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7,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在此,君主成為了國家的有形身體,或者說,國王擁有兩個身體,在國王自然的、可朽的肉身之外,另一由權力所編碼、捆綁的身體,被塑造成為國家機器與意識形態的化身,即一張威嚴肅穆的國王正臉,一種藏身於宮殿與金字塔的符號體系內部供人想像的神秘權威。這,被德勒茲稱作是「一種表意的、妄想狂的、專制的體制」;而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後-表意」的體制,如果說「表意體制」來自君主的權威,「後-表意」則指向一種先知式的獨裁,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寄托在中心式的想像,後者依賴於內在性的激情:「超越的中心化的專制權力讓位於一種內在的無處不在的權力形式。」德勒茲同樣用一種化身作比,「表意體制」代表「妄想狂的埃及法老」,而「後-表意」體制則是「激情性的希伯來人」的出場。…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6,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德勒茲論過喬托嗎?實際上,與這位法國哲學家對於英國畫家弗蘭西斯·培根的專著論述不同,喬托的名字只出現在其理論文本的片段。然而在《千高原》的「第七原」中,圍繞一幅喬托的《聖方濟各領受聖痕》,德勒茲卻連接了他一系列有關「身體」、「凝視」、「臉性」及「臉性抽象機器」的重要概念,一方面,借由從喬托到培根的繪畫史梳理,德勒茲重新思考並描摹出一條在藝術領域不斷解轄域的逃逸線;另一方面,這一有關繪畫的理論,同樣關涉德勒茲圍繞符號系統及權力體制的分析,「臉性」的概念也被置於了對西方基督教與白人殖民史的政治批判之中。
1. 作為符號體制的「臉的歷史」
德國美術史家漢斯·貝爾廷(Hans…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5,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核心提示】福柯對現代人的經驗描繪有兩個特點:一是認為現代人是「碎片化」的,二是在「非人」與人的對立中來描述現代人。
福柯理論研究的根本動機是對現代個體生存處境的關注。這一點,從後期福柯將自己的理論總稱為「關於我們自身的歷史存在論」可以得到佐證。某種意義上說,福柯關於瘋人、囚犯、不正常的人以及性經驗史的研究,可以看做是對現代人生存真相及其解放方案的追問。
需要指出的是,「現代人」不是時間概念,不等於生活在現代的人,而是指生活在現代社會中,按照現代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生活著的絕大多數。極少數拒絕現代文化和現代生活的人,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而是為現代社會所排斥的「非人」。…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4,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在君主制時期,關押薩德的理由是道德敗壞、有傷風化。君主制崩潰後,關押薩德的理由是精神病。雖然都是監禁,但是後者有了精神病學作為基礎,似乎更為「科學」、更為「合理」。大家可能會問:難道對薩德的行為,社會不能進行幹預嗎?這個問題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回答,但它不是我們討論的問題。從薩德的例子,我們想說的是:精神病學成為了對薩德這個異議者進行禁閉的一個「幫兇」。想想福柯的話——精神病學有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在現代,精神病學除了純粹的醫學功能,還有名副其實的鎮壓功能。當社會試圖對思想異議者進行懲罰的時候,如果在法律上沒有很好的辦法的時候——以有傷風化來對付薩德,只能判處輕罪,短暫的羈押——判定瘋子將異議者永久地關進瘋人院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4,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從一開始起,精神病學的目標就是要發揮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權力的眼睛》
在一次談話中,福柯曾經暗示,把對立面的思想或持有異議的思想歸於發瘋,是西方現代以來統治者的慣常做法。談話者們提到了前蘇聯赫魯曉夫釋放政治犯的事情。當時,赫魯曉夫的目的是為斯大林時期的冤假錯案平反昭雪,人們發現很多政治犯被診斷為「精神病」並被關在精神病院或者集中營,但是赫魯曉夫1958年發表的談話中仍然講這些持不同政見者定性為精神異常。他們還提到了著名的恰達耶夫的例子。恰達耶夫是一位生活在沙皇俄國時代的思想家,和普希金是好朋友。普希金曾寫過一首題為《致恰達耶夫》的著名政治抒情詩,其中有這樣膾炙人口的佳句——
…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2,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不是藝術的攝影
巴特說攝影是瘋狂的,因為「沒有任何圖畫藝術品能夠讓我確信一件東西從前存在過——若讓我相信,必須通過別的中介」。也就是說,攝影怪就怪在它不可思議的「證明力」上。 對於攝影對於真實的這種瘋狂,他認為社會在努力「馴化」它。而其路徑有兩條:一是把攝影變為藝術,因為「任何一種藝術都不是瘋狂的」。
當攝影成為藝術,「攝影的真諦被遺忘了」。也就是說,「這個存在過」的這種衝動,被丟掉了。我們去拍攝優美的、賞心悅目的照片,但不再因為看到了「刺痛」我們的畫面去拍照了。 我們用電腦技術剔除掉照片裏我們不想看到的、不優美的東西,我們讓被攝者在照片上變得更「美」,但變得不是她本人了。
我們不在乎照片是否捕捉到了她的什麼「精神」「內心」,只在乎在照片上的她是否符合那種大眾千篇一律的低俗審美:皮膚白嫩光滑,身材要纖細,要濃眉大眼……我是說,如果這張照片拍出來的已經「不是你」了,那麼那個「不是你」的人,她再美又有什麼用呢?…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1,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照片:光的保險箱
有這麼一個挺有趣的說法: 蒙娜麗莎看著你,看到的只是你的上皮組織。 蒙娜麗莎看著你,看到的這是你的上皮組織。 (Marcel Duchamp, L.H.O.O.Q., 1919) 它揭示了一種常被我們忽視的「表面性」。與蒙娜麗莎的註視類似,攝影所能留存的,也只是物或人的「皮」。
為了方便,在我們看到一個人時,會說「我看到某人了」,而不會說「我看到某人的上皮組織了」,看到某物時,不會說「我看到某物的表面」了,但這種「表面性」是切實存在的。(當然,我們所看到的「皮」,其形態等仍有裏面所包裹的更復雜的結構所決定,在這種意義上說,當我們看到確定的某一張「皮」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內裏包藏的其他東西。——郭力尼安註) …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13,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愛與死與照片 荒木經惟(日本攝影家)出過一本集子叫"Erotos",這個名字是荒木自創的,由"Eros"(愛欲,性欲;愛神)和"Thanatos"(死的欲望;死神)兩個詞結合而成(在弗洛伊德的理論裏,這兩個詞還作為一對反義詞出現,分別指生和死兩種「本能」)。在他的書裏,他一再用他那特有的洋洋得意的怪老頭的語氣說起這個他自創的詞。荒木認為愛與死是人類兩件最重要的事,兩個最重大的命題,並且「對於愛與死的愛,那就是攝影」。
「探尋攝影的性質,不應該從娛樂的觀點出發,而是從它和我們羅曼蒂克地稱之為愛與死的關系上著眼。」說這句話的巴特,顯然與他之後數十年的荒木經惟有著相似的認知。他還強調,對待照片要以「感動」為出發點。 愛與死這樣深重的、永遠繞不開卻也永遠說不盡的話題,才是我們舉起照相機的真正動因。
若是缺乏與生活的深刻聯系,對世界的欲望或悲憫,輕浮地舉起相機,所拍出的也只可能是「沒有必要存在」的照片。 荒木經惟, Erotos, 1993 攝影與時間 除了上面所說的作為「細節」的…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7,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在翻閱這張尼加拉瓜起義的照片時,巴特頓悟了:照片的價值在於「同時顯現兩種毫無關聯的要素」。 Koen Wessing, Nicaragua, 1979 照片中,修女和士兵走在同一條街上——修女代表著純潔、平靜、生的希望,士兵則恰好相反。兩個世界裏的東西碰撞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張讓人想要好好看一會兒的照片。
布列松(Bresson)在定義他著名的「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時也說,"[But] inside movement there is one moment at which the elements in motion are in balance. Photography…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4,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攝影就是 「這個存在過」 讀羅蘭 · 巴特的《明室》 攝影真諦的說法應該是:「這個存在過」,一點不能通融。在拉丁文裏,可能會用 "interfuit" 這個字來說,意思是:我看到的這個東西曾經在那裏、在無限與那個人(攝影師或看照相的人)之間的地方存在過;它曾經在那裏存在過,但很快就被隔開了;它絕對存在過,不容置疑地存在過。 ——羅蘭 · 巴特:攝影的本質
攝影是什麼?一種記錄?一種捕捉?一種藝術?一種機械的技能? 羅蘭·巴特說,攝影的本質是「新奇」。每一張照片本質上都在向我們傳達一個最簡單的信息:「是這樣的!」「這個存在過!」除此以外沒有更多的「語言」。照片想要表達、並且借以獲得價值的東西也是「奇特性」,沒有奇特性的照片則讓人「不覺得它們有存在的必要」。
用他的話說,被攝的物體「附著」在了照片上,並且變得不可分離——我們永遠無法清楚地分開照片中的物體本身和這張照片裏的它,就像你看到某人的照片,第一反應是忍不住說:這是某人,而不會說,這是照片裏的某人,或者這是某人的照片。…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1,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26, 2022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本國既沒有自由可爭取,
為鄰國的自由戰鬥!
去關心希臘、羅馬的榮譽,
為這番事業斷頭!
為人類造福是豪俠的業績,
報答常同樣隆重:
為自由而戰吧,在哪兒都可以!
飲彈,絞死,或受封!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21, 2022 at 5: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18, 2022 at 7:44pm — No Comments
在暗藍色的海上,海水在歡快地潑濺,
我們的心是自由的,我們的思想不受限,
迢遙的,盡風能吹到、海波起沫的地方,
量一量我們的版圖,看一看我們的家鄉!
這全是我們的帝國,它的權力到處通行——
我們的旗幟就是王笏,誰碰到都得服從。…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15, 2022 at 9:1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11, 2022 at 11:54am — No Comments
萊蒙啊!這些英名和你配得上——
盧梭,伏爾泰,斯塔爾,我們的吉本;
人傑地靈,即使再沒有別人,
他們也足以喚起你深情的回想。
對他們,對眾人,你佳景並無兩樣,
他們卻使這勝境更饒豐韻;
宏論卓識像雄風震撼人心, …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8, 2022 at 8:06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7, 2022 at 4: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6,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不可征服的靈魂的永恒精神!
自由啊!在這地牢裏,你輝煌奪目!
因為你棲息在志士的心靈深處——
那心靈只聽命於你,只對你忠貞。
你的兒子們被枷鎖無情拘禁,
送入這不見天日的陰濕牢底;
他們的苦難換來了祖國的勝利,…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6, 2022 at 4: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