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ion for Form's Blog (258)

高宣揚:愛與美:與程抱一的對話錄(4)

愛的上述深刻性和復雜性,使任何一種真正的愛的產生,具有超越個人感情和個人經驗的性質。所以,愛的產生不是刻意的人為籌劃,它甚至帶有無巧不成書的戲劇性,致使愛在其一次性具體的事例中,其所謂“必然性”可以退卻到無影無蹤的異域。這就是為什麼在許多場合下,愛既無法通過理性的推理進行說明,也無法在感性經驗的系列中找到適當的理由。

盡管如此,“愛”還是發生在人的思想、行為中,與產生愛的人的性情、氣質密切相關。一個只看到有形物質世界,缺乏聯想力的人,很容易在現有的物質世界中得到滿足,很難引發內心的精神尋求,也難以有豐富的愛產生。而只有當人不滿足於日常瑣碎事務和有形物質需求時,才會關註內心,才有可能產生超越有形物質的情感。…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4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愛與美:與程抱一的對話錄(5)

愛的激情奔放的時刻,正是生命最可貴的瞬間。人的一生只要經歷了哪怕是一次的這一瞬間,也就可以豪邁地說:今生無悔。

戀人間激情奔放的瞬間,是奇妙的,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秘性。訴諸於任何經驗,參照於任何理性的知識,都無法真正探明人生最可貴和最幸福的激情奔放時刻。實際上,人性中總是隱含著一定的神性。也許,正是在激情奔放的珍貴時刻,神性突然恬然澄明,以其耀眼的光芒照亮生命的存在場域。…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39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愛與美:與程抱一的對話錄(6)

四、美的永恒性及其歷史性 

《此情可待》所講述的主要人物道生與蘭英及其愛情生命,固然呈現在具體有限的歷史時代中,作為和所有的愛情相類似的具體事件,不管具有何等感人的震撼力,也不管經歷何等動人的戀愛情節,畢竟有其自身所固有的時空限制,因而也有其自身的生與死、開端與終結。換句話說,恰恰是因為這段愛情發生在人世間,它們不可避免地具有人世間一切生命所普遍遭遇的悲劇性命運。但是,同樣是人世間所發生的各種具體悲劇,特別是愛情悲劇,卻因具體愛情事件所結合的兩個情人之間的精神境界的差異,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歷史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39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1)

——《創造的進化》發表100周年紀念

2007年是柏格森著作《創造的進化》(L’évolution…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4)

由此可見,柏格森進一步明確地將直觀性與心靈的自然能力連接起來,他比胡塞爾更徹底地反對各種傳統“意識哲學”或“主體中心主義”,寧願在複雜得多的情感、意志和本能中,尋找生命之所以有可能與其相遇的對象相契合的基礎。

在當代法國哲學界,從薩特和梅洛-龐蒂起,就高度重視柏格森在現象學方面的思路。

巴黎第一大學教授巴爾巴拉斯指出:“我們可以說,柏格森和現象學的共同點,就是經驗問題;這一問題也是他們的共同出發點,因為經過經驗問題,可以展現一切潛在性。”[27]因此,在柏格森所著《形而上學導論》的結尾,他把形而上學定義為“經驗的整合”(l’expérience intégrale)…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5)

四、“綿延的紀念”

柏格森屬於非常個性化的天才,同時他又是深深植根於時代精神的特殊歷史人物。他的哲學生涯的豐富性、多質性和活躍性,典型地表現出他的思想創造的強大生命力;同時,也集中展現了生命自身的典型特征,即在其“綿延”中顯示各個階段組成部分的多樣化異質性,始終處於“創造性的進化”過程中。

柏格森的哲學思路,往往多方向、多維度和多論題同時並進,以致他的哲學,如同生命的實際自我表演中所顯示的高度活躍性和極端多樣性那樣,不僅在不同時期,而且即使在同一時期內,也表現出各種發展可能性和隨時變化的潛在傾向。…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2)

其實,羅素只是把哲學改造的關鍵問題建立在數學的邏輯研究的基礎上,而其重點是建構真理語句表述的基本模式。柏格森為此指出:他所感興趣的,毋寧是無法通過數學還原的“非空間化的無形的生命時間”,即“在思想中運作的生命的綿延”;它既不是笛卡兒、牛頓、康德等人源自自然科學模式的時間概念,也不是羅素、愛因斯坦等用最新數理邏輯或相對論公式所可以簡單概括的。

生命的奧秘,在柏格森看來,就在於穿透在時間覆雜脈絡中的本質性思想的“創造的進化”。因此,真正的科學以及以科學為基礎的現代哲學,必須以揭示“生命”、“思想”、“時間”和“語言”的四重交錯關系及其運作邏輯為己任。在這個意義上說,“生命時間”就是現代哲學所必須優先思考的“絕對”(L’Absolu)。…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3)

 3.生命運動的可能性和不可預測性

柏格森強調指出:生命始終處於運動中,而且,由於它的動向和綿延趨勢只決定於內在的“生命沖動”,所以,生命屬於可能性的範疇。傳統的因果關系、前後系列觀以及具體和抽象的對立關系等,都不能真正把握生命時間的本質,尤其無法揭示其可能傾向。正因為這樣,柏格森很重視最新數學和自然科學對可能性、或然性、潛在性、偶然性和混沌領域的探索成果。

柏格森曾經和彭加萊以及愛因斯坦等數學家、物理學家一起探索相對論、微積分、混沌理論等,試圖從中受到啟示,進一步說明生命的可能的覆雜變動趨向及其內在根源。盡管如此,柏格森仍然不願意停留在自然科學的現成成果上,更不打算簡單搬用自然科學的公式。…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論梅洛-龐蒂的生命現象學(1)

為了使哲學本身的思想生命真正獲得新生,梅洛-龐蒂把哲學研究的焦點,集中在人體生命的現象學研究,並為此不惜重建整個哲學理論大廈之根基,從徹底清理其本體論基礎做起,以致使他對哲學之“驚奇”本質一再提出“再驚奇”的發問,尤其從對身體與精神的內在覆雜交錯關系的探索入手,開創出法國特有的生命現象學研究的新路。



一、法國生命現象學的轉向及其雙重根源

對於生命的哲學探索,在現象學研究中無疑占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法國現象學來說,生命現象學的探索是受惠於雙重傳統:一方面來自法國哲學本身的啟發,接受笛卡爾以來所積累的生命哲學研究經驗;另一方面則直接繼承和發展胡塞爾學派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米歇·昂利(Michel…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6:20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論梅洛-龐蒂的生命現象學(2)

二、“感知"是揭示生命奧秘的首要“入徑”

 為了創建獨具特色的生命現象學,梅洛-龐蒂進一步改造了現象學原有的“生活世界”和“經驗”的概念,加強了從其“呈現”、而不是其“現象”的角度進行解析,因而不再像胡塞爾那樣只在意識中探索意向性的傾向,而是把身體和意識以及整個精神活動,連同其周圍世界諸因素,看成不可分割的生命現象,在身體和精神的多維度、多層次和多方向的“雙重交錯”(le chiasme源自希臘字khiasma,意思是“交叉”)或“交織”(l’entrelacs)的多元化活動中,深入探索生命創造活動的原始呈現過程的覆雜現實條件、運作程序及其多種可能性。…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6:19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論梅洛-龐蒂的生命現象學(4)

五、對語言和主體間性的現象學研究

 梅洛-龐蒂從一開始研究生命現象學和探索生活世界概念的時候,就很重視生命和生活的意義問題,而關於意義的探討勢必導致對語言和主體間性的研究。

 在《感知現象學》中,當他還沒有徹底擺脫胡塞爾的意識理論的影響時,他仍然強調感知現象的意識反思性及其對把握生存意義的重要性。他當時指出:“感性資料和感知的各個層次,都將作為理智的同一個內核的顯現而被把握。”(26) 同樣地,《行為舉止的結構》開宗明義就指出:“我們的目的就是理解意識與自然的關系”。(27) 梅洛-龐蒂認為,正是為了排除傳統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對我們來說,關鍵的問題就是理解意識與自然以及內在與外在的關系。”(28)…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6:18pm — No Comments

高宣揚:論梅洛-龐蒂的生命現象學(3)

早在《感知現象學》中。梅洛-龐蒂就已經強調“一切意識就是感知的意識”(toute conscience est conscience perceptive),而感知與被感知是一個完整不可分的動力性結構和運作機制。“感知”與“被感知”是共時雙向地在多維度和多層次中進行的覆雜過程。正是在身體與其生存的世界之間的這種具有“建構”與“被建構”、“向周在世界開放”與“向身體內在世界傳送信息”的雙重交錯過程中,身體及其精神活動獲得了生存於世的意義,而身體也和其周在的世界合為一體:身體感知到自身的界限及其生存於世的經驗,而世界也因此被感受到它的存在。

 梅洛-龐蒂多次通過“感觸”和“被觸知”的雙向互通及其相互交錯滲透關系的有機性和動力性,來說明身體與世界的上述覆雜交錯結構及其對理解生命創造活動的重要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6:18pm — No Comments

吳祚來:日本的文化外交

日本的文化外交戰略體現在2005年制定的國家文化外交綱領性文件——《文化交流的和平國家》報告書中。這一文件起草歷時半年,由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審批,專門成立了“推進文化外交懇談會”,約請日本一流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就如何提升日本文化國力、開展文化外交、提升日本的國際影響力等進行研究。





日本文化外交的目標




日本21世紀文化外交有著明確的目標:一是促進外界對日本的了解及日本形象的提升,在發揮“吸引力”的基礎上,促進對日本的了解,以及獲取信任。通 過文化取得國際間的互信,這一點是我們傳統文化理念中不常見到的。他們認為,沒有文化互信,就不可能有國際文化舞台,也就不可能發現國家影響力,提升國家…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3, 2017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杜維明:儒家視閾之創造力 下

就我們與天的密切關系而言,我們在經驗上感覺到天無所不在和無所不知。全在和全知的天不是外在的觀察者而是內在的參與者。天通過其在場和知識創造出新的現實和可能。通過模仿天,人類學習在任何地方都存在,嘗試任何事情都知道。他們通過同情和理性獲得了這種能力。沒有同情,就無法在經驗上理解彼此,更不用說理解在結構上不同於他們物種的生命之其他形態。人類有能力培養出一種與萬物同情的共鳴能力,基於人性的內在品質就能夠同情,以及通過後天學習所發展出來的一種不斷擴大的人際關系網絡。

人類是以其作為生物歷史性之存在為特色的。儒家的概念與戈登·考夫曼(Gordon…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11, 2017 at 10:27am — No Comments

杜維明:儒家視閾之創造力 中

二、一個明顯的悖論…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9, 2017 at 4:56pm — No Comments

杜維明:儒家視閾之創造力 上

在關於中國思想基礎的啟發性研究中,牟覆禮(Fritz More)斷言:

毋論古代抑或當代的中國人,亦毋論淳樸的還是時尚的中國人。他們皆未有創世神話之觀念,這一相當顯著的特質於外人來講卻是頗難察覺的;此乃意味著他們不把世界與人視為格外創造出來的,而是將之當做構成一個自發、自生之宇宙的核心特征,於此一宇宙中絕無外在的創造者、神、終極原因或者意志等。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人真正的宇宙進化論是一個有機的過程,即認為整個宇宙的所有部件都屬於同一有機整體,也都作為同一自發、自生的生命過程的參與者而相互有所影響。”據李約瑟(Joseph…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7, 2017 at 9:58am — No Comments

蕭功秦:中國的城墻文明和西歐的玫瑰文明 下

中國那麽早就統一了,按理說,文明進步可以在穩定環境裏實現了,二千年來,為什麽中國並沒有如歐洲那樣,發展出更高級的工業文明形態,而始終在農耕文明的水平上打轉?這個問題過去以“為什麽中國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的問題提了出來,許多學者認為這個提法是假問題,他們的理由是,不能用“資本主義”這個發生在西方的特殊現象,作為問題來套用中國,然而,如果我們再往深處想一下,這個問題確實是真問題,即使不用資本主義這個詞。

這裏必須指出的是,中國文明與西歐文明存在著一個根本區別,中國是以“整體抑制個體”的以“安分敬制”為原則的文化,西歐是以個體的多元競爭為基礎的文化。這可能是問題的關鍵。…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6, 2017 at 9:45am — No Comments

蕭功秦:中國的城墻文明和西歐的玫瑰文明 上

只有從大歷史的視角,才能客觀地看清這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意義。眾所周知,一百多年以前開始的近代史,就是中國的農業帝國文明敗給了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歷史,中國被迫開始了痛苦的轉型。只有從不同的文明結構這一更宏觀的角度來考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國的失敗與帝國文明崩潰的原因。因為近代以來的歷史,就是中西方兩種不同文明結構沖突的歷史。…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3, 2017 at 8:53am — No Comments

吳曉東:文學史家的“通識”與“情懷” 下

以廣義言,則能以言語表出思想感情者,皆為文學。然註重在動讀者之感情,必當使尋常皆可會解,是名純文學。而欲動人感情,其文詞不可不美。故文學雖與人之知意上皆有關系,而大端在美。(264—265頁)

這種對文學的理解,既與對西方百科全書的借鑒有關,也與新式學堂的教育體制相關。陳平原繼而進一步考察了黃人的作為教科書的《中國文學史》中所理解的文學範疇:“美為構成文學的最要素,文學而不美,猶無靈魂之肉體,蓋真為智所司,善為意所司,而美則屬於感情,故文學之實體可謂之感情雲。”(268頁)黃人所創制的文學史的範例之所以值得重視,是因為其中聚合了諸種現代性因素:在“文學”的界定中對“美”的維度的強調,現代哲學的康德意義上的知情意統一的理解模式,與大學機制的關聯,世界視野的建構,其中都肇始了現代文學史學科的諸種與發生學相關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anuary 12,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文學史家的“通識”與“情懷” 中

追憶:重現“文學課堂”

在本書中,作者自己比較看重的是《“文學”如何“教育”——關於“文學課堂”的追懷、重構與闡釋》一章,這一在書中長達73頁的第三章,的確別開生面、精彩紛呈、引人入勝,借助對百年時光中的“文學課堂”的追溯,最終觸及的是作者所認知的這些年來文學教育領域遭遇的核心的以及重大的問題。作者指出:…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anuary 11, 2017 at 10:59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