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5, 2017 at 10:04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5,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第十八章教育的價值
本書在有關教育目的和興趣的討論中,已經涉及有關教育價值問題的討論。通常在教育理論中所討論的特殊的教育價值和通常主張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通常提到的目的有實用、文化、知識、社會效率、心理訓練和心理能力,等等。這些目的有價值的方面,我們在分析興趣的性質時已有所論述。我們說藝術是一種興趣,有時也說藝術是一種價值,這兩種說法並無區別。但是,我們往往把教育價值的討論集中在討論課程中特殊科目所要推動的各種目的上。這種討論是要指出各門學科對生活的重要貢獻,證明這些學科應該設置。因此,詳細討論教育價值可以提供一個機會,一方面回顧一下有關目的和興趣的討論,另一方面,考察一下有關課程的討論,把這兩個方面互相聯系起來。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5, 2017 at 9:56am — No Comments
第十七章·課程中的科學
三、教育中的自然主義和人文主義
教育上有一個傳統,把課程中的科學與文學、歷史對立起來。這兩方面的代表人物之間的爭論,是容易從歷史上來解釋的。在實驗科學產生以前,文學、語言和哲學已經在所有高等學校占領了牢固的地位。實驗科學自然必須奮力前進。沒有一個築有堡壘的和防守堅固的勢力集團會輕易放棄它可能占有的壟斷地位。但是,無論哪一方面,都認為語言和文學作品全部是人文主義性質的,而科學則純粹屬於自然界的,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這種觀念有助於削弱兩類科目的教育作用。人類生活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自然界也不僅僅是人生戲劇的舞台(參見第228頁)。…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5, 2017 at 9:48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7pm — No Comments
第十七章·課程中的科學
一、邏輯的方法和心理學的方法
我們審慎地運用觀察、回想和試驗的方法,以獲得穩定的和確定的材料。運用以上方法所得的知識便是科學。科學要求明智地、持久地努力修正流行的許多信念,清除其中謬誤,增加信念的準確性,首先要使信念的形式能盡量表現各種事實的相互依賴關系。科學像一切知識一樣,乃是給環境帶來某些變化的活動的結果。但是,對科學來說,所獲得的知識的質量乃是活動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而不是活動的偶然結果。從邏輯方面和教育方面來看,科學乃是認識的完善過程,是認識的最後階段。…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5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1pm — No Comments
第十五章·課程中的遊戲和工作
三、工作與遊戲…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工業史也比政治史對認識人類的鬥爭、成功和失敗與自然的密切聯系提供更為直接的研究途徑——至於軍事史就更不必說了,政治史簡化到青年理解的水平,容易成為軍事史。因為工業史主要敘述人類怎樣學會利用自然力,它從人類大多數利用別人的體力的時候起到自然的資源為人所主宰,使人類擴大對自然的共同統治的時候止。 如果說這還不是事實,至少也是一種欲望。如果歷史不講勞動的歷史,不講利用土壤、森林、礦藏的情況,不講馴養動物和種植谷物,不講制造和分配,那麽歷史就變成紙上空談,不過是不生活在地球上的神秘的人類的系統化的浪漫史。…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第十五章·課程中的遊戲和工作
二、可用的作業
稍稍看一下學校已經采用的活動的項目,就表明我們手邊有一個多麽豐富的領域。學校裏的手工,有用紙的,有用硬紙板的,有用木料的,有用皮革的,有用布的,有用紗線的,有用粘土和沙的,有用金屬的,有時用工具,有時不用工具。采用的制作法,有折叠、切割、穿刺、測量、澆鑄、做模型、制作圖案、加熱、冷卻,以及錘、鋸、銼等特有的操作方法。作業的方式也很多,除了無數種的遊戲和競技以外,還有戶外短途旅行、園藝、烹飪、縫紉、印刷、書籍裝訂、紡織、油漆、繪畫、唱歌、演劇、講故事、閱讀、書寫等具有社會目的(不是僅僅作為練習,以獲得為將來應用的技能)的主動作業。…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0:59pm — No Comments
主張這種教法的人辯解說,學生必須知道怎樣應用工具,才能對付實際的制作——他們認為學生不能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習怎樣應用工具。裴斯泰洛齊主張主動的運用感官,替代硬記語言文字,這是合理的。但是,在實踐中卻留下了各種“實物教學”的計劃,使學生熟悉所選實物的一切特性。
錯誤是相同的:這些事件都假定必須使學生先知道實物的特性,然後才能明智地應用這種實物。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在明智地(即有目的地)應用事物的過程中,同時就在運用各種感官了,因為所觀察的特性就是完成一個工作所應考慮的因素。看一下一個制作風箏的孩子的態度,他注意到木材的紋理和其他特性,也注意到大小、角度和各部分的比例;再看一下關於一塊木材的實物課上的一個學生的態度,這個時候,木材和它的特性的唯一作用不過是用作實物課的教材。這兩種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4,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一
戶外的蕭索的秋雨,愈下愈大了。檐漏的滴聲,好像送葬者的眼淚,盡在嗒啦嗒啦的滴。壁上的掛鐘在一刻前,雖已經敲了九下,但這間一樓一底的屋內的空氣,還同黎明一樣,黝黑得悶人。時有一陣涼風吹來;後面窗外的一株梧桐樹,被風搖撼,就漸漸瀝瀝的振下一陣枝上積雨的水滴聲來。
本來是不大的樓下的前室里,因為中間亂堆了幾只木箱子,愈加覺得狹小了。正當中的一張圓桌上也縱橫排列了許多書籍,破新聞紙之類,在那里等待主人的整理。丁零零,後面的門鈴一響,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非常消瘦的青年,走到這亂堆著行裝的前室里來了。跟在他後面的一個三十內外的娘姨(女傭),一面倒茶,一面對他說:
“他們在樓上整理行李。”…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December 24,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姜桂英雖則是我的同鄉,但當時和她來往的卻盡是些外省的留學生,因此我們有幾個同學,有一次竟對她下了一個公開的警告,說她品行不端,若再這樣下去,我們要聯名向政府去告發,取消她的官費。這一個警告,當然是由我去挑撥出來的妒嫉的變形,而在這警告上署名的,當然也都是幾個同我一樣的想嘗嘗這塊禁臠的青春鰥漢。而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這個警告發出後不多幾日,她竟和下一學期就要在士官學校畢業的我們的朋友秦國柱訂婚了。得到了這一個消息之後,我的失意懊惱喪,正和杜葛納夫在一個零余者的日記里所寫的那個主人公一樣,有好幾個禮拜沒有上學校里去上課。後來回國之後,每在報上看見秦國柱的戰功,如九年的打安福系,十一年的打奉天,以及十四年的汀泗橋之戰等,我對著新聞記事,還在暗暗地痛恨。而這一個戀愛成功者的瓢兒和尚,卻只是背朝著了我,帶著笑聲在舒徐自在的回答我說:…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December 24,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為《咸淳》,《淳佑臨安志》,《夢梁錄》,《南宋古跡考》等陳朽得不堪的舊籍迷住了心竅,那時候,我日日只背了幾冊書,一枝鉛筆,半斤面包,在杭州鳳凰山,雲居山,萬松嶺,江干的一帶采訪尋覓,想制出一張較為完整的南宋大內圖來,借以消遣消遣我那時的正在病著無聊的空閑歲月。有時候,為了這些舊書中的一言半語,有些蹊蹺,我竟有遠上四鄉,留下,以及余杭等處去察看的事情。…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December 24, 2017 at 7:29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