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很後現代's Blog – May 2018 Archive (12)

曹文軒:沙漏滴盡時——也談時間

從古希臘與古中國的大哲們開始,時間問題就一直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也一直是令哲學家們感到非常頭疼的問題。他們曾無數次想拋棄它,但都未能如願——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如幽靈徘徊於一切哲學的空間。

1633年,伽裏略被送上宗教法庭,遭到嚴刑拷打,最後不得不宣布放棄他的“異端邪說”。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他要做的事情卻是:全身心地投入守時研究和利用鐘擺來控制時鐘結構。他將時間問題一直帶進了墳墓。

時間問題像藤蔓一樣,糾纏著哲學。…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22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背景

有那麽一個人突然走向了我們,倒也平平常常,並未見有山有水。但有人對這個人的底細卻有所了解,說道:“這個人是有背景的。”於是,人們再去看這個人時,就用了另樣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他加上背景,所得之和,卻要遠遠地大於他。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背景的力量。本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只應純粹地計算這個人到底如何,是不應把背景也計算在內的。然而,倘若這個人果真是有所謂背景的話,那麽在計算時,卻會一定要加上背景的——背景越深邃、宏大,和也就越大。人值幾個錢,就是幾個錢,應是一個常數。但我們在這裏恰恰看到的是一個變數——一個量大無窮的變數。

當我去冷靜地分析自己時,我發現,我原也是一個“有背景”的人。

我的背景是北大。…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21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人間的延伸——談動物小說

動物小說之所以能夠作為小說的一種樣式存在,並且越來越牢固地成為不可替代的一支,是因為這種小說能夠給予我們特殊的精神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2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北大記憶——天堂之門

一九七四年九月,我身著一套從一位退伍軍人那兒討來的軍服(那是當時的時裝),呆頭呆腦地來到了北大。錄取我的是圖書館系。而當時的圖書館系是與圖書館合並在一塊的(簡稱“館系合並”)。…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水邊的文字屋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在文學的天空下——讀《小說鑒賞》

相遇這樣一部書也許是值得慶賀的。…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14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形而上的沈思——讀《城堡》(上)

1 

卡夫卡的《城堡》好讀,但不好懂。因為它的含義太多,且又藏得太深。這含義多到竟然沒有了含義,深藏到竟然不可追索的地步。可是讀書的姿態是既定了的,一律的,不可更改的:一定要從中琢磨出什麼來,挖掘出什麼來。如果不是一般的消閑式讀書。而是研究性質的讀書,那更是要不屈不撓地從書中捕捉一些東西的。這有點像釣魚人的欲望,既然已走到水邊,就一定想釣起一些魚來。如果說讀書就是讀完為止不需要再說些什麼,那麼所有的批評家都得丟掉飯碗,世界上也就少了許多思想和學問。倘若局面果真如此,時間一久,恐怕也不得了:讀書人少了引導,少了入書的訣竅,就再也不會讀書並且也不再想去讀書了。這麼一來。寫書人的飯碗也會丟掉的。…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寫作與個人經驗

曹文軒:寫作與個人經驗 寫作與個人經驗——寫在《草房子》出版10周年之際

《草房子》寫的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生活。是我對一段已經逝去生活的回憶。在中國,那段生活也許是平靜的,尤其是在農村。但那段生活卻依然是難以忘卻的。它成了我寫作的豐富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寫作與個人經驗

——寫在《草房子》出版10周年之際

《草房子》寫的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生活。是我對一段已經逝去生活的回憶。在中國,那段生活也許是平靜的,尤其是在農村。但那段生活卻依然是難以忘卻的。它成了我寫作的豐富資源。

或許是個人性格方面的原因,或許是我對一種理論的認可,我的寫作不可能面對現在,更不可能去深入現在,我是一個無法與現代共舞的人。我甚至與現代格格不入。我最多只能是站在河堤上觀察,而難以投入其中身心愉悅地與風浪搏擊。我只能掉頭回望,回望我走過來的路,我的從前。我是一個只能依賴於從前寫作的作家。當下的東西幾乎很難成為我的寫作材料。對此,我並不感到失望與悲哀。因為有一些理論在支持著我:寫作永遠只能是回憶;寫作與材料應拉開足夠的距離;寫作必須使用自己的個人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一種聖潔的儀式——讀《朗讀者》

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學生與朋友大力推薦這本書,在我為他人開出的所有書單中,無一沒有這本書的名字。我在許多場合,還解讀了這本書。我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地對此加以推崇,可能與我根深蒂固的文學觀有關——也就是說,這樣一本書,正合我的閱讀趣味與文學理念。有沒有人將它看成是經典,我不在意,但在我這裏,它就是經典——至少具有經典的品質。

我喜歡《朗讀者》(The…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形而上的沈思——讀《城堡》(下)

3 

卡夫卡對“戰爭與和平”、“階級沖突”、“國家利益”、“金錢拜物教”、“愛”這一類通常的倫理的、政治的問題始終興趣不大。他所關心的問題是哲學性的。我們對《城堡》大概很難進行歷史主義的批評與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敘述視角論點總整理(下)

採用內聚焦、人物視點敍事,所引起的文本風貌的變化主要有如下兩點:





(1)是空間因素的凸現。由於採用限知敍述,敍述資訊就只能限於人物的見聞感受,主要是人物視境中的環境、人物、背景等,而不能像全知敍事中那樣,敍述者可以直接介人故事世界,追述交代,或發表評論。這樣,敍述中概要成分大大減少,環境、背景描寫的比重比全知敍事作品明顯增加了,其細膩傳神程度也令人歎爲觀止。…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