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二)質疑
「有勇氣相信、又有勇氣承認懷疑的人,就可進可退,隨時向著新知開放。」89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圖 11〉認為:「藝術總是一種追問,……作為一種對命運的追問,作為一種了解自己的嘗試,藝術是人類意識中最後的語言。」90 容格(Carl G. Jung)更指出:「問題的名字就叫懷疑,懷疑在哪裏占據著支…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10, 2016 at 11:29am — No Comments
(七)實踐與創作
每一次創造的遭遇都是一次「新的」事件;每一次都需要勇氣去再度肯定。……而遭遇「經驗、真實的狀態」當然是一切創造力的基礎。75
塔皮埃斯〈圖 9〉(Antoni Tapies,1923- ):「面對著白色的畫布,是絕對孤立無援的。他所面臨的是藝術特有的問題。藝術有它特殊的規律。……為了給他孤獨的…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10, 2016 at 11:29am — No Comments
(六) 環境
前文較偏向討論創作者本身在創作過程裡,幾個主要心理現象的分析,然而我們知道藝術活動的構成條件有三:「創作者」、「作品」、「鑑賞者」67。所以在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創造力》中有提及:「一個人是否有創造力並非取決於他的個人特質,而要看他們生產的新奇事物有沒有被接受,進而納進領域。這可能是機遇、毅力,或是適時適所的結果、因為創造力是由領域、學門或個人互動所共同造成的。」「如果創造力不僅是個人的洞識,而是由領域學門及個人所共…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5, 2016 at 7:45am — No Comments
(三) 自由與移情
此處所談的自由有兩個面向:一、外在環境的氛圍。二、創作者的內心。當然我們不禁要思索,人為何需要自由?朱光潛於《文藝心理學》提及:人類要求自由的活動,也是一件耐人玩味的事實。人是有生氣的。「生氣」的定義可以說就是「自由的活動」。……亞理斯多德在「倫理學」裏說,人生的最後目的在求幸福,而幸福就是「不受阻撓的活動」。38…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October 30, 2016 at 12:16pm — No Comments
(二) 注意力
我們在平日生活經驗中,很容易忽略了視覺與意識上有多麼密切的連結,肉眼所見經常是吾人之心智所關注的。塞莫‧薩基(Semir Zeki)曾提到:「視覺是一種主動的過程,頭腦必須從不斷變化的現象中,篩選出分類物體所需要的資訊。……視覺是一種主動功能,而不是我們長久以來認為的被動功能。……馬蒂斯說:『視覺是一種創造的過程,需要精心努力才得以達成。』……藝術也是一種主動的作用,一種對本質的探索;…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October 18, 2016 at 8:07pm — No Comments
羅洛.梅以為:「想像是心智的延伸。它是個人接受有意識的心智衝擊之能耐,伴隨此一心智而來的是觀念、衝動、意象……想像是擺脫停泊的繩索,冒險航向開闊的未來,而不能確知將會找到新的停泊碼頭。」20勇於面對渾沌不明的心理狀態、精神上無所依靠的懸浮感,有著直接面對的耐力與勇氣。他們往往不思考整個過程有何實質的回饋或任何形式的肯定,它所憑藉的是無止境的自覺自省,可謂人類精神意識領域的冒險家。希望從以下幾點探討,能有助於對藝術創造活動的了解。…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October 2,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二、 創造的定義
恩田彰在《創造性心理學》中提到:「創造就是把已知的材料重新組合,產生出新的事物或思想。……創造就是把已知的經驗重新結合,產生具有新價值的東西。也就是說新的思想觀點,是從已知的經驗中產的。……筆者認為,感性認識的資訊作為開放的資訊,具有廣延性,而理性認識的資訊作的閉合的資訊,受到一定文化的制約。」5
這就意味著創造行為的發生,是與創造者的旺盛生命力…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30, 2016 at 10:38pm — No Comments
摘要
對於藝術創作歷程,為了有更深入的了解,故摘錄心理學、精神分析之相關資料與東方繪畫思想做了幾點比對,欲藉由現代西方學理的研究,進行相互引證、思辨,以釐清創作意識所容易產生的盲點,故本文著重於以下幾點方向:
一、探求深邃幽微的心靈線索,而予以關注、連結、醞釀,以蓄積創造力。
二、以精神分析、心理學之角度,重新審視人們習以為常的觀點,期待能有不同的思維面向。…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14, 2016 at 7:00pm — No Comments
藝術作品中所呈現的那種控制得宜又予以超越的張力,正是藝術家成功地與限制搏鬥的結果。
赫拉克利圖說:「衝突是萬物之王,也是萬物之父」衝突預設了限制,而與限制搏鬥實際上就是創造事物的源頭。
文明的起源是我們人類在形體的限制,或即阿德勒所謂的自卑。若是以牙對牙,以爪對爪,人類不是野獸的對手。人類為了求生存而與這些限制搏鬥時,就演進他們的智力。
我們固然能在某一程度上跨過家庭背景與歷史處境所帶來的限制,但是只有一開始就接受自身限制這個事實的人,才可能完成這種超越之舉。…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7,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羅洛.梅這麼解釋創造力:
創造力:韋氏大辭典說:創造力在基本上是「製作及帶入存在」之歷程。他將它細分為三點:
一,它是一種遭遇(encounter)。
藝術家遭遇他們有意要描繪的風景,他們用心審視,從不同角度觀察它。他們可以說是沉浸其中了。(……)畫作、畫布與別的材料,在此成為這種遭遇之次要的部分;它們是這種遭遇之語言,或者可以恰當地稱之為「媒介」。
他認為從這個地方可以見到一項重要的區分:…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5, 2016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心理學家想要探討「創造力」 心理學家想要探討「創造力」是什麼?
• The Courage to Be !
--- 存在的勇氣
• The Courage to Create !
--- 創造的勇氣
--- 我們以創造來展現我們的存在 我們以創造來展現我們的存在,創造何以需要勇氣 創造何以需要勇氣?…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1, 2016 at 9:38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