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捨棄「女巫草」的綠化功能、「花園」的欣賞性等特點,保留女巫草攀附農作物而活的特點和花園是大自然場所的特點。通過組合、完善、擴展的相互聯系而構成層創結構,進行認知邏輯的擴展。女巫草生長在花園,寄生在花上,導致花園中的花漸漸死去,花園陷入荒蕪。而人類世界中,失去獨立,攀附欲也會腐蝕自然人性,使精神世界荒蕪。從而形成了認知邏輯——女巫草靠寄生而活致花園荒蕪,如同攀附欲腐蝕靈魂導致人類精神的貧瘠。…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4,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原題:靈魂深處的詩意花園——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2年21期;本文作者曾舒涵,單位:湖南工商大學,湖南長沙 410006)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露易絲·伊麗莎白·格麗克是繼托妮·莫里森後27年,來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性。這位桂冠詩人「不愛站在聚光燈下,不關心聽眾群擴大,更喜歡擁有一批數量少但充滿熱情的讀者」。安德斯·奧爾森評價她「坦率、毫不妥協,充滿幽默感和辛辣的智慧……有著和狄金森一樣的嚴肅性和對接受信仰的簡單原則的拒斥」。自1968年《頭生子》的首次亮相,格麗克先後出版了14…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3,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我在清華大學開設的《跨喜馬拉雅山文化廊道初探》是夏季小學期課程。這門課被牛津大學的Miles Young 教授稱之爲“思想的大篷車”。我們在路上像古代喜馬拉雅山的苦行僧,學生根據每天在西喜馬拉雅山旅途中的採訪觀察冩一篇六百字的日記。每天晚上在沿途客棧睡覺前,學生報告當天的日記。
在路上,我在西藏給學生每日冩作的訓練就是兩個簡單的問題:“What’s the story?” (今天的故事是啥?) “So what?”(這個故事的意義在哪里?)。這門課不僅讓學生冩出西藏的故事來,還要冩出故事的意義來。我不僅教學生的冩作技巧,提高學生在西藏旅行中的好奇心,更要提高學生的宏觀敘事的能力。…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17,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曾獲得坎城、4A等國內外廣告大獎的「廣告鬼才」盧建彰,最近竟也投入ESG,還教大家把好事說成好故事!看似跳tone的跨界,其實藏著滿滿的生命洋蔥與對廣告理念的堅持。
近來,盧建彰出版了新書《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他也分享著,自己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成為「將好事說成好故事」的倡議者。
廣告鬼才登上夢想巔峰的那刻,卻困惑了…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11,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作者: 盧建彰 Kurt Lu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8-16
最有溫度的ESG倡議者Kurt Lu
說好的永續故事
用創意,讓那些善意,更有力
「用好故事告訴別人你做的好事」有其必要,那會讓更多人願意共襄盛舉;而寫這麼一本書,也是作者十年如一日的身體力行。」…
面對ESG浪潮來襲,企業該如何向社會溝通品牌價值?更進一步,企業該如何將ESG帶來的效益化為好故事。近來,為多家知名企業操刀的廣告鬼才盧建彰,提供了2種方法。
在採訪的這天,剛好颱風軒嵐諾登台,外頭風雨交加。「剛剛來的路上,我在高速公路上,已經看到好幾場車禍了,」盧建彰回想。
但他話鋒一轉,「你知道颱風軒嵐諾是台灣有紀錄以來最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嗎?而且還是今年全球最大等級的颱風。」
這些都顯示極端氣候正衝擊我們的生活。有時,大眾會覺得ESG、SDGs等永續概念距離生活很遠。但盧建彰強調,「這實際上這關係著我們人類的存亡。」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是因為假使企業現在不做…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8,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六十歲的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榮譽總裁陳明德,是美國「民權運動」風起雲湧後,第一代的美國教改之子。
一九五四年,史上著名的美國教育釋憲判例:「布朗控訴教育局案」,由最高法院裁定「黑白種族隔離學校」違憲。一九五八年,剛滿六歲的陳明德,就是在芝加哥南郊上多元種族公立小學的第一代。
這樣不凡的時空背景,似乎預示著陳明德日後從事全美教育改革的志業。
而陳明德確實符合美國主流社會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很會讀書。他擁有史丹佛大學傳播博士學位,曾在哈佛教育學院當過一年助理教授,是教育科技領域的專家。…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7, 2023 at 3:27pm — No Comments
媒體與科技如何能替教育帶來創新?如何教孩子解決真實的問題?
知名教育創新網站「教育理想國」的精彩案例與理念分享,獻給每個想改善教育的人。
國際大導演 喬治.盧卡斯 強力推薦
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應該和真實生活結合!…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綜上所述,可見此的存在包括三個主要環節。1,領悟著的籌劃。2,被拋入狀態。3,沈淪。
第一點是決定性的。如前所述,若對其存在無所作為,此在就喪失其存在了。而籌劃總是先行於自身從可能性方面來籌劃。此在從可能性、從"先行到死",來歸自身。換言之,此在首先在將來中。"是,先於所是"。沒有將來的能夠存在,就談不上存在的既成狀態。
人對其存在有所籌劃,但他不創造存在。人是被拋入存在的。人已經在了。籌劃就是從可能性方面來把存在的被拋狀態承擔起來。"已經存在"是從將來的可能方面出現的:此在在將來仍如其曾在;我將依然故我。所以,此在的曾在,共同此在的歷史性,都是從將來方面展開的。
…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12, 2023 at 5:00am — No Comments
最根本的情緒是畏,因為畏從根本上公開了人的被拋狀態。畏不同於怕,怕總是怕具體的壞事,而畏之所畏者卻不是任何存在者。其實,當畏來臨,一切存在者都變得無足輕重,只還剩下一片空無。無由而畏,無所為畏,去迷轉悟,終悟"萬有畢竟空寂"。一旦登達此無何有之鄉,便聆取人生在世的真諦了。
懦怯的世人怕直面空無,唯大勇者能畏。此在日常沈淪著,他作工、談情、聚鬧、跑到天涯海角去遊冶。他在逃避:逃避空無,逃到他所煩忙的事物中去,逃到使他煩神的一般人中去。這卻說明,他逃避的東西還始終追迫著他。他到底逃不脫人生之大限--死。…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9,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我們在煩忙活動中與之親交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知識所描繪的世界則是智性化了的世界殘骸。人不在"主體"中,而在世界中,在他所從事的事情中,人於何處對自己的存在有所作為,有所領悟,他就於何處實際生存。為了避免把人誤解為一個主體物,宜把人稱作"存在於此",或"此在"(Dasein)。
人作為此在不是孤立的主體,人溶浸於世界和他人之中。同樣,他人也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主體。人都是此在。而就人溶浸於他人的情況來看,此在總是共同此在(Misdasein),…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0,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存在(Sein)同存在者(dasSeiende)有別。存在是最高的普遍性,一切存在者都存在。但存在不是族類上的普遍性,因為族類是用來區分在者的。所以,從族類上說,無所不包的普遍性沒有意義。存在又是不可定義的,無論我們用什麽東西來定義,都會把存在弄成了存在者。最後,存在是不言自明的:存在就是存在,無法證明亦無須證明。但康德曾說:哲學家的事業正在於追究所謂自明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1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魚骨在哈特拉斯淩波而行。
還有其他跡象。
表明死神在追逐我們,從水路,從陸路
追逐我們:在松林裏
一條盤曲在苔蘚上的棉口蛇,直挺,
聳立,在敗壞的空氣裏。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我知道。我也曾在那兒留下一層皮。
Added by 鮮拿哥 on August 6, 2022 at 8:28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鮮拿哥 on August 1, 2022 at 12:22am — No Comments
你牽了我的手;那時我們單獨
在陰森森的樹林裏。幾乎一轉眼
我們就在一座房子裏;諾亞
已經長大,搬走;鐵線蓮在十年後
突然開了花,潔白。
超過了世間萬物
我愛我們在一起的這些夜晚,
這寧靜的夏天的夜晚,此刻天空仍然明亮。…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30, 2022 at 8:57am — No Comments
此刻,曦光裏,在宮殿臺階上國王懇求王后的寬恕。他並不是表裏不一;他已盡力正好做到誠實;難道還有別的方式誠實地面對自己嗎?王后掩著臉,某種程度上她由陰影支撐著。她哭泣為她的過去;當一個人生命中有了秘密,這個人的眼淚永遠無法解釋。但國王仍然樂意承擔王后的悲痛:他的寬大的心胸,在痛苦中如在歡樂中。你可知道寬恕意味著什麽?它意味著這世界已經有罪,這世界必須被寬恕——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26, 2022 at 9:31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26, 2022 at 9:28am — No Comments
橙子花在卡斯提爾上空隨風起舞
孩子們在乞討硬幣
我曾經遇到我愛的人,在橙子樹下
難道那是金合歡樹
難道他不是我愛的人?
我曾經讀著這些,也曾經夢見這些:
現在醒著,就能喚回曾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嗎?
聖米格爾島的鐘聲…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24, 2022 at 8:54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21, 2022 at 7:00pm — No Comments
記得我們最初的那些幸福日子吧,
那時我們多麽強壯,為激情而眩暈,
躺著,一整天,一整夜,在窄窄的床上,
吃在那兒,睡在那兒:是夏天,
似乎萬物一瞬間
都已經成熟。天那麽熱,我們完全赤裸。…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18, 2022 at 7: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