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hdad Janim's Blog (294)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8)

這就是我所說的靜心,不是尋求,不尋求某個東西,而只是深深地進入內在,進入當下。為此,任何東西都可以使用,無論什麽都一樣好。如果你明白這一點,那麽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作一個靜心的對象,或者用作靜心。那就是為什麽我告訴你要做動態靜心,並且要你活在深深的寧靜中、活在發生之中。



在哈達瑜珈中有一種練習,一個人先使體內的每一塊肌肉緊張起來,然後解除緊張而變得放鬆。這是否與動態靜心中所發生的情形相仿?




放鬆基本上是存在性的(existential)。在存在的意義上,如果你對人生的態度是緊張的,那麽你就不可能放鬆。那樣,即使你試著放鬆,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去試著放鬆是荒謬的。努力與放鬆是敵對的。你不可能放鬆,你只能被放鬆。…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November 24, 2019 at 8:01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20)

你可以在西方看到這些後果。西方超負荷地使用了一個中心——理性的中心,而現在,非理性起來報復了。報復來了,它使整個秩序陷於混亂——無政府的、沒有約束的、反叛的、不合邏輯的東西正在迸發。它可能出現在音樂、繪畫或者任何方面。非理性正在報復,現有的秩序正在被非理性所替代。

理性並不是全部。如果它被奉為全部,整個文化就會緊張起來,適用於個體的法則同樣適用於整個文化、整個社會。這些法則必須被了解。而這個了解會在你里面引起一個變化:這個了解將成為一個變革(transformation)。

身體變得緊張,是因為你不在身體里;頭腦變得緊張,是因為你加給它的負荷過重。但是你的靈性的存在(spiritual…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November 24, 2019 at 8:00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7)

你有一個十分巨大、十分了不起的積累,但那是死的。行動者便是你身上的死點。它有著過去的許多裝飾和未來的許多憧憬,它看上去富麗堂皇,但它是死的。而當下,這個片刻只是一個裸露的原子一般小的東西,十分貧窮,這裏的貧窮是指它沒有過去的積累和未來的設想。它只是赤條條光禿禿的存在性片刻。它看上去是貧窮的,但它是唯一可能的生命。它是活生生的!



而變得活生生而貧窮是唯一的富有,而死氣沈沈而又富裕就是唯一的貧窮。那就是為什麽總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個像佛陀或者基督那樣貧窮的乞討者成了可能有的最富有的,而一個密達斯倒是世上出現的最貧窮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November 24, 2019 at 7:58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6)

但是無論東方、西方,只要你有欲望,你就創造了時間。時間是空間的第四維,它是一種空間。沒有時間,你的欲望無法行動,所以,任何的欲望,都必會創造出時間和未來,而這樣,你就能延遲當下的這個片刻。當下實際上不是時間,而是存在。

所以,最好還是去深入到對你來說是已知的事物中去,深入到你視若生命的東西中去。深深地進入它,不管它可能會是什麽,深入進去。不要浮在面上,要下到它的最深的底層去。而你一旦開始往深處走去,深深掉進去,你就會來到一個不同的層面。這不是進入到未來中,這是深入到當下(present),深入此時此刻。…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November 24, 2019 at 7:57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5)第五章 深深地進入已知

我不相信固定的方法。我使用一些方法只是要把你推進一個非常混亂的意識,因為按照你現在的樣子,要對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亂你的整個模式。你已經變得很固定、很僵硬;你必須變得越來越像液體,越來越流動。除非你變得像河流一樣流動,否則你就永遠不會知道那神性——因為它不是一樣東西,它是一個事件。你無法尋求那神性,它無法被被尋求到,因為你只能尋求到你已知的東西。尋求就是要想得到,而你無法尋求未知的東西。你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麽,那麽怎麽尋求它?只有在你嚐到過、認識了,哪怕只是瞥見一眼以後,才會有尋求的迫切。所以那神性是無法被尋求的。但是,當我說那神性是無法被尋求時,並意味著它就不能被發現。它無法被尋求,但它卻能被發現。…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November 24, 2019 at 7:56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4)

覺知不是一件靜止的事情。覺知也是活動,一種動態的流動。所以,如果你從外部著手,如果你強迫自己坐得像一尊雕像時,你就是在扼殺許多東西。應該先關心傾瀉,清洗你的頭腦,把一切都拋出來,那樣你就會變成空——只是一個通道,讓來自超越的東西進入。然後,坐著才會有用,寧靜才會有用,但在此之前是沒有用的。

在我看來,寧靜本身不是什麽有價值的事。你可以制造出一種寧靜,但那是一個死的寧靜。寧靜必須是活生生的、動態的。如果你制造寧靜,那麽你會變得更愚蠢、更遲鈍、更死板。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做是比較容易的,所以現在有許多人正在做它。整個文化是那樣的壓制性的,以至於壓制你自己變得更靜止一些是比較容易的。這樣,你不必要去冒任何險,你也不必要去跳。…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September 14, 2019 at 9:00a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3)

第一件事必須是清洗——一個傾瀉,不然,練習呼吸也好,只是坐著也好,練習阿薩那瑜伽姿勢也好,你都只是在壓制某種東西。會發生一件怪事:當你容許一切拋出來後,靜心正好會發生,阿薩那正好會發生,它將是自發的。

 

①阿薩那(asanas):在印度的瑜伽派哲學中,指身體所采取的一種不動的姿勢,其目的在於使精神擺脫對身體功能的注意。——編註

 …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1:09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2)

如果你以某種活躍的、積極的、活生生的、運動的事情開始,那會好一些,然後你會開始感覺到一個內在的寧靜在增長。它越是增長,你就越有可能采用一個坐的或臥的姿勢,寧靜的靜心也就越有可能。但到那時候,情況會不一樣,完全不一樣。

以活動、行動開始的靜心技巧對你還有其他幫助。它成了個宣泄。你只是坐著,你會覺得挫折;你的頭腦想要動,而你卻只是坐著。每一塊肌肉、每一根神經在扭動,你在把對你來說是不自然的東西強加在你自己身上,這樣你就把自己分裂成兩半,一半是強加者,一半是被強加者。其實,被強加和受壓抑的那部分倒是比較真實的你,它比施壓者佔據了你更大部分的頭腦,而大的部分必然會贏。…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1:01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1)第四章 寧靜的靜心

(第三章 從略)



動態靜心是十分活躍、十分費力的。一個人單靠靜坐不能進入靜心嗎?你可以單靠靜坐而進入靜心,但是,那麽只是靜坐(just sitting),只是什麽也別做。如果你能只是坐著,那麽,它就會變成靜心。要完完全全地坐著,沒有運動就是你的唯一的運動。事實上,Zen(禪)這個字就是來自於zazen,即只是坐著,什麽也不做的意思。如果你能只是坐著,你的身體什麽也不做,你的頭腦什麽也不做,它就成了靜心;但這是困難的。…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56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0)

我說任何生命力都是通過辯證法而前進的,而靜心是其中最深刻的現象,靜心是生命力的爆發。它比原子爆炸還要深刻,因為原子爆炸不過是一個物質顆粒在爆炸,而靜心則是一個活的細胞、活的存在、活的生命在爆炸。

這種爆炸是通過辯證法而到來的。所以要運用活動,又要記住沒有活動。你必須做很多事,但是記住,所有這一切有為都只是為了達到一個什麽也不做狀態。

山科亞和瑜伽看上去都很簡單。克利希那穆爾提並不難,他很簡單,因為他只是選用了辯證法的一個部分;因此顯得非常前後一致。克利希那穆爾提是非常一致,絕對的一致。40年來他沒有說過一句不一致的話,因為他選擇的是全過程的一個部分,它的對立面被拒絕了。維味克南達也是一致的,他選擇了一部分。…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51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9)

一切創造力都來自這種寧靜,這是充滿生機的寧靜。所以每當我說"寧靜",我指的不是墓地里的寂靜,不是人去樓空的寂靜。不,我是指一顆種子的寧靜、一個母親的子宮的寧靜、地下樹根的寧靜。它蘊藏著巨大的隱藏的潛力,不久它就會顯出來的。

行動還在那里,但已經沒有行動者了,沒有做的人了。這就是探索;這就是追求。

有兩種相對立的傳統:一種是瑜伽,一種是山科亞派。瑜伽說,不努力則一無所得。整個瑜伽、整個帕坦加利的瑜伽、勝王瑜伽…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49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8)

克利希那穆爾提的教導毫無神秘可言。他是最不神秘的一個導師。沒有任何神秘,一切都顯得那樣清晰、精確、有分析、合乎邏輯、合乎理性,從而誰都能懂。而這竟成了最大的一個障礙,因為聽的人自以為懂了,其實他懂的只是字面上的那部分,他不懂被動性的語言。

他懂得人家對他說的話——一些語詞。他聽了、他懂了,他知道那些語詞的意思,他把它們聯結起來,在頭腦里呈現出一幅完整的圖畫。人家說的話,他聽懂了;有了心智的溝通。但是他並不懂被動性的語言,他不可能懂。就他目前的狀態而言,他是不可能懂的。他只能聽懂行動的語言、活動的語言。

 …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48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7)

通過緊張,你來到了邊緣,來到了起跳點,那就是為什麽你不能再繼續緊張下去了。如果你繼續緊張下去,你會爆炸、死去。已經到了最佳的點了,現在,生命能量自己會放鬆。

生命能量放鬆了。現在你要覺知,看著放鬆的到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身體的每一塊肌肉,身體的每一根神經都會自然地放鬆,不用你做任何事。你並沒有做任何事來放鬆它,而它在放鬆。你會開始感到機體的許多點在放鬆,整個機體不過是無數的放鬆的點的集合體,只要覺知。

 

這種覺知就是靜心。但它是一種無為,你什麽也沒做,因為覺知不是一個動作,它是你的本性,也是你存在的固有的品質。你就是覺知,你的成就就是不覺知,而且你是作了很大的努力才獲得的。…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47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6)第二章 通過有為達成無為

靜心永遠是被動的,它的精髓就是被動。它不可能主動,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無為(non-doing)。如果你在做什麽事,"做"本身就會干擾這整件事情。你的有為,你的主動,會創造障礙。

無為就是靜心,但當我說無為就是靜心時,我並不是叫你什麽事也不做。即使要達到這個無為,一個人也必須做許多事。但這種有為不是靜心,它僅僅是墊腳石,僅僅是跳板。一切"有為"都只是一塊跳板,而不是靜心。

你只是站在門口,站在臺階上……門才是無為的,但是要達到頭腦的無為狀態,一個人必須做許多。但是,不要把這種有為同靜心混同一談。

 …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46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5)

基督教的神秘主義者德爾圖良①說:"我相信上帝,因為我無法證明他;我相信上帝,因為這是不可能相信的。"一個真正的神秘家就是會這樣感覺的:"這是不可能的,那就是我為什麼相信。"如果它是可能的,那麼不需要去相信,它會變成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普通的概念。

①德爾圖良(Tertullian):古代基督教著作家、雄辯家,在使拉丁語成為教會語言和西方基督教的傳播工具方面,作出了貢獻。主要著作有:《護教篇》、《駁赫莫金尼斯》、《論基督的肉體復活》等。——編註…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4, 2019 at 12:53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4)

這些是佛教心理學、佛教瑜伽劃分的最初的3個區別,然後,佛陀繼續把它劃分成160多種區別。榮格說:"以前我們否認這3個,現在我們接受它們了,或許其他的也存在著。我們只有一步一步地向前,我們必須更加深入。"榮格的處理方式是非常理性的,他是一個深深紮根於西方的人。對於瑜伽,你必須很理性地進行,但只是為了跳入非理性。結果一定是非理性的。你能夠理解,那理性的不可能是源頭,因為它是有限的。源頭一定比你更偉大,你從源頭而來,每一樣東西都從源頭而來,整個宇宙從源頭而來,又走下去並且消失在其中。這個源泉一定比這些更多。顯示出來的一定比源頭少。一個理性的頭腦能夠感覺和理解那顯示出來的,但是那沒有顯示出來的仍然在後面。…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4, 2019 at 12:53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3)

缺席就會更加被感受到。如果你掉了一顆牙齒,你的舌頭就會覺知到那個缺失而經常伸向那顆不在的牙齒。在此之前它從不去那個地方,從不,但是現在你無法停止它了,它會持續地伸向那個空缺的地方去感受那顆不在的牙齒。

同樣地,當頭腦的一個部分成功了,你會變得覺知到那另一個部分的失敗——那個部分是應該成功的但現在它沒有。現在,東方已經意識到沒有變成科學的那個愚蠢了:那就是我們貧窮的原因,那就是我們默默無聞的原因。現在,這個缺失被感覺到了,所以東方已經開始轉向西方,而同時,西方也感覺到了它自己的愚蠢和它的缺乏一體化。…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10:22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2)

沒有一件事是好的。你需要一個即使在沒有新的客體時仍然能夠覺知的頭腦。實際上,你需要一個不是必定要與那"新"、不是必定要與客體相關的意識。如果它注定是與客體相關的,那麼它必定會與"新"相關。你需要一個完全與客體不相關的意識,它是超越客體的。那樣,你才有了自由:當你願意,你就能去睡覺,當你願意,你就能醒著,不需要客體來幫助你。你變得自由,真正地不受客體世界的影響。

一旦你超越了客體,你也就超越了主體,因為它們是一同存在的。實際上,主體性與客體性是一個事物的兩極,當有一個客體,那麼你是一個主體,但是如果你能不需要客體而有覺知,那麼就沒有主體、沒有自己。…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10:20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第一章 瑜伽:意識的成長

生命的目的是要變成有意識(conscious)。這不僅是瑜伽的目的,生命的進化本身也在於變得越來越有意識,而瑜伽還意味著更多一些東西。生命的進化是要求變得越來越有意識,但是意識(consciousness)卻總是他物指向的(other oriented):你總是在意識到某個東西、某個客體。瑜伽意味著在沒有客體只有意識存在的層面上進化。瑜伽是朝向純凈意識的進化,而不是在意識到的"某個東西",它只能"是"意識本身。當你在意識某個東西時,你不會意識到意識本身的存在。你的意識是集中在某個東西上的,你的注意力並不在意識本身的源頭上。在瑜伽中,整個努力就是要變得意識到客體和意識本身這兩者,意識有著雙重的目的。你必須意識到客體,你也必須同時意識到主體,意識必須成為一座雙向的橋梁。主體決不能被忘掉,當你把意識集中在客體上時,主體決不能被忘記。…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9:58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序

奧修是印度人,曾研習過哲學,當過許多年哲學教授。他生在東方的文化氛圍里,又熟諳西方文化,他肉體生命極其有限,只活了50多歲,可他的精神生命卻是無限延長的。他的生命的精神形式,就是他的600多本著作。

奧修的書都是說出來的,他語調平緩,滔滔不絕,把人類漫長的歷史,通過極其通俗的語言講述出來。因此,只要是活著的人,都能聽懂。尤其是他把很多深刻的道理,用通俗簡單的故事加以闡述,娓娓道來,富有韻律,使聽者心動。在奧修的書卷里,我感受到的是,他力主向生命本真回歸。生命其實是簡單的、透明的。因此,簡單是真,簡單是美。

這是一本很特殊的書。 它沒有開頭,沒有結尾,沒有目錄,沒有章節。任何一頁都是開頭,都是結尾——隨時可以拿起,隨時可以放下。…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9:5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