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3,251)

蔣寅:擬與避:古典詩歌文本的互文性問題(1)

一、互文性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般特征

 “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又譯作“本文間性”,這個術語從它誕生以來就一直是個含混不清的概念,在不同批評家的著作里被給予不同的定義、賦予不同的意義,甚至因範圍的不斷擴大、所產生的命題日益增多而被指責為大而無當的理論神話。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樂於使用這個概念,因為它“囊括了文學作品之間互相交錯、彼此依賴的若干表現形式”①,使文學寫作中的引用(citation)、暗示(allusion)、參考(référence)、仿作(pastich)、戲擬(parodie)、剽竊(plagiat)及各種方式的照搬套用有了概括其本質和統一性的理論視角。根據法國學者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一書對互文性理論的源流、學說及其批評實踐的梳理,筆者認為索萊爾斯(Philippe…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17, 2017 at 10:08pm — No Comments

陸建德:互文性、信仰及其他 ——讀大江健三郎《別了!我的書》(1)

互文性可以理解為作品之間的對話,古人、今人與來者的對話。它不是遠離人間煙火的一張強權之網或純語言七寶樓台,反之,它建基於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上,因此既有歷史的維度,又不乏作者個人的主體特色。大江健三郎的新作《別了!我的書》(2005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者早年就讀於東京大學法文系,他的小說創作深受歐美文學的影響,往往有互文性的特征。但是大江在自己與外國作家、作品的對話中又保持了一種可貴的獨立性。



一…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17,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陸建德:地之靈 ——關於“遷徙與雜交”的感想

英國小說家 D.H.勞倫斯也是一位難得一見的批評大家,他的《經典美國文學論》是美國文學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該書導論“地之靈” (The Spirit of the Place)中,勞倫斯寫道:



每一個大陸都有它自己偉大的地之靈。每一個民族都被某一個特定的地域所吸引,這就是家鄉和祖國。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點放射出不同的生命力,不同的振幅,不同的化學氣體,與不同的恒星結成特殊的關系……。但是地之靈確是一個偉大的現實。尼羅河流域不僅出產谷物,還造就了埃及國土上那了不起的宗教。中國造就了一切中國人,將來也還是這樣。但舊金山的中國人遲早會不成其為中國人,因為美國是一個大熔爐,會熔化他們。



最後一句話並無侮辱之意,亦非過分之言。克雷夫科爾早在《一個美國農民來信》(1782)…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17,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陸建德:互文性、信仰及其他 ——讀大江健三郎《別了!我的書》(2)



當我們關注作者如何引用艾略特的時候,我們還必須考慮什麼沒有被引用。沒有出現的詩行對我們討論這部小說的互文性以及背後的文化差異恐怕同樣重要。大江一方面深深為艾略特的詩作所吸引,一方面又對艾略特的某些傾向有所防範、戒懼,因此小說的互文性還體現了作者主動的選擇和復雜的意圖。緊隨前面所引的“黑暗”詩行的是艾略特作為一位基督教徒發出的肯定之聲。大江有意與表示宗教信仰的文字保持距離,小心規避了以下兩行詩。尊貴顯赫的人物都進入黑暗,但是:



 我對我的靈魂說,靜下來,讓黑暗降臨在你的身上

 這準是上帝的黑暗(the darkness of…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17,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袁靜芳·劉天華的二胡情韻(4)

這首樂曲在二胡創作上也是非常大膽的。作品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不是非常二胡傳統化的,而是具有當時西方音樂、或者說城市的一些軍樂的感覺。比如第一主題中大量的頓音與符點音符進行,第二段雖然是很抒情的,可是你一聽,也是明顯的外來的因素比較多的,這個作品也表現了他創作上的進一步成熟。…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ly 17, 2017 at 12:41am — No Comments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1)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內容提要】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但是語言並非文學的全部,這一觀念使文學和圖像的關系研究成為可能,而“語-圖”關系則是其中的關鍵。“一體”、“分體”與“合體”是語圖關系的三大歷史體態;與此相應,“以圖言說”、“語圖互仿”和“語圖互文”是其各自的特點,其中包含並可能引出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學術命題。特別是“語象”和“圖像”的關系,作為語圖之間的“統覺共享”,當是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的平台。只有這些深入的學理分析,而不是止於情緒表達和表態,文學遭遇“圖像時代”的困惑才有可能自然釋解。

 【關 鍵 詞】文學/圖像語言/語象

 …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21am — No Comments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2)

廓清了這一問題,就可以談論我們所面對的現實問題,即被文化研究所反覆論及的文學遭遇“圖像時代”的問題。文化研究較早、較集中提出這一問題是其學術敏感的表現,但是僅僅停留在大而化之的層面難免空泛,更難在語言和圖像關系的技術層面提出任何建設性的理論並解決具體問題。於是,如何將這一問題從文化研究的“宏大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文學理論”,應當是將這一研究繼續向縱深推進的關鍵。這並不是說我們的文學理論尚未涉及這一問題,而是說關於這一問題的闡發遠未觸及文學和圖像關系的根本,宏觀的、情緒性的和表態性的論述仍然是這一話題的主流,學理層面的深度闡發仍然顯得相當薄弱,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學術調查。

文學遭遇“圖像時代”盡管是一個非常現實而緊迫的問題,但是,關於這一問題的學術調查還應該首先從歷史出發,即在語言和圖像的關系史中發現其中的蛛絲馬跡。只有這樣,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才有可能是一個真問題,才有探討的價值並具備充分的學術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21am — No Comments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3)

 “文本時代”的“語-圖”關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我們將這一問題放在整個漢語言文學史和美術史關系的視域中繼續考察,那麽就可以看到另一個驚人的變化,那就是宋元之後,以紙張的普及和印刷術的發明為標志的“後文本時代”的到來。⑩ “後文本時代”是“近代漢語”的肇端,也是文人畫繁盛的時代,語言和圖像的關系又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就是“語圖合體”和“語圖互文”的開始。(11)

如果說從文字發明到中古漢語之前的語圖關系是“語圖分體”的話,那麽,近代漢語以來的語圖關系則呈現“合體”的趨勢,主要表現為文人畫興盛之後的“題畫詩”和“詩意畫”,以及小說戲曲插圖和連環畫的大量湧現。“題畫詩”和“詩意畫”屬於“詩畫合體”,小說戲曲插圖和連環畫則是“文畫合體”,都是將語言和圖像書寫在同一個文本上,即“語圖互文”體,二者在同一個界面上共時呈現,相互映襯,語圖交錯。…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20am — No Comments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4)

4.在語言和圖像的關系史上,大凡被二者反覆書寫或描繪的題材,多為人類精神的“原型”。無論是神話傳說還是歷史故事,無論是《聖經》敘事還是中國的經史子集,無論是西方的莎樂美還是中國的王昭君、蔡文姬等,之所以在文學史和藝術史上反覆出現,被文學和圖像藝術反覆書寫或描繪,就在於其本身蘊涵著深厚的歷史積澱,縈繞著某種足以使整個民族難以忘情的心結。因此,研究這些原型在語言和圖像之間被長期覆寫、互仿和演繹的規律,探討其中可變和不變的東西,當是“語-圖”關系研究的典型個案。…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20am — No Comments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5)

如果我們將視野進一步展開,通觀魯迅的全部小說,那麽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黑白對比其實是整個魯迅小說語象的基本色調。《狂人日記》中“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以及“很好的月光”和“全沒月光”。《藥》中“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街上黑沈沈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故鄉》中的“深冬”,天氣“陰晦”,“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社戲》中的“白篷船”行使在月色朦朧的水汽裏,“漆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祝福》中魯鎮的“新年氣象”則是“灰白色的沈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鎮”。《在酒樓上》的“深冬雪後……幾株老梅竟鬥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花,從暗綠的密葉裏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19am — No Comments

趙憲章: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6)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對於語圖關系的歷史回溯,還是以魯迅為例探討文學語象和藝術圖像的統覺共享,本文的論述都是十分粗略和相當簡要的,並未詳細展開。包括魯迅的小說語象及其版畫風格問題,也只是在色調方面的一致性略作分析,沒能就筆法、構圖、意象等其他方面的統覺共享進一步展開,更沒能就統覺共享本身的規律做些探討,僅僅是“舉例說明”而已,說明在文學和圖像關系的研究中尚有許多未知應當去關注。也就是說,本文只是提出問題,並沒有、也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並詳盡探討。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堅信本文所涉及的這些問題,對於研究文學和圖像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當是文學和圖像關系研究中具有普遍性的重要命題。例如語象和圖像的統覺共享,是否主要表現為色調、筆法、構圖和意象這四個方面?或者說表現在魯迅身上的統覺共享是否具有普遍性?等等,就有待於我們做出進一步的論證和探討。…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16am — No Comments

雷頤:歷史的“心理投資”

近來遇到好些位法國學者,都對法國一百五十多年前出版的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在當代中國如此“走紅”疑惑不解、大嘆不可思議。他們都說,這本書在法國早就被社會“冷卻”,早無社會效應,只擺放在專家學者的案頭。對本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在中國受到如此熱捧、甚至推崇,他們的驚訝、錯愕遠勝於驕傲。…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14am — No Comments

雷頤:巴黎的“文化地圖”(上)

19世紀,巴黎是“世界文化之都”,這種殊榮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上半葉。“巴黎”已經成為一種象征、一種符號,文化、文學、思想、藝術、時尚、奢華、高雅、骯臟、流浪、墮落、頹廢、前衛、造反、革命……種種不同元素都在此“熔於一爐”。然而,從20世紀初起,巴黎的“世界文化之都”的地位又開始一點點喪失,現在雖仍燦爛,但已無昔日幾乎是“獨此一家”的輝煌。法國歷史學家克裏斯多夫·普羅夏松在《巴黎1900——歷史文化散論》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中,勾勒出了這種由高而低的“文化地圖”。

 

寬容與場域的形成

 …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12am — No Comments

雷頤:巴黎的“文化地圖”(下)

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開創性地提出了“公共領域”的概念。他認為:

歷史地看,公共領域經歷了三種形態,即:古代古希臘城邦公共領域、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公共領域、現代資產階級公共領域。在他的理論框架中,無論是古希臘城邦公共領域還是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代表型公共領域,本質上都不是作為一個質疑、討論甚至批判的空間存在,因此名不副實。…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17, 2017 at 12:12am — No Comments

楊振寧·讀書教學40年

啟蒙

今天我準備和大家談談我個人讀書、教學40年的經驗。我是1922年在安徽省合肥縣出生的。合肥那時候是一個很破舊的城市。我頭6年在合肥的生活,現在只依稀記得很少的一些情景。印象最深的是那時軍閥混戰,常常打到合肥來。我們經常要「跑反」,跑到鄉下或醫院裡去躲避。因為醫院是外國教會辦的,在那裡面比較保險。我印象中最深的第一個記憶,是3歲那年在一次「跑反」後回到「四古巷」家裡,在房子角落裡看到的一個子彈洞。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馬克思·波恩:原子時代的發展及其本質

本人應邀來講講原子時代,它的發展和本質。我不想有意把這個題目擴大,詳細去談物理上的發現和它們在技術目的和軍事目的上的應用,我寧願談談我對這些發現的歷史根源以及它們對人類命運的影響的看法。…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科學前沿的展望

●美國著名數學家、曾任美國總統科學顧問的烏拉姆博士認為:「將來影響地球上人類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的,主要是食物生產和更換的新途徑,它將比任何現在詞義上的政治-社會-經濟進展的影響都大得多」。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曾任美國物理學會主席的惠勒博士曾發問:「愛因斯坦逝世24年以來,我們取得了多少進步呢?」他還預言,今日物理學使我們面臨著兩個悻論的挑戰。 




●領導登月計劃的美國航天科學家馮·布勞恩預言:空間技術能為地球上的直接的永久的利益服務。他的預言,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正在一個接一個地實現。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8pm — No Comments

費曼·教授的尊嚴

費曼(1918——),美國物理學家。生於紐約。1939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1942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參與美國發展原子彈的工作。1945年至1951年在康奈爾大學任教。1951年起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他提出的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重大貢獻,與人同獲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量子電動力學》、《費曼物理學講義》等。

我相信,如果不是教書,我不會真正成功。因為,這樣,我在做某種事情,而又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進展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至少我存在著;至少我做了些事情;我已經做了某些貢獻。」——這僅是心理上的。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7pm — No Comments

赫胥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有關人類的許多問題之一,就是確定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和人類與宇宙間事物的關係,這個問題是其他一切問題的基礎,比其他問題更有趣味。我們人類的種族是從哪裡來的?我們人類制服自然和自然制服我們人類的力量範圍有多大?我們人類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又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經常出現在人們面前,並且給每個生長在世界上的人以無窮的興趣。我們當中的多數人,在尋求這些問題的新答案時遇到艱難和危險就退縮回來,而滿足於避開這些問題,或者使追究問題的精神窒息在受人推崇和可尊敬的傳統說法的鴨絨被下。但是,在每個時代總有一兩個堅持不懈的志士,具有天賦的創造能力,認定只有確實可靠的事實才能作為科學依據,或者厭惡那種純懷疑主義的論調,不願走他們前人和同時代人所走的舒適的老路,不顧一切荊棘和障礙,邁開大步走他們自己開拓的道路。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7pm — No Comments

漢南斯·阿爾文:現代科學背景下的太陽系

漢南斯·阿爾文(1908——),瑞典物理學家。生於烏普薩拉。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0年起任電學教授、電子學教授、等離子體物理學教授。1970年至1975年任科學與世界事務帕格沃什會議主席。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美國、瑞典、蘇聯等科學院院士。1970年以研究磁流體動力學理論方面的成果,與人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宇宙電動力學》等。…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