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雨:解構主義、“他者”之正義與啟蒙精神 (下)

  四, 馬克思的幽靈、彌賽亞與正義
  
  德裏達1993年發表了一部重要著作《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16],引發了廣泛的反響,因為在福山宣布歷史已經終結之後,德裏達似乎選擇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時間向馬克思致敬。對於解構主義來說,這既是一個重要時刻,卻也是德裏達思想的必然開展,因為這也是一部討論死亡與末世論的著作。他在2004年接受《世界報》采訪的時候,談到死亡時,特別回顧了這部著作的地緣政治觀。它針對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不平等的社會,特別是針對被當作人和不被當作人的億萬生者,針對的是那些遭到社會排斥的人。他說,解構主義對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等在現代性之名下表達的歐洲中心主義持極端批判立場:當我說我們歐洲人的時候,是與現實有關。歐洲傳統中能夠被解構的一切——恰恰因為在歐洲發生的事情,因為啟蒙時期,因為這塊小洲的狹窄而又出現那麽深重的罪惡導致文化的僵滯(專制主義,納粹主義,種族屠殺,清洗猶太人,殖民化和非殖民化,等等)。而今天,歐洲受到承擔新的責任指令的召喚,這包括馬克思的幽靈的召喚。
   “人們從幾何圖形上命名的歐洲,要為人類的未來,為國際法的未來負起責任——這,也是我的信念,我的信仰。而在此,我將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歐洲人。這不是希望建立一個成為另一個超級軍事大國的歐洲,以保護市場,與其它集團相抗衡,而是一個來撒播新的變異世界主義者政治種子的歐洲。”[17]在《馬克思的幽靈》一書的第一章,德裏達引述了《共產黨宣言》的話: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這個黑格爾、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歐洲,也是馬克思的歐洲。在這一章的開始,德裏達說道,現在該維護馬克思的幽靈們了。究竟是因為什麽樣的原因,使得解構主義開始“呼喚”馬克思的亡靈,並以這種方式在當今世界重新呼喚出這個“幽靈”的註視呢?
   “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
  作為經歷了六十年代的歐洲知識分子,馬克思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但是促使德裏達重新呼喚馬克思,卻是因為這個時代在宣布終結:歷史的終結、馬克思主義的終結、哲學的終結,以及人的終結等等,這些末世論其實是目的論。
  《馬克思的幽靈》關乎未來的正義。也正是到了九十年代,正義問題越來越成為解構主義關註的中心。在德裏達看來,正義是需要和法律,即權利和司法體系的歷史區別開來的。司法體制和各種具體的法律可以不斷地改變,這是歷史性、革命、道德、倫理、進步的前提。但是正義不是法律。正義是驅動力,它本身就是改善法律的運動。正義本身不能等同於法律,等同於一種既定的司法體系。正義一旦被簡約為法律-道德原則、規範或表征,就會陷入一種不可避免的總體化過程的內部。
  對於馬克思時代的歐洲來說,共產主義的幽靈意味著一個尚未到來的預告,它向歐洲的未來提問:到那裏去?歐洲的舊勢力,它的全權代表就是國家,它們為此結成神聖同盟,是要驅逐這個幽靈,竭力讓它不現身;而現在的歐洲,人們認為既然它已經是過去,就不必再讓它返回,——幽靈已經終結。在這兩種情形下,幽靈都是威脅。
   “福山所明確主張的自由國家的模式,不只是黑格爾的那個模式,即提出為得到承認而鬥爭的理論的那個黑格爾,而是主張‘基督徒眼界’有優先地位的黑格爾的模式。如果說‘國家的存在乃是上帝在塵世間的降臨’,正如我們在福山所提到的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中讀到的那樣,那麽這種降臨就具有了某種基督教事件的意義。法國大革命就是‘采取了關於自由平等的社會這一基督徒眼界,而且在此將之移植在世界之上的事件’。這一歷史的終結本質上屬於一種基督教的末世論,與日前羅馬教皇關於歐洲共同體的話語是一致的:由於它的預期目標是成為一個基督教的國家或基督教的超國家,因而這個共同體仍舊屬於神聖同盟一類。”[18]
  德裏達闡述說,《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中所謂最後的人就是基督徒。它是在為了承認而鬥爭的基督教解釋的名義之下,因而是在典型的歐洲共同體的名義之下來批判馬克思,而且打算修正和完善他的唯物主義經濟決定論,因為它認為馬克思缺少的是靈魂的承認或“精神性”因素:黑格爾-基督教“支柱”。普遍而均勻的國家,作為歷史之終結的國家,應當依賴“經濟學與相互承認這樣的雙重支柱”,因此,經濟決定論的唯物主義應該讓位於這種“福音”式的唯靈論。福山整部書不過是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的主人與奴隸關系的辯證法的簡版,而且是一種高度基督教式的。“福山相信科熱夫‘當他宣稱戰後的美國或是歐洲共同體的成員們是黑格爾所謂普遍承認的國家成為現實的時候,他驗證了一個重要的真理’”。它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在想象中的滅亡和自由民主國家在想象中的實現,但是由於現實世界與那種完善的自由民主制度之間的矛盾,所以民主制度既是一種實際存在的現實事物,又是一種純粹的理想。他是用自由民主理想的理想性來對抗以下事實:無論美國還是歐洲共同體都沒有達到普遍國家的完善或自由民主的完善。兩大集團之間、歐共同體內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戰,富裕國家與其它國家的貿易矛盾,貧困化現象和外債的殘酷,這些都需要從馬克思主義傳統而來的質疑去分析這些戰爭和對抗。面對自由民主制度在事實層面上的失敗,福山把自己限制在民主制度的理想範圍內。福山認為理想也是事件,它已經發生,自由主義的發展趨勢允諾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將取得最後勝利,理想在其形式中作為理想而使自己在場,它既是有限的,——作為理想已經實現,所以歷史終結;又是無限的,它還需要漫長的過程。這本書把自己規定為黑格爾式的和馬克思式的,因為這兩個人都相信人類社會在建立了能夠滿足其最深刻和最基本的需要的社會形式之後,發展就會終結。對黑格爾來說,這個歷史的終點是自由國家,而在馬克思看來,則是共產主義。但是,最終福山選擇了黑格爾,這位自由國家的思想家,它存在於基督教的傳統中。福山認為,沒有某種永恒的超歷史的標準,歷史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世界歷史。而最終可以用來衡量所有事物的超歷史和超自然的標準,則是:作為人類的人,——基督教視界中的人。
  德裏達說,解構主義需要思考的是作為歷史性的另一種開端:
   “這種歷史性允諾給我們的不是放棄,而是相反,容許我們開辟通往某種作為允諾的彌賽亞的與解放的允諾的肯定性思想的道路:作為允諾,而不是作為本體論暨神學的或終極目的論暨末世論的程序或計劃。我們不僅不能放棄解放的希望,而且有必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保持這一希望,而且有作為有必要的堅如磐石的保持而堅持到底。這就是重新政治化的基本條件,或許也是關於政治的另一個概念。”[19]
  在這個意義上,解構主義從來就不是馬克思主義,也從來都不是非馬克思主義,雖然它一向忠實於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德裏達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並非一種,它是復數的,也是各自不同的。
  因為這是一個脫節的世界,它有各種不同的時代。德裏達列舉了當代十種世界失序的現象:失業、對無家可歸的公民參與國家民主生活權利的剝奪、國家之間無情的經濟戰爭主宰控制了國際法的闡釋和應用、自由市場的概念和規範在實際中的無能、外債排斥大多數人進入市場又力圖擴大市場、軍火工業和貿易被列入西方民主國家科學研究、經濟和勞動社會化的範圍、核武器的擴散超出了國家和一切公開市場的範圍、由於民族主義導致的種族戰爭的加劇、黑社會作為幽靈國家對社會經濟組織和政府的滲透、國際法及其機構的使命受到特定的民族國家的操縱。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從馬克思的精神出發,去批判法律假想的自律,駁斥國際當局借助強大的民族國家,借助強大的科學技術資本、符號資本、金融資本以及國家資本和私人資本的高度集中進行的事實上的接管。只要市場規律、外債、科技、軍事和經濟的發展的不平衡還在維護一種實際的不平等,只要這種不平等和在人類歷史上今天比以往流行範圍更廣的不平等同樣可怕,那種人權話語就是不合適的,甚至是虛偽的、形式主義和自相矛盾的。因此,我們需要大聲呼籲一種“新國際”:
   “尤其是在有人居然以自由民主制的理想的名義——這種理想已經自詡最終將是人類歷史的理想——無恥地宣傳新福音之際。那種福音聲稱,地球上和人類歷史上的所有人類將永遠也不會受暴力、不平等、排斥、饑餓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壓迫的影響。不是在歷史終結的狂歡中歡呼自由民主制和資本主義市場的來臨,不是慶祝意識形態的終結和宏大的解放話語的終結,而是讓我們永遠也不要無視這一明顯的、肉眼可見的事實的存在,它已經構成了不可勝數的特殊的苦難現場:任何一點兒的進步都不允許我們無視在地球上有如此之多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受奴役、挨餓和被滅絕,在絕對數字上,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20]
  今天,國際法的普遍性掌握在少數富裕的強國手中,這是必須被改變的,在應對各種災難、危機、經濟不平等、政治不正義的過程中改變。新國際是“以新的觀念理解國籍、國家和民主。事實上,它不是新的民主觀念,而是在民主觀念的傳統中,重新定義現在的民主觀念”。[21]
  這種新國際是在“復數”的馬克思主義精神的激勵下,不再采用政黨和工人國際的形式,而是對國際法的狀態、國家和民族的概念等等從理論到實踐的批判,這種批判的原則是自願接受它自身的變革、價值重估和自我闡釋,“它是不應摒棄的啟蒙精神的繼承者”。這是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精神,是某種解放的和彌撒亞式的聲明,是某種允諾,即人們能夠擺脫任何教義,甚至任何形而上學的宗教的規定性和任何狹隘的彌撒亞主義的經驗。它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對行動、實踐、組織等等新的有效形式的允諾。德裏達宣稱:地球上的所有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們願意與否,知道與否,他們今天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繼承人。我們首先需要在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正式名字下寫入歷史記憶的諸種精神之下,聲明一筆不可磨滅和無法清償的債務,甚至在它仍處於未被意識到或是被否認的狀態的地方,這筆債務仍然在發揮著作用,尤其是在暗地裏構造所有哲學或有關哲學問題思考的政治哲學中,——這是否也包括在今天興起的古典政治哲學的熱潮中呢?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預示,當時在舊歐洲的意識形態表征中僅僅以幽靈的形象出現的東西在將來必然會成為一個在場的現實性,但是它必須以一個政黨的宣言的形式顯明自身。馬克思賦予這個政黨一種特定的政治力量結構,它是革命、變革、占領國家繼而最終使之滅亡。在德裏達看來,在民主政治的新時代可能趨於消亡的東西,正是被稱為政黨與國家關系的組織形式的統治。若是沒有可稱作政黨的公理體系的東西,包括議會、自由民主制、君主立憲制、納粹、法西斯主義或蘇聯的極權主義在內,這些政體就沒有一個是可能的。但是,今天,政黨的結構變得越來越可疑,從根本上無法適應新的電視技術傳媒的公共空間、政治生活、民主政治以及它們所要求的代表制的新模式的形式。因此,在馬克思的遺產中,應當包括對政黨的某種現實性和某種概念的有效性的思考,也包括對國家的有限性:傳統的國家概念、政黨和工會概念的思考。
  在馬克思看來,幽靈是精神的歷史展開的首要關鍵,在這一點上,他繼承了黑格爾的歷史循環論。革命是循環的,是重復的,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是必須在繼承以往的條件下的創造,這就是他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的著名論述:“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在這種革命危機的時代,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為他們效勞,借用它們的名字、戰鬥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的一幕。”革命就是在鬼魂的糾纏中進行的,承受著幽靈的重負和命令,生者需要對死者負責,在德裏達的表述中:“幽靈糾纏著、思考著,它在生命的真正內部,在最有活力、最為獨特的生命內部加強和凝聚自己。”馬克思列舉時代的錯位,這是馬克思為時代號脈的方式,他聽到的是一種革命的頻率。在它有規律的跳動中,對幽靈的懇請和棄絕在革命中交替出現,“資產階級社會完全埋頭於財富的創造與和平競爭,竟忘記了古羅馬的幽靈曾經守護過它的搖籃。但是,不管資產階級社會怎樣缺少英雄氣概,它的誕生卻是需要英雄行為,需要自我犧牲、恐怖、內戰和民族間戰鬥的。”馬克思是區分了革命的“精神”和“幽靈”的,他要消除“精神”通過“幽靈”所受到的汙染,“19世紀的社會革命不能從過去,而只能從未來汲取自己的詩情。它在破除一切對過去的迷信以前,是不能開始實現自己的任務的。從前的革命需要回憶過去的世界歷史事件,為的是向自己隱瞞自己的內容。19世紀的革命一定要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為的是自己能弄清自己的內容。”馬克思期待的是擁有將來的革命,它要勝於過去的革命,是最後的事件,是必將到來的將來。但是,德裏達說,只要掘墓人還活著,從那裏產生的一種現在的革命的年代錯誤就仍然會被它的古代模式所糾纏。
  那麽,“幽靈”與“精神”到底是什麽關系呢?即便對於馬克思,幽靈和精神之間似乎也是模棱兩可的。按照德裏達的闡述,幽靈是精神的現象,是一種“延異”,——這是德裏達解構主義的中心話語,也是他理論中聚訟的焦點之一。在我的理解中,“延異”(differance)[22]指的是“不在場”在時間中與“在場”的關系,是大寫“他者”之差異(difference)的歷時態和共時態的表達,也是“不在場”以時間和空間方式的呈現,是“過去”和“未來”以動態的方式在場。就如同本雅明的著名論述,歷史天使的臉總是面向過去的,面對死者和廢墟,而從伊甸園吹來的風卻鼓起了天使的翅膀,把它推向背對的未來。從“未來”中汲取能源的“精神”以“先知者(啟蒙者)”的方式預告和欲求在場,而在“過去”中遊蕩的幽靈卻依靠“掘墓人(革命者)”以招魂的方式在場。德裏達的表述是:幽靈不僅是精神的肉體顯形,是它的現象軀幹,“他的墮落的和有罪的軀體,而且也是對一種救贖,亦即——又一次——一種精神焦急的懷鄉式的等待。幽靈似乎是延宕的精神,是一種贖罪的諾言或打算。”因此,在某些重要的歷史時刻,“先知者”與“掘墓人”可能就是一個的,猶如先知與革命本來就是一體。在這個意義上,面對幽靈的“罪感”和籲求得救的“彌撒亞”,對於歷史的存在而言,都是歷史展開的共同動機和不同面向。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描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具有的神秘性,作為幽靈的商品如何把人類生產者變成了幽靈。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拜物教,把拜物教和意識形態與宗教世界聯系在一起。所有的宗教都具有彌撒亞性,彌撒亞是與信仰相呼應的,沒有信仰,沒有對他人的信任,任何社會都無法生存。彌賽亞的召喚屬於一種普遍結構,屬於通向未來的歷史開放的運動,屬於經驗本身和它的語言:對即將到來的、緊迫的急切的事件的期待、承諾和應允,對超出法之外的拯救和正義的需求,對不在場、眼下不在場或者死了的“他者” 做出的保證等等。德裏達強調彌賽亞性(messianicity)與彌撒亞主義(messianism)的區別。彌賽亞性是普遍的,是與“他者”的交談,是向未來開放的經驗。正義與和平都必須與這種“他者”的到來,這種許諾相關。對未來期待的普遍性,以及這種普遍性與正義的關系就是彌撒亞性。它不局限於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彌撒亞主義。一旦把彌撒亞性簡化為彌撒亞主義,就是破壞它的普遍性,就是把特權給予了眾多傳統中的一種,並且承認某個民族是上帝的選民,某種現有的語言與某種現有的原教旨主義。[23]彌撒亞的召喚總是革命性的,但也是具有深刻的內在矛盾的,它是“一種沒有期待視域的等待。人們總是把彌賽亞召喚近乎無神論的枯燥形式當成是宗教聖典的條件,當作是不屬於它們的一塊荒野(但是,人們也必須傾聽其指令的《舊約》明確說過:土地一直是從上帝那裏借用來的,它從來不歸占有者所有);人們總是可以辨認出那塊幹涸之地,所有彌撒亞的生命形象,不論它們是被宣告的、被辨認的還是仍然被等待的,都在那裏成長和度過。”彌撒亞是一種因其赤貧而沒有保證的經驗,是超驗的,是對令人絕望的渴望。但是,如果沒有這種絕望,人們就有了指望,就不用再“招魂”,不用去思考和註視幽靈的到來。因此,彌撒亞總是和死亡聯系在一起的,《資本論》總是與革命聯系在一起。
  現代科學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迫使我們更多地去思考時間和空間的關系,那裏人們與幽靈之間不再對立。它迫使我們從那裏出發去思考民主制的另一個空間,將要到來的民主制以及因此變得公正的另一個空間。德裏達認為,一方面,馬克思強調要把理想的原創性和真正的效驗性、自主化和自動化看成是“延異”:幽靈的、幻影的、拜物教的或者意識形態的。但是“延異”並不只是想象的幻影的過程,它同時是一種實際的建構和解構,它必須通過勞動。另一方面,馬克思又在自己的本體論中建立了對幽靈的批判和驅魔術,作為實際的客觀的在場的本體論,它把主體帶到了勞動、生產和交換的世界。馬克思說,對於宗教幽靈因而也是對一般幽靈的信仰,就在於忘卻它的起源及其現實基礎,就好像商品拜物教中商品生產是自然的和自動的。因此,為了驅散產生於歷史中的人為的自然性,人們必須再次考慮生產、技術和經濟交換的方式。德裏達評價道,這是批判的和前解構的,它提出的問題比批判本身及其本體論更為根本。而它們在最後的分析中已經不再是問題,而是實際的事件,——地震般的世界歷史事件,在那裏,思想變成了行動,變成了肉體和勞動。這些地震般的事件來自將來,它們是從時代的不穩固、混亂和錯位中產生出來的。這是一個脫節和失調的時代,可是沒有它,也就不會有歷史和事件,不會有公正的承諾。因此,隱形者/幽靈就好像一個陌生人,我們滿懷焦慮即想邀請又想排斥,陌生人的力量是獨特的又是匿名的,是無法被命名的中性的力量,是一種難以確定、既非主動也非被動的力量,是“非同一性”,是他者。隱形者無人稱的幽靈般的返回產生了重復的自動性,仿佛“這一切”既不再屬於知識的秩序,也不再屬於意誌,“這一切將會返回,這一切將會歸來,將會急切地強調,這一切將會讓人們去思考,但是這一切,每一次,它的不可抗拒和獨特性所足以產生的焦慮與將來和死亡產生的同樣多”,它使得我們去思考所有的“這一切”,全部“其他”的東西,每一個“其他”的東西,那重復的強迫性由之產生:每一個“其他”的東西就是全部“其他”的東西。
   “驅逐不是為了圍剿諸幽靈,而是為了授予它們權利,如果說這一次的驅逐意味著使它們復活,使其成為不再是亡魂的諸亡靈,而且是成為必須以某種適宜的記憶或承諾來對其表示歡迎的其他臨到者——它們從來都是以不確定的形式顯現自身的。不是為了授予它們這個意義上的權利,而是出於對正義的關心。當下的存在或本質從來都不是正義的條件、客體或物。”[24]
  德裏達宣稱,正是以不可能的可怕的可能性(幽靈)為基礎,正義才是可以欲求的,不僅通過而且超越正義與法律。為了為將來守靈,為了打探人類需要花費的昂貴代價,我們就需要向鬼魂學習。幽靈其實就在我們自身之中,在他人之中,在他自身之外的他人之中:“他們在那裏總是一些幽靈,盡管他們並不存在,盡管他們不再是幽靈,盡管他們還不是幽靈。”
  在德裏達那裏,幽靈與彌撒亞其實就是“過去”和“未來”在今天的存在方式,是以這種方式對今天的塑造。對正義的期待就是彌撒亞和招魂的哀悼儀式在現實存在的原因,它是全球正義得以實現的條件,——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是一種高度政治性的敘說,是基於對歐洲啟蒙思想的批判性繼承基礎上,力圖打開歐洲中心主義的堅硬外殼,讓無限的他者,讓正義以過去和未來的名義進入全球現實的此岸和當下歷史。因此,解構主義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虛無主義,而是恰恰相反,是對虛無主義的抵抗,是對現實政治的堅守。
  德裏達思想的後現代性之“後”,體現在他對西方啟蒙思想中西方中心主義的徹底反思,對全球化所導致的社會危機的回應,這正是西方啟蒙主義反思精神的強勁延續。這促使他從海德格爾一路追溯到胡塞爾的現象學、尼采以及古希臘,這個追溯的路線其實也是八十年代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追溯的路線,這也是為什麽德裏達對於我們“再見”八十年代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地方。這個意義尤其體現在,我們追溯的目的卻是相反的,整個八十年代的新啟蒙是要回到西方中心主義的主流敘述中,它被認為是世界文明的主流。這正是導致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德裏達在中國思想界的登場卻與其啟蒙主義的反思脈絡失去聯系的原因,失去了這個思想脈絡對於中國問題的批評性回應,從而使得解構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淪為學院知識生產體系中的話語泡沫。這對於我們是一個思想資源上的重大損失,而且,也並不應該成為詆毀解構主義的理由,因為對於中國的思想界,它本來就是缺位的。
  甘陽和劉小楓在為三聯出版的“西學源流”叢書所撰寫的總序《重新閱讀西方》裏說,“健康閱讀西方的中國人尤其對西方學院內虛張聲勢的所謂‘反西方中心論’抱善意的嘲笑態度,因為健康閱讀者知道這類論調雖然原始動機善良,但其結果往往只不過是走向更狹隘的西方中心論,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東西是也”[25]。這個論斷下得很大,晚學如我總有心存狐疑。近百年來,西學中漸,我們的閱讀是否“健康”並非自明,恰恰是和西方各種中心與反中心主義糾纏在一起的,並形塑著我們的思想資源。近些年,西方古典政治哲學和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聯袂登場,呼應著中國大國崛起的想象,這是一種新的歷史情境,也呼籲著新的文化激辯。這似乎是八十年代文化熱在今天的回響,但是問題意識既相聯系,又相區別。如何在反思的視野裏去處理今天中國新的民族主義對內、對外的問題?西方的“反西方中心主義”對於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麽?這背後有著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濃重投影,作為“大國”該建立怎樣的自我認同和國家意識,——這已經是上下朝野的共同焦慮。在今天的歷史條件霞,我們曾經為第三世界辯護的民族解放的民族主義意識在今天的中國、亞洲乃至世界是否依然有效?
  這些構成了我們今天揮之不去的現實問題。
  
  [註釋]
  [1]本文發表於《天涯》雜誌2008年6期。
  [2]雅克•德裏達:《書寫與差異》上冊,張寧譯,第5頁 ,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3]雅克•德裏達:《結構與思想的未來》,夏可君編校,第9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雅克•德裏達:《書寫與差異》上冊,張寧譯,第10-15頁 ,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5]同上,第152頁。
  [6]同上,第154頁。
  [7]同上,第162頁。
  [8]同上,第165-167頁。
  [9]雅克•德裏達:《書寫與差異》上冊,張寧譯,第176頁,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10]雅克•德裏達:《書寫與差異》上冊,張寧譯,第217頁,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11]雅克•德裏達:《書寫與差異》上冊,張寧譯,第232頁,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12]正是在這一點上,使得海德格爾比別人更接近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因為馬克思在體會到異化的時候深入到歷史的本質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的觀點比其余的歷史學優越。但因為胡塞爾沒有,據我看薩特也沒有在存在中認識到歷史事物的本質性,所以現象學沒有、存在主義也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資格和馬克思主義交談”。“從存在的歷史的意義看來,確定不移的是,一種對世界歷史意義的東西的基本經驗在共產主義中自行道出來了。”《關於人道主義的通信》,《海德格爾選集》上,孫周興選編,第383-384頁,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13]同上,第265頁。
  [14]同上,第272頁
  [15]德裏達:《結構與思想的未來》,夏可君編校,第19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德裏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何一譯,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17]德裏達:《結構與思想的未來》,夏可君編校,第12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德裏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何一譯,第87頁,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19]德裏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何一譯,第106頁,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20]德裏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何一譯,第120-121頁,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21]德裏達:《結構與思想的未來》,夏可君編校,第48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德裏達把字母a加入差異(difference)這個詞,從而把它改造成一個他的獨特概念differance,國內已經通行的翻譯為“延異”。
  [23]德裏達:《結構與思想的未來》,夏可君編校,第58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德裏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何一譯,第239頁,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25]見《南方周末》2006年1月13日。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