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1)

德勒茲論過喬托嗎?實際上,與這位法國哲學家對於英國畫家弗蘭西斯·培根的專著論述不同,喬托的名字只出現在其理論文本的片段。然而在《千高原》的「第七原」中,圍繞一幅喬托的《聖方濟各領受聖痕》,德勒茲卻連接了他一系列有關「身體」、「凝視」、「臉性」及「臉性抽象機器」的重要概念,一方面,借由從喬托到培根的繪畫史梳理,德勒茲重新思考並描摹出一條在藝術領域不斷解轄域的逃逸線;另一方面,這一有關繪畫的理論,同樣關涉德勒茲圍繞符號系統及權力體制的分析,「臉性」的概念也被置於了對西方基督教與白人殖民史的政治批判之中。

1. 作為符號體制的「臉的歷史」

德國美術史家漢斯·貝爾廷(Hans Belting)出版於2013年的著作《臉的歷史》(2017年中譯本),探討了一段有關臉的社會文化史,正如他開篇所引用的:「世上最值得玩味的表面乃是人的臉。」在書中,貝爾廷從宗教儀式及舞臺面具、肖像畫藝術、電影與媒體傳播等多個角度,展現了權力、文化、道德如何對臉進行調節與塑造,即將人的自然之軀,轉化為屬於社會的臉之面具。

在《臉的歷史》「面貌多變的臉和面具」及「肖像與面具:作為再現的臉」兩章中,均出現了法國哲學家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名字,貝爾廷分別引用了德勒茲與加塔利(Felix Guattari)在《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中對於「臉性」(faciality)概念的探討,以及他在《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中對於培根(Francis Bacon)繪畫作品的論述,從歷史與藝術兩個向度,從對於臉的結構與解構兩個方面,構成了其寫作基礎與理論來源。

實際上在《千高原》中,德勒茲(與加塔利)在第七原「元年:顏貌」中便專門探討了「臉的歷史」,並結合其對於符號體制、殖民歷史及藝術作品的分析,尤其援引意大利文藝復興先驅——喬托的繪畫,將圍繞「臉」的討論安置在了他的藝術·哲學·政治理論譜系之中。

在仔細端詳「臉」的面貌之前,德勒茲(與加塔利)首先在《千高原》的第五原「公元前587年-公元70年:論幾種符號的機制」中,區分了幾種有關語言與符號的結構體制,分別為「前-表意的符號學」(pre-signifying)、「表意的符號學」(signifying)、「後-表意的符號學」(post-signifying)及「反-表意的符號學」(counter-signifying)。其中,除了「前-表意的符號學」與「反-表意的符號學」之外——二者分別對應了原始部落與遊牧民族,分別指向尚未形成語言結構的稚拙表達,與跳脫於邊界體制之外的縱橫馳騁——德勒茲主要論述並加以批判反思的,是「表意的符號學」與「後-表意的符號學」的兩種體制。

首先,「表意的符號學」也稱「表意專制體制」,因其是一種統攝語言系統的專制權力,德勒茲將它比作君主的集權。在德勒茲看來,君主的統治,正如表意的符號學對於言說的規定,是一種中心式的、自上而下的權力秩序,一如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區分於「規訓權力」的傳統權力運作模式。而如果說「前-表意」與「反-表意」的符號學分別對應了原始部落與遊牧民族,那麽表意符號學的化身,自然是君主本人,是這一代表國家的權威身體與他所發出的不容置疑的命令,是手捧水晶地球的歐洲國王,與神廟壁畫上恪守正面律的埃及法老。

Views: 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