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79)

張俊列 金心紅:課程·經驗·藝術——杜威課程思想的美學意蘊(1)

摘 要:近一二十年來,杜威的美學思想受到了西方學術界的重視,而這一點往往被中國的教育學術界所忽略。缺少了美學的高度,杜威的思想將會被矮化甚至誤解。因此,在考察杜威思想命運的基礎上,以杜威的課程思想為例,通過課程與經驗、藝術三者邏輯關係的探討,揭示杜威課程思想的美學意蘊,闡明課程即藝術的內生邏輯。



杜威課程美學思想的價值與意義在於超越了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二元對立,使兩者同時找到出路。走向美的融合,以審美認識論為基礎,將是課程理論發展的新方向。…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1, 2018 at 6:00pm — 1 Comment

張俊列 金心紅:課程·經驗·藝術——杜威課程思想的美學意蘊(3)

誠然,杜威的確重視兒童經驗自身對兒童學習的重要作用,“在兒童方面,問題是要看到,兒童經驗本身怎樣早已包含著正如組織到系統化的科目中去的那些同類的因素———事實和真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兒童經驗的本身怎樣早已包含著在發展和組織教材達到現有的水平中已經起著作用的那些態度、動機和興趣。”[6]因此,杜威的課程觀點可以表述為“經驗即課程”。

然而,杜威關於經驗與課程的關係遠遠超出了後現代式隱喻的認識範疇,想當然地把杜威關於課程的理解與兒童經驗完全等同起來,是一種思維定式的錯誤,這可以從杜威在《兒童與課程》一書中對“兒童中心論”者做出了同樣的批判得以證明。…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21,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20)

要割頭李靖可不幹。他眼珠一轉,又叫起來:“不公平!虬髯公,我胯上有傷,腳步不實。用外家劍術迎敵,是我的疏忽!你應該再給我一次機會。”

“別扯了。輸就是輸了,還要扯淡!咱們劍客,割腦袋就如理髮一般,別這麽不爽朗!”

“三局兩勝!還有一場哩。”

虬髯公皺皺眉:“你怎麽不早說!也罷,反正還早。你的劍法也真是好,俺還是真有興趣再鬥一場。這回鬥內家劍是不是?”

“虬髯公,我傷了,內力有虧。你和我鬥,力量不能大過我,咱們純鬥劍招,不然輸了不算。”…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December 21, 2018 at 5:30pm — No Comments

梅特林克·謠曲

他們殺了三個小姑娘,

要看看她們心里有些什麽。

第一顆心里盛滿了幸福,

她的血灑過的地方,

有三條毒蛇詛咒了三年。

第二顆心里裝滿了甜蜜的和善,

她的血濺過的地方,

有三條羊吃了三年茂草。…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53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蝸居的邏輯(下)

年輕人走進社會,辛苦是自然的,而父母就成了最佳保姆,提供買房首付,打理家務,照顧孫子孫女,這似乎是個常態。此外,一部分有錢人搶奪市中心的大房,收入水平不高的絕大多數被邊緣化,只能買到離市中心很遠的小房子或破房子。政府推出的經濟適用房政策似乎也無法滿足低收入群體的生活需求。

收入與房價之間的失衡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更加嚴重而深遠的命題是:中國人盡早追求大房子的觀念與一個轉型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前景極不樂觀。而把房子和車與婚姻掛鉤的觀念更令人難以接受。在日本或歐美,哪有這麼荒唐的邏輯思維?…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52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蝸居的邏輯(上)

緊隨2008年,2009年也成為了中國的多事之年,來自民間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被”、“釣魚”、“偷菜”、“打黑”、“不差錢”等新詞誕生。中國似乎成為造語大國,而這背後依存的是錯綜復雜的國情。

我是平時不看電視劇和電影的無聊男人,但從了解中國國情的角度出發,觀看了飽受爭議的電視劇《蝸居》。此劇被那麼多百姓關注,又被觀眾清一色描述成“好看,真實”,本來不打算看的我,後來也禁不住誘惑看完了。觀看後還是蠻新鮮的,與在我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頗有相似點。郭家師妹——海萍和海藻也好,蘇淳也好,小貝也好,宋思明也好,都在大城市裏忙著賺錢、買房、養家,還不忘記遵從各種“潛規則”。《蝸居》應該排解了不少百姓的苦惱和郁悶,使得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共鳴。共鳴才是人們在大城市裏謀生的價值觀念,更是使它保持穩定和秩序的思想武器。…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52am — No Comments

俞平伯·人力車

妻說:“近來人力車夫的氣氛似乎不如從前了。”雖會在《囈語》中(《雜拌》二末頁)說過那樣的話,而迄現在,我是主張有人力車的。千年前的儒生已知道肩輿的非人道,而千年以後,我還要來擁護人力車,不特年光倒流,簡直江河日下了。這一部二十五史真有不知從何說起之苦。

原來不乘人力車的,未必都在地上走,乘自行車怕人說是“車匪”,馬車早已沒落,乾脆,買汽車。這不但舒服闊綽,又得文明之譽,何樂不為?反之乘人力車的,一,比上不足,不夠闊氣;二,不知道時間經濟;三,博得視人如畜的罵名,何苦?然則捨人用汽者,勢也,其不捨人而用汽者,有志未逮也。全國若大若小布爾喬亞於民國二十四年元旦,一律改乘一九三五年式的美國汽車,可謂堂而皇之,猗歟盛哉,富強計日而待也,然而慘矣。…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51am — No Comments

老舍南洋創作《小坡的生日》(42)

鉤鉤忽然不唱了,說:“又是你呀?三番五次的來找我,討厭不討厭啦?!”

“她又喝了迷魂藥!”嗗拉巴唧對大家說。

“你過去親親她的腦門,迷魂藥就解了!”小老虎們出了主意。

嗗拉巴唧輕輕的進去,抱住鉤鉤,在她腦門上吻了一下。果然,鉤鉤醒過來,拉著他的手說:“嘔!嗗拉巴唧!這是什麽地方呀?”

“山洞!”大家一齊回答。

“嘔!咱們快回家吧!我不願意住山洞!我的鞋呢?”她看著自己的白腳,一個勁兒問:“我的鞋呢?”大家全低著頭找,並找不到她的鞋。…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21am — No Comments

朱崇科·劉以鬯的南洋敘事(6)

2 香港眼光。不容忽略的是,劉以鬯還是一個香港(中國)作家,他在書寫南洋時會不時呈現出他的這一身份。在有些小說中,新馬更多化為一種參差對照或者是背景,成為一種對視的層面。《兩男一女》中和美女演員白江戀愛的男人有兩個:一個是港澳男人馮丁,另一個則是馬來亞華僑陳亞九。後者有錢有勢、多情寬容,但最終還是因了白江的背叛而退出愛情遊戲。《烤鴨》中借在吉隆坡和友人交談,講述的卻是北京和歐美人之間的文化差異——用人力車救人的洋人被警方誤認為是想辦營業執照而收錢,造成誤會,好比北京烤鴨在洋人看來只是吃皮並不美味一樣,有一種有趣的誤解。 

除此以外,劉以鬯對南洋的認知亦有一種異域觀念,夾雜了些許新馬認同。比如他筆下的婦女著裝,娘惹(Nyonya)[18]…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20am — No Comments

海南:海外海南人的特色小鎮老家在哪?(下)

孫慧·海南省5個鎮被列入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

記者28日從海南省住建廳獲悉,近日住建部下發關於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通知,海南省的海口市石山鎮、澄邁縣福山鎮、瓊海市博鰲鎮、中原鎮和文昌市會文鎮等5個鎮上榜。



                              …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21, 2018 at 9:00am — No Comments

張愛玲·多少恨(16)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29pm — No Comments

(詩評) 阿雅·在科爾沁草原

1.

沿著馬頭琴的旋律,我找到了

前世的馬群,拴馬樁的舊主

找到了一株草裏的河流、曠野、馬蹄聲

一個奔跑的清晨和傍晚



在科爾沁草原

就要關不住體內的豹子了

他要喊出山脈的走向

風的悲泣和嘶鳴…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28pm — No Comments

J.G. 弗雷澤·信仰與巫術研究《金枝》(15)

王位的重負:神權與世俗政權的分離

附加於王位或祭司職務的許多厭煩的規章自然要產生影響:或者都不肯就任這種職務,使王位或祭司之位趨於無人繼任,或者雖然有人繼任,但卻被壓在這些規章禁忌的重負之下而淪為萎靡不振無精打彩的傀儡或遁世的隱士,以致政府的統治權從他那軟弱無力的手中滑入那些慣於不具其名而實際支配著君權的人的堅強掌握之中。



有些國家,最高權力中出現的這種裂隙逐步加深,終於導致了神權與世俗政權徹底的永恒的分離:古老的王室保留著他們純宗教的職權,政權則轉入更年輕有力的家族手中。

舉例說吧。本書前面曾經說到:在柬埔寨,常常需要把水火之王的王位強加給不願就任的後繼人。在野人島 [位於太平洋中南部,湯加群島東面。] ,那種君主制實際上已經終結,因為無法勸誘任何人去接受這個危險的榮譽。…

Continue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24pm — No Comments

虹影《53種離別》島國

我們一起在蘇州旅行,住的旅館是個院子,有竹林、假山石和水塘。總有些年輕的男子想親近我們,說是愛好文學。那個旅館像個秘密基地,不時有人在院墻外刺探,想窺視我們的私生活。

當我們整理好行李,要離開時,我的叔叔來了。他戴著細邊眼鏡,短髮蒼勁,人斯文秀氣,話不多,卻真誠含蓄。他帶來一套線裝書,還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黑色絲綢大衣給我們。我們翻看著衣服,衣服里層是純白的羔羊毛,袖口和衣邊也各鑲了一圈,衣背下擺開叉,還有連身帽子,時髦華麗至極。我們穿在身上,非常合身,就像照著我們的身材做的,細工慢活。

我們喜歡極了,不肯脫下身。

這是一個夢,你的夢。…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23pm — No Comments

佚名·聽天由命

很早以前有兩個人,一個叫聽天,一個叫由命,兩人因說話投機,個性相合,為金蘭,聽天為兄,由命是弟。

這兩個人都很老實,心眼兒不開闊,扭住一股線誰也解不開。他倆雖然性格一樣,想的卻不一樣。

聽天一切都聽天的,他說,天上有玉皇大帝掌管天時地理,說刮風就刮風,就下雨就下雨,人們都得靠天,就得聽天的。所以別人說什麽他也不聽。

由命從小就聽人說:“人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命里註定。命里五升,不用起五更;命里二合半,受死絕球蛋。”認為命好不動彈也能享福,命歹做到死也富不了。人們和他說什麽也不聽,他只是說:“由命吧。”所以人們叫他由命。…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23pm — No Comments

《培根隨筆》論父母子女

父母會把他們的各種快樂、煩惱與恐懼隱藏起來,不向子女透露。他們的快樂必須說,而他們的煩惱與恐懼則不能說。子女可使父母的勞苦變得甘甜,但也會使他們的不幸加深。子女增加了父母的生活負擔,但卻減輕了他們對於死亡的憂懼。動物也能傳宗接代,綿延不絕;但只有人類才能將榮譽、功德和偉業流傳下來。我們的確看到,一些偉大的功業經常由那些沒有子嗣的人所開創,這些沒有子嗣的人雖然未能復制一種肉體,卻全力以赴地復制了一種精神。因此這種無子嗣的人往往最關心後世。創業者對子女期望最大,因為子女被他們看作不但是族類的繼承者,又是所創事業的一部分。

父母對子女常常會有不合理的偏愛,母親在這一方面尤甚。所羅門曾告誡人們:“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在家庭中,最大的孩子容易受到尊重,最小的孩子容易受到縱容,而居中的子女常常會被輕視或忘卻,但是他們卻往往是最有出息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22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先驅者》戰爭與弱小民族

草原上,一頭山羊和它的小羊羔正在吃草;高空中,一隻兀鷹卻在盤旋,眼睛貪婪地盯著下面的羊羔。就在它將要俯沖攫取食物的時候,另一隻兀鷹飛來了,在山羊和小羊羔上空飛來飛去,心里懷著同樣貪婪的念頭。於是兩個敵手在空中廝殺起來,空中回響著它們慘怖的鳴聲。

山羊擡頭看著,心中大惑,便低頭對小羊羔說:

‘咄咄怪事!我的孩子,那兩隻高貴的鳥兒竟會互相殘殺!這遼闊的天空還不能任它們飛翔嗎?祈禱吧,孩子,從心里祈求上帝,求他為你生著翅膀的兄弟帶去和平。”

小羊羔便從心底里祈禱起來。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12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先驅者》隱居的國工

人們告訴我,在群山環抱的森林里,隱居著一位年輕人,他曾是兩河對面一個大國的國王。人們還說,他完全自願地離開了王位,離開了他可以稱耀的江山,而寄身於荒山僻林。

我想,我要去尋訪此人,探究他內心的秘密,因為能夠捨棄王國的人,必定比王國更加偉大。

當天,我就來到了此人隱居的森林,見他正坐在柏樹下,手持一截蘆管,仿佛握著权杖一樣。我像對國王一樣對他行禮致意,他掉頭看我,和藹地問道:“你為何來此僻靜的林間?在綠蔭中尋你失落的自我嗎?在薄暮時分回歸故鄉嗎?”

我說:“我尋的是你,想知道你何以捨棄王國,來此林間。”…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09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先驅者》女奴

四名奴仆站立著,為靠在王座上睡著的老女王扇風。女王打著鼾,她的膝上臥著一隻貓;它不停地低吟,眼光懶洋洋地盯著奴仆們。

第一個權仆說話了:“這個老婆娘的睡相多麼難看!瞧她下耷的嘴巴,瞧她呼吸得那麼費勁,就像魔鬼正在卡住她的喉管。”

貓低哼而語:“她的睡相再難看,也不及你們這些醒著的奴隸醜態之一半。”

第二個奴仆說:“你們以為睡眠會使她的皺紋舒平一點,而不是加深;其實相反,瞧那一臉皺紋,她定在夢著什麼惡魔。”

貓低哼著:“你們怎麼不去入睡,夢見你們的自由?”…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08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追尋中國城市的血脈(下)

中國傳統城鎮的凋蔽,與中國封建社會的解體,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經濟的衰落同步。

隨之而來的是,在炮火、煙塵和殘垣斷壁中,在五光十色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對城市規劃和建築的自信喪失和迷失。

令人可悲的是——正如梁思成幾十年前在《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一文中所說的,“純中國式之秀美或壯偉的舊市容,或破壞無遺,或僅餘大略,市民毫不覺可惜。雄峙已數百年的古建築,充滿藝術特殊趣味的街市,為一民族文化之顯著表現著,亦常在改善的旗幟下完全犧牲……這與戰爭炮火被毀者同樣令人傷心,國人多熟視無睹。蓋這種破壞,30餘年來已成為習慣也。”

19世紀末,對傳統文化的疑問與否定,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達到了頂峰。…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0, 2018 at 11: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