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整個中國的現實的困境讓其中每一個人感到壓力,不管他是在鄉間還是城市。這種困境的壓力也許並不是像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種政治的壓力,也不同於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的壓力,這種壓力更來自於整個民族在既定的軌道上,已形成的僵化的思維和秩序……
結語…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4:01pm — No Comments
解放區文學的發展模式的在政治的推進下駛上了單向道,強調與配合政治口號則忽視了文學自身規律的探索;強調工農兵方向,“知識階層”作為一個亟需獨立的階層被取消了獨立性,文學降低了文學性的要求,“精英”這個詞語失去了合法性;強調廣大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則抹殺了文學作品中理應有的高雅部分。
解放區的文藝指導思想《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明確提出了文藝“首先是為工農兵服務”。而所謂的“工農兵方向”完全是個政治概念,它抹殺了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和人格尊嚴。如果說在戰爭的強力下,所強調的不得不是集中統一,不容許過多的個人自由,藝術家要消除其自身價值觀中的自由主義傾向,那麽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其文化政策又是怎樣呢?…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4:01pm — No Comments
在文化方面,新文化運動伊始,開辟一個新天地,西方價值觀進入鄉土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啟蒙沖擊。第一部分說過在進入現代化語境之前,整個中國是鄉土性的。而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先驅者們,自然把啟蒙的對象放到中國最廣大的鄉間。鄉土文學的理論者強調“強烈的地方趣味”正是“世界文學”的重要部分。這促使作家把目光下意識地轉向鄉土中國的廣大農民,書寫與發掘獨特地域文化及其特有的鄉風民俗所蘊含的文化要義。從整體上把握鄉土中國的鄉村文化形態和氣質。也正是在這其中,鄉土文學的啟蒙性才大大的展開。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鄉土小說作家,不論他們自身來自哪一個社會階層,都沒有把“墮落的社會上層”納入啟蒙對象之內,也從來沒有在“肉食者”們身上寄予過什麽希望,凡是隸屬“上層”的人物在“五四”鄉土小說中大都被放置在啟蒙的對立面,並使其顯得鄙俗不堪。“五四”鄉土小說的啟蒙對象有著嚴格的階級界別,它只包含以農民為主體的下層勞動者,也就是魯迅所說的“被損害被侮辱的人們”。…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58pm — No Comments
在政治體制與社會結構上,村落在內陸河岸形成,沿河聚居,進行農業生產,興修水利,需大批人力集結;加之地勢平坦,位置中原之地,無外力頻繁騷擾,亦無海洋貿易往來,人民安土重遷,缺乏自由活力,專制制度容易形成。中央集權封建制度逐步確立。在修築宏大工程的過程中,中央集權專制控制鄉村,壓制個體,層層權力遞加壓迫,而農民恰恰處於鏈條最底層:進行耕作而無地,地主成為其對立面的有產階級,農民無法享受資源,始終處於蒙昧無權勢與資本的狀態——這就塑造了中國千百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的愁苦表情。…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58pm — No Comments
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
前言
文章取題“以鄉土的名義”,自然指的是文學以鄉土的名義——闡釋中國最深最廣處的荒涼大地,演繹荒涼大地上最原始最矛盾的風情人物,鉆營風情人物中最蒙昧最質樸的心路歷程。…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58pm — No Comments
3.產業支撐,鄉村經營
美麗鄉村建設必須有產業支撐。無論是浙江的永嘉縣、安吉縣還是江蘇南京市的高淳區、江寧區,在美麗鄉村建設的產業發展中都體現了鄉村經營的理念,通過空間改造、資源整合、人文開發,達到美麗鄉村的永續發展。…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51pm — No Comments
4.江寧模式
江寧區作為南京市的近郊區,提出了“農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農村生態環境田園化和山青水碧生態美、科學規劃形態美、鄉風文明素質美、村強民富生活美、管理民主和諧美”的“三化五美”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51pm — No Comments
————基於安吉、永嘉、高淳、江寧四地的調查
摘要:通過對浙江省安吉縣、永嘉縣和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江寧區四地的美麗鄉村建設進行實地考察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深入分析和探討4種模式的特色、共同經驗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認為4種模式共有的經驗在於: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規劃引領、項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不是給外人觀賞的,更不能僅僅以城市人休閑旅遊養生為目的。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讓生活在本地的農民提升幸福指數。評價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標準是增進農民民生福祉,讓農民真正享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51pm — No Comments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並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明確了新時代鄉村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將更加有力地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美麗鄉村”是人類居住環境的根,人類生活環境的理想天堂。而“美麗鄉村”建設,是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雖然十九大報告沒有直接表述實施城鎮化戰略,但關於城鎮化相關內容和部署,恰恰說明城鎮化戰略的重要性,對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要把握好六個結合。 …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3:44pm — No Comments
保障國民待遇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
長期的城鄉差異、工農業差異帶來了當前發展不平衡的現實,這有著國家政策、法規不平等的體制原因,體制強化了不平等,不平等固化了城鄉二元結構。這種二元結構,不僅強化了農村資源的單向流動,使農村衰蔽、農民尤其是高素質的農民流失不可避免(也是應然現象),更使得農民身份固化,即使流動到城市的農民工,多數仍無法分享城市的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等基本福利,無法充分分享城鎮化運動帶來的公共產品與服務提升的紅利。身份固化,利益分配的弱化,使農民成為社會底層階層。身份固化了社會的不平等,階層性貧困隔代傳遞,最終形成人為的階層對立、社會割裂,不僅不利於社會穩定,更是阻滯農民整體性發展、富裕的巨大阻力,是農村長期性貧困的體制性原因,最終拖慢了國家現代化的步伐。…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52pm — No Comments
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是後起國家追趕型的現代化道路,社會資源集中、政府主導是基本的要素,這種現代化路徑與西方發達國家內生的現代化途徑差異明顯,兼之傳統文化與國民意識、超大型國域范圍與超大規模農民數量等因素,我國農業現代化的路徑選擇與發展結果有著鮮明的特色。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勾畫的建設美麗中國、打造生態文明的宏偉藍圖中,美麗鄉村建設是其中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論斷、新舉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們研究美麗鄉村建設指明了指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觀念樹立:農村現代化變遷中的基本要素…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52pm — No Comments
村落的文化價值
中國的村落文化不僅表現在山水風情自成一體,特色院落、村落、農田相得益彰,形成的獨特村落景觀,更主要地表現在村落所具有的信仰、道德,村落所保存的習俗,村落所形成的品質和性格。當我們戴著審視村落文化價值的眼鏡走進村落時,你就會發現村落是一座文化的寶庫,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意義和鄉土情懷。…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45pm — No Comments
費孝通在他的《鄉土中國》一書中,將中國社會性質斷定為鄉土社會,而構成中國鄉土社會的基礎單位就是村落,從三家村到幾千戶的大村。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和農耕歷史造就了我們今天所言的鄉土社會,也造就了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形態的村落。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後,工業化運動使得我國農業社會的基礎逐漸瓦解,結構不斷解體,這種趨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變得愈發明顯和不可扭轉。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等一個個現代主義字眼里所包含的實際意義並非像它們字面上所反映的要發展工業、建設城市、進入信息社會那樣簡單,實質上,對中國的鄉村社會而言,它們更像一張無所不包的大網一樣,將廣大村落的鄉土根基慢慢拔出,並用各種冠以現代性的要素以替代之。農業的雕敝、農業人口的大量外流以及由此而生的鄉村的衰落似乎都在宣告著鄉土社會的分崩離析。
據統計,2000年,中國還有370萬個鄉村。…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45pm — No Comments
今年8月,太行山中的許村國際藝術節舉辦,這是一個真正在鄉村與鄉民互動的藝術家獨立項目,引起大家關註。這些年來,隨著藝術介入社會的命題越來越凸顯,有關藝術家的鄉村建設也成為展覽和爭論中的熱門話題,當然那些堅守藝術本體論而反對藝術社會學的人總抱著不認同的態度,種種質疑都是以圍繞藝術的社會學結果為依據,而不是從其程序價值而言的,這個程序價值即:藝術家的行為本身到底有什麽可能性提供給社會思考。…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40pm — No Comments
迄今為止,我們發現最早提出“鄉土文學”概念的是周作人。1910年,在為自己翻譯的匈牙利作家約卡伊•莫爾(周譯:匈加利,育珂摩耳)的中篇小說《黃薔薇》撰寫的序里,周氏在兩重意義上肯定《黃薔薇》為“近世鄉土文學之傑作”,其一為“多思鄉懷古之情”,周氏這里所說的“思鄉”與後來魯迅概括的“鄉愁”有所不同,而與古典文學中的“思鄉”有更多的淵源;其二為“風俗物色,皆極瑰異,……諸平原為狀,各各殊異。或皆田圃,植大麥煙草,荏粟成林,成為平蕪下隰,間以池塘,且時或茂密,時或荒寒,時或蒼涼,時或艷美”[4]12。這就是周氏後來所說的“特殊的土味和空氣”[5]44、“鄉土的色彩”、“鄉土趣味”[6]104-105。在為劉大白的詩集《舊夢》撰寫的序文里,周氏是這樣解釋“鄉土趣味”的:寫出“真的今昔的夢影,更明白的寫出平水的山光,白馬湖的水色,以及大路的市聲”[6]104-105。…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2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