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一種聖潔的儀式——讀《朗讀者》

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學生與朋友大力推薦這本書,在我為他人開出的所有書單中,無一沒有這本書的名字。我在許多場合,還解讀了這本書。我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地對此加以推崇,可能與我根深蒂固的文學觀有關——也就是說,這樣一本書,正合我的閱讀趣味與文學理念。有沒有人將它看成是經典,我不在意,但在我這裏,它就是經典——至少具有經典的品質。

我喜歡《朗讀者》(The Reader)的那份莊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氣、痞里痞氣、一點正經沒有的中國當下小說之後,我對這部小說的莊重敘述,格外喜歡。這裏,只有嚴肅的主題、嚴肅的思考與嚴肅的言語。沒有無謂的調侃、輕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謂詼諧。這是一部典型的德國作品。閱讀這樣的作品,容不得有半點輕浮的聯想,而閱讀之後就只有一番肅然起敬。我一直將莊重的風氣看成是文學應當具有的主流風氣。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學,應當對此有所把持。倘若不是,而是一味的玩鬧,一味的逗樂,甚至公然拿莊重開涮,我以為這樣的文學格局是值得懷疑的。我們看到,絕大部分經典,其實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風氣,而宗教文本不可能不是莊重的文本。

                                                                             (原著改編的電影劇照)


《朗讀者》此時此刻在中國的再次登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當下中國大概是這個世界上一個超級的享樂主義大國,同時又是一個懷疑主義的大國。流氣在我們周遭的每一寸空氣中飄散著。一次朋友的聚會,一個會議的召開,我們已經很難再有進入莊重氛圍的機遇。甚至是一個本就應當莊重的場合,也已無法莊重。嬉笑聲蕩徹在無邊的空氣中。到處是低級趣味的笑話,到處是赤裸裸的段子,人與人的見面無非就是玩笑與沒完沒了的調侃,說話沒正經已經成為風尚。

我們在流動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經很少再有莊重的體驗。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戲弄的。一個本就沒有宗教感的國家,變得更加的肆無忌憚,更加的缺乏神聖感。我常在想一個奇幻小說式的問題:一個人可以成為痞子,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可以成為一個痞子國家與痞子民族嗎?在這樣的語境中,中國文學不僅沒有把持住自己,引領國民走向雅致,走向風度,走向修養與智慧,而是隨著每況愈下的世風,步步向下,甚至推波助瀾。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下如此氛圍的形成,中國當下的文學有著推卸不了的責任。

在這樣的語境中,現在我們來讀這樣一部莊重的文本,實在是一種調整,一種洗禮。

這部小說的迷人之處還在於它的豐富與多義。

一部好的小說,既應當是單純的,又應當是錯綜複雜的。看完之後,既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又有許多迷惘與困惑,這些迷惘與困惑一直縈繞在心,使我們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愈深,我們對世界的覆雜性就理解愈深,我們的認識也就愈深刻。這個作者曾寫過許多偵探小說,所以制造這樣的閱讀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戲。但,這樣的閱讀效果更主要來自於他對人性、對存在的深度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留下了許多機關,這些機關需要我們經過小心翼翼的考證與掂量,才有可能打開:誰是真正的閱讀者?

伯格為什麼在已經看出漢娜的悲劇原因時沒有及時向法庭指出?需要懺悔的到底是漢娜還是伯格、法律和流行的道德以及這整個社會?中年的漢娜與年僅15歲的少年伯格的關系到底是純粹的愛情還是又有一次的納粹行為?……作品篇幅不長,卻留下了太多的懸疑。而這些懸疑,都是耐人尋味的。我們在解答這一個個的問題時,都可獲得精神與智力的提升。

然而,它確實又是單純的。它的線索非常簡單:一個少年與一個成年女性之間的看似沒有什麼複雜背景的身體與靈魂的歡愉。看上去,沒有什麼邪惡,也沒有什麼骯髒。作品的一個細節是不可忽略的:他們經常要用清水沐浴,將肉體洗得十分的清潔。更使我們感到具有抒情意味的是,漢娜總要讓少年伯格朗誦那些華采篇章。我們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其實並沒有多想,因為作品一直以一個超出所有元素的一個元素在牽引著我們,這就是:感動。

對於這樣的一部作品,也許最聰明的閱讀就是什麼也不要多想,隨它而去。一種單純的感動這就足夠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種樸素的閱讀倒可能比一種思考式的、追尋式的理性閱讀更值得,更有效,也更人性化。20世紀以來,由知識訓練成的閱讀方式,也許是一種值得懷疑的閱讀方式。當我們不懷有任何究探之心去閱讀《朗讀者》時,我們會不時地陷入那種巨大而美麗的悲憫。一個涉世不深的少年和一個飽經滄桑的中年女性之間的曖昧,卻沒有引起我們道德上的審判,相反我們卻覺得這一切竟是那麼的順理成章。

對於漢娜讓伯格朗誦的原因,我們並不在意,我們在意的是朗讀本身所帶來的意境。這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行為,這個行為貫穿了整個小說,它使我們感到了高尚,並且為這種高尚而感動。當漢娜選擇了自殺時,我們似乎再次聽到那不絕於耳的聲情並茂的朗讀。那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聲音,是千古絕唱。究竟誰是朗讀者,這一切實在無所謂了。我們在感動中得到了升華——情感上的升華與精神上、人性上的升華。

在20世紀的文學普遍放棄感動的文章而一味——甚至變態追求思想深刻的當下,再一次閱讀這樣令人感動的文章,我們在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種感激之情。

這部小說在藝術上也是很有功夫的。它的情節並不複雜,但在細節上卻是十分的考究。上、中、下三部分,劃出了三個不同的段落。這是命運的起落,是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所有的細節都意味深長。比如關於漢娜身體氣味的敘述。當漢娜還在“逍遙法外”並充滿生命的鮮活時,她的氣味是新鮮而令人迷亂的,而當她對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並且不可遏制地衰老時,她的體臭不可避免地散發了出來。

小說很仔細地寫到了從前與現在的氣味——漢娜的氣味。兩種氣味的比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無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運前的無奈乃至頹敗。這是命運的詠嘆,是生命的挽歌。小說中一些重大的有關命運的、生命的甚至是有關存在的重大的命題,恰恰是通過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小物象以及一些細小的變化來表現的,應了我很喜歡說的一句話:精微之處,深藏大義。

Views: 7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