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主播's Blog (446)

洪子誠:詩人的“手藝”概念(4)

演劇、音樂演奏和寫詩的技藝,性質上肯定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後者幾乎無法歸納出一套普遍性的技術訓練程式,新詩也沒有舊體詩詞那樣的詩體句式、音韻格律上的規則。因而,坊間雖然也有詩歌寫作入門、教程之類的書籍,卻無法獲得如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霍桑《小提琴基礎教程》那樣的權威性。寫詩不能考級,詩人更沒有可能靠辦班和個人輔導而收費賺錢。即使有這樣的不同,西川、陳東東、臧棣對技藝重要性的強調並不過分。

龐德的“技藝真誠”的說法,在當代自然不是陳東東首先引述。1985年,柏樺、張棗、周忠陵等在四川創辦命名《日日新》的詩刊,就來自龐德的啟發。《編者的話》中,柏樺用類乎史書紀年文體(這種文體的采用,與預測事件的歷史意義相關),寫下這樣一段話:…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ugust 21, 2021 at 10:47am — No Comments

洪子誠:詩人的“手藝”概念(3)

詩歌寫作是與手藝相關的勞作的觀點,也開始獲得當代詩人的理解:張棗在《跟茨維塔耶娃的對話(十四行組詩)》這首長詩中傾心地做了呼應。

90年代,王小妮的生活和詩歌態度發生重要變化,這和時勢,也和個人境遇相關。其中之一是重新看待詩歌寫作與日常世俗生活,與手藝人的勞作之間的關係。1996年她寫了《木匠致鐵匠》的隨筆,次年7月在福建武夷山的現代漢詩研討會上以這個題目發言。她想像她這樣的詩人是個木匠,而街的對面的鐵匠——那個寫小說的人,他們“兩個各操技藝的人隔街相望”。在一首詩里,她以這樣的微妙的細節,寫到寫詩和世俗生活之間的“親密無間”:



淘洗白米的時候…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uly 25,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洪子誠:詩人的“手藝”概念(2)

(二)

八十年代後期,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情況發生一些變化,詩人中談及手藝,以及詩歌技藝的多了起來。

恒平寫於1989年的《處境(致曉東)》這樣說:



……活在漢語迷人的鏡像中

像一個手工藝人,每日都有辛苦的勞作

把粗糙的事物給予還原,變得完美…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uly 23,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洪子誠:詩人的“手藝”概念(1)

之所以是“詩人”,而不是“詩歌”,原因正如詩人雷武鈴說的,詩人是從發生學角度談技藝,詩歌評論家是從闡釋學角度談技藝;也就是說,這里關注的是“寫作”中的,而不是閱讀、批評中的技藝;雖然這兩者難以截然區分。還有一點是,“手藝”、“技藝”這些概念的使用,大多數情況下意思重合,不過,當我們說到“手藝”的時候,又暗含著一種古老的,與手相關的勞作,也聯系著“手藝人”、“匠人”的身份認定的含義。另外,這些材料限於上世紀的90年代,目的在於觀察那個時期詩歌寫作和詩人處境發生的變化。

 

(一)…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uly 21, 2021 at 3:30pm — No Comments

藝術攝影靈感 (下)

從情與景來論正:如王文波所攝的《傣家情》這幅作品,就是一靈感的準確表現。作者為力圖表達黨和國家對傣家的關懷,從許多方面著了償試,都不能如願。在一次深入傣族山區生活過程中,見一年青母親正準備用水管噴水給孩子洗澡,母與女的歡笑加之水管噴水的嘩嘩聲融會在一起,母女明快的色彩與傣家(瓦)樓的冷色調形成對比,主體與陪體產生強烈的縱深感,這優美的畫面讓作者心中一顫,靈感突生,這不正是所要表現的主題嗎?



噴淋的水管解決了她們幾十年來的飲水問題(喻意著黨和政府的有效措施與關懷),傣胞們安居樂業,那樂融融的、濃郁的鄉土氣息不正是我的焦點嗎?喀嚓!讓它成為永恒。…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November 1,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藝術攝影靈感 (上)

提要:

1.闡述靈感產生的原因以及它是怎樣融入藝術領域之中的,產生的效果和結論又是怎樣。

2.淺析在攝影過程中本人與“大師們”是怎樣領悟靈感的含義,例舉拍攝實例來證明這一事實。

3.綜上所述內容,歸納總結靈感在藝術攝影中的體現。



一.分析靈感出處,找出成敗原因…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30,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江作蘇·講好記者故事的敘事學意義

一般來說,記者是隱身在新聞作品背後的人,他們的傾向性通過事實的傳遞而呈現。但是,記者作為一種社會職業,又有機地與整個社會密切關聯,他們的工作場景和情感經歷,也是人民生活的組成部分,因此揭示這些內容的故事同樣具有意義。

目前,“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已延續到了第七屆,媒體不分新老大小,地方不分東西南北,各地一大批新聞工作者走上講臺,講述自己采寫新聞過程中的獨特經歷,展示與作為新聞主體的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感情。



最後還要選拔一批各具特點的講述者,直接面向全國受眾敘說精彩故事。

 …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28,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7)

中國的文化研究也在近幾年興起。我們也有了《文化研究》雜誌,還有好些刊物所登的文化研究文章也多了起來,關注文化熱點,分析文化現象,涉及教育、家庭、男性、女性、扶貧、下崗、腐敗、汙染、色情、暴力、黑社會、全球化等等,都是社會關注的現實問題。



我們的美學也在面向現實,剖析當代審美文化現象,出現了多部研究當代審美文化的專著,使人耳目一新,令人鼓舞。依我看,美學如能面對當下現實,更多關注文化現象,進一步發展,正可走向文化美學。…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28,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6)

  人,更應成為文化美學關注的中心。人是萬物的尺度,萬事萬物之所以有美醜,乃是因為它們對人來說具有肯定還是否定的客觀價值。人類之所以要創造文化,乃是因為自然不能完全滿足人。人生活在這世界上,不僅只是為了生存,還要求發展,更要完善。所以,人要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文化,不斷在創造中自我完善,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和周圍環境(既有自然環境,又有人文環境)達到動態平衡。當然,人的自由本性的發展,人的理想人格的建立,人和環境的動態平衡,是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馬克思在1857—1858年寫的《經濟學手稿》中,曾這樣論述人如何從現有環境中獲得自由的歷史過程:先是“人的依賴關系”的時代,個體不能獨立,只能依賴於人才能生存。二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獨立性”的時代,個體從人的依賴關系獨立出來,卻又墮入依賴於物的關系之中。三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的時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頁)…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24, 2020 at 6:30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5)

  當然也有不同聲音。就在香港同一學校都是朋友的美學教授劉昌元博士就不以為然。在最近一次美學的國際研討會上,他宣讀一篇長長的美學論文,還是探討美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他對我說:美學自身的基本問題,不能由文化研究所替代。他還將繼續作美學沈思,不想轉移。他對美學的執著,令人敬佩。

  我卻覺得,美學、文藝學的這兩種發展趨勢,相反卻又相成。自上而下,由下而上,應可互補,關鍵是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促成新的整合。…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24,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4)

設計藝術類的高職教育應注重寬基礎,包括藝術的、技術的兩個方面,同時應該認識到,設計藝術教育又帶有鮮明的時尚性,它需要個斷地補充教授內容,把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融入其中,並與時代文化的、藝術的、社會的知識同步發展。而且在中國雖然重視科研的投入,重視對科研的力量聚集,但在先進技術轉化為個產力的過程中卻是薄弱的,中國科技進步對生產力的貢獻率僅在30%左右,而在西方卻高達70%-80%左右。這不僅需要科研院所和高校教師轉變觀念,對於學生的教育也應鼓勵社會參與,其目的不僅在於使學生的設計極早開發轉化,而在於教育與社會的真正接軌,以減少、縮短中間環節,從而使學生畢業後能盡快進入角色,這也是對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教育的不可忽視的內容。…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23,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3)

其實,中國的工藝美術或設計藝術教育一直帶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只不過在教學內容上多年沿用美術教學的路子發展,形成一種自以為是設計藝術教學的模式,但對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方面顯然是欠缺的。而近二十年來工藝美術或設計藝術教育的發展表明,有些注重藝術表現的傾向,而對設計理論與技能有所忽視。



在技能、技術的培養應該說是專業的核心內容,如培養陶藝師不讓學生體驗泥的性質和陶的火候,其再好的設計也是紙上談兵;廣告設計的學生在學習創意方法和表現形式的同時若不了解市場消費知識,廣告表現的材料與工藝,軟件的知識與與應用,甚至印刷工藝等相關技術知識,其設計的廣告只是脫離實際和唯美自賞的方案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8, 2020 at 8:52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2)

就中國目前設計藝術各學科的發展現狀來講,培養的內容和目標與社會各行業的需求脫節太嚴重,學科或專業概念與社會行業要求不明確。多年來重視藝術表現,輕視專業理論、技能操作和專業實踐,基礎課與專業課不銜接,專業課與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不銜接,缺少實際的項日課程。



雖有虛擬的項目設計,但大多不遵循市場化、商業化和工業技術的要求和規律,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與社會的應用專業脫離太遠。所以我們近二十年培養工藝美術專業的大學生,究竟在多少從事相關的職業,又有多少畢業生具備適應社會會的能力呢,這是從事設計藝術教育的同仁們認真地思考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8, 2020 at 8:49pm — No Comments

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1)

原題《藝術與技術並重——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 》



中國的普通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一整套教學模式,一般的學科和專業多注重基礎知識和相關知識,但對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教育則重視不夠。高等教育如何適應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如何改變或發展新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和方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的課題。



對設計藝術院校來講,培養什麽樣的設計人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應是急待解決和重新思考的問題。我們認為,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敏銳的審美視野、綜合的創造思維方法和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術能力的綜合素質;應該是普通高校設計藝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8, 2020 at 7:00pm — No Comments

袁庭棟·自學三要

偌大一個社會中,人人都在學習,而在學校中學習的,永遠只是少數,大多數總是自學者。如何對待自學,如何搞好自學,成為大家時常議論的問題,這也就十分自然了。

作為一個自學者,需要堅定的決心和毅力,這方面過去已談得較多,這里,我想談談另外幾個問題,我認為這對立志自學的同志是極為重要的。…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uly 9,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 ·中年(下)

別以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臨,人到中年像是攀躋到了最高峰。

回頭看看,一串串的小夥子正在“頭也不回、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細看看,路上有好多塊絆腳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臉腫,有好多處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回想從前,自己做過撲燈蛾,惹火焚身;自己做過撞窗戶紙的蒼蠅,一心想奔光明,結果落在粘蒼蠅的膠紙上!這種種景象的觀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施耐庵《水滸》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應再娶;四十未仕,不應再仕。”…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26, 2020 at 8:42pm — No Comments

周樹山·走過列維坦

朋友送給我一幅畫,畫面上夕暉透過蕭疏的林子照在融冰的小河上,積雪反射著玫瑰色的天光,天空滿佈著早春黃昏色彩濃烈的積云……朋友告訴我說,這是臨摹的一幅列維坦的畫。…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20, 2020 at 8:51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 ·中年(上)

鐘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的移動著的,移動的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的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夥子在眼前出現,從前也不知是在什麽地方藏著的,如今一齊在你眼前搖晃,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然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夥伴一個個的都入蟄了,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20, 2020 at 5:34pm — No Comments

席慕蓉 ·種種可愛

作為一個小市民有種種令人生氣的事——但幸虧還有種種可愛,讓人忍不住的高興。

中華路有一家賣蜜豆冰的——蜜豆冰原來是屬於臺中的東西,但不知什麽時候臺北也都有了——門前有一幅對聯,對聯的字寫得普普通通,內容更談不上工整,卻是情婉意貼,令人勸容,上句是“我們是來自純樸的小鄉村”下句是“要做大臺北無名的耕耘者”。

店名就叫“無名蜜豆冰”。

臺北的可愛就在各行各業間平起平坐的大氣象。



永康街有一家賣面的,門面比攤子大,比店小,常在門口換廣告詞,冬天是“100℃的牛肉面”。…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21, 2020 at 9:28pm — No Comments

周仁忠·走向彼岸

也曾經歷過失落的痛楚,但我們從不把悔恨的舊夢重拾。既然秋天的落葉早已消融在我們生活的大地,化作滋養生命之樹常青的甘乳,又何必再去尋尋覓覓那份感傷的情懷?面對歲月之輪永不停歇的步履,沈浸往事只能傾斜心靈的天平,尋覓過去只能拾回塵封的夢幻。

作別西天縹緲的雲彩,我們步入情深意濃的黃昏。縱使失去皎潔的圓月,我們尚且擁有滿天閃爍的繁星。當我們還在溫柔的夢鄉中流連忘返,黎明已悄然來到身邊。生活贈與我們的是許許多多實實在在的豐富意蘊,我們豈能被人生的風風雨雨和雲遮霧繞迷蒙住雙眼?告別過去,正是為了珍惜現在和開拓未來。當我們把所有的痛苦與悲傷埋進昨天,我們便真正擁有了一個嶄新的今天。

人生本是由一連串的遺憾組成的。我們何必對生活中的遺憾耿耿於懷。面臨歲月之河,人生只有在向彼岸進取的征途中,才能煥發迷人的光彩。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18, 2019 at 1:3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