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詩:以鄉土的名義——鄉土中國的這麽多年(6)

整個中國的現實的困境讓其中每一個人感到壓力,不管他是在鄉間還是城市。這種困境的壓力也許並不是像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種政治的壓力,也不同於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的壓力,這種壓力更來自於整個民族在既定的軌道上,已形成的僵化的思維和秩序……

結語

鄉土中國的這麽多年,也許就在這個時代迎來真正的持久的轉變。鄉土中國帶著渾身散發的“土氣息,泥滋味”,跌跌撞撞地進入地球村,在沒有商量余地的世界范圍內,改造著自身。從千年的源頭一直到如今,鄉土中國在嬗變中求得生存,只是近現代的生存環境和視野擴展到整個地球,各個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在人類的現代化道路上受到檢驗。而“現代化”這一道路仍然是未知之途,沒有人能預知在一擁而上的“現代化”道路上,人類在其中將迎來技術高度發達帶來的毀滅還是繁華。

然而面對歷史,你又能否定那些或蒙昧或清醒,或憤怒或麻木,或功利或聖潔的個體之生存印跡嗎?一切偉大的工程終究要歸結到這個工程中的每一個人。鄉土中國的這麽多年,孕育了這麽多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敘述事件、梳理歷史時,我無法忘記他們在這個時代的這角地域上的每一次掙紮,每一次吶喊,每一次無力的眼神,每一次仿徨的步伐——因為他們畢竟以那樣激越的方式與艱難的身姿步過了人間。

注釋:

(1)這只是中國現代鄉土小說的兩大主流。前者是以魯迅、茅盾為代表的著眼於社會批評和文化批判的“五四”鄉土小說,後者則是以廢名、沈從文為代表的鄉土浪漫派小說,或曰京派鄉土小說。

(2)黃河與長江作為中華文化的地理標識,對其文化的塑造不可忽視,中國文化的黃色屬性在諸多著作里有了詳細的說明,張銘遠的《黃色文明——中國文化的功能與模式》是為一例。

(3)“現代化的合法性”這個問題本文略去不談,關於這個問題的沒有一個定論,倘若詳談這個問題,篇幅冗長。

(4)《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言集》,劉運峰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86頁。

(5)、(6)參見《中國鄉土小說史》,丁帆著,2007年1月第1版,第43頁。

(7)同上書,第65頁。

(8)參見【美】荷姆林·加蘭《破碎的偶像》,見《美國作家論文學》,劉寶瑞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84頁。

(9)參見《中國鄉土小說史》,丁帆著,2007年1月第1版,第105頁。

(10)參見《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救亡與啟蒙的雙重變奏》一章。

(11)參見《中國共產黨為蔣介石屠殺革命民眾宣言》,轉引自丁守和書,第484頁。

(12)《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343頁。

(13)同上書,第344頁。

(14)同上書,第362頁。

(15)、(16)《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第29頁。

(17)同上書,第30頁。

(18)參見【美】邁克爾·沃爾澤《正義諸領域》,褚松燕譯,譯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四章《貨幣與商品》,第129頁;第九章《親屬關系和愛》,第313頁;第十二章《政治權力》,第379頁。

(19)參見《趙樹理研究資料》,黃修已編,北嶽出版社1985年版,第200頁。

(20)、(21)參見《也算經驗》,收《趙樹理全集》第4卷,北嶽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頁。

(22)《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第39頁。

(23)同上書,第38頁。

(24)《中國鄉土小說史》,丁帆著,2007年1月第1版,第16頁。

(25)參見上書,第337頁。(愛思想網站2011-07-29)

Views: 1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