘述才會在聚合材料庫中選擇可以滿足大團圓條件的元素組合起來。

卡勒引用對歌德《浮士德》中讀《聖經》的解釋來反駁分層說:浮士德不滿意《創世紀》中說的「太初有言」,改為「太初有行」。卡勒認為講述與事件實際上不可分:「因為敘述本身是自我解構的結果……事件或講述的優先總會在自我解構中顛倒過來。」[58]的確,就底本/述本關係而言,二者都有初始性,二者並列出現,太初有言也有行。 

[58] Jonathan Culler, In Pursuit of Signs: Semiotics, Literature, Deconstruction, Ithaca: University of Cornell Press, 1981, p. 183.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