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畢飛宇·生活邊緣
簡介:黑龍江在解凍時就像出鞘的劍一樣泛出雪亮的光芒和清脆的聲響。陽光和春風使得封凍半年之久的冰面出現條條裂縫,巨大的冰塊終於有一天承受不住暖流的誘惑而訇然解體,奇形怪狀的冰排就從上遊呼嘯而下。洛古河、北極村、大草甸子、興安、開庫康、依西肯、鷗浦直至呼瑪和黑河這些沿江的村屯城市,無一不在回響著冰排遊走時的轟轟聲,仿佛上帝派駐人間的銀色鐵甲部隊正在凱旋,而天庭也的確呈現出了一派迎接戰勝者歸來的喜洋洋的氣息,無論晝夜都晴朗如洗,溫柔的光芒四處飄蕩。
A1:冰排過後…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1,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擇偶那些事
我家娘子天生麗質,那年剛剛畢業,首次在我部門亮相,引起公司一眾老少色狼的騷動,每日前來借用物什、討教業務之人明顯見長。最終老牛我利用近水樓臺之便,成功銜得這枚嫩草,一度令公司周圍的酒家裏平添幾多借酒消愁的苦悶男。…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9, 2016 at 8:32pm — No Comments
齊人之福
我有個朋友是富二代出身,住別墅、開豪車,更過分的是他家有嬌妻一枚,外有彩旗數面,經常帶著不同女子在不同場合出現,囂張得令人發指。每次看著他與那些豐乳肥臀、燕瘦環肥的妹子在眼前招搖,我和其他朋友只能強忍鼻血,暗自流淚。
在我們這群羨慕嫉妒恨的朋友裏有不少單身男青年,畢竟饑腸轆轆地看人吃肉,滋味真的不太好。他們一夫一妻尚且不可得,而這個winner已和天下許多小開一樣,公然過上了“一夫多妻”的生活。自然界的資源分配法則就是如此殘酷,總是幾個人吃了多數的肉,於是剩男們只能含著仇恨的淚水畫餅充饑。…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9,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別人家的
小長假閑來無事聽了一首歌,詞曰: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就明白一件事。
別人家的孩子還不識字,就比我更懂事。
他不用睡也不用吃,沒日沒夜做卷子。
他從小就大紅大紫,每個父母都認識。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那小腦瓜子裝的全是知識。
你呢,啊,就知道吃,吃了那麽多還不長腦子。…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30, 2015 at 4:30am — No Comments
浪漫總是最動人
我的同級校友張嘉佳,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但我早聽說他調遣文字的功力十分了得。這幾天他在網上寫了幾篇故事,惹得癡男怨女們眼淚漣漣。他講的愛情故事,男主人公無不長情專一,女主人公則境況悲慘,矛盾沖突一到高潮,就能準確擊中淚點。女讀者邊抹眼淚邊想:作為男主角朋友的作者本人,也一定是位浪漫癡情的男子吧。
我很羨慕他,因為我只會寫一些扯淡的文章,全無營養,專註在艱難的人生裏,逗人一樂。但是逗人哭和逗人笑的遭遇是截然不同的。我能料想,許多女讀者在茶余飯後讀完我的文章,可能會指著報紙大笑道:哈哈,這作者好搞笑,一定是個傻瓜吧。唉,想想就覺得淒涼。…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3, 2015 at 6:47pm — No Comments
減肥記
我一向比較大度,別人說我點什麽,常常一笑,不多做解釋。但有段時間我也斤斤計較,別人問我體重,我在說完140斤之外,必要鄭重聲明一下:是毛重。
當你開始對數字敏感時,多數是因為這個數字即將或已經超出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範圍。比如你問耄耋老人貴庚,他在告訴你答案時,總要附加一句“我還小”。愈是如此強調,愈是可見其已老而怕老的心態。同理可知,我如此計較自身斤兩,皆因我眼見鏡中自己的體態已漸近“天蓬元帥”。…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0, 2015 at 8:30pm — No Comments
那些懸在我頭頂的錘子
認識自己是一件多麽慶幸而痛苦的事啊!
每個人都曾認為自己是世上最獨特的人,也許你直到現在仍這樣認為,你認為你與眾不同,聰穎、智慧,或者叛逆,或者帶著你尚未發覺但確實存在的使命,或者你雖然此刻運蹇時乖,但總覺得這只不過是天要降大任於你的前奏。簡而言之,你認為自己在眾人中是最拔群的,只是未顯露出來而已。
我也曾這麽想過,我偶爾翻看高中時的日記,仍然能讀到那時睥睨一切的輕狂。
本想說一說二十歲之前的事,但有炫耀之嫌,所以暫且不表。總之,我是在二十歲之後才逐步認識到自己的平庸的。…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8,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約翰·博恩漢也是首位將中國大鑼搬上搖滾舞臺的鼓手。大鑼上寫著“泰來”兩個字,我至今不明白是什麽意思,可能是品牌制造商吧。後來,香港的Beyond 樂隊也學齊柏林,“泰來”也上臺了。但是那面大鑼我始終都沒看見葉世榮敲過,不過光擺在舞臺上就很有氣場了, 當裝飾品也不錯。
約翰·博恩漢的鼓聲可以說是齊柏林音樂的支撐骨幹、“註冊商標”,他也常年名列最偉大鼓手的前三位。就是這麽個了不起的鼓手, 在1980 年竟然喝酒喝死了,他只活了32 歲!(搖滾樂界喝酒喝死的、吸毒吸死的比比皆是,陳屍遍野。過去咱北京搞搖滾的圈子裏,音樂方面未必搞得如何好,倒是生活方式模仿得很像。)傷心欲絕的團長吉米·佩奇不想找替代者,也認為無人可替代,幹脆決定解散樂團。
在整個1970…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3, 2015 at 10:06pm — No Comments
在流行音樂上,搖滾樂在20 世紀60 年代大行其道、全面接手。各種音樂元素都可以和搖滾樂結合。搖滾樂已經從早期的“你不能搖,就給我滾”的舞曲形式,提升到了意識形態掛帥的社會運動。深紫色樂隊的管弦樂與搖滾樂結合的作品,從意義上講就是古典與流行、白人與黑人、長輩與晚輩、正統與草莽的大和解。在該演唱會實況中,我們能看到這樣的沖突與和解。交響樂團演奏時,深紫色的隊員就在一旁幹瞪眼; 輪到深紫色石破天驚的搖滾之聲登場,百余名西裝筆挺、手拿樂器的交響團員就地發呆。第一樂章進行到12 分12 秒的時候,雙方大合奏開始了, 搖滾樂也從這時起走進了新時代,再也不一樣了。
此時20 多歲的你在幹嗎?上網?泡吧?找工作?考研?或者是宅在家裏?今天的人類平均壽命變長了,可是生命的濃度與強度卻好像也被稀釋了。當年20 多歲的一幫年輕人已經有膽量、有能力登上了世界極的音樂殿堂,開始改變歷史了。…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7, 201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聽搖滾吧,我的天秤座女兒
天秤座寶貝女兒
臨近晚飯的時候,我常常會問我的女兒:“女兒,今天晚餐想吃點什麽?”然後我就開始等待她給我答案。直到聽到她無奈地告訴我: “爸爸,我真不知道要吃什麽耶!”我便很輕松地安慰她這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了,因為她已經想得太久了,已經到了吃宵夜的時間了。
我的寶貝女兒是9 月28 日出生的天秤座。天秤座,顧名思義就是一座天秤,他們一輩子都在衡量所有事物的輕重緩急,他們希望能在平衡中找到最好的美感。正是這種天性,使得十個天秤座的人,有九個半顯得優柔寡斷。
所謂:帥哥美女大本營,要拿主意傷腦筋!…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5,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Chapter3
我曾經的膩友--小哥費玉清
小哥生活二三事
我認識小哥費玉清已經20 多年了,喜歡他的聲音卻超過了30 年。
如此說來,我其實是小哥的粉絲?是的!
從費玉清早期的歌曲聽起,一直聽到他與《中國好歌曲》的霍尊合唱的《卷珠簾》為止,你會有種感覺,那就是費玉清根本沒進步! 你聽他幾十年前錄制的歌曲,感覺好像昨天才錄好的一樣,沒進步!…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4, 2015 at 8:55am — No Comments
Chapter2
我所知道的周傑倫與中國樂
打不過你, 我就加入你
如果說到周傑倫(生於1979 年1 月18 日),我們馬上就會想到那張看起來永遠酷酷的,好像什麽都不在乎的臉。可是你不會想到他可以在8 萬人的演唱會上表白:“希望能唱到80 歲,自己無法長生不老, 希望歌曲能夠永遠流傳。”這麽感性的話比較像是多情善感的雙魚座說的,例如已故的臺灣歌手高淩風,這位雙魚座前輩,在媒體面前動不動就哭,任何感性的話都可以脫口而出。…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 2015 at 4:50am — No Comments
Chapter1
天性樂觀,我是射手座黃安
我的人生就像潑墨畫,隨興
多年之前,與我同月同日生的劉嘉玲曾在臺灣某個綜藝節目中拿題板砸我的頭,責怪我搶答太快。
我立馬拿我的題板也砸她的頭:“是你自己慢,還怪我。”
互砸之後,我們兩人均若無其事,繼續搶答。
事後,有人問:“你們為何會出此狀況?”…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但是,社會如何影響個人行為的過度社會化的觀點是非常呆板的:一旦我們明白個人的階級地位或勞動力市場的部門,行為中的其他東西就是當然的了,因為他們非常好地被社會化了。這裏的社會影響是外部力量,就如自然神論者的上帝,使事物運動而不進一步施加影響--在個人精神和身體中慢慢形成的力量(就如在《盜屍者的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那部電影中那樣),改變他們做決策的方向。一旦我們知道個人一直受影響的方式,持續的社會關系就是無關緊要的。社會影響完全包含在個人的頭腦之中,因此,在現實決策處境裏,他或她可能被原子化為任何形式的“經濟人”,盡管可能具有不同的決策原則。比較細致的(因而較少過度社會化的)文化影響的分析(例如,Fine and Kleinman, 1979;Cole, 1979,第1章)表明,文化不是一勞永逸的影響,而是在互動中不斷地建構和再建構的持續過程。文化不僅塑造其成員,在特定程度上由於文化成員自己的策略原因,他們也塑造文化。…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嵌入性問題
社會關系怎樣影響行為和制度,是社會理論的經典問題之一。因為這樣的關系總是存在,所以它們不在場產生的處境只能通過思想實驗想像出來,就如托馬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或約翰·羅爾斯的“初始地位”那樣。功利主義的大部分傳統,包括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假定理性、自利的行為極少受社會關系的影響,因而提出與這些思想實驗差距不大的理想化狀態。在另一端,筆者的“嵌入性”論點認為,有待分析的行為和制度是很受持續的社會關系制約的,因此把它們設想為獨立的是極嚴重的誤解。…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21, 2015 at 9:00am — No Comments
有人吃過北平的松柴烤肉嗎?現在街頭上橙黃橘綠,菊花攤子四處擺著,嘗過這異味的人,就會對北平悠然神往。
據傳說,松柴烤牛肉,那才是真正的北方大陸風味,吃這種東西,不但是嘗那個味,還要領略那個意境。你是個士大夫階級,當然你無法去領略。就是我在北平作客的二十年,也是最後幾年,變了方法去嘗的,真正吃烤肉的功架,我也是“仆病未能”。那麽,是怎麽個情景呢?說出來你會好笑的。 …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9am — No Comments
北平的故宮,三海和幾個公園,以偉大壯麗的建築,配合了環境,都是全世界上讓人陶醉的地方。不用多說,就是故宮前後那些老鴉,也充分帶著詩情畫意。
在秋深的日子,經過金鰲玉蝀橋,看看中南海和北海的宮殿,半隱半顯在蒼綠的古樹中。那北海的瓊島,簇擁了古槐和古柏,其中的黃色琉璃瓦,被偏西的太陽斜照著,閃出一道金光。印度式的白塔,伸入半空,四周圍了杈枒的老樹幹,像怒龍伸爪。這就有千百成群的烏鴉,掠過故宮,掠過湖水,掠過樹林,紛紛飛到這瓊島的老樹上來,遠看是黑紛騰騰,近聽是呱呱亂叫,不由你不對了這些東西,發生了懷古之幽情。 …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7, 2015 at 7:30am — No Comments
“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在陰歷七月十五的這一天,在北平大小胡同裏,隨處可以聽到兒童們這樣唱著。這裏,我們就可以談談蓮花燈。 …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12pm — No Comments
“已涼天氣未寒時”,這句話用在江南於今都嫌過早,只有北平的中秋天氣,乃是恰合。我於北平中秋的賞識,有些出人意外,乃是根據“老媽媽大會”,“奶奶經”而來,喜歡夜逛“果子市”。逛果子市的興趣,第一就是“已涼天氣未寒時”。第二是找詩意。第三是“起關”。第四是“踏月”。直到第五,才是買水果。你願意讓我報告一下嗎? …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1, 2015 at 11:2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